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生產 氟胞嘧啶 物理爆炸 氟化銨 變更設計 事故處置 變更管理...

2020-11-22 東方網

原標題:如皋3死爆炸事故通報:企業隨意變更設施 員工操作不當

  事故暴露出的突出問題:企業違法違規進行設備調試;生產工藝安全可靠性未經充分論證;未進行正規設計,未開展風險評估,隨意變更冷凝工藝、冷媒介質和設備設施;未編制設備調試方案和操作規程;員工操作技能培訓不到位,操作不正確;應急防護措施不落實等。

  針對南通如皋市眾昌化工有限公司「12 18」較大中毒事故,江蘇省應急管理廳12月26日通報稱,經初步調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氟化氫冷凝釜夾套和冷卻器殼程受液氮快速降溫驟冷作用變脆,液氮尾氣出口閥處於關閉狀態,在驟冷和壓力共同作用下,冷凝釜夾套和冷卻器殼程發生粉碎性炸裂,冷凝釜內筒底部破裂,冷凝釜內和冷卻器管程內的液態氟化氫洩漏,導致事故發生。

  通報原文如下:

  省應急廳關於南通如皋市眾昌化工有限公司「12 18」較大中毒事故情況的通報

  各設區市安監局:

  2018年12月18日10時25分左右,南通市如皋市眾昌化工有限公司年產300噸氟胞嘧啶、副產200噸氟化銨技改項目在試生產設備調試過程中,氟化氫冷凝釜和冷卻器發生物理爆炸,造成3人氟化氫中毒死亡。經初步調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氟化氫冷凝釜夾套和冷卻器殼程受液氮快速降溫驟冷作用變脆,液氮尾氣出口閥處於關閉狀態,在驟冷和壓力共同作用下,冷凝釜夾套和冷卻器殼程發生粉碎性炸裂,冷凝釜內筒底部破裂,冷凝釜內和冷卻器管程內的液態氟化氫洩漏,導致事故發生。

  事故暴露出的突出問題:企業違法違規進行設備調試;生產工藝安全可靠性未經充分論證;未進行正規設計,未開展風險評估,隨意變更冷凝工藝、冷媒介質和設備設施;未編制設備調試方案和操作規程;工藝、設備專業技術人員缺失,聘用非化工專業人員作為技術顧問;員工操作技能培訓不到位,操作不正確;應急防護措施不落實等。

  事故發生後,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做好事故處置和傷員救治,儘快查明事故原因,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採取有力措施,堅決遏制和防範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省應急管理廳迅速響應,立即派員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救援和調查處理工作。應急管理部危化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司派員赴現場督導。2018年12月20日江蘇省安委會決定對南通市「12 18」較大中毒事故實行掛牌督辦。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領導重要批示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切實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針對該起事故暴露出的突出問題,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一、進一步強化工藝安全風險管控。企業引進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應提供工藝轉讓協議和工藝包,或工藝轉讓方工藝安全可靠性論證資料。精細化工企業應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精細化工反應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總管三〔2017〕1號)要求,提供反應安全風險評估報告。新開發的危險化學品生產工藝未經小試、中試、工業化試驗嚴禁直接進行工業化生產。嚴禁利用在役和新、改、擴建生產裝置進行小試、中試。

  二、進一步強化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和變更管理。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應委託符合規定資質的設計單位設計,嚴格落實安全設施設計專篇提出的安全對策措施。應委託有資質的施工單位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建設,確保安全設施與主體裝置同時施工,不得漏項。建設項目涉及工藝、設備等重大變更的,應重新進行安全審查,經原設計單位或工藝、設備轉讓方確認,並嚴格履行變更設計手續。建設項目工藝流程、反應設備、安全設施與設計不一致,且未履行變更手續的一律停用。

  三、進一步強化試生產安全管理。企業應嚴格落實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試生產安全要求,全面開展風險識別,編制試生產方案,明確試生產組織體系和職責,組織工藝、設備、安全等專業技術人員,開展試生產安全條件檢查確認,技術、設備轉讓方應派員現場指導。建設項目試生產前,企業應書面報建設項目安全審查部門,不得隱瞞不報。建設項目安全審查部門應組織專家對涉及「兩重點一重大」建設項目的試生產方案進行論證,形成書面論證意見。試生產期間,企業應實行領導幹部、技術人員帶班值班,協調解決試生產出現的問題,全過程加強試生產安全管理。

  四、進一步強化專業技術力量和安全教育培訓。企業應配齊配強專業技術力量,配備專業對口、具有相應能力的專職工藝、設備技術人員。企業應根據設計文件和工藝技術要求,制定完善裝置生產操作規程,開展針對性培訓和考核,確保操作人員掌握崗位安全風險、操作技能並具備非正常工藝狀況的應急處置能力。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的,應掌握其安全技術特性,採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並對操作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取得相應資格,持證上崗。企業應對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及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嚴肅處理違規行為。

  五、進一步強化應急管理。企業應制定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設置應急處置卡,配備應急防護器材和應急救援物資,開展應急培訓和針對性的實戰演練,確保崗位員工正確熟練使用個體防護用品和應急裝備,確保消防水系統、泡沫滅火系統、火災報警系統、可燃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完好。

  各級安監部門應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嚴格履行安全監管職責,督促企業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積極推進本質安全診斷治理專項行動,提升企業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嚴防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相關焦點

  • 如皋市眾昌化工有限公司「12·18」較大中毒事故調查報告
    2.氟胞嘧啶合成工藝流程簡述 (1)成鹽 氟化氫投入成鹽釜,夾套通液氮降溫,加胞嘧啶,胞嘧啶與氟化氫生成胞嘧啶氟化氫鹽的氟化氫溶液,轉氟化釜。 (2)氟化 氟化反應採用胞嘧啶氟化氫鹽的氟化氫溶液打循環的方式,將氟氮混合氣先吸入二級氟化釜反應,餘氣再送入一級氟化釜。
  • 胞嘧啶的性質及與胸腺嘧啶的區別
    胞嘧啶是核酸(DNA和RNA)中的主要鹼基組成成分之一。胞嘧啶可由二巰基脲嘧啶、濃氨水和氯乙酸為原料合成製得。用作藥物中間體。胞嘧啶的性質:CAS號:71-30-7分子式:C4H5N3O分子量:111.10純度:≥98.0%MDL號:MFCD00006034Beilstein號:2637EC號:200-749-5白色片狀結晶。100℃失水,300℃時成棕色,320~325℃分解。
  • 江西吉安化工企業爆炸致2死6傷,事故原因查明
    事故發生後,省領導高度重視,要求立即組織力量,全面開展救援處置,搜救失聯人員;全力救治傷員,儘快查明原因。該起事故發生在落實中央兩辦《關於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及開展危險化學品三年專項整治期間,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影響惡劣。
  • ...責任應急管理部公布一批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要深化硝酸銨等爆炸性危化品專項檢查問題整改,「一企一策」有效化解超量儲存、庫存條件不合規等突出隱患,全面排查油氣儲罐、管線、碼頭等安全隱患,落實冬季防凍、防凝措施,嚴防火災爆炸事故。要重視搬遷改造涉及的風險,特別是對重點裝置設施要有專門的處置方案,搬遷改造期間落實專人盯守,防止擅自進入、違規生產引發事故。
  • 應急管理部公布一批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事故典型案例
    要深化硝酸銨等爆炸性危化品專項檢查問題整改,「一企一策」有效化解超量儲存、庫存條件不合規等突出隱患,全面排查油氣儲罐、管線、碼頭等安全隱患,落實冬季防凍、防凝措施,嚴防火災爆炸事故。要重視搬遷改造涉及的風險,特別是對重點裝置設施要有專門的處置方案,搬遷改造期間落實專人盯守,防止擅自進入、違規生產引發事故。
  • 應急管理部公布一批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要深化硝酸銨等爆炸性危化品專項檢查問題整改,「一企一策」有效化解超量儲存、庫存條件不合規等突出隱患,全面排查油氣儲罐、管線、碼頭等安全隱患,落實冬季防凍、防凝措施,嚴防火災爆炸事故。要重視搬遷改造涉及的風險,特別是對重點裝置設施要有專門的處置方案,搬遷改造期間落實專人盯守,防止擅自進入、違規生產引發事故。
  • 化工過程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
    :收集和利用化工過程安全生產信息;風險辨識和控制;不斷完善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通過規範管理,確保裝置安全運行;開展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訓;嚴格新裝置試車和試生產的安全管理;保持設備設施完好性;作業安全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變更管理;應急管理;事故和事件管理;化工過程安全管理的持續改進等。
  • 安監局:江蘇連雲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9」重大爆炸事故...
    事故裝置於2015年3月開始建設,2015年10月安裝工程結束,2016年10月初進行了單機試車、聯運試車;2016年10月18日,聚鑫公司組織專家對試生產方案進行了審查和論證;2016年10月18日至2017年4月17日進行試生產,2017年3月13日,聚鑫公司組織專家進行安全設施竣工驗收,2017年6月12日,通過竣工驗收。
  • 安監總局通報中化江西三美化工有限公司中毒事故情況
    主要從事含氟化學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具有5萬噸/年無水氫氟酸(AHF)和3萬噸/年環保型氟製冷劑生產能力。該公司硫酸罐區共有6個儲罐,儲存能力均為800噸。發生事故的2#儲罐容積為572立方米,事發前實際存儲105%發煙硫酸約560噸。
  • 江西通報吉安一化企2死6傷事故:氯化苯受熱氣體被靜電引爆
    事故發生後,省領導高度重視,要求立即組織力量,全面開展救援處置,搜救失聯人員;全力救治傷員,儘快查明原因。該起事故發生在落實中央兩辦《關於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及開展危險化學品三年專項整治期間,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影響惡劣。
  • ...月全國共發生化工事故127起,應急管理部公布一批相關事故典型案例
    發生原因是,烯草酮工段操作人員未對物料進行覆核確認、錯誤地將丙醯三酮加入到氯代胺儲罐內,導致丙醯三酮和氯代胺在儲罐內發生反應,放熱並積累熱量,物料溫度逐漸升高,最終導致物料分解、爆炸。主要教訓:遼寧先達農業科學有限公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健全、執行不規範,生產異常應急處理機制不健全,對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烯草酮車間管理人員職責劃分不清。
  • 2死6傷 江西一化工廠爆炸 秋冬小心「它」!
    爆炸發生在廢液處理區域內,生產工藝為303中和釜(2000L)中和處理對甲苯磺醯脲的廢液(廢液中含有氯化苯),中和後分層轉至302釜(2000L)進行蒸餾,因302蒸餾釜剛蒸餾完前一批次物料未降溫,釜內溫度過高,員工啟動真空泵將中和後的廢液轉至302釜時發生爆炸事故。
  • 2017危化事故案例彙編 內蒙古烏海華資「6?27」較大爆炸事故
    為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加強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把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貫穿於安全生產過程中,切實做到「一廠出事故、萬廠受教育,一地有隱患、全國受警示」,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助力安全監管、隱患排查和安全風險管控,防範和遏制化工危險化學品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司和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共同編制了
  • 揚州康龍環保工程有限公司「2020•4•9」一般生產安全事故...
    區應急局接到事故報告後,局主要負責人立即向區政府報告並趕往現場開展事故處置工作,並向市應急管理局進行了報告。一是部分員工安全意識不足,不了解現場的安全風險更缺乏事故應變處置能力。二是企業雖建立有三級安全教育臺帳,但公司級、車間級、班組級安全教育培訓考核不規範,安全教育培訓檔案不健全。3、企業違反國家相關變更管理要求。企業在未經安全風險評估、未採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和未履行變更相關程序的情況下隨意變更。4、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日常監管不到位。
  •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調查報告結果公布(全文)
    央廣網2月5日北京消息(記者滿朝旭)國務院近日批覆了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調查報告。經國務院調查組認定,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火災爆炸事故是一起特別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 2019年全國十大生產安全事故發布,響水爆炸事故在列
    發生原因是,事故企業舊固廢庫內長期違法貯存的硝化廢料(主要成分是二硝基二酚、三硝基一酚、間二硝基苯、水和少量鹽分等)持續積熱升溫導致自燃,燃燒引發爆炸。主要教訓:一是事故企業安全意識、法律意識淡漠。天嘉宜公司無視國家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長期刻意瞞報、違法貯存、違法處置硝化廢料,安全管理混亂。二是中介機構弄虛作假。
  • CFDA:《已上市中藥生產工藝變更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發布
    為指導申請人對已上市中藥擬變更生產工藝開展研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制定了《已上市中藥生產工藝變更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無論何種類別的變更,都不應對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產生負面影響。分類的目的是便於申請人有針對性地確定變更研究內容,有效開展研究。但是,由於中藥的特殊性及工藝變更的複雜性,有時具體變更的類別界限可能不很清晰,需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申請人作為變更研究的責任主體,需根據本指導原則的基本要求,以及藥品註冊管理的相關規定,結合產品的特點開展研究。
  • CDE發布化學藥工藝變更指導原則,將變更分為了哪三類
    為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有效,完善和規範藥品生產工藝管理,服務和指導申請人開展已上市化學藥品生產工藝信息登記後的工藝變更研究工作,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指導原則》指出,該原則主要用於指導藥品生產企業開展已上市化學藥品的生產工藝變更研究,涵蓋的變更及變更研究主要包括化學原料藥生產工藝變更和化學藥品製劑生產工藝變更。
  • 這10個典型事故案例,獅山企業都要看→
    乳源東陽光「3·5」事故2020年3月5日,乳源東陽光氟有限公司四氟乙烷生產裝置氯化氫分離塔發生閃爆事故,造成2人死亡、5人輕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該企業對四氟乙烷生產裝置試生產開車前沒有嚴格按規程操作,作業人員沒有用氮氣對氯化氫分離塔吹掃,造成塔中有空氣集聚;反應系統催化劑再生過程使用壓縮空氣帶入水分與通入反應器系統的氟化氫產生氫氟酸,氫氟酸腐蝕設備及管道產生氫氣,在氯化氫分離塔內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在試生產開車同時,在裝置區域違規電焊作業,使氯化氫分離塔內不鏽鋼填料與設備筒體產生電位差引發放電,導致氫氣與空氣混合氣體發生閃爆
  •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調查報告...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作出重要批示,並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專題聽取事故搶險救援和應急處置情況匯報,要求全力搜救人員,千方百計救治傷員,有序進行現場清理,加強環境監測,做好善後處置工作,徹查事故原因並嚴肅追責,堅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有效化解各類安全生產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