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時代財經 蘭爍 編輯:賈紅輝
(來源:圖蟲)
歷時兩個多月,新宙邦的收購計劃宣布告吹。
11日晚間,新宙邦公告稱,公司於2021年1月11日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終止重大資產購買事項的議案》,董事會同意公司終止本次重大資產購買事項,原擬以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延安必康持有的九九久74.24%的股權。
受此影響,新宙邦(300037.SZ)股價11日開盤大跌,9點44分左右跌幅擴大至9.12%,隨後小幅上漲,截至收盤報收於86.85元/股,跌5.19%。相比之下,延安必康(002411.SZ)卻在臨近午盤時拉升漲停,漲幅10.09%,報收5.02元/股,市值較上一個交易日增加6.6億。
12日上午,時代財經記者就終止收購等問題致電新宙邦,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兩度延期回復關注函
據了解,新宙邦是電容器化學品領域的細分龍頭,於2010年在深交所掛牌,產品主要有鋰電池化學品、電容器化學品、有機氟化學品、半導體化學品、核電化學品等系列,得益於新能源產業發展勢頭,今年以來公司頗受關注。
2020年11月3日,新宙邦公告稱,公司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延安必康所持有的九九久74.24%股權。新宙邦稱,通過本次交易,公司將實現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產業鏈向上遊延伸,進一步優化業務體系、完善產業布局;同時交易完成後,雙方可在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實現協同發展,促進上下遊資源協同、實現業務良性互動,有助於增強公司在電解液市場的競爭力。
記者獲悉,九九久主要從事新能源、新材料及藥物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方面的主要產品為鋰電池電解液原材料六氟磷酸鋰,除此之外,九九久在新材料方面擁有核心產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廣泛應用於海洋產業、軍事裝備、安全防護品、體育器械、航空航天、醫療器械、建築等下遊領域。
目前九九久旗下控股4家子公司和1家參股公司,涵蓋新能源、化工、生物科技等領域,而九九久兩大股東分別為延安必康(持股87.24%)、東方日升(持股12.76%)。
記者向業內人士了解到,六氟磷酸鋰是鋰電池電解液的核心原材料之一,約佔到電解液總成本的35%至40%。九九久目前產能5000噸/年,國內產能佔比約12%,是除多氟多(002407.SZ)、天賜材料(002409.SZ)、江蘇新泰以外的國內第四大六氟磷酸鋰生產銷售企業。新宙邦2020年電解液產量預計為3萬噸,按照六氟磷酸鋰12%質量比計算,對應需求約為3600噸。若收購九九久成功,新宙邦則能夠實現六氟磷酸鋰的完全自給。
這起看似「完美」的收購,卻兩度引發了深交所的關注。
記者查閱關注函得知,深交所的問題主要指向幾方面:一是要求新宙邦說明收購六氟磷酸鋰業務的必要性及商業合理性;二是九九久在2019年六氟磷酸鋰等新能源產品銷售收入佔營收比例較低,要求新宙邦披露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主營業務構成、未來經營發展戰略和業務管理模式;三是要求新宙邦說明採用現金支付而非股份等其他支付方式的原因及合理性。
對於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新宙邦目前尚未回復。而據時代財經記者了解,本次收購告吹或與延安必康方面的考量有著密切關係。
價格沒談攏?
時間退回到2015年12月,九九久重組收購陝西必康,促成後者實現借殼上市,上市成功後更名為「延安必康」。2018年左右,延安必康發展向好,市值達到最高點522億,但近幾年卻直線下滑,當前市值僅剩76.92億。
據悉,延安必康業績滑坡與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有關。記者查閱過往資料得知,2015年~2018年期間,延安必康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累計達到44.97億。2020年4月,公司公告稱債券逾期,種種問題疊加導致其短期債務高達46.67億。
顯而易見,延安必康在巨大的償債壓力下,不得不通過各種途徑籌資。記者注意到,在找到新宙邦接盤前,延安必康曾在2020年3月嘗試將九九久分拆至創業板上市,最終未果。
記者了解到,目前延安必康的主營業務包括醫藥工業板塊、醫藥商業板塊、新能源新材料板塊以及藥物中間體(醫藥中間體、農藥中間體)板塊四大類。若成功出售九九久,延安必康將剝離新能源新材料及藥物中間體業務,進一步聚焦醫藥板塊。
因而,收購告吹對於合作雙方來說都出乎預期。1月12日,香頌資本董事長沈萌向時代財經記者分析稱,公司經營層面的問題不是導致本次收購告吹的原因,目前新能源概念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風口,按照以往的案例來看,溢價50%收購甚至更高都是存在的,所以新宙邦的交易價格即使溢價10%,可能在延安必康看來也並不高,後者不願意輕易放棄為這個標的尋找更合適價格的可能性。
「延安必康手握新能源概念,從市場角度來說不會輕易『低價』出售九九久。」沈萌表示。
其進一步對記者指出,「一方面這個溢價未來最終會體現在市值上,新能源目前是跟國家政策、汽車行業發展息息相關的產業,甚至跟未來5G、智慧出行等方面將緊密結合,它不會是一個短期風口;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收購不一定要通過現金支付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別的途徑,對於新宙邦來說就看有沒有這個支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新宙邦在發布收購預案後,其股價在兩個月之內漲幅超過42%,市值增加超65億。合作告吹後,今日新宙邦股價跌幅一度超過9%,有投資者在股吧憤憤道:「不會是兩家公司聯合起來演的戲吧?」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告訴記者,收購告吹不一定是「演戲」,畢竟在註冊制的推進下,監管對於併購重組這方面的關注力度會逐步加大。「終止收購的主要原因不排除標的公司在治理方面存在缺陷,近幾年來看,其財務狀況不容樂觀」,況玉清表示,「如果收購成功的話,對於雙方會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延安必康能夠擁有上遊客戶大股東,增強自身實力;新宙邦則可以進一步控制下遊供應商,完善產業鏈發展,更有利於抓住新能源發展紅利。」
記者注意到,在新宙邦發起對九九久的收購計劃後,有部分投資者認為溢價太高,因而在互動平臺上向董秘提出「為何不自己建造一條生產線」的疑問。
況玉清告訴記者,對於上市公司來說,重新開闢一條生產線的效益未見得比收購一家下遊供應商更好,供應商已經具備了龐大的用戶網絡系統、渠道以及良好的資源整合能力,這些都是明顯的優勢。「收購下遊企業對於完善產業鏈的作用是巨大的,做企業講求長期回報。」
財報顯示,新宙邦在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0.06億,同比增長18.19%;實現淨利潤3.74億,同比增長56.21%;銷售毛利率為39.37%,較上年同期增長9.76%。2018年、2019年新宙邦分別實現營收21.62億、23.25億,淨利潤3.2億、3.25億,均處於上漲態勢。股價方面,新宙邦近一年漲幅高達141.97%,市值增長超300億。
平安證券一份研報指出,受益於全球電動車以及儲能市場的快速增長,預計 2025 年全球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出貨量超過130萬噸,市場規模近400億元,複合增速32%。電解液行業呈現出集中度持續提升的趨勢。新宙邦市佔率逐年提升,2020年一季度接近20%,作為電解液龍頭,公司在規模、客戶等方面優勢明顯。
沈萌告訴記者,新宙邦自身的業務跟新能源有關,在這起收購中看中的是新能源概念本身,也即這個產業的長期價值。合作失敗之後,新宙邦若要在市場上繼續尋找所謂「合適的標的」進行收購的話是缺乏動力的,但極有可能後續還會與延安必康方面進行協商交易,對於公司來說這是一個更為優質的選擇。
記者注意到,2020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市場開始持續升溫,不斷刺激著相關產業鏈上下遊企業供需,作為鋰電池電解液核心原材料的六氟磷酸鋰價格也出現了明顯回暖,目前價格大約為11萬元/噸。一位電池從業者透露,隨著需求端重回高增長,供需格局有望進步一改善,預計明年新能源車和鋰電池需求將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