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第八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在京舉行。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金融科技業務負責人林海峰在會上做主題演講。
打開APP閱讀最新報導
林海峰在演講中指出,中國行動支付發展迅速並取得了全球領先地位,究其原因有三:
首先是在行動支付市場發展初期,監管部門對支付創新的包容性監管方式,有力地促進了新興支付方式的普及與發展。其次,我國較為完善的帳戶體系,構建了行動支付良好發展的基礎。第三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紅利迅速釋放。最後,最為重要的一點,從產業內部結構來看,我國支付行業主體打破慣性思維,創建了直接服務於付款人和收款人的全新支付業務模式,迅速激活了產業創新動力(310328)和爆發式增長空間。
林海峰認為,以條碼支付為代表的支付創新所帶來的深層價值不僅僅體現在改變了人們的支付習慣和支付方式。行動支付行業的發展,有效提高了支付結算速度,提升了實體經濟資金使用效率,在促進傳統產業創新升級的同時,也培育了共享經濟等新的數字經濟增長點,同時拉動如夜經濟和零售消費的增長,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產業融合發展。
林海峰指出,在「智能+」的時代背景下,行動支付日益發展成為一種底層技術和連接器,支付從渠道蛻變為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助力。此外,前沿科學技術在行動支付領域深度應用,為支付清算及金融領域的風險防控提供了更加紮實的前沿技術支撐。
展望未來,林海峰認為:
首先,行動支付需要從服務消費者向服務中小企業升級。消費網際網路連接了用戶和商品,用戶和服務,那產業網際網路則會服務企業與企業,生產與流通,上遊與下遊。網際網路的本質是流程的深度數位化,由數位化而極大地擴大了服務基數,以及定製化的服務能力。支付為普惠金融提供了觸達和數據,從而使大規模定製化的信貸,保險,理財等服務成為可能。
其次,支付未來將是全流程、立體化的創新。從長遠來看,手機設備不會是技術演進過程中的終極數據載體,同樣,行動支付工具也未必是支付體系發展的最終形態。隨著5G技術、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等前沿技術的完善成熟,未來可能會出現形態截然不同的支付方式。而未來的支付創新之路也並不僅限於支付工具的創新,而是全流程、立體化的創新過程,這個創新鏈條上包括支付工具、支付流程、支付基礎設施、組織機制、技術標準等等維度,其中離不開我們日益演進的新技術。
第三,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穩定的產業政策是行業發展的根本。現在支付行業已經是上千億產值,上百萬從業者的大行業。要切實發揮市場機制,鼓勵公平競爭,讓市場定價,讓企業具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其次要保護創新,讓企業有意願繼續為未來投入,承擔風險並獲得紅利。第三是穩定的產業政策。這個行業涉及10億用戶,任何收費上的調整最終都會轉嫁為消費者和商戶的成本。整個行業經過數年的努力,積極創新,嚴控成本,把商戶成本從過去的百二百三下調到了千五千六,因此促進了行業的大發展。因此涉及行業的費率問題應交給行業市場主體,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通過競爭性定價機制解決。
最後是利用行動支付的先進性,積極走出去,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中國的行動支付的迅速發展,以及對數字經濟轉型中發揮的巨大優勢,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歐洲推進開放銀行協議,印度推廣了統一支付接口,其他國家也在積極跟進。因此,借力支付的領先性,積極走出去,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是行業從業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林海峰透露,騰訊已經在全球範圍投資數十家金融科技公司,布局包括歐盟,印度,印尼,巴西,阿根廷,東協,非洲等重要國家和地區,希望通過生態體系的構建和支持,為我國支付行業走出去建立高維度的優勢。而財付通公司也將繼續秉承「用戶為本、科技向善」的理念,恪守安全合規底線,致力於持續提升金融科技能力,通過前沿科技與支付服務的結合,助力經濟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產業持續融合的各類細分場景中,進一步發揮自身價值、做出有益貢獻。
(責任編輯:張洋HN080)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來源: 和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