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沒有散文詩,只有寫滿故事的老繭

2021-01-08 樹下的青衣少年

今天無意間聽到了許飛的《父親寫的散文詩》,心裡感慨萬千。

像許飛一樣,我也是出生在80年代的農村孩子,在那個年代的農村父母們真的是辛苦。

命運厚愛我們,給了我和姐姐們一個偉大的母親,命運又太不公平,給母親降臨了太多的苦難。

從我記事起,母親就像一臺不知疲倦的機器,每日奔波在田地和家之間。每天睜開眼總是看不到母親的身影,傍晚太陽落下,天色暗淡許久後才能再次看到衣服塌溼、精疲力盡的母親。可是,當時的我,完全沒有體諒母親的辛勞與付出,每天都是瘋玩許久餓得不行回到家裡,等待她回到家裡後催促她趕緊做飯,而她卻總是和顏悅色的表示馬上做飯,飯好了就叫我。而我再次飛奔出去,等到炊煙嫋嫋升起,然後聽到母親呼喚我的乳名,叫我回家吃飯。

小時候父親在外面上班,許久才回家一次。那時父親的工資又很低,只能補貼家裡很少的錢,而我的母親只能一個人扛下家裡的經濟重任,每日晝出夜歸地下地還兼帶著養豬、養鵝、養雞、養兔子,儘可能的增加副業。

有一次上初中的二姐回家跟母親要兩毛錢,而她卻連兩毛錢都拿不出,最後只能出去借了兩毛錢。二姐走後,母親一邊哽咽著一邊剪兔毛,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母親哭泣。

而最辛苦的就是天旱需要澆地和莊稼收割完往家裡運送的時候,那是男人才幹得動的事情,可她只能咬著牙去拉機器、抗袋子……想必這就是母親過早病倒的原因吧。

每次想到這些我就淚流不止。

慢慢的,父親的工資越來越高,工作地點也調回了家鄉,能夠照顧家裡了。母親也輕鬆了許多,但是也越來越老了,老得像一個影子,一張紙。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就已經去臨近鎮上上學了,中學去了縣城,大學去了很遠的城市……視我如寶的母親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我離開她,越來越遠,越來越遠……我十二歲以後,回家的時間僅僅是節假日或寒暑假,所謂想家,其實就是回家吃上母親親手做的家常菜……所以,在我的心中,故鄉在地圖上不斷縮小,而母親的身影卻在不斷放大。

二零零六年的夏天母親病倒了,心臟病和腦血栓,很嚴重,從此她再也沒能好好走過路。我的父親告誡我:永遠都要孝順你的母親,她為你付出了太多太多。我曾決定休學回家照顧母親。最後在母親嚴厲地斥責下,一個多月後我還是回到了大學校園。

大學畢業後我在外面上了班,雖時常與父母帶電話,但經不住對母親的掛念,最終選擇回了家鄉。幾年後我娶到了我的妻子,妻子善良賢惠,後來我們又有了孩子。每天她的孫子圍繞在她身邊,看得出她很高興。那是我見過母親笑得最多的幾年。

儘管在我們用心的照料下,十年後的一天,母親最終還是走了。日感身體不支的日子裡,母親忍不住交代我,如果有一天她走了,一定要好好照顧好我的父親,不要讓他一個人生活。

我永遠也忘不了最後與她相處的畫面,她很想再交代什麼卻已經沒有了力氣說出話來,眼神裡滿滿的不舍和遺憾,我就這樣看著她離我而去,與她做了最後的告別……我就這樣成了沒有媽媽的孩子。

母親走後,父親數次要求回老家,我知道父親是怕我們年輕人厭煩,在我和妻子的勸說下,把他挽留了下來。如今我們與父親生活在一起生活四五年了。我記著母親的交代,不會讓他一個人孤獨地老去。

翻出空間裡關於母親的老照片,我很想跟她說:母親,我想您了,我多麼希望下輩子還能有資格和福氣做您的兒子。

都說歲月靜好,我們生活在了一個美好時的代。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看著照片裡的母親,看著她的手上布滿的繭子,我仿佛看到了她勤勞節儉、為子女拼搏的生命史。這不只是繭子,這是她一輩子對抗命運、苦盡甘來的印記。

母親的雙手不會寫散文詩,她的手上只有厚厚的老繭,寫滿了關於她故事。

——謹以此文紀念我的母親

相關焦點

  • 父親寫的散文詩 一念初心一念辛
    ,寫就一首讚美時代、讚美奮鬥、讚美老一代調查人的《父親寫的散文詩》。 (配合歌詞食用效果更佳哦~) 父親寫的散文詩 (作曲:許飛 填詞:劉軒麟 演唱:季瑋) 一九九四年,鵝毛的雪剛下完 隊長笑著說明年,莊稼不會旱 銀色的調查之路
  • 散文詩:如果時間可以倒流,如果你能回到我的身邊
    六月的天氣逐漸熱起來了,六月的離別總是那麼得準時,那年今日,你離開了我,今年今日,我又離開了很多人。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會更加珍惜你,我的愛人。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會更加珍惜身邊的朋友們。無意間看到朋友給我寫的一首散文詩,有感而發。
  • 把散文當詩一樣寫,寫出來的東西才有可能自由地走入讀者心靈深處
    同時,又因為沒有什麼明確的限制,容易使人放鬆了對素材的選擇和提煉,不去精心地錘鍊語言,沒有苦心地布局謀篇,從而流於信筆所之地記流水帳,散漫無歸地跑野馬,平庸無味地羅列生活現象,機械地摹寫自然景物,發老生常談的議論,作淺泛直露的抒情。這樣的散文,寫的時候固然很自由,不要力氣,不動腦筋,寫到哪兒算哪兒,但是寫出來之後,除了自己之外其他人大都不愛讀。古今不少有成就的散文作家,同時又是詩人。
  • 高曉松評席慕蓉的詩:如果不斷句就是散文,到底有沒有道理?
    那麼本期筆者就節選席慕蓉的兩首經典詩中的部分,和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高先生的話到底有沒有道理:《一棵開花的樹》當你走近請你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古體詩講究韻律,但現代詩多數已經拋棄了這一束縛,所以有沒有韻已經不是散文和詩歌最本質的區別了。一首現代詩到底能不能算是詩,歸根究底看的就是兩個字:詩性。所謂詩性就是:詩人通過想像,將平凡的意象賦予象徵意義,並通過凝練的語言概括出來。詩性,是普通散文沒有的。那麼席慕蓉的這兩首經典詩,到底有沒有詩性呢?
  • 馮紫英散文創作特色評析:用史家筆法寫文學散文
    當然,馮紫英不是寫歷史,而是創作文學散文,似乎與史家筆法不相干。但散文強調「寫實」,不像小說可以隨意「虛構」;而像《史記》這樣的史書,也不缺乏文學感染力。這就說明,寫文學散文與寫歷史其實也是相通的,不同之處的要點在於:一是對過去之「事」的「寫實」;一是對今天之「事」的「寫實」。
  • 理科生的浪漫,理科生的散文詩
    分享一篇純文字散文詩,被稱作鋼鐵直男的理科生,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喜歡。(附有理解方式)所以單根據這個邏輯,可以根據你和她是朋友,我和她也是朋友,從而做出我和你也是朋友的推論。但熱力學第零定律是不可由邏輯推理得出的,所以我和你不會是朋友。
  • (散文詩)
    雖然,信念在過程之外,沒有誰會因為無關己要的心情而流淚。這是風口,吹乾的不是一些語言之內的東西,更有閃亮透明的思想的晶體析出。沒有任何聲音,一任我平靜地走過一個又一個月明之夜。夜鳥在該飛的時候總得飛,在夜鳥的鳴叫聲中,我母親已為我取下了最初的乳名。我沉睡在母親溫暖的懷裡,我體驗到一種博大精神的支撐。
  • 讀詩丨三千年前寫給母親的詩,現在讀也不會過時
    聖善,指母親賢惠持家,照顧子女,品德聖美。然而最令母親心痛的,是長大的酸棗樹不能回報三春暉,長大的孩子不能回報母親的恩情。因此詩人才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無」通亡,沒有。令,善、美好。令人,善人。「母氏聖善」,我卻不能回報母愛,沒能長成棟梁之材。此番自責,讓三千年來後人在「七子」的痛苦中反思。朱熹《詩集傳》曰:「以聖善稱其母,而自謂無令人。其自責也深矣。」
  • 小學基礎性文體知識:記敘文(散文、小說、寫人敘事、寫景狀物)
    (1)敘事散文,在此類散文中,作者的寫人和敘事都滲透著濃鬱的情感色彩,作者的情感往往隱含於委婉跌宕的敘事之中。舉例分析:《落花生》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聚會活動和父親的教育帶給他一些獨特的感受,以及深刻的影響。
  • 散文連載《那些故事我讀過》作者/安忍彩虹
    我們這個年齡父母尚存者沒有多少,還不快點放下世俗之輩虐待雙親,道德綁架。應奉父母為佛,為最敬重者嗎?有天必定有倫理,有倫理必有因果報應,包括那些對父母的各種各樣的原因,你不能少許的不孝理由存在,寫這篇文章的最本意是我是最好的禮物給最真切的懺悔文故事,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我的父老鄉親!那些最徹底的感動與感受影響了我的一生了乃至身邊的親人朋友與有緣分之人與天地萬物之靈。
  • 散文詩:雲心無我,雲我無心
    散文詩:《雲心無我,雲我無心》雲兒。斷章取義。然後,淡成似有似無的一抹,淡成藍天不願承認的小妾。雲我無心,道乎?法乎。雲心無我,道可道非常道。彼時,此時,未來時。雲我無心,法可法非常法。得,失,得而復失,失而復得。
  • 北極星文學【詩書畫坊】中國女詩人第十四屆麗江詩畫同行作品展示
    只有愛,是安靜的此時,北京的萬家燈火亮不過一顆想念,狂奔的心此時,機場大巴穿過國貿橋像我在愛你的路上趟過的無數個來回花語:詩人、畫家,《十二背後》執行主編,花語詩社社長、詩畫藝術同盟會長、國際漢語詩歌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參加第27屆青春詩會,獲第四屆華語詩歌春晚十佳詩人獎,著有詩集《沒有人知道我風沙滿袖》
  • 什麼是詩?黑格爾:想像!只有想像才能產生詩
    黑格爾指出,在原始時代,人們的思維尚處於沒有把一般與個別內容與形式割裂開來的狀態,還是精神內容的普遍性與繁複具體現象之間未曾分裂的統一體,人們只要有了詩的發現,有了表現精神性的要求,出口就是詩歌,人們的思維和語言表現都是無意的、自發的,無須特別用力。
  • 推薦|劉國均:雪的浪漫·散文詩
    《中外文藝》公眾平臺ID:zhongwaiwenyi尊重名家,力扶新人雪的浪漫·散文詩文/劉國均(四川宜賓)喜歡雪,因為只有冬天才會有雪,因為有雪才會讓我們有一場不期而遇的邂逅。(三)喜歡雪,是因為雪有一顆素雅的心,不描紅裝,不思粉黛,如同我心中的你,裙袂飄飄,把我的世界裝扮得銀裝素裹。(四)悠然飄落的雪花很輕盈,也很浪漫,有一觸即融的溫柔,這就像是我對你的呵護。我把你捧在手心裡,融化後注入我的血液,此生我們永不分離。
  •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好骨頭》,關於「女性」的散文詩小說
    阿特伍德的這部短篇小說集《好骨頭》——準確來說,或許應該說是散文詩集,就主題來說,是女性(自然,這可以說是眾多女性作家最喜歡談論的話題之一,如伍爾夫、波伏瓦等等),其中包括女人的身體,受到不公的對待和偏見,這方面也是常見的「女權」論調了。一九九〇年接受美國《巴黎評論》的訪談中,阿特伍德的話題也大多和女性有關。
  • 《青年詩人》專欄|詩祝六一:要穿過陽光摘取露珠兒
    作品見《山東詩歌》《中國新詩》《參花》《唐山文學》《時代文學》《綠風》《散文詩》《中國漢詩》《中國文學》《速讀》等。作品入選《中國詩歌年選2019》《年度詩人300家》(2019)等。著有詩集《水姿》《悠遠的空間》等。驚喜爸爸,我今天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你打算到六一給我什麼驚喜?
  • 魯迅學李商隱寫無題,一開篇就令人驚豔,整首詩還充滿了諷刺意味
    不過我個人卻是偏愛他的詩歌,作為一位文學家,魯迅也是有很多的詩作流傳於世。我們現在讀到魯迅的詩歌,大多都沒有在生前發表,只不過是寫在日記裡,而且他的詩歌也是盡得古人真傳,以他的無題為例,那就是吸收了唐朝詩人的表現手法,特別是晚唐詩人李商隱,一首經典的《無題二首.大江日夜向東流》,更是膾炙人口,寫得同樣很深刻,字裡行間也是充滿了諷刺。
  • 《獵人筆記》:給你想要的詩和遠方
    在這裡,沒有地主和農奴,只有朋友和親人。朋友們性格迥異,互相補充、互相幫助。有的精明能幹,思想深邃;有的單純直率,脾氣溫順;有的無憂無慮,逍遙自在。他們儘管沒什麼文化,但是過起日子來一絲不苟,充滿著狂熱的理想主義和深刻的現實思考,愛探索,愛冒險,對世界充滿了孩童一般的好奇感,將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 龐彩霞|寫給母親
    寫給母親龐彩霞母親,好久以來,就想為你寫一首詩,或者寫一篇散文,但是我不知道怎樣開頭,不知道怎樣結尾,也不知道寫些什麼。但是一想到母親這兩個字,我便會熱淚盈眶。打開詩詞群和公眾號,滿屏都是寫景抒情的美文,很少看到母親的影子,我用樸素的筆調把夢囈的青色四月寫在你的白髮和皺紋裡。母親,卑微如塵土,莊嚴如晨曦,柔如江南的水聲,堅如千年的寒玉。舉目時,她是皓皓明月,垂首時,她是莽莽大地。電話緊緊貼在耳邊,通了!
  • 給你讀我的安靜小詩 小詩裡的星星 一定會一顆顆開滿星河
    一詩一文一個堅持原創的平臺 / 每一天的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起風了》文/孫來明你卻在天涯《從容》早飯後的母親戴著花鏡坐在堂屋前給孫女納鞋旁邊的鞋筐兒盛開成花朵安靜的小詩小詩裡的星星一定會一顆顆開滿星河《眼裡的風景》牆角的碎花在點點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