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US | 清華-MIT全球MBA:擁抱真正的多元性

2021-01-08 MBA中國網

Tsinghua University’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osts one of the university’s 28 programs where courses are offered in English. It’s the Tsinghua-MIT Global Masters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BA) Program. The program offers what it calls four core modules to its students – Analytical Foundation, Management Fundamentals, Soft-Skills and China and the World. Students are also free to choose amongst 9 tracks of elective courses or an exchange semester abroad in one of the 58 exchange partner schools in 26 different countries. Students can also apply to spend their second year at one of dual degree program partner schools including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HEC Paris.

When asked about their program, three students interviewed for this profile were unanimous: the element that they like best about the program is its diversity, with MBA candidates not just from other countries but from many previous employment backgrounds and cultures.

「At Harvard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y like to say how diverse they are, but really people mostly came from the same background, just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ey probably did the same things growing up, excelling in the same things,」 said Tian Zeng, a first-year Chinese MBA student who is a Harvard alumnu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But here, people not only com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ey also had different careers and did things I wasn’t familiar with, so it’s a very interesting mix of people.」

Tian worked for a Hollywood talent agency and in the movie industry before deciding to come back to China. The film industry is in a transition, he says, so he decided to take a break, giving him a chance to get a new degree.

Tian Zeng’s overall impression of the program is that the students in the program have different skills, so sometimes it is challenging for the professors to teach in ways that interest the entire class.

German student Moritz Bartsch is also a first-year, having just started the program in the Fall of 2018. He is very enthusiastic about China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Moritz decided to pursue an MBA to develop his soft skills in communicating with people better. After receiving a science degree at Oxford University and working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in London, he admitted that he lacked those people skills.

「Having this international class of half Chinese and hal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hallenges you in a non – class situation, as well to develop some intercultural skills that I wouldn’t have developed in Europe or America,」 said Moritz.

Born to a Syrian father and a Hungarian mother, Olga Kasabdji from Venezuela is definitely one of the program’s more culturally diverse students. Having worked in the event planning industry and also in the product design sector, she wanted to further develop her business skills.

Recently married, she and her husband were interested in experiencing China AND Chinese culture. They both decided to go back to school and, fortunately, they both got accepted in Tsinghua Masters programs, her in the Global MBA program and him in the International Master i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MEM). 「We both got in, same year and both (programs) last two years, so perfect,」 she said.

The MBA program has a class committee that tries to bring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ethnicities together. They even have a 「weekly blind date」 system which randomly pairs a Chinese student and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to allow them to bond outside of their usual groups and discover each other’s culture.

All three students interviewed say the program brings a new perspective to them and helps to shape their minds in a more business-oriented direction.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fered to these MBA candidates at a top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uch as Tsinghua are a big draw. But upon arrival, the students discover so much more about global education.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開設的清華-MIT全球工商管理碩士(Tsinghua-MIT Global MBA)項目是清華目前在辦的28個全英文授課研究生學位項目之一。該項目提供四個核心課程模塊,分別是軟技能模塊、分析基礎模塊、管理基礎模塊以及中國與世界模塊。學生可以選擇9個方向的眾多選修課程,或赴26個不同國家的58所合作學校之一,完成一學期的交換,或申請第二學年攻讀雙學位,目前雙學位的合作院校包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和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

我們採訪了三名該項目在讀學生。當被問及對項目的看法時,他們的觀點高度一致,都認為多元化體驗是最吸引人的特色。項目的入選者不僅來自不同國家,同時還具有多樣的職業和文化背景。

「哈佛大學一直宣稱自己的學生群體有多麼的多元化,但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有著類似的成長經歷,區別僅僅在於此經歷是在不同國家發生。他們的成長經歷相仿,甚至連優點都很相似。」 來自中國的2018級學生曾天這樣說道。他本科在哈佛大學主修比較文學。「但在這裡,同學們不僅來自不同的國家,更有著截然不同的職業經歷,很多人從事過我完全不熟悉的事情。這是由一群有趣的人組成的多元化集體。」

在決定回到中國之前,曾天在美國一家好萊塢經紀公司工作。現在美國電影業正處於轉型期,所以他決定給自己一個職業休整期,並利用這段時間來清華攻讀碩士學位。對於在清華的學習體驗,曾天指出項目同學的不同專業背景會讓教授面臨眾口難調的挑戰。

德國學生Moritz Bartsch在2018年秋季入讀該項目,之前他畢業於牛津大學,在英國倫敦從事軟體開發工作。他非常熱衷於了解中國以及學習中國文化。Moritz入讀全球MBA項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在之前的工作經歷中他意識到自己比較欠缺這方面技能。

Moritz說:「項目中中國學生和國際學生各佔一半。這為國際學生課下鍛鍊跨文化適應能力提供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環境。這是我在歐洲或美國求學所無法獲得的。」Moritz同時表示在適應北京的新生活方面中國同學為他提供了很大幫助。

出生成長在委內瑞拉的Olga Kasabdji絕對是項目中最能體現多元文化特色的一名學生。她的父親來自敘利亞,母親來自匈牙利。她曾從事大型活動策劃及產品設計相關工作,希望在項目中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商業技能。Olga最近剛剛結婚,她和丈夫都對中國和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婚後他們決定一起回到學校繼續深造,並且他們幸運地被清華大學同時錄取,分別就讀於全球MBA和國際工程管理碩士(IMEM)項目。她說:「我們倆同年被錄取,並且就讀的項目學制都是兩年,這簡直太完美了。」

清華-MIT全球MBA項目有一個班委會, 將來自不同背景和國家的學生凝聚在一起。他們甚至建立了一個夥伴機制,每周隨機將一名中國學生和一名國際學生結成夥伴,讓他們能夠與自己日常朋友圈以外的同學建立聯繫並深入了解彼此的文化。

接受採訪的三名學生均表示他們從此項目中受益良多。此項目不僅為他們打開了嶄新的視角,同時也幫助他們在更加商業化的導向下塑造新的思維模式。並且,在清華這樣一所國際知名高校的學習經歷能夠為項目學生帶來豐富的職業發展機會,這也是此項目能夠吸引眾多優秀學生的原因之一。加入該項目也讓學生加深了對全球教育的理解。

供稿:【新聞與傳播學院】清華大學國際教育傳播實踐教學探索教改項目組

編輯:【研究生院】呂敏知 劉麗霞 孫傅 李文

【經濟管理學院】荀多多

【社會科學學院】王俊良

END

更多閱讀

1

THIS IS US | Tsinghua-MIT Global MBA Program

2

THIS IS US | Alvaro Montoya: From an MBA to an entrepreneur

3

THIS IS US | How Max Jumps on the China Wave

4

THIS IS US | Jeremy Tai: How My MBA Opened The Door To Finance In China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清華-MIT全球MBA

相關焦點

  • 一切皆有可能|清華-MIT全球MBA畢業生維安妮...
    本文原標題:《一切皆有可能|清華-MIT全球MBA畢業生維安妮(Anne Victor)在清華經管學院2019畢業典禮上的發言》女士們、先生們,同學們、家長們,各位教職員工,院長和主任們:大家下午好。
  • THIS IS US | 胡錚禹:清華MBA畢業生如何打開通往人工智慧職場的大門
    導讀胡錚禹本科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碩士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他在英國生活了十餘年後,通過攻讀清華全球MBA項目重新建立起同中國的聯繫。MBA畢業後,他在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依圖科技開啟了新的職業生涯。
  • 清華-MIT全球MBAer孫月鵬:如果時光重頭,依然會堅定地選擇清華經管...
    我的答案是,我會非常堅定地繼續選擇清華MBA的全球項目。清華-MIT全球MBAer是一個年輕、有活力、昂揚著向上精神的群體。他們懷著各自對未來的期許來到清華園,又滿載著沉甸甸的收穫離開。兩年時光飛逝,他們中有的轉換了職業發展的軌道,有的遠渡重洋開始人生新徵程,不變的,只有直面全新挑戰的勇氣和不畏歸零重來的信心。
  • 校友故事 | 清華全球MBA畢業生從新聞記者到微軟和百度的職業變身
    劉拉雅於2015年至2017年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攻讀全球 MBA項目。該項目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與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合作辦學,既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又聚焦中國商業教育。在讀清華MBA期間,劉拉雅到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進行過一個學期的交換學習。在微軟位於紐約的辦公室接受首次面試時,她回顧了自己攻讀MBA的經歷。
  • MBA面試經典試題分析
    社會上對mba有不同的看法,你的評價是什麼? 我相信只靠mba教育是不能把一個平庸的人、不會認真學習思考的人培養成未來的企業領導者的,但我相信mba可以讓一個致力於成為未來企業領導人的人,努力學習思考並在實踐中積極鍛鍊的人更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企業領導者。
  • 備戰2022MBA /清華MBA難嗎?/博雅匯MBA
    清華大學MBA提前面試是國內最難申請的MBA商學院,每年的錄取率基本上保持在5%左右,同時在清華大學MBA提前面試過程中清華一直秉承著壓力面試的問題(和考核的邏輯有一定關聯性),導致很多申請者往往容易在壓力面試環節遇到問題。
  • 校友故事 | 給全球頂尖人工智慧初創企業插上騰飛翅膀的清華MBA...
    華薩曼說,如果沒有讀清華MBA的經歷,他不可能得到這份工作。華薩曼說,他很幸運能找到一份如同生活在科幻電影裡一般的工作。他大學主修機械和電氣工程,畢業後成為一名工程師,隨後在全球夥伴聯盟(Global Partners United)任項目經理。任職期間,他著手發展同中國長期的業務關係。華薩曼的工作職責是在中國部署美國能源技術。2013年,他離職並在北京創辦了自己的第二家公司,經營物流和運輸管理。那段時間,他覺得需要彌補在商業技能方面的短板。
  • 廣州性文化節展示多元性文化
    廣州性文化節展示多元性文化 (1/9)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11月14日,
  • 法國馬賽KEDGE商學院-上海交大Global MBA躍居全球EMBA 25強
    上海2015年10月21日電 /美通社/ -- 2015年10月19日,全球 EMBA 百強排行榜由英國《金融時報》(以下簡稱FT)發布。 (http://rankings.ft.com/businessschoolrankings/executive-mba-ranking-2015 ) 在諸多著名法國商學院中,馬賽 KEDGE 商學院 Global MBA 成為繼巴黎高等商學院 (HEC)、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INSEAD) 和 ESCP(歐洲商學院)之後,排名第四的法國 Executive MBA 項目
  • 校友故事|給全球頂尖人工智慧初創企業插上騰飛翅膀的清華MBA畢業生
    華薩曼說,如果沒有讀清華MBA的經歷,他不可能得到這份工作。他大學主修機械和電氣工程,畢業後成為一名工程師,隨後在全球夥伴聯盟(Global Partners United)任項目經理。 任職期間,他著手發展同中國長期的業務關係。華薩曼的工作職責是在中國部署美國能源技術。2013年,他離職並在北京創辦了自己的第二家公司,經營物流和運輸管理。
  • 清華五道口金融MBA英語組面難嗎?報考2022年清華五道口金融MBA
    獲悉,報考考生目前已經全部在推進清華五道口金融MBA材料和英語口語準備。關於清華五道口金融MBA材料:眾所周知,清華五道口金融MBA材料是非常複雜的,不僅包含了中英文材料,還包含了涉及的相關短文書寫中英文版本,所以想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的確是個難事。
  • 清華CS全球第4!USNews計算機專業排名出爐,67所大陸高校上榜
    清北是唯二進入全球前100的高校,相比於英美還有不小的差距,其中清華排名第28,北大排名第51,相比去年均進步了8位。 清華CS全球排名第四,亞洲第一 重點來了!在備受關注的世界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排名中,收錄的500所高校,有152所亞洲高校,67所大陸高校,清華成為唯一入選世界前10的高校,排名第4!
  • 清華宣布舉辦「雲上」清華全球暑期學校活動—新聞—科學網
    「雲上學堂」現場 7月3日,清華大學在該校舉行「雲上學堂」在線教學總結、分享、展望活動,全面總結了上半學年在線成果以及經驗,會上,該校宣布將舉辦「雲上」清華全球暑期學校活動如該校建築學院副教授鄭曉笛在回顧其與兄弟高校共享課程實踐時表示,「這種共同探索實時在線互動課程的共享模式,可以真正分享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踐行清華教師的使命與擔當!」 在講話中,清華大學校長邱勇代表清華向社會承諾,質量永遠是教學的生命線,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清華將持續推動在線教學的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深度融合,持續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面深化。
  • 史丹福大學mba學制
    史丹福大學mba學制2年,斯坦福商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師和學生的比率為6∶1,包括自1990年起的3位諾貝爾獎得主。MBA並不是通常所理解的碩士學位那麼簡單,它是一個系統而廣泛的專業。因此保證學生的多樣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 校友故事 | 從投資銀行到私募股權投資:清華MBA帶給我的職業轉變
    2014年,他被清華全球MBA項目和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同時錄取攻讀雙學位,當時他的目標是在兩年內完成來自中美全球兩大經濟體兩所最頂尖院校的碩士學位。他的GMAT考試成績達到760分,作為一個不會說中文的泰國學生,他在清華學習的一年中,通過努力學習中文,中文口語達到了驚人的流利水平,這些都證明了他出色的學習能力。
  • 陝北歷史文化的民俗多元性(1)
    據此而形成的陝北歷史文化在禮儀、飲食習慣、服飾居所、民間藝術、方言、地名等方面都體現了民俗文化多元性的特點。黃土高原「這片大陸四周有自然屏障,內部有結構的完整體系,形成一個地理單元。」[1](P-2)陝北作為一個人文地理單元,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交匯之地。
  • 聯考輔導: MBA聯考複習英語詞根表
    可信credit 信任  cur/cours 跑occurrence 出現,發生current 流通的  cycl 圓,環bicycle 自行車cyclone 旋風  D  di 日diary 日記diarist 記日記者  dict/dic 說predict 預言indicate 表示  太奇MBA www.tqmba.com
  • 北鬥,擁抱全球
    ,這標誌著北鬥系統正式從區域走向全球。巴基斯坦的交通運輸、港口管理,印尼的土地規劃、海岸線測繪,中俄的農業自動化……從光耀亞太,到擁抱全球,北鬥與世界分享中國「奇蹟」。群星指路,今天,你「北鬥」了嗎?1今天,你「北鬥」了嗎?
  • 精英MBA:申請長江 更好的選擇 ——關於長江英文MBA的十個問題
    致力於公益、全球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創新者;四、為什麼說「申請長江,是更好的選擇?」長江商學院英文MBA招生老師:毫無疑問,作為一家商學院,核心競爭力一定來自全職教授。自創辦之初,長江商學院就吸引了一批享譽全球的管理學教授常駐長江,紮根中國。
  • 《回到過去擁抱你》:回到過去也改變不了的,才是你真正的人生
    回到過去也改變不了的那些部分,才是一個人真正的人生。他也終於明白一個道理:「回到過去不是為了改變歷史,而是為了改變記憶」。這個發現,可以說是一聲驚雷,照亮了他在失去朋友之後,迷霧重重的內心,也照亮了銀幕前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