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圖啟動「好的出租」計劃,數位化能否讓計程車行業脫胎換骨?

2020-12-01 donews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子彈財經(ID:wwwhygc)作者:俊天明

計程車的第二次數位化升級已經拉開了序幕,這可能是對這個傳統行業更為徹底的一次改造。

11月26日,在深圳舉辦的巡網融合發展推進論壇上,作為承辦方的高德打車宣布啟動名為「好的出租」的計劃,希望能夠助力巡遊計程車實現數位化升級,並計劃在一年內完成100萬輛計程車的巡網融合改造。

我之所以稱這是計程車的第二次數位化升級,原因在於計程車可能是中國交通體系最早進行數位化變革的運力工具之一。

2011年開始,以搖搖招車、易達打車為代表的計程車線上叫車軟體開始出現。在行動網路提速、智慧型手機開始普及的大背景下,這些以解決「打車不便利」為出發點的軟體開始受到追捧。之後資本入局,創業項目井噴,大量的補貼讓計程車行業進入了一段數位化的虛假繁榮時期。

但那是一次不徹底的改造,是一場興於資本也亡於資本的改造。2014年Uber入華,帶來了私家車做運營的網約車概念,以計程車起家的打車軟體紛紛開始轉身,投入到更有商業前景的網約車賽道,曾經的寵兒計程車變成了棄兒。

而如今,終於又有企業開始關注計程車這一行業,開始關注計程車司機這一群體。在高德入局之後,第二次變革的時機來了。

高德如何用「好的出租」徹底改造計程車行業

計程車行業確實遇到了麻煩。

從交通部發布的《2019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透露的數據來看,計程車的客運量規模自2014年達到巔峰之後,連續5年呈下降趨勢。而與此相對應的,計程車車輛和司機規模一直都比較穩定。僧多粥少的局面越發嚴重。

消費者選擇意願降低,是計程車行業走下坡路的外在表現,背後的根結則是計程車司機對數位化升級的抗拒。

在最近的6年時間,計程車行業受到網約車的衝擊很大。而滴滴等網約車平臺對自營運力流量的傾斜,使得計程車從業者對線上的訂單開始抗拒,計程車的數位化程度在近幾年甚至在降低。網約車平臺勢大,雙方對立愈發嚴重,計程車群體愈發抗拒線上平臺,反而使得雙方的力量差距進一步拉大,這已經成為惡性循環。

數位化程度下降給出租行業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從服務角度上來說,網約車作為一個參考系,使得計程車服務良莠不齊的狀況越發凸顯,遭到諸多用戶詬病。與完全數位化的網約車相比,計程車的用戶評價體系也非常滯後,提供好服務的司機不一定有好收入,這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負面效果。

對於計程車公司來說,低下的數位化程度使得企業的運營效率降低,管理難度大,靠政府補貼勉強維持運營成為常態。而對於地方政府來說,沒有可靠的工具來管理計程車,導致一些區域計程車亂收費、宰客現象出現,成為了影響地方口碑的一大頑疾。

高德想通過「好的出租」計劃解決這些問題,第一刀就切在計程車司機對線上平臺的抗拒上。讓計程車行業更徹底的實現數位化,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從商業模式上來說,滴滴等網約車平臺在計程車身上不賺錢,自營運力作為親兒子自然會獲得更多的流量支持。這種既做運動員(組織運力),又做裁判員(負責分配訂單)的行為,讓網約車平臺很難做到公平。

高德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兩個「不做」,和一個「做」。第一個「不做」是自身不做「運動員」,堅持聚合平臺的定位,不下場經營網約車運力,從根本上解決掉「不公平」的立場問題;第二個「不做」是計程車不做網約車的「替補」,給計程車司機承諾,平臺以統一的標準、給平臺上的運力同等派單機會;一個「做」是做好服務者,通過推出的司機服務地圖,給司機提供如廁指引,交接班順路訂單以及用餐地圖等服務。

歸根結底,計程車司機並不是冥頑不靈的保守派,他們抗拒的不是「數位化」,畢竟線上系統的紅利他們也體驗過。他們真正抗拒的是網約車平臺「不公平」的規則、「過河拆橋」的做派以及沒有人情味的運營手段。

高德的立場,給了他們一個重新擁抱數位化的機會。按高德給出的數據來看,他們計劃一年內完成100萬輛計程車巡網融合改造,幫助300家計程車企業數位化升級,幫助駕駛員收入增長30%,讓計程車空駛率降低20%。而目前,他們已經在深圳、北京、天津及惠州等地推出了「深圳出租」「金銀建出行」「天津出租」等服務,完成巡遊計程車升級改造的數量位居行業第一。

在運力端實現徹底的數位化,為解決其他衍生問題帶來了機會。

比如在乘客端,計程車司機服務水平良莠不齊一直飽受詬病。數位化使得計程車行業可以搭建起統一的服務評價體系,降低乘客評價門檻。而通過優勞優得的規則,可以促進司機更加注重服務品質。另一方面,高德成熟的地圖導航數據為計程車司機的接單效率帶來了巨大提升。以深圳為例,在「深圳出租」上線運營三個月以來,計程車行業整體的客訴率較之其他平臺下降了80%,線上打車訂單有一半以上在5秒以內應答。

而作為巡遊計程車特色的線下揚招也沒有被忘記。高德提供了名為「揚招數位化系統」的解決方案,線下揚招的乘客可以通過簡單的掃碼,分享行程信息,進行服務評價,讓很多不喜歡甚至是不懂操作移動出行軟體的用戶,享受到數位化的福利。此前,老年人在智能機時代遭遇不便甚至歧視的現象掀起了廣泛的討論,而揚招數位化解決方案,可以為緩解這一矛盾提供思路。

我們再談一下計程車公司。對於計程車公司來說,他們之前一直有兩個擔憂,一是過分依賴網約車系統,導致他們淪為網約車公司的運力工具,喪失運力管理的主動權;二是在數位化時代的管理經驗不足,很多工具不知道該如何去用。為了解決計程車公司的顧慮,高德的做法是只做服務員,不做掠奪者。他們開放自己的系統,讓計程車企業可以在此基礎上搭建自己的系統,以自有品牌,自主發展。

地方政府在這次改造過程中也獲益匪淺,一是通過將此前難以監管的線下計程車模式搬到線上,管理人員可以更直觀的對運力進行調度和管理。二是為解決城市擁堵與民眾抱怨運力不足打不到車的矛盾找到方案。此前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團隊通過實驗論證,通過有效的調度方案,3000輛共享車輛可以替代12000輛計程車。事實上,目前大城市的計程車運力並沒有得到充分的使用,通過線上化升級,計程車可以用現有的體量,完成更多運送乘客的任務。

計程車的問題,為何只有高德能解決

讓計程車行業實現線上化數位化,聽起來是個不是很困難的命題,但在如今的中國網際網路界,能解決這一問題的可能只有高德。

我們先說能力。

其一是入口能力。作為一個遍布全國範圍的服務行業,計程車的數位化需要有一個在全國擁有知名度的企業來做。

從數據來看,高德目前是全國唯一一個日活躍用戶數過億的移動出行平臺,而根據國內數據研究機構QuestMobile提供的數據來看,截止今年9月份,高德地圖月活躍用戶數超過5.7億,月活躍淨增用戶規模達到9280萬,在用戶存量規模及成長性上,都處於行業的絕對領先位置。

如果要建立一個統一的計程車線上入口,擁有億級觸達能力,且領域完全匹配的高德,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除此之外,高德作為服務提供商,還接入了其他合作平臺的流量渠道,這給他們帶來了更大的流量資源。

其二是技術能力,作為國內最領先的地圖出行公司之一,高德在技術層面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背靠著阿里的整個數字生態,同時通過聚合平臺積累經驗,高德最近幾年在導航、調度、派單和人工智慧等移動出行的關鍵技術領域有了長足的進步。

同時,儘管計程車行業在2014年之後開始走下坡路,但根據交通部的統計數據來看,計程車在2019年的客運量依然達到了347.89億人次,日均接近1億人次,而國內最大的網約車平臺,日均單量也不超過3000萬。

如果要將計程車實現全面的數據化,承接如此大的並發流量將會是對平臺技術實力和經濟實力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而高德,是能夠承擔如此重任為數不多的選手之一。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我們再來談談動力,也是高德反覆強調的一個事情:堅持統一標準,公平派單。

對很多網約車公司來說,之所以在流量上歧視計程車,原因就在於他們在計程車身上賺不到錢。

沒有商業利益,也就沒有商業動力,那高德為什麼願意做這種看似沒有太多商業利益的動作?

如果要理解這個問題,就要理解高德的定位。作為阿里生態體系的一員,高德承擔的更多是在出行這個領域做新基礎設施建設的工作,相對而言,他們沒有上市的訴求,也沒有短期內盈利的壓力。

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在整個行業中超脫於商業利益之外,扮演出行行業裡面獨一無二的角色:堅持只做聚合平臺,不自己運營運力。這一定位意味著,對高德而言不論是網約車還是計程車都是平等的,他們都是移動出行體系的服務提供商。

而我們知道,研發一套調度系統、導航系統,開發一套全新的派單算法,成本是基本上一定的,給更多的參與者使用,意味著單用戶更低的成本,這將帶來規模經濟。高德沒有歧視參與者的動力,所以有意願幫助更多的人,因為這意味流量增加,市場地位的提升。

簡單總結一下,有能力承擔計程車行業數位化改造的企業本就不多,而最終由動力來做這件事的公司,可能就只剩下高德一家了。

當然,我們還要看到,高德在「好的出租」計劃背後,其實有更大的戰略意圖,那就是提供全局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這將在下一部分探討。

以「好的出租」為起點,高德的出行大布局

作為新基建的一部分,智慧交通成為了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爭相布局的領域,而計程車行業是搭建「智慧交通」體系很好的一個切入點。

作為最基本的民生項目,出行受到各級地方政府的嚴格管理,智慧交通真正的落地,離不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尤其是智慧紅綠燈、潮汐車道等技術,需要路政部門從硬體方面進行合作。

智慧交通體系在降低道路擁堵、提升城市交通效率、降低惡性事故發生率,甚至是追蹤違法車輛的效率方面確實有獨到的優勢,因此多個大城市已經開始推進相關的項目。但這一技術又涉及到廣大市民的出行安全,涉及到市民隱私,關係到城市管理最核心的問題,因此有關部門對相關項目的政企合作一直保持著謹慎的態度。

計程車行業之所以是搭建「智慧交通」體系很好的切入點,原因在於它不僅解決了計程車司機長久以來存在的問題,更是與地方政府達成信任關係的一個重要渠道。

此前由於部分網約車公司在各地組織不合規運力,給地方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例如大量流動人口湧入帶來的治安問題,不合規營運車輛激增帶來的交通效率問題,計程車司機與網約車司機對立引發的維穩問題等等。這使得很多地方政府很難和這些網約車公司達成基礎的信任。

相比之下,高德堅持不自營運力,同時選擇接入享道、首汽及曹操等合規運力的方式,更容易受到管理者的接受,而解決好計程車行業的問題,更是讓交通主管部門長期以來的心頭病得到緩解。這種不添新問題,解決舊問題的做法,更具有社會公益屬性的運作方式,很容易和各地政府在發展理念上達成一致。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高德以地圖為載體的商業模式,也讓他們更有能力去解決全面出行方式的數位化問題。

從出行方式上來看,計程車、網約車只是出行方式中的一個領域。我們的城市交通有複雜的交通網絡,自駕、公交、打車、自行車,甚至是步行,都是日常常見的出行方式。

從這個角度來看,高德地圖提供了全品類的導航服務,這讓他們擁有了一站式打通全品類出行的能力。

好的態度,與好的能力成了高德與地方政府展開智慧交通合作的基石。去年11月4日,北京市交通委與高德地圖籤訂戰略合作,啟動了北京交通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臺。這是國內首個落地實施的一體化出行平臺應用試點。

對普通用戶來說,我們可以期待在高德獲得更為全面高效的出行服務建議。

例如作為普通公司職員進行通勤,在出發之前,我就可以知道今天選擇哪種交通工具,或者選擇哪幾種交通工具的搭配會最快到達公司。我知道自己要在什麼地方騎一輛共享單車,在哪個站點換乘公交,再到哪裡換乘地鐵。或者我自己開車,需要到哪裡去換乘公共運輸工具,接駁站點附近哪裡有最方便的停車場。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導航、換乘提醒甚至是付費功能,我都可以在一款App裡面一站式完成。

這個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成的,高德地圖副總裁王桂馨在接受採訪時提到:我們(高德)已經有十八年的歷史了,在這個過程中,地圖的採集是非常複雜的。實際上在過去十幾年的過程中,我們的交通大數據,地圖的基礎收集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以好的為切入點,高德實際上是在構建一個更為合理、健康、環保,且多方共贏的出行體系,這是一個更高級的出行理念,它不是計程車一個品類的能解決的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高德也在實現自身在數位化出行時代的社會意義。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

相關焦點

  • 高德地圖推出「好的出租」計劃,數位化的「種子」讓計程車行業向陽...
    高德地圖推出「好的出租」計劃,數位化讓計程車行業向陽而生 但隨著數位化深入各個產業,作為公共運輸一部分的計程車也迎來新的機會。今年以來,高德、滴滴等出行平臺對計程車行業頻頻示好,正在拿出更多的誠意幫助計程車司機提升單量和收入,一場關於計程車行業的變革悄然襲來。速途網11月30訊(報導: 李楠)日前,高德地圖宣布啟動「好的出租」計劃,與交通主管部門、計程車企業合力打造更好的巡網融合生態。
  • 高德的迷茫和「拿來主義」
    高德這家成立了18年的老牌地圖軟體公司,不知出於什麼樣的動機,正式對外宣布啟動「好的出租」計劃,有趣的是,滴滴前腳趟過的路,高德後腳就跟上了。 各方的爭奪,再次延伸到了計程車,這個出行大戰的起點領域。 11月26日,高德宣布啟動「好的出租」,開始瞄向計程車領域。 此前,高德地圖在出行領域的布局則是通過聚合眾多小的第三方出行平臺,來向用戶提供出行的運力。
  • 高德地圖上線「武漢過早地圖」 走,一起「克過早」!
    4月9日,武漢「解封」第二天,高德地圖正式推出「武漢過早地圖」。市民可以在APP上一鍵查詢武漢市內超800家小吃店。在熱乾麵、牛肉粉、豆皮、面窩的「撩撥」下,舌尖上的幸福讓人倍感充實。城市的復甦總是從越來越多的煙火氣開始,一碗熱乾麵、一次外出購物、一段緩行的車流……這些武漢市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高德地圖上匯聚成一個個被點亮的數據,映射著城市的生機。
  • 高德地圖上線「武漢過早地圖」
    4月9日,武漢「解封」的第二天,過早地圖正式上線。市民在高德地圖上搜索「武漢過早地圖」,便可一鍵查詢武漢市內超800家小吃店。在熱乾麵、牛肉粉、豆皮、面窩的撩撥下,舌尖和胃都將倍感充實。城市的復甦總是從越來越多的煙火氣開始,一碗熱乾麵,一次外出購物,一段緩行的車流……這些武漢市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匯聚在高德地圖上就是一個個被點亮的數據,數據的跳動,映射著城市的生機。
  • 高德地圖啟動首屆算法挑戰賽
    高德地圖啟動首屆算法挑戰賽 速途網7月9日消息(報導:李楠)今日,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圖宣布啟動
  • 暢行杭州無阻 我用高德地圖6.4.0秘籍
    高德地圖的一大特色功能是手機導航,在手機地圖App上使用導航軟體,雖然方便快捷,一次性投資成本低(不需要購買硬體設備),但有時遇到沒有數據網絡的地方也會限制應用。而從這一版起,高德的離線地圖導航功能就專門為解決這樣的情況而開發,即便導航中一段距離內沒有數據網絡,也可以完成常規的導航工作,這在行業裡可謂遙遙領先的。
  • 豪橫「的哥」恐嚇乘客「去個好地方」 出租行業亂象你遇到過嗎?
    張女士回憶,整個過程最讓她害怕的是,司機起初並沒有告訴她,要去的「好地方」是公安局。「我作為一個女孩子晚上打計程車,計程車司機說出這樣的話,我很害怕。」目前,海港區交通局回復稱,該司機現已被要求停運,駕駛車輛也被暫扣。拒載搶客不打表 「豪橫」的哥惹不起?「豪橫」的哥不是個例。
  • 各大出行平臺重構自身生態閉環 出行服務數位化進程提速
    在計程車業務上,滴滴同樣有了新動作。今年9月,滴滴宣布將旗下計程車業務升級為「快的新出租」,同時宣布投入1億元專項補貼,為計程車乘客發放打車券拉動消費。 目前,滴滴的業務涵蓋打車、拼車、貨運、順風車、共享單車、代駕、外賣等多個維度,通過產品多元化,涵蓋從一線到三四線城市消費群體。
  • 華為手機中百度高德地圖如何使用北鬥?北鬥能否取代高德百度地圖
    【華為手機高德和百度地圖如何使用北鬥導航?北鬥導航能否取代高德百度地圖?】我們必須先清楚幾個問題:1.北鬥導航系統並非是地圖軟體。我們現在使用的高德或者百度地圖需要通過使用北鬥導航定位系統進行定位。所以,我們打開百度或者高德地圖的時候,手機是如何定位的呢?一般來說,為了確保手機定位的精準度,需要接收機能夠收到更多的導航衛星,畢竟GPS的接受能力實際上在良好情況下,大概能夠接受到12顆衛星,如果環境惡劣可能就是3-4顆;我們的地圖定位的時候,可能會收到更多的衛星定位,多星定位的好處顯而易見,能夠實現更精準的定位。
  • 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精度都是十米,計程車司機還需要打電話問你在哪...
    X 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精度都是十米,計程車司機還需要打電話問你在哪,您估計什麼時候地鐵精度,能達到一米,計程車司機可以直接導航到眼前,或者未來達到十釐米精度,自動駕駛,還需要做什麼努力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
  • 嘀嗒出行智慧出行系統推動傳統計程車數位化轉型升級
    原標題:嘀嗒出行智慧出行系統推動傳統計程車數位化轉型升級 嘀嗒出行於10月8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開啟了上市之路,嘀嗒出行也是國內第一家實現盈利的移動出行平臺,於其他移動出行平臺,嘀嗒出行主營順風車和計程車兩大賽道,在這兩大賽道上嘀嗒出行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嘀嗒出行招股書中顯示
  • 每一秒的地圖都不一樣:高德是怎麼讓地圖「活」起來的?
    「高德地圖自 2007 年開始進行了用『活數據』生產地圖的嘗試,那一年我們利用實時交通大數據提供了實時路況服務。現在,活數據能力已經滲透進了高德地圖生產開發的每一個環節。」於志傑介紹。大數據正在成為整個社會的核心資源,實現「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大數據生態是跨行業的目標,將數據視為重資產的地圖服務更不例外。高德地圖活數據能力的核心要素,正是大數據所帶來的數據廣度和數據實時性的升維。
  • 汽車女記者 | 大幅降低高精地圖年費,高德要下一盤什麼大棋?
    但自動駕駛背後的關鍵技術之爭,在於能否擁有更好的高精地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早在5年前,網際網路的戰火就已經蔓延到了地圖圈。2014年4月,阿里收購高德。僅1個月後,騰訊以11.7億元入股四維圖新。到今天,圖商之間的競爭早已跳脫了移動出行時代的「指南針」,高精地圖成為自動駕駛時代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競爭也進一步升級。
  • 競品分析報告:騰訊地圖APP VS 百度地圖 VS 高德地圖
    出行是人們生活的必然需求,面對道路交通複雜的地帶,導航定位成為地圖最重要的功能賣點。由於資質、資源等原因,進入的門檻較高,地圖遠沒有其他行業那麼熱鬧,經過真實數據反映表明導航類app已經形成了三者割據的形式,以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為首,騰訊地圖窮追猛趕的勢頭拼命追趕。
  • 嘀嗒出行定位「數位化智能出行」受廣大出租師傅好評
    2018年上半年,在很多城市,人們打計程車的時候,都會遇到計程車師傅熱情的向乘客推薦我們,讓大家以後通過嘀嗒打出租。如果不認可,師傅們不會這樣做的。事實上,我們這個定位,不但得到了計程車師傅的認可,還得到了行業和主管部門的認可,嘀嗒出行李金龍在採訪中表示到。
  • 高德地圖發布智慧交通物聯網平臺
    原標題:高德地圖發布智慧交通物聯網平臺   高德地圖昨日在2020世界
  • 跳出手機地圖導航 高德地圖重新定位
    從早期提供單純的地圖導航服務,通過逐漸增加交通服務、旅遊景區服務等諸多與人們生活聯繫密切的功能模塊之後,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高德地圖近日宣布將自己重新定位為國民出行平臺。「在過去的一年間,高德為出行用戶節省至少19.3億小時擁堵時間。
  • 高德地圖推出貨車導航 易行平臺再次升級
    據了解,目前高德地圖已經覆蓋了全國超百萬個貨車限重、限高、限寬、限軸重、限行、禁止等道路信息。此外,高德地圖還特地添加了全國貨車檢查站的位置數據,並在導航過程中進行導航及語音提醒,讓司機對檢查站數量及位置做到心中有數。  高德地圖另一個新功能「組隊」也非常貼合貨車司機們的需求。
  • 高德地圖上線綠色出行碳激勵服務
    在今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交通領域分論壇——第6屆世界大城市交通發展論壇」上,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高德地圖等平臺共同啟動「MaaS出行 綠動全城」行動,基於北京交通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臺(MaaS平臺)推出綠色出行碳普惠激勵措施,為國內首次以碳普惠方式鼓勵市民全方式參與綠色出行
  • 今天不談哪個導航好 百度高德二合一APP體驗
    百度好還是高德好?這就好比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永遠沒有答案。除了每個人的使用習慣以外,這兩款地圖APP的確在很多方面各有側重,比方說高德更注重導航定位,即便是再偏僻的鄉間小路也可以準確地導航出來。而百度則勝在街景及信息更新頻率上,很多剛剛修改過的地標和公交路線,都能被百度地圖實時查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