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與天空之中自由翱翔的飛魚,是怎樣做到的?

2021-01-13 深海釣客

飛魚長相奇特,長長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像鳥類的翅膀一樣。它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能在空中停留40多秒,飛行的最遠距離可達400多米。藍色的海面上,飛魚時隱時現、破浪前進的畫面十分壯觀。

飛魚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的溫暖海域,以能飛而著名。其體型皆小,具翼狀硬鰭和不對稱的叉狀尾部。飛躍的高度足以使它跳上水面的船隻甲板,船員常在黎明時發現掉落在甲板上的飛魚。飛魚生活在海水的上層區域,是各種兇猛魚類爭相捕食的對象,飛魚的飛行主要是為了逃離捕食者。飛魚並不輕易躍出水面,只有在遭到攻擊或受到輪船引擎聲音刺激的時候,才施展飛行的本領。

其實飛魚並不是真的如鳥類一樣靠揮動翅膀產生動力飛翔,它們能做的事只是滑翔。

飛魚通常生活在海面以下0-200米的透光層。當需要「飛」一下的時候,它們用強壯有力的尾鰭拍打水面,靠反作用力將輕盈的身體推向天空,寬大的胸鰭在空中舒展,讓身體置空滑翔。如果需要,飛魚可以在完成一次滑翔後,尾部再次發力拍水,進行多次滑翔。

看飛魚滑翔,覺得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人類觀察到的飛魚最長滑翔時間是45秒(by NHK),滑翔距離可達數百米。以飛魚幾十釐米的小小身軀,要完成這樣不可思議的戰績,並非只是靠身上八塊腹肌的蠻力。

根據韓國首爾大學Hyungmin Park和Haecheon Choi的研究,合理的身體結構可以讓滑翔事半功倍,寬大胸鰭展開時的形狀和姿態可以使氣流加速流向飛魚的尾部,並在腹鰭處形成一個新的升力。另外,當飛魚滑翔接近水面時,由於身體上下壓力差增大,升力會陡然增加(翼面效應),這種流體力學效應也可以讓它再多「飛」一會(所以,飛魚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似乎可以秒成流體力學專家……)。

滑翔的飛魚【上】和遊泳的飛魚【下】魚鰭狀態有所不同。

阻礙飛魚「飛」得更遠的因素一方面是它的身體結構,另一方面是魚鰓在空氣中呼吸的局限性。畢竟,飛魚的主業還是海洋工作者,在遊泳和飛行技能之間要有所平衡。

關於飛魚為什麼進化出「飛」的技能,主流說法是:為了躲避天敵。在海洋透光層生活壓力山大,金槍魚、旗魚、海豚、鯕鰍等有勇或有謀的獵食者都是飛魚的天敵。為了逃生,飛魚突破了作為一隻魚的生理局限,改向天空求索。

這個不走尋常路的逃生策略對躲避海洋獵食者來說還是蠻靈的,但天空也不是安樂的避難所。鳥類也覬覦著飛魚,尤其對軍艦鳥來說,飛魚簡直是專為自己打造的完美食物。

長久飛行、枕風而眠的軍艦鳥也是鳥類中的奇葩,作為一個海鳥,它的羽毛卻不防水,羽毛沾溼後很難起飛,所以對於入水獵食魚類的事兒,它是很矜持的。但兇悍的它可以襲擊其他捕魚的鳥類來獲得二手食物,但最爽的還是在天空中等待飛魚入口。

留在海洋,還是擁抱天空呢?飛魚也是很糾結了

全世界有50多種飛魚,它們都來自頜針魚目飛魚科。飛魚科下面有8個屬,有些屬的成員用兩個胸鰭滑翔(雙翼飛魚),比如飛魚屬(Exocoetus),而另一些屬的成員則用兩個胸鰭加兩個腹鰭一起滑翔(四翼飛魚),比如斑鰭飛魚屬(Cypselurus)、須唇飛魚屬(Cheilopogon)。

飛魚,日本近海有20多種飛魚出沒,但日本人食用的飛魚主要有4種,其中體型較大的為濱飛魚,中型的為本飛魚和筑紫飛魚,小型的為細飛魚。細飛魚來自斑鰭飛魚屬,其他三種飛魚來自須唇飛魚屬。

飛魚屬於洄遊性魚,一般春夏北上來到日本海產卵,秋季南下。現在在日本規模較大的飛魚群主要是筑紫飛魚和細飛魚。其次是濱飛魚,本飛魚比較少見。

在市場上,根據飛魚橫截面形狀的不同,筑紫飛魚和濱飛魚被稱為「角飛魚」(橫截面近方形),而細飛魚被稱為「丸飛魚」(橫截面近圓形)。根據食用時令的差異,濱飛魚也被稱為「春飛魚」,筑紫飛魚和細飛魚被稱為「夏飛魚」,本飛魚被稱為「秋飛魚」。

日本常見的四種飛魚分別長這樣↓,雖然你可能覺得它們長得都差不多

1.筑紫飛魚

因經福岡縣筑紫向北洄遊而得名。體長35釐米左右。

2.細飛魚

因體型纖細小巧而得名。體長30釐米左右。主產地是長崎縣和島根縣等山陰地區。食用時令是夏季。

3.濱飛魚

體長可達50釐米。主產地是伊豆諸島、宮崎縣、鹿兒島等地。食用時令是春季。

4.本飛魚

也可以直接稱飛魚(トビウオ,tobiuo)。體長35釐米左右。主產地是三重縣等地。食用時令是秋季。

END

垂釣不僅是一種休閒娛樂活動,更是一種修行。深海釣更是一種具有挑戰性的項目。深海釣客俱樂部,帶你到深海之上,領略不一樣的風情!

相關焦點

  • 泳壇飛魚閃耀奧運,自然界飛魚翱翔海天
    奧運賽場上,飛魚在閃閃發光,這期只要介紹自然界的飛魚,飛魚以「能飛」而著名,但飛魚不是飛翔,感覺上好像是在拍打翼狀鰭,其實只是滑翔。    飛魚長相奇特,胸鰭特別發達,像鳥類的翅膀一樣。長長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整個身體像織布的「長梭」。憑藉自己流線型的優美體型,飛魚可以在海中以每秒10米的速度高速運動。
  • 飛鳥與飛魚的愛情故事:放棄做自己,是最痛苦的事
    如果你們一開始就不適合,如同飛鳥和飛魚一般,為什麼不讓對方回到屬於自己的世界? 有隻飛鳥在海上飛翔,有一天,它看見飛魚跳出海面,姿態優美就像飛行一般。飛鳥突然覺得,飛魚飛越海面的模樣真是帥呆了。就在那一瞬間,飛鳥覺得自己戀愛了,飛鳥多麼想與飛魚一起,共同在天空翱翔,可是沒料到飛魚跳出海面一下下,就又回到海裡去了。
  • 鴿子翱翔在天空是什麼感覺?
    鴿子翱翔在天空是什麼感覺,這要根據你飼養鴿子的初衷來考慮,如果我們飼養的是賽鴿,那麼看著自己的賽鴿在天空翱翔只是一種比較平淡的感覺,並沒有一種非常的滿足感存在,因為賽鴿運動本身是比較辛苦的工作,對於鴿友本身就是一種心靈和身體的考驗,養賽鴿的人本身並不像那些所謂喜歡鴿子養著玩的人一樣,賽鴿的飼養更多的是一種比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翱翔天際的龐然大物
    我們可以用將今論古的思想去思考下面幾位龐然大物是如何翱翔天空的。由欲在此建造新航廈的建築工人發現,這塊區域的地質年代為2500萬年前,這裡在當時是一片海洋。這只不幸落入海洋變成化石的偽齒鳥或許是不能熟練地滑行才釀成了慘劇。
  • 孩子需要陪伴,但是更需要「自由」,自由能讓孩子獨立翱翔
    家長們都知道陪伴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但很多人並不知道有一種陪伴叫做「過度陪伴」,家長過多幹涉孩子的自由,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下面請你和小編一起看看過度陪伴會對孩子產生哪些不利影響,如何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
  • 即使逃離了海洋,依舊會被無情吃掉!
    即使逃離了海洋,依舊會被無情吃掉!鳥是在天上飛的,魚是在水裡遊的,這是正常人對這兩種生物的認知,但凡事總有例外,就有這樣一種魚,並不甘心一生都在水中度過,所以它們進化出了翅膀,這是一種擁有飛行能力的魚。它的飛行能力究竟是如何進化出來的呢?是否真的可以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行呢?
  • 《數碼寶貝》:那些翱翔在天空中的鳥數碼寶貝,你最喜歡哪個?
    在數碼寶貝世界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數碼寶貝,在數碼寶貝世界的天空,大海,火山等地區,都有數碼寶貝的存在,而今天,我們來講講那些可以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鳥數碼寶貝,看看小夥伴們都知道多少呢?瓦爾德獸究極體聖鳥型數碼寶貝,非常古老的數碼寶貝,據說在數碼寶貝世界剛出現的時候,瓦爾德獸就存在了,生活在高空40,000米的平流層裡面,是天空的守護者,瓦爾德獸的羽毛可以散發出淨化黑暗的神聖光芒,據說邪惡思念的攻擊對它是沒有用的,並且會被它淨化掉。
  • 翱翔天際的龐然大物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我們可以用將今論古的思想去思考下面幾位龐然大物是如何翱翔天空的。由欲在此建造新航廈的建築工人發現,這塊區域的地質年代為2500萬年前,這裡在當時是一片海洋。這只不幸落入海洋變成化石的偽齒鳥或許是不能熟練地滑行才釀成了慘劇。
  • 為了躲避海裡的天敵,飛魚演化出了滑翔的本領,可是天上也不安全
    飛魚群落的數量沒有那麼多,但逃生時集體跳出水面的畫面也很令人嘆為觀止了。飛魚的食物主要是淺層海域的浮遊生物,繁殖期會在淺海的水草、漂浮的海藻等位置產卵,很容易收集,日本有許多壽司上碼放的魚籽是飛魚籽(不全是)。飛魚在海裡的天敵著實不少,幾乎所有中大體型的食肉魚類、海獸類都能給飛魚造成威脅,例如金槍魚、旗魚、鯕鰍(鬼頭刀魚)、海豚等動物。
  • ...自由翱翔」——電子信息學院教授帶你探秘飛行器的「電子大腦」
    「隨電逐風,自由翱翔」——電子信息學院教授帶你探秘飛行器的「電子大腦」 2020-05-06 22: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飛魚的「飛」不是拍打翅膀展翅高飛,而是躍出水面滑翔,別搞錯了
    會飛的鳥類、會飛的昆蟲我們都已經司空見慣了,它們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讓小編也羨慕不已。但是你聽說過海洋裡有一種奇特的魚,它們以能「飛」而聞名於世界。難道這種會飛的魚叫「飛魚」?是的,沒錯!它的名字就是以它擁有的奇特技能而命名的,它們叫作飛魚。
  • 1月下旬,紅鸞翱翔,鮮花怒放,3星座與前緣牽手,終將和好如初
    1·處女座事實上處女座有些時候讓人覺得他很固執,而處女座總覺得自己處於感情之中,無論遇到什麼事,他都能堅持到底,因為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人,他就會願意為自己做一切,有些人就像是有感情潔癖,他接受不了別人,他也願意遷就對方,可是就這樣又走到了分手的邊緣,讓處女座心裡很難過。
  • 寶清「大個兒」 :一人一傘,翱翔天空!
    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位「能人」,他千裡騎行去西藏,酷愛挑戰極限運動,他乘著滑翔傘在天空中翱翔,享受著「脫離」地球引力的寧靜與美妙。想了解更多關於他的故事麼?想知道滑翔傘的更多知識麼?融媒記者帶你走近酷愛運動、人送外號「大個」的徐玉平。
  • 揚州驢友「飛魚」失聯細節披露!有更多線索的請及時提供!
    選擇從山上橫切的那位驢友率先抵達了集結點,並在此等候飛魚等人。然而,過了一會,那名和飛魚同走河谷線路的驢友也抵達了集結點,但是落在後面的飛魚卻始終沒有抵達集結點。隨後,有另外的徒步隊伍從河谷走出,但是他們均表示沒有在沿途看到飛魚。
  • 飛魚難飛出海鳥的範圍,飛魚終究還是魚,不具有飛行本領!
    在海洋中,海鳥是一種能夠適應海洋氣候環境的鳥類,以魚類為主要食物的鳥,甚至能潛到水下幾十米去追魚類。但這次,有拍攝到(拍攝時間不詳):一隻海鳥不是在水中捕捉魚類,而是魚飛在空中,落入海鳥的口中,難得一見動物獵食奇景。
  • 飛魚科技姚劍軍:保衛蘿蔔IP將布局泛娛樂
    姚劍軍稱,飛魚現在的策略是把原來已有的IP,比如說《神仙道》、《保衛蘿蔔》,開始做《神仙道2》、《保衛蘿蔔3》,這些比較大量的產品會繼續深耕,也是目前公司投入最大的。剩下一些產品像《三國之刃》目前在垂直領域能做到前三名,像類似《囧西遊》這樣無釐頭產品,也會去做嘗試。
  • 可上天入海的仿飛魚無人航行器
    目前,無人機的種類繁多用途廣泛,但大多數都是在天空中執行任務。靈感源於動物的仿生無人機近幾年也層出不窮,比如像賓夕法尼亞大學的GRASP實驗室研製的蜜蜂無人機群、德國科技公司Festo推出的仿生蜻蜓無人機等。
  • 探秘飛魚的故鄉蘭嶼
    島上生活的達悟人是臺灣唯一居住在離島的海洋少數民族,保留著很多古老神秘的習俗。  飛魚擁有如滑翔翼般的胸鰭,依靠尾部的迅速擺動,可以蹦出海面、展「翅」滑行。每年2-6月飛魚魚汛是蘭嶼達悟人的飛魚季,也是一年中最神聖、禁忌最多的時候。  生活在蘭嶼的達悟人夏曼阿樂本向記者介紹說,達悟人的傳統糧食是地瓜、芋頭和飛魚。飛魚季是蘭嶼生產糧食的高峰期,也是達悟人獲取蛋白質的重要時節。
  • 我國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飛魚化石 魚類飛行秘密有望揭開
    該發現代表了飛魚類最原始最古老的化石記錄,為研究史前飛魚的生殖方式和水上滑翔起源提供了新的證據。最近一期的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報》刊發了徐光輝團隊的這一研究成果。徐光輝介紹說,在動物王國中,會飛的脊椎動物不少,但在長達4億多年的硬骨魚類進化歷史中,水上滑翔機制只出現過兩次,分別出現在2億多年前的胸鰭魚科和現代的飛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