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經濟學人》周刊:中國在行動支付的全球軟硬體競爭中勝出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英《經濟學人》周刊:中國在行動支付的全球軟硬體競爭中勝出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消息,英國《經濟學人》周刊日前發表文章指出,在不斷變化的世界經貿格局下,各國都在搭建數字跨境金融基礎設施,中國的探索走在了世界前列。

《經濟學人》在這篇題為《全球金融中樞正在重塑》的觀察文章中指出,

在全球金融數位化重塑的背景下,真正的革命正在小額支付領域發生。得益於無現金化程度高的經濟環境及巨大的國內市場,中國企業正在行動支付的全球軟硬體競爭中嶄露頭角。

據統計,2019年中國消費者的行動支付總額達到驚人的49萬億美元,是2013年的35倍。

文章指出,新冠疫情導致的全球大規模居家隔離也讓金融業數位化需求更為緊迫。

行動支付方式上的競爭只是表面,背後更大的競爭是支撐行動支付方式的軟硬體之爭,這也是中國正在勝出的競爭領域。

文章提到,中國企業正在走國際化發展道路,其在行動支付方面的專業經驗吸引了更多海外合作夥伴。除了支付軟體上的領先,中國在硬體上也走在世界前列。低利率和高固定成本迫使全亞洲的銀行都在數位化,亟需把業務「搬上雲端」。阿里巴巴佔據了亞太地區雲服務基礎設施五分之一的市場,超過了亞馬遜和微軟兩家的總和。

(原題為:《中國在行動支付軟硬體的全球競爭中勝出》)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中國在行動支付軟硬體的全球競爭中勝出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日前發表文章指出,在不斷變化的世界經貿格局下,各國都在搭建數字跨境金融基礎設施,中國的探索走在了世界前列。
  • 中、英、日文版國家刊物《世博周刊》亮相
    中國日報網消息:由中國外文局和上海世博局合作創辦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唯一國家級刊物《世博周刊》(中、英、日文版)創刊新聞發布會4月6日在北京舉行,該刊三種語言的版本在會上同時亮相。《世博周刊》(中、英、日文版)將於4月8日正式出版發行。
  • 新一期《經濟學人》:全球下一個浪潮來自正在中國努力創業的你
    共享單車、行動支付、基因編輯、新能源汽車……在創新創業的時代大潮中,中國新形式的商業模式和商業產品層出不窮。新一代創業者們改變著這個時代,創新創業的時代大潮也成就著他們。中國初創企業何以快速擴大,又何以開始備受全球矚目?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雜誌以《下一個浪潮:中國大膽創新的新一代企業家》為題,從三個角度分析了中國創新企業家的成功之路。
  • 林海峰講述中國行動支付全球領先三大原因騰訊構建全球生態體系...
    打開APP閱讀最新報導林海峰在演講中指出,中國行動支付發展迅速並取得了全球領先地位,究其原因有三:首先是在行動支付市場發展初期,監管部門對支付創新的包容性監管方式,有力地促進了新興支付方式的普及與發展。其次,我國較為完善的帳戶體系,構建了行動支付良好發展的基礎。第三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紅利迅速釋放。
  • 《經濟學人》:下一個浪潮,中國大膽創新的新一代企業家
    紅星新聞10月16日消息,共享單車、行動支付、基因編輯、新能源汽車……在創新創業的時代大潮中,中國新形式的商業模式和商業產品層出不窮。新一代創業者們改變著這個時代,創新創業的時代大潮也成就著他們。中國初創企業何以快速擴大,又何以開始備受全球矚目?
  • 中美科技巔峰對決,英國經濟學人:中國管理機制優於美國
    圖自經濟學人 下同  不僅如此,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擴張」很受關注。中國移動通訊終端企業傳音控股,已在2017年超過韓國三星,以40%的市場佔有率,笑看整個非洲市場。印度第三方支付電子商務公司Paytem,背後就有阿里巴巴的資金支持;去年,騰訊的領投,讓印度尼西亞出行軟體巨頭Go-Jek獲12億美元融資。  這幾家企業風光無限,背後是百度、京東、跳動科技等中國企業的虎視眈眈,「期待出頭之日」。《經濟學人》認為,這樣高強度的競爭模式,拉近了中美之間的差距。
  • 經濟學人商論
    簡介《經濟學人商論》《經濟學人》出品《經濟學人商論》是經濟學人報紙有限公司旗下眾多國際新聞及商業刊物中的首款中英雙語電子APP,萃取《經濟學人》在商業、金融、科技等領域的精華文章,為中國讀者呈現全球視角的深度分析,並鼓勵中國的讀者批判性地思考中國和全球重大議題。
  • 知識向:The Economist 經濟學人 周刊 訂閱優惠 12周數字版僅115元...
    【PConline 聚超值】 學習經濟知識、看金融新聞,一本就夠~ 《The Economist》(中文譯名《經濟學人》)是一份由倫敦經濟學人報紙有限公司出版的雜誌,創辦於1843年9月,創辦人詹姆士·威爾遜。
  •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中國手持網際網路王炸,將成未來歐美最強競爭...
    在網際網路和高科技領域快速奔跑的中國,讓歐美的危機感越發沉重。最新出版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聚焦中國的全球競爭力。雜誌封面中,擬人化的中國手持超強牌面,而最大一張王炸即為阿里巴巴為代表的眾多網際網路公司。該封面文章稱,歐美企業未來最強大的對手可能都是中國人。
  • 經濟學人發行首個雙語APP 進駐中國市場
    經濟學人集團5月28日在上海宣布,全新雙語版App《經濟學人·全球商業評論》在中國市場正式上線,就商業、金融及科技領域的全球趨勢提供深度分析。經濟學人集團亞太區出版人兼董事總經理蒂姆·皮尼加說,在《經濟學人》計劃推出的一系列以本土語言發布的內容中,這款中英雙語App是開路先鋒,將經濟學人集團的產品覆蓋中國大陸、香港、臺灣、以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崛起的新一批全球商業領袖。這是《經濟學人》周刊創刊171年以來首次以雙語發布其內容。
  • 英國《經濟學人》:中國引領全球數字金融浪潮
    參考消息網10月19日報導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10月10日發表文章《螞蟻集團與金融科技漸趨成熟》稱,中國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螞蟻集團即將在香港和上海上市,這彰顯了中國在數字貨幣方面的卓越地位。螞蟻集團的上市吸引了全球投資者,並預示著金融體系將發生更大的變化——不僅是在中國,在全世界也不例外。
  • 經濟學人集團發布中文網站 深耕中國市場
    對於以提供精準分析、前瞻性諮詢聞名的經濟學人信息部(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該網站也進行了詳細說明。據經濟學人集團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陸健強介紹,此次推出的內容均為中文,廣大讀者和用戶可以登錄www.economistgroup.cn 或 經濟學人.公司.cn 了解更多經濟學人集團的信息。
  • 《經濟學人》:中國正展現其資本市場影響力
    新華社紐約9月7日電(記者劉亞南)英國《經濟學人》周刊日前刊文說,雖然中美關係緊張,但隨著中國市場準入條件放寬,在全球經濟的高端金融領域,不少美資產管理和金融投資商持續擴大在華業務,展現出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力。  這篇題為《華爾街為何在中國擴張?》的文章說,華爾街相信金融業的重心將東移。
  •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美國大選開鑼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1月30日一期封面肌肉發達的競爭對手進入場地。言辭的交鋒達到白熱化。2月1日,艾奧瓦州將展開預選,標誌美國總統之爭正式開鑼。僅僅一個多星期之後,選民將聚集在新罕布夏州。角逐的下一站將是3月1日的「超級星期二」,然後是7月份的兩黨全國代表大會。
  • 在英語閱讀題中虐你已久的《經濟學人》有中文版了,不服來戰-虎嗅網
    在英語閱讀題中折磨你已久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有中文版啦~不對,準確的說是雙語版,而這還僅是經濟學人集團試圖開拓多語言產品的第一步。據美通社報導,經濟學人於日前(4月7日)推出了這款雙語app——《經濟學人·全球商業評論》(<商論>),將從《經濟學人》周刊的商業、金融和科技版精心挑選內容,由通曉中英文的編輯在保留原文風格的前提下,把它們譯成中文。
  • 英《經濟學人》評「年度進步最大國家」臺灣「上榜」,專家駁斥...
    來源:環球網「哪國成為《經濟學人》(評選的)年度國家?」英國《經濟學人》雜誌12月19日最新一期一篇評選「年度進步最大國家」的文章中,竟然出現中國臺灣地區。不過,這一全球知名雜誌的做法隨即引來不少批評,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在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篇文章的做法極其卑劣,用意兇險,且令人不齒;島內網友則嘲諷說,「經濟學人啊,呵呵」,還有人諷刺道,「花了多少錢做公關才買到的?」《經濟學人》文章截圖《經濟學人》這篇評選本年度進步最大國家的文章開頭說:「在大多數年份裡,大多數國家都在以各種方式進步。
  • 美國主流期刊如何構建中國國家形象——以2016年上半年《經濟學人...
    從內容傾向上說,《經濟學人》的報導基本遵循了新聞的客觀性原則,特別是許多經濟和社會生活類報導,比較有深度地反映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現象、新問題,但對於中國的政治性話題,如「意識形態」、「全國兩會」、「反腐」、「新聞宣傳」、「審查制度」等仍然持有偏見,大多數負面報導都取材於國內的政治生活。《時代周刊》的負面報導比重較大,其中大多數也是政治新聞。
  • 新加坡數字支付C端競爭充分,中企可在B端實施本地化合作策略
    第一節 行業發展現狀新加坡數字支付行業雖起步相對較晚,但發展迅速。普華永道發布的《2019年全球消費者洞察調研》顯示,新加坡使用行動支付的消費者比例從2018年的34%增長到2019年的46%。最後,參考經濟學人智庫2020年的報告,和所有發達經濟體一樣,新加坡推廣無現金支付面臨的阻力比東協的發展中成員要更大。
  •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疫後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將更凸顯
    新華社倫敦6月25日電 (記者於佳欣)英國《經濟學人》周刊日前發表文章說,中國產業鏈強大,基礎設施完善,市場巨大,這將讓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在疫情過後更加凸顯。文章提到,儘管受疫情影響,廣交會的客商無法像往常一樣面對面交談,但網上交易讓大量中國廠商實現直播賣貨,促進了出口。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15期:阿里赴港上市 馬雲將減持螞蟻金...
    據了解,阿里巴巴還在招股書中著重提到了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存在的相關風險。阿里巴巴稱,其平臺的交易量巨大,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期間,其中國零售市場約70%的GMV通過支付寶的支付處理和擔保交易服務結算。阿里巴巴還表示,其對支付寶以及螞蟻金服均無控制權,而螞蟻金服約50%表決權權益由馬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