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錯覺到底是什麼?

2020-12-05 中國數字科技館

向哪轉?忽前忽後...忽左忽右...

奇了怪了,它根本就是怎麼轉都行...

眼前的圓不是圓,鏡子裡的方也不是方

直木棍可以穿過正方體的三個邊

是小棍的彎曲還是方塊的解放?

旋轉半圈,箭頭依舊向右

箭頭在逗我嘛

以上三個都是視錯覺大師杉原厚吉的代表作。他可真是魔鬼,讓大家明知道有貓膩,還看不出端倪。

變形變得正方體家族都不認

箭頭也不是啥正經箭頭,經過了特殊的雕刻

曖昧一點看世界吧,圓哪有那麼圓

視錯覺目前研究最多的有:幾何錯覺、主觀輪廓錯覺、明暗錯覺、色彩錯覺、形狀錯覺、運動錯覺、陰影錯覺等等。

 我們來看點更好玩的!

一、運動的麥浪

為什麼麥子能動起來,這種排列方式一定要背鍋!

圖中的特殊排列和陰影會讓我們大腦負責顏色形狀的神經元飽和

這種腦部活躍導致負責運動的區域以為偵測到了信號,產生了動態認知,因此圖形有動起來的錯覺。

二、手動舞蹈

下圖是張「動感」的圖片,當我們左右晃動手機,印度小哥便會搖擺腦袋,仿佛降臨寶萊塢。

來拿起手機劃彩虹

這又是什麼原理?視覺皮層中的一些神經元,對高對比度視覺刺激反應更快。當畫面對比度較低時,我們的視覺系統需要稍長的時間來正確地感知對比度。這種「運動延遲」約有幾十毫秒,連起來就會產生運動的錯覺。

憋捉急,精彩還在繼續。世界名畫也能帶給你無與倫比的視錯覺?

三、扭曲的星空

先盯著下圖漩渦圖中心看30秒,再看向第二張圖。

梵谷大神的《星空》竟然神秘詭譎地動起來了!

我們看向漩渦時,視覺系統便會開始對這一可以預知的運動進行補償,以便於儘快忽略它。接著我們將目光移到靜止的油畫時,儘管漩渦不存在了,但是這種對漩渦運動的視覺補償機制還在繼續。漩渦與運動是相反方向的認知,延續到星空的線條中,星空就動起來了。

水是不是在往高處流?起初我也是不信的,還觀察了許久許久。但實際上水還是往低處流的,只是看起來倒流了而已。這個也是運動補償的原理,利用視覺暫留才能看見水簾倒流。具體是怎麼回事,大家可以親自來中科館搞個清楚。

視錯覺有著十分多的影響因素,除了大腦傳感處理方法影響外,心理因素光線陰影數學等等方面都可能產生出不同的視錯覺效果。

盯緊這個圖像中間30秒,再看白牆瘋狂眨眼,你會被嚇到!

皮一下,單純插個圖而已

那麼人為什麼會出現視錯覺呢?動物包括最早的人類在尋覓食物、躲避天敵和其他危險,交配、撫養後代等等活動中都離不開視覺系統。當信息進入動物的視覺中,動物不僅要快速分析畫面包含的信息,大腦還會及時地對未過時的信息,構建下一步行動。當視覺提取到的信息量不夠,或不夠快速時,大腦會對其進行構建、填補,這也是我們會產生視錯覺的原因。

會撞牆

中科館「光學迷宮」的挑戰,難度再加大,基本上進去就分不清左右了,還可能咣咣往鏡子上撞。

要不要來中科館證實一下你能不能抵禦視錯覺帶來的偏差?中科館二樓探索與發現A廳,物理大神聚集地,強迫症患者的「福音」。互動上手程度達五星,知識的力量達五星,周末等你,不見不散!

創作:中國數字科技館新媒體團隊

審核:羅會仟 新媒體團隊特邀專家

相關焦點

  • 視錯覺太燒腦:磚縫裡到底是什麼?
    原標題:視錯覺太燒腦:磚縫裡到底是什麼?【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7日報導,近日,一張視錯覺圖片引發網友熱議。圖片的主體是一面普通的磚牆,但對於磚縫中到底是什麼物體,網友們卻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迷惑網友的是磚縫處的光影效果。
  • 視錯覺:眼見不為實,各種視錯覺讓你感受眼睛的「背叛」!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其實是我們的眼睛導致了這個差別。我們的眼睛其實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器官,設計也極為巧妙。眼睛接收外界的光影再通過調節晶狀體的彎曲程度來改變晶狀體焦距獲得成像(另外還有很複雜的一些原理就不細說了)。同樣的事物,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況下會有不同的反饋。
  • 有趣的視錯覺照片及產生視錯覺的五個原因
    所謂錯覺,是指對客觀事物的不正確感知,是一種被歪曲了的知覺;錯覺的出現是有條件的,條件具備,必然產生;錯覺的產生具有固定的傾向。 十二,深淺錯覺。
  • 視錯覺世界,別樣的認知語言學
    當一條直線被杯子擋住,這條線好像不直了……其實,這都是視錯覺「惹得禍」。什麼是視錯覺?「兩小兒辯日」「走馬燈」等典故都蘊含著視錯覺的原理。通過視錯覺圖片運用,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訓練他們對色彩、線條、輪廓、方位的認知和判斷,進而在語言的描述中加強青少年的觀察力與邏輯思維能力。
  • 一組極有趣的視錯覺圖片及視錯覺產生的原因?
    某些圖片會導致視錯覺,視錯覺圖片不僅趣而且很有挑戰性;視錯覺的產生和大腦處理視覺信息的方式有關,有規律可循,每個人受視錯覺影響的程度也不同。(綠色線看起來比紅色線長,雖然它們其實一樣長。)人腦會根據過去的經驗形成定勢,比如我們能從簡單的幾筆中看出人形,是因為大腦中儲存有豐富的相關線索會自動填補空白;但有時大腦會對視覺信息做出錯誤的解釋;有些時候,大腦沒有接收到足夠的信息,或者受到了其他信息的迷惑和誤導,就會產生視錯覺。
  • 精選一組有趣的視錯覺照片及產生視錯覺的五個原因
    所謂錯覺,是指對客觀事物的不正確感知,是一種被歪曲了的知覺;錯覺的出現是有條件的,條件具備,必然產生; 錯覺的產生具有固定的傾向。(路斜錯覺;這是兩張一模一樣的照片,為何看上去似乎是拍攝於同一條道路 的不同角度?)
  • 視錯覺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從上面的幾個例子我們可以得知,形成視錯覺的原因有多種,它們可以是在快中見慢,在大中見小,在重中見輕,在虛中見實,在深中見淺,在矮中見高。但他們的最終結果,都是使人或者動物形成錯誤的判斷和感知。所以,有效地利用視錯覺,針對性地作出改善措施,有利於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認識和識別能力。  二、如何利用視錯覺?
  • 中國首屆視錯覺科普作品大賽啟動
    視錯覺科普作品大賽是一場新的中國創新思維浪潮的發起,是以視錯覺為載體,強化全民的創新意識,希望這種創新理念永遠留下,激發更多的人在不同領域內,利用視錯覺做到讓自己專業更有新意、更有趣味、更加科學、更加完美。讓這種多維的思考能力影響更多的人。  大賽將在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間,面向全社會徵集視錯覺科普作品。
  • 視錯覺及其種類
    錯覺現象很早就被人們所認識。如我們熟悉的典籍《列子》中所載「兩小兒辯日」的故事,所謂「日初出大如車蓋而日中則如盤盂」,就是錯覺的一例。日月錯覺是一個十分常見而有趣的例子,太陽或月亮接近地平線時,看起來比其位於正空時要大50%左右,雖然在這兩個位置時太陽或月亮的視網膜投像是一樣大的。
  • 視錯覺欣賞:愛麗絲魔法屋
    不需要吃蘑菇,只要走進這個房間,你就獲得了「變大變小」的能力:(錄製者:The Royal Institution)這個視錯覺模型名叫艾姆斯房間這個視錯覺的關鍵在於房間的形狀,窗戶、地板和牆看起來都與普通的房間沒什麼兩樣,但它真實的形狀卻是下圖中的樣子,格子地板、牆上的裝飾物其實都是變形的,只是從特定的視角看恰好和普通的立方體房間有同樣的投影。
  • 世界各地的視錯覺藝術裝置盤點!
    這是一種在特定條件下對客觀事物產生的一種幻覺是指不符合客觀實際的一種知覺科學家發現了視錯覺原理而藝術家則將這種原理應用在了藝術中上圖的箭頭在旋轉了180其實這只是利用了利用反射、透視和視角的結合讓你在特定的角度看到了這種神奇的「幻覺」錯覺滑梯在世界各地,也有很多利用視錯覺來打造的大型藝術裝置
  • 眼見不為實:2016年度視錯覺獎
    明治大學的視錯覺專業戶杉原厚吉教授又推出了他的鏡子視錯覺新作。鏡子外面看起來是圓柱,鏡子裡面照出來卻是四角尖尖的稜柱?看完他的作品,不禁讓人感嘆:我要這眼睛何用?其實這些鏡子前的3D列印模型既不是圓柱也不是四方。
  • 2015十大視錯覺:第一個就瘋了
    前不久,年度視錯覺獎(illusion of the year)網站公布了2015年的獲獎者。今年的視錯覺獎都有哪些值得一看的視錯覺入選?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入圍十強的作品吧。這樣一來,人們就產生了車棚是拱形或波浪形的錯覺。來源:杉原厚吉(Kokichi Sugihara),明治大學(日本)。順便說,下面這個流傳甚廣的視錯覺作品也出自杉原厚吉之手。小球看似反重力運動,但事實上,中間的平臺才是真正的坡底。
  • 生活中到處都有視錯覺,衣服這樣穿更顯瘦,利用視錯覺拍照更好看
    錯覺總是以視覺上感覺到的圖像為特徵,至少在常理上來講,它們是欺騙性或誤導性的。因此,眼睛收集的信息由大腦進行處理,從而給出一種不符合刺激源物理測量的知覺。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要很多視錯覺的實例。喜歡我們的朋友們,記得關注我們哦!
  • 艾姆斯房間——視錯覺欺騙你的眼睛
    這就是視錯覺實驗中著名的「艾姆斯房間」實驗。以經驗和眼睛作為判斷的標準,卻不知自己被視錯覺「欺騙」了。這種現象就是大小恆常產生的錯視。大小恆常是將兩個等大的物體,一個放置在遠處,一個放置在近處,雖然近處的物體比遠處的物體在觀察者視網膜上的成像大很多,但是我們認為是同樣的大小。但是這種知覺是實驗操作者知道的,當毫不知情的觀察者通過圖片進行觀察時,大小恆常錯覺就會讓人產生視覺錯覺。
  • 神秘的錯覺,欺騙眼睛的視錯覺藝術
    一,錯覺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不正確的、歪曲的知覺。人容易被自己的視覺系統所欺騙。但現實生活中,人類習慣不斷的移動眼睛,使得產生各種清晰的錯覺。三,視錯覺藝術美在哪裡?藝術家利用幾何圖形錯覺(高估錯覺、對比錯覺、線條幹擾錯覺)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悖論和雙重意義。(悖論空間,一塊幕布兩個世界;請用你微弱的五感去接觸這個現實,你發現的不僅僅是自己。)
  • 12張眼見不為實的視錯覺圖片,你敢挑戰自己的眼睛嗎?
    眼睛能幫助我們了解外界的大多數信息,大腦會對眼睛看到的事物迅速進行反饋,我們才會了解看到的內容,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眼睛是會欺騙大腦的,由於角度不同或者光影的變化會造成錯覺現象,即便我們知道那不是實際的樣子,但大腦依然會給出錯誤的答案,下面就是一組奇妙的視錯覺圖片,來挑戰一下自己的眼睛吧
  • 眼見不為實 設計中的視錯覺
    人們常說「眼見為實」,其實人眼所見的事實由於錯覺也並非完全可靠。我們做設計時,經常會遇到同一界面內設計的兩個不同icon,長寬是等大的,但是視覺感受上會覺得一個偏大,或一個偏小。這是人視覺主觀感受上的視覺差造成的;另外一種情況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元素,因為環境的影響,感受也會不同。其實這些都是視錯覺現象。
  • 10張神奇的視錯覺圖,視錯覺猶如幻術一般能讓你感到驚奇!
    這十張視錯覺的照片,真的是非常考驗你的眼力和耐力。挑戰你眼睛的極限,看看下面的這些錯覺圖,你能不能每張都能分得清?1、這是什麼動物?但是你們細心一看會有什麼發現?7、長條是什麼顏色?注視黑色點點時,灰色長條就會開始與橘色的背景融合在一起變成藍色或綠色;但當你的眼神離開黑點後,長條又會變成灰色的了。8、他們在哪裡泛舟?
  • 視錯覺
    文/吳振平人眼對線條長短、平行線、線條分割、線條高低、線條橫重豎輕、線條粗細、筆形、字體形狀、字體面積大小、字體字面大小等會產生一定的視錯覺,將這種視錯覺充分應用於字體設計中,可以使字體中的部首相互組合、字形端莊、整齊美觀、大小均勻、筆畫規範和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