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胡錚禹本科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碩士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他在英國生活了十餘年後,通過攻讀清華全球MBA項目重新建立起同中國的聯繫。MBA畢業後,他在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依圖科技開啟了新的職業生涯。
胡錚禹
對於希望在科技領域中脫穎而出的專業人士來說,中國科技行業的快速發展態勢在整個世界範圍可謂異軍突起。僅在2018年,就有大約100家中國科技初創公司成為「獨角獸」,每個公司的估值都在10億美元以上。
在人工智慧領域,中國已經達到世界領先地位。最近一項研究表明,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人工智慧的權威力量。今年中國發表的有關人工智慧的研究論文數量首次超過美國並被廣泛引用。
胡錚禹希望抓住中國快速發展的機遇,他決定回到祖國並把申請就讀商學院作為重新了解中國商業環境的橋梁,清華全球MBA項目成為他的不二選擇。清華全球MBA項目是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與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合作辦學的,項目在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的同時,聚焦中國商業教育。
在攻讀清華全球MBA項目期間,胡錚禹得以進入蓬勃發展的科技行業,成為AI獨角獸企業依圖科技的一員。
清華經管學院舉行年度顧問委員會會議期間,胡錚禹擔任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院長大衛·斯密特雷恩講座的主持人
01
重返中國的橋梁
胡錚禹16歲時離開中國到英國讀書,先在什魯斯伯裡公學(Shrewsbury School)完成了A Level課程,而後獲得牛津大學的數學與統計學本科學位以及劍橋大學的金融碩士學位。
憑藉著出色的學術背景,他碩士畢業後加入位於倫敦的湯森路透,負責財稅軟體產品線及在其新興市場的突破和落地。
「我非常喜歡我在倫敦的團隊,」他回憶說,「但是工作幾年後,我開始考慮回中國發展。中國市場正變得非常有活力,新的商業模式和公司不斷湧現。」
申請就讀商學院成為胡錚禹重返中國的橋梁。離開中國11年後,他需要時間去適應並重新建立同周圍環境的聯繫。在研究備選學校時,清華全球MBA項目引起了胡錚禹的注意,該項目是清華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聯合辦學的,清華和麻省理工均以技術和工程專業見長,兩校的強強結合,完全符合他的興趣。
02
全球技術變革
在胡錚禹看來,赴史丹福大學進行考察並與斯坦福MBA學生一起進行學習的交換項目是清華MBA學習經歷中的一大亮點。胡錚禹和清華MBA以及斯坦福MBA的同學們共同研究和對比了北京和矽谷的VR(虛擬實境)和AR(增強現實)技術公司的發展並對未來做出展望。
「美國的工作模式更加自由,」胡錚禹在比較中美科技企業差異時解釋道。「中國則更具組織性和目標導向性。」
斯坦福之旅還包括訪問所在地區的兩家著名科技巨頭:特斯拉和谷歌。
胡錚禹在這次遊學中收穫頗豐,他全面了解了中美兩國不同科技領域的格局,並準備在中國的科技領域尋找自己的位置。
胡錚禹和斯坦福-清華MBA交換項目的同學們在谷歌園區
03
尋找獨角獸
胡錚禹曾考慮藉助MBA的資源優勢創辦自己的公司。後來,在一位同學牽線搭橋下,他同依圖科技建立起聯繫。在看到依圖不斷發展的潛力後,他決定加入公司。
「我的同學對我說,這家公司將成為中國非常有影響力的公司。」他回憶道。
胡錚禹2017年加入依圖,當時公司約有300名員工。兩年之後的今天,公司規模是當年的數倍,員工人數超過1000人。
依圖專注研究AI算法及晶片技術,是軟體和硬體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AI技術可應用於包括城市管理、醫療健康、商業服務在內的諸多領域。
例如,最近的一項研究進展可能會大大提高癌症篩查的效率,通過分析掃描、超聲波和書面記錄等數據,從而在幾秒鐘內對癌症進行判斷。
依圖致力於通過AI來不斷提升生產效率、改善生活水平,這引起胡錚禹的強烈共鳴。「選擇一家同自己的理念相互兼容的公司非常重要,」他解釋道,「人工智慧在改變目前信息計算和連接的邏輯,是資訊時代的下一個明星,也是科技世界中的關鍵角色。」
最初的六個月實習期過後,胡錚禹正式加入了公司的戰略部。
胡錚禹說,工作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包括很多行業分析。他覺得自己讀MBA期間學到的技能對工作很有幫助。
「讀MBA會讓你學會如何在一個需要團隊協作的環境中開展工作,」他說,比如「TechMark」等課程模塊需要他們能夠組成緊密團結的團隊,迅速為一家虛擬公司做出業務決策。
胡錚禹在讀清華MBA期間,作為學生代表與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法國安盛集團主席丹尼斯·杜弗恩和凱雷集團聯合創始人兼聯合執行董事長大衛·魯賓斯坦進行交流
胡錚禹在讀清華MBA期間,參與組織了清華經管學院一年一度的顧問委員會委員與學生的交流活動,胡錚禹從中學習到很多來自世界頂級公司的商界領袖對商業的獨到見解。每年都有來自騰訊、阿里巴巴、法國安盛集團和可口可樂等知名公司的的創始人或總裁參加與學生的交流活動。
「他們分享了很多經驗,」胡錚禹回憶道。「這些都是我從MBA項目中獲得的最寶貴的收穫。」
胡錚禹打算在未來幾年在人工智慧行業裡繼續成長,但他也對未來生活可能帶來的新變化持開放態度。他說,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誰也無法預測自己未來會在哪裡承擔什麼樣的角色。
不過,正是有了讀MBA的經歷,胡錚禹才找到了他所熱愛的事業。「如果沒有這座返回祖國的橋梁,我也不知自己現在會身在何處,」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