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嘧啶是核酸(DNA和RNA)中的主要鹼基組成成分之一。胞嘧啶可由二巰基脲嘧啶、濃氨水和氯乙酸為原料合成製得。用作藥物中間體。
胞嘧啶的性質:
CAS號:71-30-7
分子式:C4H5N3O
分子量:111.10
純度:≥98.0%
MDL號:MFCD00006034
Beilstein號:2637
EC號:200-749-5
白色片狀結晶。100℃失水,300℃時成棕色,320~325℃分解。1g產品能溶於130ml水,微溶於乙醇,不溶於乙醚。pH2時,最大吸收波長276nm,摩爾吸光係數10000,最小吸收波長238nm,吸光度比值A250/A260=0.48、A280/A260=1.53、A290/A260=0.78。有刺激性。
胞嘧啶與胸腺嘧啶的區別:
1.胞嘧啶:化學名4-氨基-2-羰基嘧啶,。簡寫為C。;胸腺嘧啶:化學名2,4-二羥基(酮基)-5-甲基嘧啶,簡寫為T。
2.胞嘧啶存在於DNA和RNA中。在植物DNA中,除胞嘧啶外,還有少量的5-甲基胞嘧啶。在DNA的雙股螺旋中,一股鏈上的胞嘧啶與另一股鏈上的鳥嘌呤配對,分子間形成三個氫鍵。這種鹼基互補對之間的氫鍵是DNA雙螺旋結構穩定性的重要作用力之一;胸腺嘧啶是自胸腺中分離得到的胸腺嘧啶是脫氧核糖核酸中的鹼基之一。可與脫氧核糖結合形成胸腺嘧啶的脫氧核苷,其5-位甲基上的氫為氟取代後的產物稱為三氟代胸腺嘧啶脫氧核苷,用做抗核酸代謝類抗腫瘤藥物。紫外線照射可使DNA分子中同一條鏈兩相鄰的胸腺嘧啶鹼基之間形成二聚體,影響了DNA的雙螺旋結構,使其複製和轉錄功能均受到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