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是40多種魚類的統稱,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地中海都能見到滑翔的飛魚群,加勒比海東端的珊瑚島巴貝多就以盛產飛魚而聞名於世。飛魚屬於暖水性魚類,以浮遊生物為食,喜好群居生活,海中的遊泳速度約為每小時35公裡。飛魚的胸鰭緊貼可至魚尾。飛魚本身不會飛,它會飛行的原因在於尾鰭,剪刀狀的尾鰭上葉短,下葉長,當橫拍水面時會產生相當強的力量,藉助尾巴的拍力飛到空中開始迎風飛翔,飛魚像翅膀一樣的胸鰭無法扇動,胸鰭起到的只是滑翔翼的作用。
在飛行前飛魚會先在水裡快速遊動,胸鰭和腹鰭緊貼在身體的兩側,尾巴劇烈擺動劃出一條S形水痕,產生足以推動身體破水而出的強大力量,衝出水面後立即展開胸鰭,迎風進行飛行,在飛行快結束即將入水的瞬間再用尾巴用力拍打海面,藉此再次躍出水面並得以連續飛行。飛魚能以超過15米每秒的速度在高度在3~5米高的海面上飛行,藉助風力最高能達十幾米,停留空中40多秒,最遠可飛行三四百米。
海洋中肉食性動物都是它的天敵,面對海中遊泳健將旗魚和金槍魚的緊追不捨,飛魚施展出逃命的法寶--飛行,但在空中,軍艦鳥早在以逸待勞,輕鬆一口叼住。面對海中和空中的立體打擊,能飛天入海的飛魚也只能束手就擒,成為肉食動物們腹中一頓美味的午餐。
在飛魚繁殖的季節,聚集成龐大的魚群前往適合產卵的海域,它們會在海面上搜尋漂浮物,淺海的海帶、水草、以及漂浮的海藻都是飛魚寶寶合適的魚床,飛魚卵會黏附在上面。
飛魚的目光在白天很銳利,但到了晚上便會出現夜盲症。晚上,具有趨光性的飛魚,有時會落到海島上動彈不得,有時會一頭撞死在礁石上,或會跳上船甲板中自投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