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學習下短線題材裡的常青樹,「次新股「該怎麼操作。
近兩年以來,次新股的賺錢效應可以說是題材裡最好的,前提本節課主要討論的是開板時間在3個月以內的次新,很多上市一年以上的也會炒作,但那屬於超跌次新或者疊加了送轉填權,不屬於我們今天講的——純開板沒多久的次新股。
先後誕生的幾大妖股,來伊份,中科信息,貴州燃氣,萬興科技,宏川智慧等,都是次新股。
可以這麼說,做超短,次新是一定不能錯過的題材。每年也都有至少2波大的行情,能夠抓住都是帳戶實現飛躍的最好時機。那麼次新到底應該怎麼參與呢?我們今天主要從以下幾個方向來討論下這個話題,首先,為什麼次新是做短線離不開的題材?為什麼每年都會有次新的行情?
如果要做次新股的話,首先要明白這兩個問題。
首先,為什麼短線離不開次新。因為短線交易的核心就是市場的關注度,情緒和籌碼博弈。這幾點,次新都是完美符合的,每一隻新股上市,都帶著天然的關注度,也就是說它們比很多老股,仙股更能得到資金的關注。另外由於新股開板之後的波動比較大,是短線裡風險偏好最高的資金喜歡參與的地方,如果新股的行情好,這些風偏高的賺錢了,就會帶著其他資金來參與起來,市場的情緒就會熱起來;而如果這些資金連續虧錢,那麼市場的情緒就會變得很弱,所以對市場情緒影響也很大。從籌碼博弈的角度來說,新股的流通盤通常都比較小,整個流通盤只有四分之一,並且短期之內又沒有解禁的壓力,也沒有老莊的潛伏,也沒有黑天鵝,那麼是純粹的籌碼博弈,炒高或者砸盤都是市場合力的表現,而那些老股,一旦炒起來就容易遭遇減持,遭遇老莊,機構等砸盤,黑天鵝比較多,很難形成連貫的合力,所以次新更受資金的追捧。
為什麼每年都會有次新行情呢?
這既是A股形成的慣例,又有它形成的輪迴原因。炒股講究物以稀為貴。次新每年都會有2次發行的空窗期,由於春節和國慶會導致發行節奏進入一段空窗期,進而導致一段時間內上市的新股會明顯減少,然後就會有資金來炒作珍稀的次新了。(偶爾管理層暫停IPO,也會導致次新減少,也會出現炒作次新的行情,邏輯是一樣的。)
那麼次新股炒作的周期,通常都有以下幾步:第一、次新大炒一波,第二、然後導致次新開板越來越晚,第三、開板晚就導致全是通道黨頂一字板,炒作的空間也就被壓縮了,第四、然後導致開板就是最高位,炒不起來,接力的資金也開始虧錢,第五、連續的虧錢,導致通道黨也不敢頂一字,然後開板又越來越早,第六、開板越來越早,導致會出現炒作的空間慢慢的次新又開始出現炒作。整個過程就是這樣循環的。每一步持續的時間通常都需要一個月,然後整個循環過程差不多就是半年的時間。這樣的輪迴,一年炒作剛剛可以輪迴2次。所以次新股每年都會有大約2次的行情,時間也通常是在春節和國慶前後(並不固定,上面說了如果有管理層的政策導致的暫停IPO或者相反增大IPO,也會導致時間點變化),但是次新是短線離不開的題材,以及每年都會炒作,這個確定性是不變的。好了,明白了這個,
那麼如何參與次新股呢?
首先,擇時要大於擇股。
次新股是一個「情緒化」很強的題材,也就是它的炒作更多是市場參與者的情緒好壞。情緒好的時候通常都能炒作,而且炒作的很兇猛,連板的個股滿地都是;情緒差的時候,也是虧錢效應最集中地方。這就造就了次新的參與模式,一句話——可以錦上添花,但不能雪中送炭。也就是漲的好的時候可以去接力,次新行情很差,就不能玩了。
第二、如何判斷次新的情緒好壞?
主要有以下幾個依據,
第一、周期上,上文我們已經說了次新炒作的一整個循環周期。每年通常都有2波大的行情。一般就是春節1-3月份,國慶前後9-11月份,每次炒作的時間一般會維持在1個月左右。這種階段通常行情不錯,可以有個這樣的準備。(注意,並不是說其他時間點次新就不炒了,而是說這兩個階段炒作的機會大)
第二、關注新開板次新是賺錢還是虧錢的。如果一段時間內,新開的次新股開板就是最高價,然後就連跌4到5天,跌幅達到20%以上,那說明新開的次新股沒有資金要。另外多關注這個次新開板接力的賺錢行情。不管什麼時候,都會有資金去做新開1個月內的次新股,也就是會出現首板。但是,我們更多的是要關注是否出現「接力的賺錢效應」。也就是1板進2板,2板進3板,是否能夠成功,成功後是否有溢價。如果一直沒有次新的連板股出現的話,並且每次衝擊連板(主要是2板,3板),一旦衝板失敗,就是大面,10多點。那說明行情就很差了。
第三、關注市場出現次新股是否是市場空間高度板。通常要出現一個4板的次新股,那麼說明次新的情緒就比較好了,整個次新板塊基本就是熱點,也適合操作。比如說2017年12月貴州燃氣4板後,帶起一波次新行情,18年3月份萬興科技4板後也是帶起一波行情,18年5月份宏川智慧4板之後又帶起一波次新行情。而18年6到9月次新股的賺錢效應非常差,這期間就沒有出現過一次成功的4連板次新股,偶爾有1到2個,2板,3板的次新股,也並不是當時的市場絕對核心股。
大概判斷了次新股的情緒好壞,那麼如何參與次新股?
因為我們做的是短線,所以資金短期的利用率就會很重要。不能是我說次新每年都會有2波行情,那麼就一直潛伏著等。因為次新和其他可以潛伏的比如周期品種是不一樣的。周期,比如鋼鐵之類,每年都是那些股,哪些基本面好,市場早就研究透了。操作就可以等行業的業績拐點然後潛伏。而次新股不同的是,每段時間段都會有不同的新股上市,而每次次新起來行情的時候,都是當時一段時間上市的新股。之前上市很久的,股性也不好的就沒有什麼關注度。你潛伏老的次新是沒有意義的。所以要做的就是跟隨。
另外剛才說了,如果一個市場出現了4板以上的次新股,那麼這段時間內,基本次新都會比較好做,龍頭都4板了,說明整個板塊是絕對的主線,是主升浪了。做龍頭,或者玩跟風都是可以的。基本短線交易者都會去做了。模式就可以是我們之前講過的龍頭高位股的接力,或者挖掘跟風補漲板為主。這裡,我們就不多討論了。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希望大家多多思考,把學習的內容運用到實戰中。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