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集團資金緊張背後:老闆是北大教授,有近百公司,曾被指涉黑

2021-01-11 市界

圖@視覺中國

作者丨市界 沈淼

編輯丨朗明

10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報導稱,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未名集團)在河北、安徽等地有多個投資上百億的項目,宣傳規劃宏大,但是其中工程出現長期停滯的情況。報導稱,未名集團當前的資金狀況出現緊張。

市界查詢工商信息發現,未名集團成立於1992年,註冊及實繳資本5437.14萬。其公司簡介中顯示,未名集團是北京大學三大產業集團之一,主要從事生物產業的發展和生物經濟體系的建立,重點投資生物醫藥、生物農業和生物服務三大領域。現已發展成為中國現代生物產業的龍頭企業和中國最具國際競爭潛力的企業集團之一。擁有北京北大生物城、廈門北大生物園、廣州流溪灣生物港三大生物基地和十餘家控股子公司。

股權信息顯示,北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有未名集團40%的股份。更值得注意的是,未名集團法定代表人潘愛華是北京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北京大學教授,在1993-1996年任北京大學生物技術系副主任。其名下公司總計近100家,遍布全國各地。

(截圖自未名集團官網)

而潘愛華本人上次站在輿論中心則是因為未名集團與科興的股權大戰。2018年,未名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未名醫藥的全資子公司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未名生物)與科興控股圍繞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科興)的控制權爆發了一場大戰並引發多方關注。

北京科興是唯一一家在北美上市的中國疫苗企業,曾研製並完成全球第一支SARS病毒滅活疫苗Ⅰ期臨床研究,研製出中國第一支A型肝炎滅活疫苗、中國第一支甲型B型肝炎聯合疫苗、全球第一支甲型H1N1流感疫苗。

未名生物與科興控股分別持有北京科興26.91%和73.09%股權,潘愛華為其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

據南方周末報導:潘愛華在2018年4月曾召開了一場北京科興媒體見面會,而在此之前科興控股發布公告稱,潘愛華與幾十名身份不明的人士強行進入北京科興辦公室,限制總經理辦公室、財務部等相關人員的人身自由,並試圖控制北京科興的公章、法律文件、財務章、財務文件和財務信息系統。

北京科興官網也發布了一則《北京科興關於公司基本情況及未名生物非法幹擾公司經營的情況說明》,稱未名生物非法幹擾公司經營。

而在北京大學未名BBS上,有人發帖稱潘愛華率疑似黑惡勢力襲擊科興公司。

2019年4月,北京科興官網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經於2019年9月5日罷免潘愛華的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務。

另外,市界查詢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發現,潘愛華名下多個公司都被列為失信公司和被執行人。其本人也被法院列入限制消費人員名單。

(截圖自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

市界就此聯繫未名集團,撥打其在天眼查上工商信息中所留號碼,截至發稿前未能接通。

相關焦點

  • 國資入局北大破產校企背後:實控人是如何搞垮北大未名集團的 ...
    名字來源於北京大學未名湖的未名集團,曾是與北京北大方正集團、北京北大資源集團、北大青鳥軟體系統公司並列的北京大學四大產業之一,業務覆蓋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環保、生物智造等多個領域,並控股上市公司未名醫藥。自2017年起,未名集團頻繁暴露債務危機;2019年,未名集團因多項債務違約而宣布破產重整。
  • 北大未名集團年底再暴雷:吃警示函、佔用上市公司資金5億
    因信披違規,12月30日,未名醫藥公告稱,控股股東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未名集團」) ,及包括董事長潘愛華 、總經理丁學國等一眾高管收到了證監會出具的警示函。佔用上市公司資金5億用四款新藥+200萬株人參償還同一天,未名醫藥的另一份公告裡,詳細披露了未名集團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詳情。經未名醫藥自查並與未名集團核實,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未名集團佔用未名醫藥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及其子公司天津未名自有資金餘額共計5.07億元。
  • 國資入局北大破產校企背後:實控人是如何搞垮北大未名的
    名字來源於北京大學未名湖的未名集團,曾是與北京北大方正集團、北京北大資源集團、北大青鳥軟體系統公司並列的北京大學四大產業之一,業務覆蓋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環保、生物智造等多個領域,並控股上市公司未名醫藥。自2017年起,未名集團頻繁暴露債務危機;2019年,未名集團因多項債務違約而宣布破產重整。
  • 項目停滯、股份凍結、欠薪,北大未名集團隱現崩盤跡象
    出品 | 新財報研究員 |財報君圖片來源:未名集團官網北大未名集團近期醜聞不斷:全國多地上百億項目停滯、欠薪、董事長潘愛華多次被限制高消費、集團及數家子公司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北大未名董事長潘愛華曾作出預言:2020年人類將進入生物經濟時代
  • 北大未名集團醜事纏身:百億項目停滯,董事長被爆學術造假
    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劉碎平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全國多地上百億項目停滯、董事長潘愛華多次被限制高消費、集團及數家子公司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最近,這家與北京大學深度捆綁的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未名集團)被爆出資金緊張、債務纏身。
  • 北大未名集團多地「畫餅」 部分百億級項目陷停工狀態
    取名自聞名的北大未名湖,官網稱乃「北京大學三大產業集團之一」,但未名集團實控人是間接持有公司54.6%股權的董事長潘愛華,「北大教授」則是他頻繁被提及的另一個重要頭銜。在未名集團多個項目上,北大校旗還與未名集團的旗幟一起被懸掛在顯著位置。北京大學方面作為參股方,通過北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有未名集團40%股權,並期待著資產的增值保值。
  • 北大未名集團保定百億項目停工 曾為唐縣一號工程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北大未名集團保定百億項目停工本報記者 晏國文 閻俏如 保定報導「到2020年,人類將進入生物經濟時代。」這是北大未名集團董事長潘愛華的三大預言之一。不過,面對即將到來的2020年,號稱「世界生物經濟策源地」的北大未名集團卻陷入困境:多個百億級投資項目停工爛尾,數十家子公司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潘愛華本人也多次被多地法院限制高消費。日前,《中國經營報》記者實地走訪了北大未名集團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的通天河生物產業園。
  • 募投基金退出難 未名醫藥大股東重組後或與北大脫鉤
    而正是在資金大量流出下,公司的貨幣資金也由2017年末的18.2億元減少至2020年一季度9億元。在大額現金支出背後,資金真實流向不得而知。具體來說,未名集團通過收取工程款、設備款、技術轉讓款等名義,通過第三方、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兩家子公司的資金共4.2億元(截至2018年年底)。2019年年報被出具非標意見大股東以野山參抵債遭會計師駁斥未名醫藥今日所面臨的問題,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公司大股東未名集團和實控人潘愛華激進的業務風格和緊張的資金鍊。
  • 北大未名集團與國家開發銀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本報訊 7月23日上午,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與國家開發銀行北京市分行正式籤署雙方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籤約代表為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愛華博士和國家開發銀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長賈曉軍女士。
  • 北大未名集團又陷風波!已四次成「老賴」,部分百億項目停工
    北大學府內,曾孕育出多家企業,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未名集團」)就是其中之一。資料來源於天眼查未名集團號稱北京大學三大產業集團之一,實控人是「北大教授」潘愛華。它是一家重點投資生物醫藥、生物農業和生物服務的企業。另外,未名集團在A股也有布局,控股上市公司未名醫藥(002581)。
  • 未名醫藥受深交所譴責 法院準北大未名生物拍賣所持未名醫藥股票
    近日,未名醫藥可謂風波連連,先是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對山東未名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給予公開譴責處分的決定》的公告,接著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申請拍賣其所持有的山東未名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5720.4萬股。
  • 未名集團巢湖項目未了局:籤約六年至今無產值 未名醫藥「救場」
    每經記者: 彭斐 安徽巢湖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張海妮相比於早期允諾的200億元投資,未名集團在巢湖的投資,如今已按下暫停鍵六年前,初到巢湖的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未名集團或北大未名),為當地生物經濟發展畫下的藍圖,一度讓這個湖邊小城欣喜若狂。
  • 聶瑞平會見北大未名集團董事長潘愛華一行
    21日,市委書記聶瑞平在保定市會見北大未名集團董事長潘愛華一行,雙方就通天河生物產業園區推進事宜進行了深入交談。    聶瑞平首先對潘愛華一行來保表示歡迎。他說,面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機遇,保定具備先天優勢,應當有所作為。當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勢頭良好,廣大幹部群眾幹事創業激情煥發。
  • 北京基因組所與合肥市、北大未名集團共建未名-BIG聯合基因研究院
    10月23日上午,由合肥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建的「未名-BIG聯合基因研究院」項目在安徽省合肥巢湖經濟開發區正式籤約。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長黃文濤,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愛華、北京基因組所所長薛勇彪等出席並見證了籤約儀式。
  • 北大教授陳章良:曾完成863計劃多個研究項目,不是老師是老闆
    但他自己卻最喜歡讓學生叫他"老闆",一個讓學生管自己叫老闆的教授,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大學裡,是極為少見的。在北大未名湖畔,他那座小小的實驗室的燈光就如一座黑夜中的燈塔,12點前是從來不會熄滅的。就是在這裡,陳章良曾和他的同事們完成了國家863計劃中的多個研究項目,不斷書寫我國生物基因研究的新篇章,特別是他取得的作物抗病基因工程成果,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當時北大生物系一窮二白,陳章良為何能夠在短短幾年裡取得這樣的成績?
  • 未名醫藥關聯方資金往來未信披 董事長潘愛華吃警示函
    經查,發現未名醫藥存在如下問題: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未名醫藥全資子公司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天津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直接或通過第三方與未名醫藥控股股東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大未名」)及其關聯方發生非經營性資金往來事項,未按規定履行相應的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未名醫藥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第四十八條的相關規定。
  • 「迎老鄉 回故鄉 建家鄉」潘愛華:北大教授的「家國情懷」
    黃俊 攝紅網時刻記者 王石磊 通訊員 吳祥淼 懷化報導國慶長假期間,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北大未名生物科技園裡工程渣土車來回穿梭,工人在緊張施工,呈現在眼前的是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7月21日,北大未名生物科技園開工奠基儀式,標誌著通道縣北大未名大健康產業示範區項目作為省級重點產業項目正式啟動。
  • ...集團有限公司等持有的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100%股權項目評估報告
    淄博萬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東洲資產評估有限公司接受貴公司的委託,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資產評估準則、資產評估原則,採用資產基礎法及收益法,按照必要的評估程序,對淄博萬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等持有的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100%股權涉及的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股東全部權益在
  • 未名醫藥子公司投建生物科技研究院 加大生物藥研發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5月26日,未名醫藥發布公告,根據戰略布局發展需要,公司全資子公司北大未名(合肥)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大生物」)決定投資設立北大未名(山東)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大生物科技研究院」),註冊資本1億元。
  • 以「未名學者計劃」為名,北大開啟「拔尖計劃2.0」
    北大已申報7個學科作為「未名學者基地」,分別是數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基礎醫學和中國語言文學。這意味著,北大將人文社會科學(即中國語言文學)和醫學(即基礎醫學)首次納入拔尖人才培養項目中,拔尖計劃將走出北大校本部,拓展至北大醫學部; 每個基地都將設置一名首席教授和由首席顧問教授、校內指導教授和校(國)外指導教授組成的三人專家指導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