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曼方格」視錯覺怎麼解?

2021-02-23 大數據實驗室


仔細看這幅圖。裡面到底有幾個黑點呢?

實際上有12個黑點。立命館大學(Ritsumeikan University) 心理學教授Akiyoshi Kitaoka近日在臉書上貼出了這張圖,而大部分人都無法看出來。

這張圖就是有名的赫曼方格,名字來源於德國科學家赫曼,他於1870年在期刊中發表這幅圖。當你注視黑色方格之間的白色空間時,你會發現其他的白色空間都變灰了。赫曼方格是一個著名的「有力視錯覺」,因為所有人都會看錯,而且你無法適應。

1985年,JR Bergen發明了一個赫曼方格的變體,能夠產生不同的效果。這裡的方格變模糊了,當你看著它,上面會出現接二連三閃爍的黑色小點。

在2000年,研究者Jacques Ninio和Kent Stevens又創造一款赫曼方格,也有類似的閃現效果。他們發現,將擁有黑色輪廓線的白圈放進交匯處,然後將花紋歪斜,就會產生一種「湮滅效果」。

這兩位在Perception期刊上發表了論文:「把有黑色輪廓線的白色圓點縮小放進網格中,它們就會消失。你一次只能看到一部分白點,它們會在三兩成群在頁面中無序移動。在沒有白點的地方,灰色條紋似乎是延續不斷的,而實際上條紋是被白點所截斷的。」

他們說這種錯覺反過來也有效(就是黑點在白色網格中)。

一種解釋是人類視網膜的側抑制現象。為了聚焦,視網膜裡的神經節細胞會增強焦點處接收到的刺激,減弱這一點之外的刺激。但是看著方格時,會導致細胞誤會所收到的刺激。一些科學家認為這種錯覺會讓那些視力沒有聚焦到的白點隱身。

四個區域刺激減弱vs兩個區域刺激減弱

如果這些白點更加明顯,比如變得更大,你的眼睛就不會讓周圍白點消失了。對比下面兩張圖:

原圖


白點被放大

你也可以讓這個錯覺消失。比如先看著屏幕,然後將屏幕前傾,再看著它。

這麼做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傾斜屏幕增加了對比,這讓黑點變得更加明顯,從而視網膜不再受到側抑制的影響。

反過來也有用,如果將屏幕後仰。對比度減少則會讓所有的黑點消失。

來源:通往知識之路!以上文章觀點僅代表文章作者,僅供參考,以拋磚引玉!

相關焦點

  • 沉迷「欺騙眼睛」,這些參加世界大賽的視錯覺你能看穿幾個?
    世界上有這麼一群視錯覺愛好者,每年都會舉辦一場視覺錯覺大賽,評選出當年最有意思的「迷惑行為」。「迷惑行為」大賞「年度最佳視錯覺大賽 (Best Illusion of the Year Contest)」是由美國的神經相關協會每年一次舉辦的視錯覺創造比賽,2020 年的比賽已於 12 月 10 日結束,來自世界各地的視錯覺愛好者票選出 2020 年最獨特的視錯覺作品。
  • 神秘的錯覺,欺騙眼睛的視錯覺藝術
    一,錯覺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不正確的、歪曲的知覺。人容易被自己的視覺系統所欺騙。(赫曼柵格:出現,抑或不顯,這是個問題;直接盯著任意方塊,在周圍方塊的交叉口會產生幽靈般的斑點。但現實生活中,人類習慣不斷的移動眼睛,使得產生各種清晰的錯覺。
  • 奇妙的視覺錯覺
    ois Abélanet運用3D錯覺的概念來進行創作,為的就是要凸顯保衛環境的議題,邀請人們一同思考大自然在我們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火車到底往哪個方向開呢?不妨看久一點,或是眨一眨眼睛,火車就會改變方向喔!
  • 18個神奇的視錯覺,看完不相信眼睛系列!
    18個神奇的視錯覺,看完不相信眼睛系列假期在家天天網上衝浪感覺眼睛都不行了不信,你看為啥這個明明是個三稜錐怎麼突然變成了正方體我是「瞎」了麼啊啊啊啊後來,去找了資料才發現這原來是一家幻覺博物館的展品玩得就是兩個字迷惑利用視錯覺打造一系列有意思的東西而且看完你會發現
  • 視錯覺
    文/吳振平人眼對線條長短、平行線、線條分割、線條高低、線條橫重豎輕、線條粗細、筆形、字體形狀、字體面積大小、字體字面大小等會產生一定的視錯覺,將這種視錯覺充分應用於字體設計中,可以使字體中的部首相互組合、字形端莊、整齊美觀、大小均勻、筆畫規範和統一
  • 視錯覺:眼見不為實,各種視錯覺讓你感受眼睛的「背叛」!
    在不同情況下,會產生很多不同的錯覺。這裡我整理了一些視覺錯覺,為大家一一介紹。接下來就讓我們擦亮雙眼,好好看看這些錯覺,是否能騙到你!艾賓浩斯錯覺這是由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發現的一種對實際大小知覺上的視錯覺。一個圓用大圓圍繞,一個圓用小圓圍繞,大家是否會覺得大圓圍繞的圓比小圓圍繞的圓小一點?
  • 會欺騙你我眼睛和大腦的8個視錯覺畫面
    而實際上,這種被稱為視錯覺效果的畫面,很容易欺騙我們的雙眼和大腦。這一次,V哥就要列舉:會欺騙你我眼睛和大腦的8個視錯覺畫面。這是一種較為新的視錯覺效果,雖然有許多關於它的解釋,但卻並沒有真正能夠讓人覺得靠譜的說法。例如有人說,這是因為我們的左右眼通常觀察的事物都有唯一性,但是這裡左右兩側不斷閃爍的圖片,卻很顯然是完全不同的人,這給我們的大腦產生了混亂感。 2、男孩還是女孩?
  • 視錯覺到底是什麼?
    旋轉半圈,箭頭依舊向右箭頭在逗我嘛以上三個都是視錯覺大師杉原厚吉的代表作。他可真是魔鬼,讓大家明知道有貓膩,還看不出端倪。變形變得正方體家族都不認箭頭也不是啥正經箭頭,經過了特殊的雕刻曖昧一點看世界吧,圓哪有那麼圓視錯覺目前研究最多的有:幾何錯覺、主觀輪廓錯覺、明暗錯覺、色彩錯覺、形狀錯覺、運動錯覺、陰影錯覺等等。 我們來看點更好玩的!
  • 一組極有趣的視錯覺圖片及視錯覺產生的原因?
    某些圖片會導致視錯覺,視錯覺圖片不僅趣而且很有挑戰性;視錯覺的產生和大腦處理視覺信息的方式有關,有規律可循,每個人受視錯覺影響的程度也不同。(綠色線看起來比紅色線長,雖然它們其實一樣長。)人腦會根據過去的經驗形成定勢,比如我們能從簡單的幾筆中看出人形,是因為大腦中儲存有豐富的相關線索會自動填補空白;但有時大腦會對視覺信息做出錯誤的解釋;有些時候,大腦沒有接收到足夠的信息,或者受到了其他信息的迷惑和誤導,就會產生視錯覺。
  • 30張超厲害的視覺錯覺圖,看完不相信大腦了……
    這個現象有一個名稱,叫做「凹面錯覺」,凹面錯覺出現的原因,是因為人們有視覺記憶。比如說,我們平常看到人的臉都是「凸」的,而不是凹的,所以大腦會認為所有類似臉的東西都是凸的。所以即便看到的右眼離你比較遠,你的大腦也會認為那是一張臉,而因為你的大腦覺得那是一張臉,所以它會儘量把那個畫面分辨成一張臉。
  • 有趣的視錯覺照片及產生視錯覺的五個原因
    所謂錯覺,是指對客觀事物的不正確感知,是一種被歪曲了的知覺;錯覺的出現是有條件的,條件具備,必然產生;錯覺的產生具有固定的傾向。 (路斜錯覺;這是兩張一模一樣的照片,為何看上去似乎是拍攝於同一條道路 的不同角度?) 一,海灘邊白色的石子看起來真的很像爆米花。
  • 視錯覺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從上面的幾個例子我們可以得知,形成視錯覺的原因有多種,它們可以是在快中見慢,在大中見小,在重中見輕,在虛中見實,在深中見淺,在矮中見高。但他們的最終結果,都是使人或者動物形成錯誤的判斷和感知。所以,有效地利用視錯覺,針對性地作出改善措施,有利於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認識和識別能力。  二、如何利用視錯覺?
  • 精選一組有趣的視錯覺照片及產生視錯覺的五個原因
    所謂錯覺,是指對客觀事物的不正確感知,是一種被歪曲了的知覺;錯覺的出現是有條件的,條件具備,必然產生; 錯覺的產生具有固定的傾向。(路斜錯覺;這是兩張一模一樣的照片,為何看上去似乎是拍攝於同一條道路 的不同角度?)
  • 視錯覺及其種類
    錯覺現象很早就被人們所認識。如我們熟悉的典籍《列子》中所載「兩小兒辯日」的故事,所謂「日初出大如車蓋而日中則如盤盂」,就是錯覺的一例。日月錯覺是一個十分常見而有趣的例子,太陽或月亮接近地平線時,看起來比其位於正空時要大50%左右,雖然在這兩個位置時太陽或月亮的視網膜投像是一樣大的。
  • 視錯覺欣賞:愛麗絲魔法屋
    不需要吃蘑菇,只要走進這個房間,你就獲得了「變大變小」的能力:(錄製者:The Royal Institution)這個視錯覺模型名叫艾姆斯房間這個視錯覺的關鍵在於房間的形狀,窗戶、地板和牆看起來都與普通的房間沒什麼兩樣,但它真實的形狀卻是下圖中的樣子,格子地板、牆上的裝飾物其實都是變形的,只是從特定的視角看恰好和普通的立方體房間有同樣的投影。
  • 2015十大視錯覺:第一個就瘋了
    前不久,年度視錯覺獎(illusion of the year)網站公布了2015年的獲獎者。今年的視錯覺獎都有哪些值得一看的視錯覺入選?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入圍十強的作品吧。這樣一來,人們就產生了車棚是拱形或波浪形的錯覺。來源:杉原厚吉(Kokichi Sugihara),明治大學(日本)。順便說,下面這個流傳甚廣的視錯覺作品也出自杉原厚吉之手。小球看似反重力運動,但事實上,中間的平臺才是真正的坡底。
  • 艾姆斯房間——視錯覺欺騙你的眼睛
    這就是視錯覺實驗中著名的「艾姆斯房間」實驗。以經驗和眼睛作為判斷的標準,卻不知自己被視錯覺「欺騙」了。這種現象就是大小恆常產生的錯視。大小恆常是將兩個等大的物體,一個放置在遠處,一個放置在近處,雖然近處的物體比遠處的物體在觀察者視網膜上的成像大很多,但是我們認為是同樣的大小。但是這種知覺是實驗操作者知道的,當毫不知情的觀察者通過圖片進行觀察時,大小恆常錯覺就會讓人產生視覺錯覺。
  • 生活中到處都有視錯覺,衣服這樣穿更顯瘦,利用視錯覺拍照更好看
    錯覺總是以視覺上感覺到的圖像為特徵,至少在常理上來講,它們是欺騙性或誤導性的。因此,眼睛收集的信息由大腦進行處理,從而給出一種不符合刺激源物理測量的知覺。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要很多視錯覺的實例。喜歡我們的朋友們,記得關注我們哦!
  • 視錯覺世界,別樣的認知語言學
    當一條直線被杯子擋住,這條線好像不直了……其實,這都是視錯覺「惹得禍」。什麼是視錯覺?「兩小兒辯日」「走馬燈」等典故都蘊含著視錯覺的原理。通過視錯覺圖片運用,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訓練他們對色彩、線條、輪廓、方位的認知和判斷,進而在語言的描述中加強青少年的觀察力與邏輯思維能力。
  • 眼見不為實 設計中的視錯覺
    人們常說「眼見為實」,其實人眼所見的事實由於錯覺也並非完全可靠。我們做設計時,經常會遇到同一界面內設計的兩個不同icon,長寬是等大的,但是視覺感受上會覺得一個偏大,或一個偏小。這是人視覺主觀感受上的視覺差造成的;另外一種情況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元素,因為環境的影響,感受也會不同。其實這些都是視錯覺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