高清組圖:神十航天員漂浮進入天宮一號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高清組圖:神十航天員漂浮進入天宮一號 (1/11)

"← →"翻頁

北京時間6月13日13時18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16時17分,神舟十號航天員成功開啟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艙門,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以漂浮姿態進入天宮一號。圖為聶海勝進入天宮一號 秦憲安 攝(來源:新華網)

  點擊進入中新網軍事頻道

發布時間:2013-06-14 09:00:45 【編輯:王朋飛】

高清組圖:神十航天員漂浮進入天宮一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總設計師: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總設計師揭秘: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央廣網北京9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吳喆華 李瑞 王晶)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本次任務中的重頭戲之一就是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此後
  • 揭秘: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接待一名航天員
    為什麼相比天宮一號時的任務,天宮二號上的航天員從3名變成了2名?這次在太空中待的時間長了,天宮二號的重量是不是也會增加?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師朱樅鵬來揭開謎底。   本次天宮二號任務最受人關注的一點,還是因為「人」,本次任務中,天宮二號不僅帶去了人們對宇宙的無限嚮往,更用航天員的形式將這種「嚮往」一步步變為「現實」。
  • 神十對接時間確定:天宮一號靜候神十到來
    有媒體報導說,從今天開始,神州十號飛船將在夜間從北京等地區過境,我們用肉眼就能觀測到神十飛船。是不是真的如此呢?昨天深夜,中央臺記者獨家對話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  「今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們神舟十號航天員向全國人民、全球華人致以節日祝福,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 神十航天員素描【組圖】
    再度「飛天」的英雄、歷盡艱辛的追夢人、中國第一位「太空教師」,且看他們的「神十」航天夢……聶海勝:再度飛天的英雄航天員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曾任空軍某師某團司令部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48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
  • 揭秘「天宮一號」:航天員太空中的衣食住行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中新社酒泉9月29日電題:揭秘「天宮一號」如何為航天員打造太空新「家」作者 孫海榮、孫自法隨著全新研製的載人飛行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飛向茫茫天宮,中國航天員將擁有一個太空新「家」。這個新「家」在太空運行兩年,隨時迎接中國航天員駕乘神舟飛船入住。太空新「家」裝修得怎麼樣?有哪些「家具」?航天員工作、生活設施如何?
  •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發射已制訂200餘種故障預案
    而武平的女性身份,也讓參會記者不由得聯想到「神十將有女航天員」的傳言。在會上,武平微笑著證實了這一說法,並表示,經過選拔的兩位女航天員目前正在進行訓練,有望參與明年「神十」的執飛任務。按照計劃,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後,經兩次變軌進入高度約為350公裡的近圓軌道,進行在軌測試。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前,天宮一號降軌至高度約343公裡的近圓軌道,等待神舟八號飛船。神八發射入軌後兩天內,完成與天宮一號的第一次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組合體飛行12天左右,擇機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結束後,飛船於1天內返回地面。
  • 「天宮一號」與「神舟」系列飛船空間應用系統成果豐碩
    20年來有效組織全國眾多承研單位,充分利用「神舟」系列飛船以及「天宮」目標飛行器的實驗支持能力,開展大批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專項工程管理新模式,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工程規範體系。同時在對地觀測、地球環境監測、空間天文、空間環境、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和微重力流體物理研究領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價值的科學與應用成果,推動了相關技術的跨越發展,極大提升了我國空間科學的發展水平。
  • 再見,天宮一號!
    剛剛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完成最後的「謝幕」再見,天宮一號!2011年11月14日,你與神舟八號第二次「接吻」天宮一號、劉洋、景海鵬在你「懷中」向我們招手天宮一號,你是否還記得在浩瀚的太空中第一次看見身著中國航天服的景海鵬、劉旺、劉洋那一刻謝謝你,給了中國航天員一個安全的「太空家園」!
  • 時刻知道丨「神十」返回艙「搬」來湖南了!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神十」出徵時間線2013年6月11日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3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號飛船出徵太空,這是我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首次進行應用性飛行。6月13日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航天員順利進駐天宮一號。
  • 2012年將進行神九、神十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試驗
    新華網神舟八號快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說,2012年將進行神九、神十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試驗,至少有一次是載人飛行。
  • 守護「天宮」:記北京飛控天宮一號長期管理團隊
    2013年6月25日,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依依不捨地向他們工作、生活了12天的「太空家園」揮手,做最後的告別。伴隨著航天員的離開,天宮一號也圓滿完成了歷史使命。 這是一個長管人永遠銘記的日子。 2014年9月29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長管人的精心呵護下,天宮一號安全穩定運行3周年,超期服役1年整。 天上一個家園,地上一個家園。
  •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飛行乘組與記者見面會...
    2013年4月,入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2013-06-10 17:15:46中國網: 張曉光,男,滿族,遼寧省錦州市人,中共黨員,碩士學位。1966年5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8年8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大校軍銜。
  • 地面課堂播放視頻:航天員在太空衣食住行
    中國網6月20日訊 由教育部、中國載人航天辦、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神舟十號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於6月20日上午10:04至10:55舉行。神十航天員進行在軌講解和實驗演示,並與地面師生進行雙向互動交流。此次太空授課主講人是神十女航天員王亞平。地面課堂活動的主持人是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物理老師宓奇和北京市第101中學物理老師史藝。
  • 天宮一號墜落前畫面(組圖)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網報導,天宮一號預計北京時間4月2日再入大氣層,屆時它「不會像科幻電影中描述的那樣,惡狠狠地砸向地球,而是在奔向地球的過程中,化成一身絢爛,划過美麗星空」。圖為德國弗勞恩霍夫高頻物理及雷達技術研究所拍攝到的天宮一號畫像。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全著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全著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來源: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      齊魯網6月26日訊 據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報導,經過15天的在軌運行,搭乘三名中國航天員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今天順利返回地面。
  • 神舟十號航天員離開天宮一號
    今天,是神舟十號航天員離開天宮一號的日子。  截至25日,神十航天員已在天宮一號工作生活了12天。從凌晨開始,航天員們就同地面科技人員天地協同開展工作,撤收放置在天宮一號艙內的試驗裝置和重要物品。  撤收完畢,3名航天員站成一列,通過話音和手語同時向地面科技人員和關心支持航天事業的人們表達他們的感謝和敬意。
  • 20日在天宮一號裡成功進行我國首次太空授課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記者白瑞雪、趙薇、任珂)來自教育家孔子家鄉的女航天員王亞平,20日上午在天宮一號裡成功進行我國首次太空授課。    既然太空是失重環境,航天員咽下的食物會不會懸浮在胃裡?沒能為困擾自己很久的疑惑爭取到提問機會,王義鐸很遺憾。由於視力問題,這位16歲少年並不認為自己將來可能成為航天員,但他期望有一天能坐上神舟飛船,去看一看宇宙是否像電影裡那樣浩瀚美麗。    「青少年的科學精神是人類進步的動力。」
  • 天宮一號接待兩撥航天員:劉洋踩單車 王亞平做水球實驗
    2018年4月2日,完成使命的天宮一號將返回地球,墜入大氣層燒毀。作為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6次交會對接,接待兩撥航天員。圖為2010年11月16日,中國「天宮一號」1:1模型在珠海航展上精彩亮相。
  • 歸去來兮——追憶天宮一號
    18日14時,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精確自動對接。    17時04分,景海鵬像魚兒一樣,輕盈地「飄」到了天宮一號實驗艙艙門前,順利打開艙門平衡閥,小心地從工具箱中取出「鑰匙」,緩緩扭動,天宮一號艙門露出一條縫隙。透過縫隙,鮮豔的五星紅旗格外醒目、格外親切。    17時06分,天宮一號艙門從下向上完全開啟,對接通道完全敞開。
  • 天宮神十手控交會對接 航天員再次進駐天宮一號
    (記者趙薇、宗兆盾)23日10時07分,在航天員聶海勝的精準操控和張曉光、王亞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  8時26分,航天員手動控制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實施分離,神十飛船撤離至與天宮一號相對一定距離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