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飛魚化石 魚類飛行秘密有望揭開

2021-02-25 華夏展會策劃運營

老朋友 點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朋友圈!
新朋友 點圖上方 中國(長沙)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一鍵關注!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浙江自然博物館組成的研究小組,近日在貴州省發現了一種距今約2億4千萬年的史前飛魚類化石:精美烏沙魚。該發現代表了飛魚類最原始最古老的化石記錄,為研究史前飛魚的生殖方式和水上滑翔起源提供了新的證據。最近一期的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報》刊發了徐光輝團隊的這一研究成果。

徐光輝介紹說,在動物王國中,會飛的脊椎動物不少,但在長達4億多年的硬骨魚類進化歷史中,水上滑翔機制只出現過兩次,分別出現在2億多年前的胸鰭魚科和現代的飛魚科。現代飛魚具有一對異常寬大的胸鰭作為「主翼」,還有一對較大的腹鰭作為「輔翼」。此外,飛魚類還進化出一個深分叉且非對稱的尾鰭,尾下葉明顯比尾上葉強壯。飛魚正是靠這種尾鰭的快速擺動,產生強大的推力幫助它們躍出水面,然後再藉助胸鰭在空中翱翔。

根據精美烏沙魚以及其它史前飛魚化石的研究,徐光輝認為,飛魚類的水上滑翔是逐步進化而成的:首先它們頭部特化可能幫助它們生活於上層水域,然後進化出非對稱尾鰭以幫助它們從水中彈射出來,再後來,進化出幫助它們在空中滑翔的大胸鰭,最終鱗片退化使得它們體重減輕以增進滑翔的效能和機動性。

此外,通過對精美烏沙魚和其它史前飛魚化石的研究,徐光輝團隊認為,史前飛魚的生殖方式與現代飛魚不同,是體內受精的。也就是說,史前飛魚類生下來就是小魚,就像人類、鯨魚和卵胎生真骨魚類似。保存十分完好的史前飛魚化石顯示雄性個體的臀鰭條十分特化,其末端帶有一序列的鉤子。據此推測,史前飛魚的交配過程與現代卵胎生真骨魚類似,雄魚的臀鰭在肌肉的幫助下勃起,向前伸到雌魚的身體下方洩殖腔內,雄魚用臀鰭條末端的鉤子抓住雌魚,以幫助順利完成體內受精過程。

來源: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


相關焦點

  • 發現飛魚類最古老化石
    本報訊(記者陸琦)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光輝研究小組及其合作者在貴州省發現一種距今約2.4億年的史前飛魚類化石
  • 古脊椎所等古老魚類化石研究揭開有頜脊椎動物演化史
    朱敏等人在中國雲南省古老的志留紀地層中發現了一條保存完好的古魚,並將其命名為初始全頜魚(Entelognathus primordialis)。  過去,科學家對早期有頜類的了解主要集中在泥盆紀,因為有頜類的化石記錄直到這個時代才變得豐富起來,泥盆紀也因此被稱為「魚類時代」。然而,從泥盆紀一開始,有頜類四大類群不僅已經全部演化出來,而且彼此形態已經極為不同。僅僅憑藉泥盆紀的化石證據,沒有介於各主要類群之間的過渡化石,是無法確切地了解它們是如何演化而來的。
  • 英科學家發現地球最古老化石 或有助於證明外星生命存在
    中國日報網3月2日電(孫若男)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3月1日報導,英國科學家在加拿大發現了距今約42億年的化石,據信它是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化石,將有助於幫助科學家了解生命的起源以及探尋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
  • 我科學家發現最古老的「奇異東生魚」
    古脊椎所Brian Choo繪製  肉鰭魚類腦演化示意圖,指示大腦的增大與加長在四足動物演化初期即已發生。古脊椎所提供  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我國雲南地區發現了距今4.09億年的基幹四足動物化石。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基幹四足動物,將四足動物支系的演化歷史前推了一千萬年。
  • 發現最古老完整硬骨魚類化石
    《自然》雜誌以Article形式發表了一篇題為「最古老的完整保存的硬骨魚揭示原始有頜類的特徵組合」的文章。他們的研究為探索有頜類的早期分化以及硬骨魚類的起源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好、最完整的化石資料。新發現的古魚將有頜脊椎動物幾大類群的特徵匯於一身,大大填充了它們之間的形態學鴻溝,第一次近乎完整地呈現了有頜脊椎動物祖先可能具有的特徵組合。
  • 雲南昭通發現最古老的「四足魚」化石(圖)
    人民網>>文史>>考古博物 雲南昭通發現最古老的「四足魚」化石(圖) 「四足魚」化石發現於雲南省昭通早泥盆世地層中,距今約4.09億年。
  • 發現北極發現最古老化石
    新朋友請按藍字關注☝ 老朋友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俯瞰格陵蘭島科學家在北極格陵蘭發現最古老化石但是,這塊最古老的化石沒有像恐龍化石那樣的常規外形,而是沉積物形成的石頭。九月《自然》雜誌登載的該研究報告描述,這是一塊從格陵蘭島發現的疊層石(stromatolite),其中的礦物質結構是微生物留下的痕跡。疊層石是微生物在淺海地區分層生長形成的沉積物。化石疊層石是地球生命的最早證據之一。
  • 科學家或已發現地球最古老細菌化石
    研究者認為赤鐵礦管是最古老的微型化石,同時也是地球生命的最早證據它們是微型的傑作
  • 飛魚難飛出海鳥的範圍,飛魚終究還是魚,不具有飛行本領!
    在海洋中,海鳥是一種能夠適應海洋氣候環境的鳥類,以魚類為主要食物的鳥,甚至能潛到水下幾十米去追魚類。但這次,有拍攝到(拍攝時間不詳):一隻海鳥不是在水中捕捉魚類,而是魚飛在空中,落入海鳥的口中,難得一見動物獵食奇景。
  • 科學家在加拿大發現魚類與四足動物之間的過渡化石
    一個迷人的加拿大化石被描述為「魚類向四足動物過渡過程中缺失的進化環節」,它揭示了一個古老的魚類物種,手臂、手和手指的骨骼與我們相似,被鰭包裹著。這個157釐米(61.8英寸)的標本大約在10年前發現於加拿大東南部的米瓜沙國家公園內,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93到3.59億年前之間,這個時期被稱為泥盆紀晚期,其中某些魚類開始嘗試從水中出來。這些冒險的小傢伙最終演變成四足動物或四足脊椎動物的整個家族,這個家族包括恐龍,爬行動物,鳥類,兩棲動物,鯨魚,海豚,海豹,海龜和哺乳動物-包括人類。
  • 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小的樹棲翼龍
    翼龍和恐龍幾乎同時在地球上出現,在白堊紀末期的生物大絕滅事件中,又一起永遠地消失了,科學家們只能通過化石的發現來逐漸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2月12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刊》(PNAS)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周忠和研究員和巴西科學院的兩位科學家凱爾勒、坎普斯博士合作研究的論文,報導了發現於我國著名的熱河生物群的一新的翼龍化石。
  • 科學家發現陸地上最古老化石 生命或起源於陸地
    參考消息網5月11日報導 英媒稱,科學家發現了34.8億年前的化石,他們認為生命有可能起源於陸地,而非海洋。據英國《獨立報》網站5月9日報導,這些變成化石的氣泡和多層巖石結構中顯示出來的微生物可能是陸地上已知的最古老生命形態——比之前發現的陸地上最古老生命形態要早5.8億年。
  • 科學家發現陸地上最古老化石生命或起源於陸地
    參考消息網5月11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發現了34.8億年前的化石,他們認為生命有可能起源於陸地,而非海洋。據英國《獨立報》網站5月9日報導,這些變成化石的氣泡和多層巖石結構中顯示出來的微生物可能是陸地上已知的最古老生命形態——比之前發現的陸地上最古老生命形態要早5.8億年。
  • 美國發現3.85億年前森林化石是什麼情況?世界上最古老森林化石
    美國發現3.85億年前森林化石是什麼情況?12月20日,科學家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在美國紐約州發現世界上最古老森林化石。化石最早由博物館員工在一處廢棄採石場發現,距今約有3.85億年歷史,比恐龍的出現都還要早1.4億年。
  • 科學家找到的古老化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生命的證據
    最近加拿大哈德森灣東岸Nuvvuagittuq表殼巖帶的石英層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化石,他們認為這些化石有37.7億年歷史。如果他們是對的,那將使他們的發現是最古老的化石證據記錄,並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生命如何來到地球上,以及其他行星上的生物可能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推斷古代化石的年齡的聲明總是使科學世界興奮,主要是因為非常古老的巖石經常經歷地質變形。
  • 中國科學家有望揭開肉鰭魚類演化之謎—新聞—科學網
    早泥盆世的現代肉鰭魚類大發展中還出現了一個類群,雖然在生存時間、繁盛程度乃至知名度方面都無法與另外幾個大類群相比,但卻演化成了那個時代最兇猛的掠食者,這就是爪齒魚類(Onychodonts)。 這是一群神秘的魚類,它們的全部演化歷史都局限在泥盆紀的六千萬年中,目前已知的爪齒魚類僅有六個屬,而且化石大都很破碎,多數情況下,只有巖層中散落的長而彎曲,頗類似猛禽利爪形狀的可怕牙齒標誌著這些掠食者的存在。直到20世紀下半葉在澳大利亞發現了比較完整的爪齒魚化石,才讓我們對這類魚的全貌有所了解。
  • 最古老生物琥珀化石
    它們是現在人類能親眼看到的存在於地球上的最古老生物,其中包括:兩億年前的蟎蟲、一億年前的蝸牛等。  一種新發現的小蟲子填補了史前生物物種的一項空白,之前科學家也有發現過一些別的史前物種,包括這隻1億年前的蝸牛,這是在硬樹脂中發現的最早的生物。這個琥珀是在二十世紀90年代中期發現於黎巴嫩的一處發掘過很多琥珀的地區。
  • 中國發現最古老的足跡化石!
    6月6日,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子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在線報導了中美科學家在三峽埃迪卡拉紀地層發現的具有附肢的後生動物形成的足跡,代表了地球上最古老的足跡化石。   簡潔地說就是:科學家們在中國發現了最古老的足跡化石!   究竟是誰在地球上踩下了這些「最早」的腳印呢?
  • 最古老的森林在哪裡?科學家發現遠古森林,刷新紀錄了
    雖然人類有文字的歷史只有短短的幾千年, 但是早在上百萬年之前, 我們就已經發現了人類活動的蹤跡了。 而要說到地球的年齡就更加漫長了, 在人類還沒有出現的時候, 地球上就有了大量的動物以及植物的生存跡象。 在上億年的演化中, 這些動植物變成了堅硬的化石, 化石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記號, 讓我們能夠追尋更早以前的生物蹤跡。
  • 科學家發現化石,神秘面紗終於揭開!
    科學家發現化石,神秘面紗終於揭開!自恐龍徹底滅絕之後,地球的中生代也結束了,並開啟全新的新生代,當時的地質時代主要分為三個紀,分別是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等到了第4紀的時候,哺乳動物便成為地球上的支配者,其中就包含一種飛行動物,那就是蝙蝠。很多人對蝙蝠的了解都比較局限,認為它是一種黑黝黝的飛行動物,沒有什麼美觀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