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劉碎平
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
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全國多地上百億項目停滯、董事長潘愛華多次被限制高消費、集團及數家子公司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最近,這家與北京大學深度捆綁的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未名集團)被爆出資金緊張、債務纏身。
天眼查數據顯示,未名集團的股東中,潘愛華以間接持有海南天道投資有限公司54.6%股權的方式,為未名集團實控人。而北京大學全資公司北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有未名集團40%的股權。
▲ 企業數據服務由『天眼查』提供
正因如此,未名集團在其官網直接宣稱為「北京大學三大產業集團之一」。與此同時,未名集團董事長潘愛華也處處彰顯自己北大人的身份。在未名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未名醫藥2018年財報中透露,61歲的潘愛華為北京大學現任教授,曾任北大生物技術系副主任等職務。
10月18日,健識局多次致電未名集團和北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電話均未被接通。
數個百億項目停滯,目前尚未實現盈利
官網介紹,未名集團成立於1992年,主要從事生物經濟體系的建立和生物經濟產業的發展,重點投資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生物服務、生物智造六大領域。
來源:未名集團官網
未名集團官方新聞在9月25日進行了一次推送,這也是其最近一次更新。在徐州市睢寧第四次重大產業項目觀摩點上,未名集團旗下「睢寧未名華芯驅動電源晶片」項目作為睢寧六個重大產業項目之一接受了「檢閱」。該項目總投資8.8億元,預計2020年投入使用。
未名集團相當熱衷在全國各地投資項目。據健識局不完全統計,過去6年,未名集團及其子公司在全國多地項目約14處,計劃投資金額近1000億元。這些項目大多集中在三四線城市,或縣城。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這些項目更偏向於傳統意義上的房地產開發。
▲ 綜合自公開信息、每日經濟新聞等
據知情人士向健識局透露,未名集團絕大多數項目都處於投入階段,目前尚未實現產出、盈利。主要的盈利來源,還是上市企業未名醫藥。
《每日經濟新聞》走訪發現,未名集團原計劃投資200億的長春未名生物經濟示範區、與濟南市章丘區共建的北大未名(山東)生物科技城、計劃投資120億元的通天河未名生物經濟產業園等多個項目陷於停滯狀態。
健識局注意到,上述項目都是潘愛華所提出的生物經濟理論中的一環。官網披露,在生物經濟理論指導下所創造的新經濟模式都屬於生物經濟模式,已形成的生物經濟模式有:生物經濟實驗區、生物經濟社區、大產業、食用植物種植管理規範(sGAP)、良好健康管理規範(GHP)、森林康養、生物經濟孵化器、幸福養老社區、生物金融超市、生物實驗超市等。
以生物經濟實驗區為例,其代表項目為合肥半湯生物經濟實驗區;大產業示範基地則是長春未名生物經濟示範區;生物經濟社區為保定通天河未名公社;良好健康管理規範基地為位於國家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核心區內的未名國際健康城;正在建設長沙杜家衝、長沙青羊湖和保定古北嶽三大森林康養示範基地等。
已建立4個生物經濟孵化器分別是:合肥半湯生物經濟孵化器、廈門北大生物園生物經濟孵化器、北戴河生物經濟孵化器、保定通天河生物經濟孵化器。保定通天河生物經濟示範區則將承擔生物實驗超市、生物金融超市、食用植物種植管理規範、幸福養老社區等職責。
從官網透露的信息來看,潘愛華的生物經濟所有模式都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中。遺憾的是,潘愛華與其塑造的生物經濟模式,在現實面前不免過於骨感。
捆綁北大,董事長多次上榜限高名單
事實上,未名集團及潘愛華早已身陷囹圄。
去年8月,網上曝出安徽未名三個月未發出工資。今年1月,又有網友在雪球上爆料,北大未名集團面臨諸多違約訴訟、全面債務危機及眾多私募基金難以兌付的巨大金融風險。
健識局注意到,今年1月,因實控企業吉林未名凱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吉林省金威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存在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潘愛華就被限制高消費。
在此之後,潘愛華數十次上榜被限制高消費名單,在今年7、8月份集中爆發。天眼查數據顯示,潘愛華旗下實控企業多達148家,周邊風險734條。其實控企業如北京未名凱拓植物基因研究有限公司、湖南湘雅未名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未名天人中藥有限公司等多家關聯企業多次被法院列為失信企業。
此外,未名集團及其子公司還因合同糾紛、盜竊罪、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等案由,坐上被告席。
截至8月24日公告,未名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未名醫藥公布, 未名集團持有上市公司1.76億股股份,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6.73%,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累計被法院凍結及輪候凍結1.76億股,佔其所持公司股份的 100%。由此可知,未名集團的資金壓力。
在最近的消息中, 未名醫藥宣布變更其辦公地址,由北京市上地西路39號北大生物城變更為 上海市仙霞路319號遠東國際廣場A幢18層。
在未名集團高歌猛進的這幾年,北京大學的招牌扮演著重要角色。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河北省人民政府官網曾在一篇介紹北戴河未名國際健康城項目籤約的報導中,標題直接使用了「北戴河新區牽手北大」的措辭。
值得注意的,早年,潘愛華等人曾被爆出學術造假,後北大取消了潘愛華「北大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幹」資格,並被調離生命科學院。
上個世紀末,潘愛華曾作出預言:2020年人類將進入生物經濟時代。距離2020年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潘愛華及其未名集團還未等到生物經濟時代來臨,卻提前暴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