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的「飛」不是拍打翅膀展翅高飛,而是躍出水面滑翔,別搞錯了

2020-12-05 每日學堂

會飛的鳥類、會飛的昆蟲我們都已經司空見慣了,它們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讓小編也羨慕不已。但是你聽說過海洋裡有一種奇特的魚,它們以能「飛」而聞名於世界。難道這種會飛的魚叫「飛魚」?是的,沒錯!它的名字就是以它擁有的奇特技能而命名的,它們叫作飛魚。飛魚也擁有鳥類一樣的翅膀嘛?從水中拍打翅膀飛出水面嗎?

沒那麼誇張!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認識一下這種擁有奇特本領的魚類吧。

飛魚長著漂亮的「翅膀」,能飛出水面,就像在海上飛行的小飛機。這種魚就是飛魚,它們生活在熱帶和暖溫帶海洋裡,體形較小。飛魚長相奇特,胸鰭特別發達,像鳥類的翅膀一樣。長長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圖,整個身體慢織布的「長稜」。它們憑藉自己流線型的優美體形,在海中以10米/秒的速度高速運動。它們能躍出水面十幾米,空中停留的最長時間是40多秒,連續滑翔的最遠距離有400多米。

飛魚平常在溫暖的海洋上層遊泳,遇到驚嚇才會飛向空中,其實不能像鳥一樣自由地飛。當它們準備離開水面時,必須先在水中快速遊泳,並用尾巴使勁兒拍水,然後全身就騰空「飛」起來了。空中的飛魚趁機打開又長又亮的胸鰭與腹鰭快速滑翔,滑時「翅膀」井不扇動。當飛魚飛出海面的時候,往往會成為海豚的食物。

飛魚再正常情況下是不會輕易飛躍出水面,只有當它們受到驚嚇或者是遭到天敵的追擊時,才會施展出這種奇特的本領,從水中一躍而出展開翅膀在空中滑行。可是,這一絕招並不是特別的管用和安全。飛魚飛躍出海面也會存在危險,在空中它們個能會被空中飛行的海鳥一口咬住,最後成為了鳥類的腹中餐。當它們降落的時候,飛魚還可能面臨一頭撞死在礁石上的情形,或是飛躍到人類輪船的甲板上,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

每年的四五月份,飛魚會洄遊到暖海區域產卵,繁殖後代。飛魚的卵又輕又小,表面還有突起,很容易掛在海藻上孵化。因此,漁民們根據飛魚的習性,在它們產卵的心經之路上,把許多長長的掛網放在海中,使飛魚覺得好像遊進膀一樣的構臂了密密麻麻的海藻裡,於是在網中產卵了。但是長期這樣下去,飛魚的數量就會急劇的減少,為了能讓這種擁有奇特本領的魚類存活下來,國家有了對飛魚的相關保護措施,讓這種美麗的魚類受到了保護。

動物世界真奇妙,魚也能飛!真是一百歲不S都有新發現,關注我!每天給你講述不一樣的動物小知識,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每天看一點見識多一點。知識的海洋是永遠也學不完的,但至少我們認識過世界中的許多知識點,讓我們青春和生命沒白活。

相關焦點

  • 海釣偶遇會飛的魚,傳說巴貝多此魚能躍出水面400米滑翔3000米
    海釣偶遇會飛的魚,傳說在巴貝多此魚能躍出水面400米滑翔3000米在汪洋大海中,各種奇哉怪異的生命體數不勝數,生存著各種體型,各種品種的魚類,這讓一些非常熱愛海釣的人士,十分嚮往,它們在海洋中作戰,常常能釣獲各種大體型魚類
  • 為了躲避海裡的天敵,飛魚演化出了滑翔的本領,可是天上也不安全
    在我們的生活中,魚在水裡遊,鳥在天上飛,這些都已經成為了常識。但事情總有例外,鳥類中也有擅長遊泳的(例如企鵝),魚類中也有擅長在陸地上爬的(例如彈塗魚),甚至還有一類魚的魚鰭演化出了翅膀,身體也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能夠衝出水面在空中滑翔,身後留下一片水花,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美麗至極。這類魚兒的名字也很直白,就叫飛魚。
  • 飛魚難飛出海鳥的範圍,飛魚終究還是魚,不具有飛行本領!
    但這次,有拍攝到(拍攝時間不詳):一隻海鳥不是在水中捕捉魚類,而是魚飛在空中,落入海鳥的口中,難得一見動物獵食奇景。這是一種飛魚,它們有像鳥類的翅膀一樣的胸鰭,這長長的胸鰭可以讓飛魚在海面上「飛翔」一段距離,飛行的最遠距離可達400多米。
  • 飛得最遠的魚——飛魚
    飛魚是40多種魚類的統稱,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地中海都能見到滑翔的飛魚群,加勒比海東端的珊瑚島巴貝多就以盛產飛魚而聞名於世。飛魚屬於暖水性魚類,以浮遊生物為食,喜好群居生活,海中的遊泳速度約為每小時35公裡。飛魚的胸鰭緊貼可至魚尾。
  • 在海洋與天空之中自由翱翔的飛魚,是怎樣做到的?
    飛魚長相奇特,長長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像鳥類的翅膀一樣。它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能在空中停留40多秒,飛行的最遠距離可達400多米。藍色的海面上,飛魚時隱時現、破浪前進的畫面十分壯觀。飛魚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的溫暖海域,以能飛而著名。其體型皆小,具翼狀硬鰭和不對稱的叉狀尾部。
  • 泳壇飛魚閃耀奧運,自然界飛魚翱翔海天
    奧運賽場上,飛魚在閃閃發光,這期只要介紹自然界的飛魚,飛魚以「能飛」而著名,但飛魚不是飛翔,感覺上好像是在拍打翼狀鰭,其實只是滑翔。它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空中停留的最長時間是40多秒,飛行的最遠距離有400多米。
  • 沒見過飛魚,但一定吃過飛魚魚子「沙巴海釣」帶你識魚食魚
    ,他是在看古籍《匯苑》的時候,得知東海有一種會飛的「鵝毛魚」。飛魚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依靠長長的胸鰭,飛魚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能在空中停留40多秒,飛行的最遠距離可達400多米。藍色的海面上,飛魚時隱時現、破浪前行的畫面十分壯觀。
  • 精選一組罕見的趣圖;飛魚滑翔在海上、浣熊在城市裡爬牆
    (希臘卡利地亞發現的一種小魷魚) 三,飛魚不是飛,而是滑翔。 飛魚長相奇特,長長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像鳥類的翅膀一樣。
  • 《十二之天貳》傳說中的異獸 噬骨魚妖與正真的飛魚
    傳說,在凌霄城,逍遙城和赤炎城三大主城附近,有一種吃人魚,這種魚可以把活生生的動物肉體吸收後為自己所用,就好像畫皮一般,必須吃人心,才能保持絕美的容顏,而這魚為了讓自己光華四射,並且能飛起來,所以不擇手段,連骨頭都不放過,自此,便有了噬骨魚妖。
  • 一種會「飛」的魚,外形和蝴蝶相似,更為奇怪的是它動物名字!
    在動物世界中,魚類的種類是非常繁多,其中有一種飛魚科,約有40種海洋魚類,善於躍出水面,以「能飛」而著名,所以稱飛魚。但還有一種會「飛」的魚,外形更為奇特,和蝴蝶相似,而它的動物名字,更為奇怪——古代蝴蝶。
  • 動物趣知識;會飛的魚、會飛的鼯猴及不會飛的企鵝
    一,飛魚的奮鬥;飛上天空逃脫了大魚的捕食,卻成了飛翔在天空中鳥的美食。長相奇特的飛魚,長長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就像鳥類的翅膀一樣。它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能在空中停留40多秒,飛行的最遠距離可達400多米。藍色的海面上,飛魚時隱時現、破浪前進的畫面十分壯觀 。但飛魚不是飛翔,感覺上好像是在拍打翼狀鰭,其實只是滑翔。達爾文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 飛魚到底是什麼魚?
    現實中,長成這樣的魚倒是有,但絕對不會飛,自然也不是古籍中的文鰩魚。不論從習性還是身體結構來看,豹魴鮄都是不會飛的。它的身體被堅硬的鱗片包裹,很僵硬,遊速很慢,就算拼了老命跳出水面,也只能無力地「啪嗒」落回水裡,無法達到起飛速度。至於另一個可能的真身——蓑鮋,就更飛不起來了,它基本上跟你家金魚的遊速差不多,搖搖擺擺的。
  • 動物科普:動物的滑翔和飛行
    動物開始飛行與幾億年前,今天,空中充滿了各種滑翔和飛行的動物,有些體型大而且強壯,還有一些則是肉眼幾乎看不到,有些動物會滑行,只有昆蟲,鳥類和蝙蝠才能真正飛行,它們用肌肉張開翅膀,飛行和降落,昆蟲的數量比其他飛行者多幾百萬倍,它們的小體型使得其在空中可以自如飛行,蝙蝠可以飛得很快而且很遠
  • 男子海釣從水裡捕獲一條帶「翅膀」的魚?它到底能不能飛呢?
    男子海釣從水裡捕獲一條帶「翅膀」的魚?它到底能不能飛呢?海釣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這不國外一名男子海釣時,就發現一條帶翅膀的魚,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它的外表和普通的魚沒什麼兩樣,但它的魚鰭卻是非常大。就像是天空中小鳥的翅膀,其實這種魚叫做飛魚,它能依靠發達的腹腔和尾部一躍而起,滑翔可達一百米,跳躍的高達可達十幾米,雖然它不會飛,但是它還是能在天空中停留幾十秒的。據科學家研究飛魚的魚鰭並不能幫助它們飛起,而是在它們飛出水面時幫助滑翔,它的滑翔也是為了躲避其它魚類的追捕,使它們能夠更快地逃走,這就是自然界賦予它們的本領。
  • 自然界中不是只有鳥類可以上天,比如這八種擅長滑翔的動物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蜜袋鼯只會在觀察好落點後才會滑翔,如果沒有落在目標點而是摔落到地面上,也是會受傷的,所以鏟屎官不能強行讓它們站在危險的地方滑翔。2.歐亞鼯鼠Pteromys volans歐亞鼯鼠又叫小鼯鼠,在寵物界不如蜜袋鼯有名,但是在網上卻是隔三差五就要露個面,並經常被冠以「北海道小飛鼠」或者「日本飛鼠」的名號。
  • 我國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飛魚化石 魚類飛行秘密有望揭開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浙江自然博物館組成的研究小組,近日在貴州省發現了一種距今約2億4千萬年的史前飛魚類化石:精美烏沙魚。該發現代表了飛魚類最原始最古老的化石記錄,為研究史前飛魚的生殖方式和水上滑翔起源提供了新的證據。
  • 龍沒有翅膀,卻能在天上飛行?或許龍是滑翔動物!
    龍是古代傳說中的生物,傳說龍這種生物能夠興雲布雨,還能在天上飛翔,也有很多關於龍這種生物的圖畫流傳下來,但所有的圖畫中的龍都是沒有翅膀的。有很多人說龍是被虛構出來的,但在十二生肖除了龍其它生物都在現實中存在,為什麼祖先把一個虛構出來的生物列入十二生肖呢?這顯然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