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魚能輕易拍斷人的骨頭?看似笨重,卻能躍出海面4米高

2020-12-05 旅行視咖

世界這麼大,小咖帶你去看看。大家好,歡迎來到旅行視咖,我是旅小咖。神秘的大海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去探索,而迷人的海底世界也驚豔了所有人的眼睛。大海中生活著數不清的魚兒,其中不乏很多有特色的,之前小咖帶大家看過能吸附在其他魚身上到處溜達的吸盤魚,被稱為世界上最懶的魚,還有時不時躍出海面翱翔天空的飛魚。而從大海中突然飛出來一隻體型巨大的「蝙蝠」,你會感到驚奇嗎?

蝠鱝,也被稱為魔鬼魚,外表呈菱形,整體扁平,尾巴細長,兩邊有巨大的魚鰭,猶如鳥兒的翅膀一樣。蝠鱝在大海中遊泳的姿勢非常優美,猛地一看,給人一種蝙蝠的錯覺。這種魚能輕易拍斷人的骨頭?看似笨重,卻能躍出海面4米高。

蝠鱝的寬度大於體長,世界上最大的蝠鱝寬度能達到8米,而重量則超過5噸,很多人說,這麼大的魚,肯定很能吃,其實海裡的小魚和浮遊生物才是它的主食。一般情況下,蝠鱝性格活潑溫和,但如果受到驚擾,它那巨大的「翅膀」能輕易拍斷人的骨頭,甚至能擊毀小船。偶爾它也會敲打船底,並掛住船的鐵錨,拖著小船在大海上飛奔。這也是它被稱為魔鬼魚的原因。

蝠鱝看起來很笨重,遊泳速度也不快,但它卻能在海裡旋轉向上遊,達到一定的速度後,它會直接躍出海面,據說它們最高能跳躍4米。

怎麼樣小夥伴們,對於蝠鱝,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大家留言點讚轉發哦。

相關焦點

  • 海釣偶遇會飛的魚,傳說巴貝多此魚能躍出水面400米滑翔3000米
    海釣偶遇會飛的魚,傳說在巴貝多此魚能躍出水面400米滑翔3000米在汪洋大海中,各種奇哉怪異的生命體數不勝數,生存著各種體型,各種品種的魚類,這讓一些非常熱愛海釣的人士,十分嚮往,它們在海洋中作戰,常常能釣獲各種大體型魚類
  • 魚骨頭也能做出工藝品
    飯桌上吃剩下的魚骨能有什麼用處?在上海松江方松街道的久陽文化社區,有這樣一位達人,能化腐朽為神奇,用一雙巧手,將大家眼中的餐廚廢棄物做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工藝品,令人嘖嘖稱奇。機緣巧合學技藝惟妙惟肖的仙鶴,憨態可掬的烏龜,活潑逗趣的袋鼠……走進居民李玉霜家裡,擺放在茶几上的數件由魚骨製作而成的手工藝品總能第一時間吸引到訪者的視線。「家裡現存的數量不算多,好些都陸續送給了鄰居們,大家都覺得挺稀奇。」圖說:這件作品名叫《龜鶴壽》。 張哲倫 攝 眼前這些工藝品多為白色或象牙色,保持了魚骨最原始的狀態。
  • 野外拍到這種小魚,能看到它的骨頭呢,有人知道是什麼魚嗎
    對於魚,我們都不陌生,而且很多人都吃過呢。但魚的的種類很多,要說認識的魚,相信沒幾個人敢說自己認識很多魚。平時喜歡釣魚,在河裡也常常釣上一些沒見過的魚,有時候根據它的形狀在網上查閱也不知道是什麼魚呢。像最常見的魚可能就是羅非魚、草魚、鯉魚這些的了,但常常有一些釣魚遇到一些奇怪的魚,比如身體透明的魚,可以看到它的骨頭呢。比如這名釣友在野外河流釣魚就遇到了一些自己沒見到過的魚呢。魚個頭不大,很小,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魚身體是透明的,身上的骨頭和內臟都看清楚了,要是抓是時候,指甲長一點,一抓就劃破了。但說實話,這些魚還真漂亮。
  • 飛魚的「飛」不是拍打翅膀展翅高飛,而是躍出水面滑翔,別搞錯了
    會飛的鳥類、會飛的昆蟲我們都已經司空見慣了,它們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讓小編也羨慕不已。但是你聽說過海洋裡有一種奇特的魚,它們以能「飛」而聞名於世界。難道這種會飛的魚叫「飛魚」?是的,沒錯!它的名字就是以它擁有的奇特技能而命名的,它們叫作飛魚。
  • 四川內江地震,魚群集體提躍出水面!附視頻
    隨後,有當地一處魚塘監控視頻在網上傳出,在視頻中, 地震發生前,魚塘的魚群突集體提躍出水面,躁動不安,畫面令人驚詫。網友紛紛表示魚群是提前感覺到了危險。 實際上,動物能預先感知地震這種說法流傳了相當長的時間,因為許多動物有著比人類更敏感的聽覺與觸覺,而且許多動物能感覺到其他人類無法感知的感覺,諸如紅外線、次聲波、超聲波等,讓動物可以提前感覺到地震發生前的前震,使得它們有可能提前預知地震。
  • 它是被人誤會最多的魚,連骨頭都能吃,才5塊錢一斤,真合算!
    秋天的魚不僅長得肥,而且特別鮮美,是食用的最佳季節。大家吃魚,一般都會吃什麼魚呢?小黃魚?鯉魚?鯽魚?我想大家一般都會忽略掉一種魚,那就是街頭不起眼的小河魚。跟大魚比起來,小魚因為是連骨頭一起吃,所以它的營養價值更高、更全面。
  • 能在水中噴火的魚!
    大自然作為造物主確實太神奇了,我們都知道亞馬遜河流域中有一種會放電的魚,電鰻,這種電鰻可以瞬間擊暈鱷魚或者花豹,也聽說過能躍出海面自由滑翔的魚類,飛魚,在海面飛舞的畫面確實震撼人心。但是你們聽說過能在水中噴射火焰的魚類嗎?今天就來說說這種在印度洋中特有的罕見魚類——暗色天竺鯛。
  • 飛魚難飛出海鳥的範圍,飛魚終究還是魚,不具有飛行本領!
    這是一種飛魚,它們有像鳥類的翅膀一樣的胸鰭,這長長的胸鰭可以讓飛魚在海面上「飛翔」一段距離,飛行的最遠距離可達400多米。只是在海面上飛翔,遇到會飛的海鳥,終究難飛出海鳥的範圍,被海鳥輕易捕捉。海鳥捕捉魚類,是食物鏈弱肉強食的法則。
  • 孩子能觸摸到動物骨頭,這本《骨頭之書》與眾不同
    你是骨頭知識達人嗎?這9種動物骨頭,你能認出幾種?不管你認出來幾個,我相信,看完這本書你就是骨頭知識達人!01版面設計利用「猜謎」「世界之最」引起興趣介紹每一種動物骨頭之前,先設計成猜謎的形式,接著給出特徵描述+線索提示,然後對照骨骼圖,讓小朋友猜一猜是哪一種動物,下一頁才給出答案,最後介紹這種動物生活習性。這種設計吸引小朋友開動腦筋,展開想像。
  • 這種狡猾的蝸牛竟然能整吞一條魚!
    整吞一條魚的貓你可能不感到驚奇,但是如果說一個蝸牛能整吞一條魚,那絕對會讓你感到震驚。這個讓你感到驚奇的就是雞心螺。雞心螺(芋螺)的驚人之處,不止一二。它們潛伏在珊瑚礁附近,那華麗的外表下隱藏著一列驚人的工具以及武器。
  • 路橋有位80後女孩能將吃剩下的魚骨頭製作成鳥
    近日網友「Jarvia」在她的個人微信上曬出了一組照片。照片中是一隻惟妙惟肖的手工制小鳥,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製作這隻小鳥的原材料竟然是經常被我們當作生活垃圾丟棄的魚骨。  這組照片在朋友圈裡也引起了熱議。有些人直呼「不可思議、難以置信」,不少人則表達了想要學習「魚骨鳥」的製作方法。
  • 魚腹中吃出稀罕「寶貝」魚寶價值百萬?醫生:這是魚骨質增生
    義烏一魚腹中吃出稀罕「寶貝」,「魚寶」價值百萬?不過經過醫生藥師鑑定,結局反轉近日,義烏的龔先生在吃魚的時候,也吃出了一個硬化的象牙色的骨頭,一開始龔先生覺得非常奇怪,魚的身上怎麼有這個形狀的骨頭呢,一般情況下,平時自己經常吃魚,也沒見過這樣的骨頭,不知道究竟是什麼,還沒吃完飯,就帶著這兩個東西,去村裡面詢問別人,有沒有見過這樣的東西,有人說這就是骨頭,也有人說這可能是傳說中的「魚寶」以前在電視上驚顫光看到「牛寶」之類的東西,價值可以賣到
  • 《骨頭之書》:骨頭能夠被摸到?帶孩子開啟興趣盎然的骨頭之旅
    女兒說道「當然硬啦,這可是他用來保護自己的骨頭呢!」這個切入點真是完美啊,孩子自己說到了知識點。老母親趕緊問:「你能摸到螃蟹的骨頭,那你能摸到大象的骨頭嗎?」女兒跑到書架上,拿出那本大大的《骨頭之書》,開心地說「可以呀,不僅能摸到大象的骨頭,還能摸到長頸鹿、大藍鯨好多動物的骨頭呢!」
  • 座頭鯨為什麼會躍出水面?
    座頭鯨也會如此,而且對比其他的鯨類,座頭鯨會更頻繁地躍出水面。  座頭鯨雖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鯨類,但也是海洋中當之無愧的龐然大物。成體體長一般長達 13-15 米,體重約 25-30 噸。因此,它們完成全身躍出水面的動作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  那麼體型巨大的座頭鯨為什麼要消耗能量躍出水面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為了透透氣?
  • 這種被公認為是可食用魚裡「最髒」的魚,很多吃貨都不敢輕易嘗試
    這種被公認為是可食用魚裡「最髒」的魚,很多吃貨都不敢輕易嘗試現在很多人對於美食都是特別的喜愛,不管是什麼食物,只要它們的肉質可口總是會被人們選擇,但也有一些美食讓吃貨很難下得了口,比如說一些比較奇特的食材,有一種魚就被公認為是可食用魚裡面最髒的魚
  • 分分鐘要你命,史前最恐怖的5種魚!
    它也許能夠躍出水面,同時幫助自己驅除皮膚上的寄生蟲。然而它並不是無敵的。一旦受傷,它那巨大的尺 寸就意味著它很容易被發現,並成為鯊魚和滄龍的犧牲品。劍射魚是掠食性魚類,在其胃部最少發現了12種獵物。喬治·史登柏格 (George F. Sternberg)就曾發現了一個長達4米的劍射魚標本,而在其胃內就仍保有一條長1.8米的鰓腺魚。
  • 誰能勝利?
    他的主要飲食是魚、大海龜,其他滄龍甚至是鳥。若是要知道這爬蟲能否擊敗史上出現過最大的鯊魚,我們就得從幾個類別來比較了。從尺寸開始,巨齒鯊在三千萬年前滅絕,但依舊被認為是海中最大最危險的掠食者。巨齒鯊的真實尺寸我們只能猜測,這種史前鯊魚的遺骸只有牙齒和椎骨被發現過,可是,在計算取電腦模型的協助下,科學家算出巨齒鯊長度可能有15米。
  • 爭議:貓能不能吃骨頭?
    ,沒事,而且我多次表達過以下觀點:1、生骨頭沒問題,熟骨頭不行2、不會卡住喉嚨3、不會劃傷腸道4、骨頭的大小和形狀不影響,貓會自己判斷,能咬碎的就咬碎了吞下,咬不碎的會吐出來的,不用替貓操心。我覺得傳播途徑是這樣的:1、很久以前,網上有一個人,覺得人不能啃骨頭、狗會被骨頭卡住,那麼貓也一定不能吃骨頭,想當然地寫下了第一條信息。2、此後,另外的人在網上搜貓能不能吃骨頭,看到了這條信息,於是記住了。3、看到這條信息的人越來越多,於是其中有些人也開始在網上重複這條信息。4、於是整個網絡上都是這條沒有經過實踐驗證的信息。
  • 巨骨舌魚如此笨,為何仍能存活上億年?科學家:成年人也打不過它
    巨骨舌魚,是一種古生淡水魚,最早在一億年前出現。它的舌頭上有硬骨牙齒,所以被稱為骨舌魚;它也被稱為海象魚,因為體型龐大,成年的巨骨舌魚可達到2--6米長,體重可以達到100千克左右。它的嘴巴很大,沒有魚須,主要以魚、蝦、蛙類為食物。
  • 【罕見的魚吃鳥奇觀】
    我們平時聽到的都是鳥吃魚,而在聖延島卻有一種「珍鰺」專門吃海鳥。這種大型水下掠食者,被人們稱譽超豪華跑車,它在捕鳥時躍上水面飛快地追逐鳥類動物。能飛躍海面幾米高。捕捉各種飛鳥。呈現出大自然最美的一種驚豔和感嘆!當鳥正想捕魚的時候,卻成了魚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