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聯名發起學生會幹部自律公約,學生會經歷成為職場減分項

2020-12-05 趣職坊

近期一系列的高校官僚風被曝出,不管是幹部任命公告、實習幹事被教育、還是被要求發「祝福」,每一件事所透出的「官僚風」都令人驚嘆。事件發酵引起北大清華等41所高校聯名發起「學生會幹部自律公約」,得到了中央學生部的支持。

個別學生會幹部「官僚風」展示

充滿形式主義的六條規定

這樣的事情對於已處於職場的你來說可能覺得又好氣又好笑,為什麼本來作為學生的服務團體,漸漸形成了可以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官本位體系?從自律公約來看,六條規定也是充滿了形式主義,在精神層面要求學生會幹事們恪守本分、牢記宗旨、永葆理想情懷...但是卻沒有深究官本位風氣形成的原因。

學生會官本位風氣的由來

雖然不能以偏概全,但確實很多高校的學生會主席或幹部、甚至班長都具備了獎學金評優、入黨、貧困補助、或一些外包工作等權利分配,對處世未深、性格膽怯的新生,部分幹部學長/姐不乏會有惻隱之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種官風官氣。所以學生會幹部權力的賦予、新生的識權維權程度不高,都是形成官本位學生會風氣的重要原因。

學生會經歷對未來職場到底是加分項還是減分項?

一些人認為學生會是學校通往社會的橋梁,進入學生會做事可以培養自己的管理和運營能力,但是對於職場而言,高校學生會所做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學生會的經歷對校招實習崗位會有一些加分項,但是在未來的社招簡歷上,很難再出現學校的「榮譽」,小編在《如何告別「自嗨」式簡歷,提高面試機率》一文中提到,優秀的簡歷上多看你的項目經歷和數據,如果在一張簡歷上出現了過多的學校「榮譽」,HR反而可能會認為你沒什麼超群的能力和經歷。

環境可以塑造改變一個人,如果在這種不良的學生會中養成了官僚風氣,在以後的職場上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崗位,有可能錯過的是一段再也抓不住的職業生涯。

社會在不斷進化,從前的加分項現在也變成了減分項。且不說現在越來越提倡扁平化管理的民營企業,就是現在的政府公務員系統,管理也越來越透明垂直,反倒是在人才的孵化器中卻出現了這種本末倒置的情況。學生會組織本身是為了服務同學,維護同學權利的組織,如今卻漸漸變了味道。導致一些公司在招聘的時候,都不敢去考慮有學生會幹部/主席背景的應屆畢業生,也算是高校教育的一種悲哀吧。

你當年大學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歡迎留言並關注,下次更新不迷路。

相關焦點

  • 普通人正常智商,讀書時期非常自律刻苦拼命,能考上清華北大嗎?
    普通人正常智商,讀書時期非常自律刻苦拼命,能考上清華北大嗎?基本不可能,僅有一絲希望!高考能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幾乎個個智力超群,再加上刻苦勤奮,才可能考上清華北大。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幾乎在幼兒園都展現出超高的智商水平,普通孩子累得吭哧吭哧半天才背下來,別人就輕描淡寫看了幾分鐘,就一字不差背下來了。能考上北大清華,絕對是智商,努力缺一不可的,剛有智商不努力,那不就是傷仲永嗎,再天才的孩子,如果只是一味賣能智商,幾乎也不可能實現北大清華夢,除非那種不世出的天才。
  • 國家選拔儲備幹部,蘭大位據榜首,超越清華、北大和中科大
    超越清華、北大。國家選拔儲備幹部,17所高校人數超200人,川大(490人)第二、山大(430+人)第三、北大(429人)第四。國家從應屆畢業生中,選拔儲備幹部的目的就是:1.選拔、發掘適應企業發展的優秀人才。
  • 清華北大成為「歐美人才基地」,究竟錯在何處?
    北大清華成為「歐美人才基地」,既有自己的錯,也有目前國家中小學基礎教育的錯。作為高校,北大清華的責任是為國為民把學生培養成人才,但現狀卻是培養教師自己。「精緻利己主義「這樣的話出自於北大,同樣也是對北大自身的精確描述。清華因「不升職即走人」早已是眾所周知的了。
  • 北大生否認舉報學生會主席賄選 相關網文已刪除
    [提要] 繼前北大教授鄒恆甫舉報北大官員桃色新聞之後,25日晚,又在其微博和博客上貼出署名為「北大學生計羽」的舉報帖,稱北大學生會現任主席戴某靠50萬賄金當上校學生會主席。昨日,北大當事學生計羽闢謠稱「文章不是我寫的」,否認進行實名舉報。
  • 高考報考:北大PK清華,你會如何選擇
    對於有實力衝擊北大清華的考生和家長來說,總是在問:北大PK清華,你會選擇誰?   北大和清華,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兩顆奪目的明珠,猶如並蒂蓮花,都位於風景如畫的北京西郊。同樣坐擁一汪浪漫的名湖--未名湖與月色荷塘。但兩校的氣質,在近百年來卻迥然不同。常說北大人"指點江山,揮斥方遒",而清華人"埋頭苦幹,行勝於言"。北大與清華,歷來相爭,誰是第一?
  • 進大學學生會,競選班委,拿獎學金:為什麼還感覺自己是個廢物
    朋友和我見面,抱怨說:「準備退出學生會了。努力這麼久,感覺自己一點用都沒有。」我很驚訝,在我印象中,朋友特別熱愛學生會工作,對待工作很嚴謹,並一路過關斬將,升職到學生會副主席的位置。令人仰慕的學生會幹部(並無貶義)我很疑惑,問為什麼?
  • 清華在丘賽慘敗北大,引丘成桐怒斥?北大數學這麼強,還得謝清華
    金牌得主們還沒上高三,北大和清華就把人給瓜分了.......文章中提到,這6位獲獎者,3位去了北大數學英才班,3位去了清華姚班。那麼,北大作為普遍意識中人文社科性突出的學校,為什麼會這麼得IMO獲獎者青睞呢?了解清華和北大歷史的讀者應該知道,在抗日戰爭時期,西南聯大是當時中國最好的學校,沒有之一!
  • 五四運動著名學生領袖—許德珩的北大情懷
    從此,北京大學一掃封建陳腐校風,進步學生的思想得以解放,校內出現了各類學術和政治團體,學術討論,思想爭辯之風日盛。祖父參加了由蔡先生發起的,以培養個人高尚道德情操為宗旨的進德會和李大釗先生發起的少年中國學會。祖父還與鄧中夏、周炳琳、黃日葵、張國燾、段錫朋等同學共同發起了國民雜誌社,與鄧中夏、廖書倉等學生發起了北京大學平民教育演講團。
  • 網友:學生會要倒黴
    前幾天清華大學盛大的開學典禮讓人眼前一亮,那麼多優秀的學生都歸入到清華大學的麾下,比如武亦姝,楊晨煜,柯潔等都是清華的校友,讓人感慨清華大學果然名不虛傳,是國內第一名校。這幾年清華大學在國際上的地位也在不斷的提升,排名上升的很快,真的代表了中國高等教育的最好水平。可是,不少眼尖的網友發現,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迎新生橫幅居然出現了錯別字!
  • 2020「丘賽」清華失利,在數學方面被北大碾壓
    在2010年「丘賽」正式發起,因為這場比賽是全國的大學生數學競賽,所以清華、北大一直都是這裡面的佼佼者,備受外界的關注。2020年「丘賽」清華被北大碾壓按照正常道理來說,清華一直在我國都是理工科第一,學校的專業也都是以理工科見長;而北大則是以人文社科出名。所以在數學這方面,清華大學應該是要比北大強很多的。但是在今年的「丘賽」中事實卻並非如此。
  • 當清華北大學霸遇見抖音
    如今他畢業了,又開始記錄即將開始的職場生涯。有人將他的抖音視頻稱為「一名清華學霸的自我修養之路」。「見習太空人」小宇如今在清華醫學院讀博,他的母親曾一度不希望兒子學醫。「我母親是胸外科的醫生,知道醫生會很忙很累,所以不太希望我也走這一條路。」但小宇從小耳濡目染,就對這一行感興趣,於是依舊選擇讀了清華醫學院的直博。在此前剛剛結束的國慶70周年的群眾遊行上,小宇作為學生代表,還參加了學生方陣,經過了天安門廣場。
  • 北大和清華對嫦娥五號貢獻有限,難道北大清華不再是頂尖大學了嗎
    是因為清華和北大實力不行嗎?「新文化運動」就是在北大發起的,蔡元培校長、魯迅先生等文化大人物都曾在這裡縱橫捭闔。北大的歷史貢獻是非常大的。北大每年的高考分數實在太高了,河南、山東和四川人口都接近有1億,但河南省省份能考上北大的只有數百人。如果還能考上北大,很多家長甚至會以婚宴的標準來請親朋好友吃飯。清華大學的強項是理工科,科研實力很強清華大學被稱為中國理工科最強的大學。
  • 清華北大畢業生爭相到浙江當中學老師 學霸教得好學生嗎?
    話說回來,北大清華畢業生到中學當老師,為何會引發關注?網民討論的焦點是名校畢業生教中小學是否屈才。多位中小學校長表示,基礎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基礎,關係著人才培養的厚度和廣度。近年來,國家和社會對基礎教育的重視程度都在提高,用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等理念越來越成為共識。基礎教育不是不需要優秀人才,恰恰是優秀人才不夠多。
  • 傷害「北大女生包麗」的牟學生終於被捕了
    清華和北京大學幾乎是我們所有學生的夢想之地,在幾乎所有中國人眼中,能通過清華和北大的學生就是「文曲星下凡」的存在,培養一個被清華和北大錄取的學生,將是一個家庭終生的驕傲。包麗的母親也是一分子中的一員,因為她的女兒包麗考上了北京大學。
  • 厲害:清華北大學生平均智商130!你信嗎?
    決定學生成績好壞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除了努力外,智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前段時間無意看過一篇新聞,說清華北大的學生平均智商高達130,你信嗎?清華大學記得清華某大學教授,曾經對清華500個學生家庭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發現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其核心的原因非家庭背景也不是智商超群,這些學生的平均智商均在130左右。
  • 從學霸到影星,從清華到北大,她憑什麼如此優秀?
    因一釐米之差被清華拒絕,「轉身」就進了北大,她是怎麼做到的?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作為國內高校的2座泰山北鬥,一直是莘莘學子奮鬥的目標和前進的動力。今年,很多省市區的清華和北大投檔線也已經出爐,比如清華在山東的投檔線都在680分以上,看到這個錄取分數線,可以用一個字形容,高!
  • 衡水中學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最多,是不是衡中的老師全國就最牛
    衡水中學每年考入清華、北大、985、211的學生最多,是不是衡中的老師全國就最牛呢?我看未必,學生學得好與不好,能否考上名校主要由四個因素決定,①智力因素,②志存是否高遠,③家庭環境,④師資水平。衡水中學之所名勝遠揚,成績斐然,這四個因素缺一不可。
  • 盤點北大歷史上怪才:數學考零分的當了清華校長(圖)
    然而,對應試教育的弊端早有不滿的國人,對北大的這次嘗試,卻並未表現得歡欣鼓舞,質疑和反對倒成了幾乎壓倒性的態度。人們將懷疑的目光投射到首批90個被推薦學生身上——北大要破格錄取的是「創造性人才」,還是「關係學生」?  一提到北大的破格招生,人們會在第一時間想到羅家倫、朱自清這些名字,他們無一不是怪才、偏才,卻被北大大膽錄用,並成為學界泰鬥。
  • 被清華北大、香港大學錄取!你會如何選擇?
    1、評估標準QS的2018世界大學綜合排名的評估指標是這樣的:首先,大學在學術領域中同行的評價佔了百分之四十;其次,大學的僱主聲譽和大學中教師和學生的比例佔了百分之十;然後,大學中單位的教師論文的引用數佔了百分之二十;最後,便是大學中國際教師和國際學生比例佔了百分之五。
  • 中國高官培養基地,比清華北大更牛的大學,考上就是福氣!
    清華、北大在國人心中好像是從未被超越的「珠穆朗瑪峰」,無論是學校綜合實力,還是高就業率,可是,大家有所不知的是,我國高官培養基地除了清華、北大,這4所大學幾乎包攬了中國所有高官!還有「高官培養基地」的名號!甚至遠遠超過了清華、北大,趕快來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