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首個實現盈利」領跑行業的騰訊音樂,在 3月20日發布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經審核的財務業績。
財報顯示,2018年,騰訊音樂總收入同比增長72.9%至人民幣189.9億元(約合27.6億美元),非國際財報準則下公司權益所有人應佔淨利潤同比增長118.5%至41.8億元(約合6.07億美元)。在2018年第四季度中,騰訊音樂的收入同比增長50.5%至54億人民幣(約合7.85億美元),非國際財報準則下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37.3%至9.16億人民幣(約合1.33億美元)。
用戶數量方面,在2018年第四季度,騰訊音樂的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到2700萬,同比增長39.2%;社交娛樂服務的付費用戶數量為1020萬,同比增長22.9%;在線音樂服務的移動端月活為6.44億,同比增長6.8%;社交娛樂服務的移動端月活為2.28億,同比增長9.1%。
騰訊音樂自上市以來,股價就一路走高,加之業績數據表現亮眼,使其在前不久被納入MSCI指數。騰訊音樂財報數據超預期,與其對行業的多年深耕及不斷保持的創新至關重要。
「模式創新」+「內容投資」帶動增長
作為首個上市的在線音樂娛樂平臺,騰訊音樂娛樂擁有最完整的商業模式,如今它已形成了包括數字專輯、會員訂閱、虛擬禮物、增值會員在內的四大變現方式,前兩者已經成為如今國內數位音樂平臺的標配,而後兩者則在騰訊音樂娛樂以音樂為核心的社交娛樂服務生態下,發揮著重要的價值創造功能,並成為刺激音樂消費的有效手段。
在行業領先的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下,騰訊音樂也在高速構建內容生態。截至2018年12月31日,騰訊音樂庫已包括了來自國內和國際音樂品牌的3000多萬首歌曲。同時,騰訊音樂也重視培育新內容,包括原創音樂扶植、聯合設立廠牌、聯合投資出品等模式。選出來的原創歌曲和歌手可以通過旗下三大平臺和直播等進行宣傳;聯合出品《明日之子2》、《創造101》、《這就是原創》等熱門網綜,也使得騰訊音樂在獲得優質內容的同時,成功實現與內外部生態的聯動。
中國音樂市場消費廣闊
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很多用戶已經逐漸養成了聽音樂付費的觀念。Questmobile數據顯示,願意為音樂內容付費的用戶佔比已經接近60%,特別是年輕用戶的付費意識更高,這非常有利於中國音樂行業的健康發展。
數字消費時代下,社交連接了更多的音樂消費場景,並且伴隨便捷支付的發展,音樂消費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音樂泛娛樂市場的總體規模 達到約人民幣330億元,預計到2023年將增長至人民幣2,152億元,2017年至2023年複合年增長率為36.7%。 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副教授張豐豔日前表示,中國有全球最多的音樂用戶,但 付費比例不高。風靡60個國家的Spotify的付費用戶佔比在44%,全歐洲風靡160個國家的Dezzer的付費用戶佔比在42.8%。如果中國用戶付費佔比按照44%計算、人均音樂消費按照10美元/月的全球標準來計算,中國在線音樂產值將超過美英德等成為全球第一大音樂市場。
隨著騰訊音樂的上市及財報透露出來的用戶付費利好消息,中國音樂產業的未來可期,正如騰訊音樂執行長彭迦信所說:「為推動業務在未來持續增長,我們堅定地投資於我們的優質內容、創新產品和專有技術。進入2019年,我們將繼續不懈地貫徹我們的使命,致力於創造音樂無限可能,通過技術提升音樂在人們生活中的價值。」
來源:北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