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的留學畢業生去了美國,清華北大畢業生都愛去美國

2020-12-05 公務員考試挺簡單

近日,各高校紛紛公布了2018屆畢業生的就業報告,其中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兩所大學的就業數據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在我們這些非清華、北大的人看來,能夠考進這兩所中國頂尖學府的大學生,可以說是我國的頂尖人才,他們應該不愁就業。但是從兩校的就業質量報告來看,北京大學的總體就業率為98.02%,清華大學的總體就業率為99%。其中北京大學的未就業人數為90人,清華大學的未就業人數為70人。

在未就業的大學生中,大部分人擬繼續深造(50%-80%),也就是說可能今年考研、考博失敗,準備來年再戰,這部分人以本科生居多。那麼我們不禁要問了,清華、北大的本科生考研會考哪所大學呢?估計很多人已經想到答案了——出國。

根據公布的數據,北京大學升學人數為2666人,其中出國(境)留學人數為1148人,國內升學人數為1518人,分別佔到了畢業生總數的15.21%和20.11%。具體到各學歷來看,本科生出國(境)率為30.3%,碩士5.4%,博士10.8%。也就是說本科生最愛出國,平均每3個本科生就有1人選擇出國,這個比例還是蠻大的。

摘自北京大學就業質量報告

再來看看清華大學的數據,清華大學繼續深造的畢業生總數為3131人,佔比為45%。其中出國(境)人數為1146人,國內升學人數為1985人,分別佔比16.5%和28.5%。分學歷來看,本科生出國(境)率為26.3%,碩士6.7%,博士12.6%。與北京大學相比,清華大學畢業生的出國(境)率要低一些。

那麼,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出國留學,都會選擇哪些國家呢?在這一點上,兩校畢業生似乎達成了共識——美國。根據數據,北京大學出國(境)的留學人數中有59.84%選擇了美國,清華大學留學生有69.5%選擇了美國。

通過比較我們發現,兩所高校的本科生更愛出國,而碩士和博士的出國(境)率比本科生要低很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相關焦點

  • 人才流失調查顯示:清華北大7成畢業生去美國留學
    今年,中國科協發布的中國第一份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表明,儘管中國科技人力資源已經出現「回流」趨勢,留學歸國人員數量持續增長,但流出明顯大於流入,「人才流失」現象仍然比較嚴重,高層次科技人力資源稀缺現象依然存在。
  • 清華大學發布2019年畢業生就業報告,只有少部分人去美國留學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有些人不停地炒作清華大學的畢業生都去了美國的話題,有人借題發揮,說什麼清華大學在為美國輸送人才,更有人藉此進行道德綁架,說什麼清華的學生出國是貪圖安樂,不回國,甚至不愛國。然而,根據最新發布的《清華大學2019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包括本科、碩士和博士在內的清華大學畢業生只有很少一部分選擇去美國留學。
  • 清華北大專門「給美國培養人才」?真實數據「打臉」謠言
    清華、北大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有目共睹。 而隨著網絡的發展,層出不窮的消息也是眼花繚亂,清華北大這樣的國內頂尖學府也因為學生出國留學的事情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甚至有傳言稱:超八成的清華北大出國留學的學生都選擇留在美國。
  • 都說清華北大是為美國提供人才的後花園,真相究竟如何?
    提起中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所有人不約而同地都會想到清華和北大。如果能夠邁入這兩所學府去學習,足以讓很多人對自己抱以羨慕的目光,但能邁入清華北大的確實少之又少,那山東省距離,一年60萬高考生,能邁入清華的只有不到200人。
  • 為何清華畢業生多選擇去華為?這就是美國打壓華為的真相
    第一階段:以國企和事業單位為主,那是在早期所有中國的國家企業備受大學生的歡迎,當時那個時候還實施分配製,所以大部分大學生都選擇了去國企或事業單位。第二階段:國家經濟放開及搞活以後,大量的外資進入中國,外資以規範的管理和較高的薪酬吸引了大批畢業生,所以這個階段,大學生特別是知名學校的畢業生,基本上都選擇去了外資。
  • 清華、北大畢業生「民辦中學當老師」的背後,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最近,杭州市文淵中學2020年第一輪教師招聘擬錄用人員名單引發網友熱議,這是因為擬錄用的35人當中,除了有兩人分別是北京體育大學、美國範德堡大學的畢業生外,其餘33人均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畢業生。一、清華、北大只是最高學歷畢業院校一般來說,人們口中所說的「清華、北大畢業生」更側重於通過高考考上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也就是本科階段就讀於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但是,杭州文淵中學錄用的33名清華、北大畢業生,本科階段並不一定就讀於清華、北大。
  • 工學冷門專業,力學畢業生都去哪了?
    強基計劃招收的都是基礎類專業,培養的是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拔尖人才。而力學就是其中的招生專業,招生院校也有清華、北大等名校。由此可見力學的重要性。至2020年,力學設有兩個本科專業,分別是:理論與應用力學、工程力學。這兩個專業學制均為四年,其中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可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 杭州餘杭區街道辦招的清華北大畢業生2年後去哪兒了?
    日前,一份「餘杭區街道辦事處的錄用人員名單」公示截圖在網上流傳,名單中清一色都是北大、清華的碩博,甚至還有生物學、地球物理等專業博士。本文圖均為 紅星新聞 圖雖然餘杭區委組織部此後回應說,這張公示截圖是2018年的招聘名單,還有很多來自其他地區的選調生,「清華、北大的學生來街道工作並非大材小用,是餘杭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 美國網羅全球人才?僅矽谷就2萬清華畢業生,在為別人培養?
    清華畢業生加入美國籍,為美國社會服務?美國從全世界收割人才,到底憑什麼?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美國是世界頭號強國,還是世界人才的聚集地,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海外人才前往美國。我國清華、北大等名校很多本科畢業生都會選擇前往美國繼續深造,而且在畢業後,其中一部分都選擇了繼續留在美國企業工作或進行科研。僅矽谷就有近2萬清華畢業生?在我國一檔訪談欄目中,著名教授金燦榮曾提及過,美國一直都致力於網羅全球人才。
  • 那些優秀的清華「未畢業生」們
    但他在北大得不到滿足,翌夏又插班考入以「新鮮健康」馳名的清華英文科。進入清華後,他覺得清華環境確實清新,勝於北大。張光人在清華也參加過政治活動,但感覺甚為寂寥。而對學校規定的功課,張光人沒興趣,上課更覺吃力。正在無所適從之時,北伐軍佔領了湖北,南方的革命熱潮澎湃,他與人商量後,毅然決定棄學奔革命。臨行前,為了辦手續,張光人去找當時清華的教務長梅貽琦。
  • 淺談印度教育的人才流失:印度留學生在美國矽谷,比清華畢業生多
    和中國的清華北大一樣,印度教育也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 我國著名教授金燦榮曾在一次訪談節目中提到,美國一直在全球將近76億人中大量收割人才,根據加州教育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5年,光加州矽谷就收割了將近2萬名清華大學畢業生,小小一個矽谷就吸引這麼多精英,整個美國豈不是更多,真的是令人無法想像。
  • 13 所高校被美國納入「實體清單」,清華、北大不在列!為什麼?
    為什麼清華、北大不在「實體清單」之列? 提到清華、北大,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論高考的錄取分數,這兩所高校在每一個省份都是前二的存在。換句話說,我國最頂級的人才,都去到了清華、北大。最頂級的人才,都去到了清華、北大,按理說它們的存在更應該讓美國害怕。然而結果卻不是這樣,這又是為什麼呢?
  • 在美國,會計專業留學畢業生,他們都去做什麼了?
    01 就業導向型成為「新寵」 在當下留學熱不斷升溫、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大背景下,許多學生改變了原來的自己愛好選專業的策略。一種注重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需要的能力、強調為學生就業提供綜合服務的「就業導向型留學」正在成為留學行業的「新寵。」
  • 1萬多清華畢業生留在美國矽谷,熱血愛國的清華精神,時間會證明
    然而,一則報導來襲,在這等殊榮之下,清華大學卻引來了一些人的質疑,甚至背負起了「為美國培養人才」的帽子。 據悉,截止2015年,清華在舊金山灣區的校友保守估計超過1萬人,更有專家指出美國矽谷清華生有接近2萬人,而在矽谷的清華畢業生絕大部分技術出色,是中國拔尖的精英所在。
  • 浙江一中學錄用的清華、北大畢業生年薪30萬,該校學費不會便宜吧
    現如今,說起北大、清華的學生,那都是人人豔羨的天子驕子;對於畢業後的就業方向,很多北大清華學子進入政界、商界的較多,而進入教育界,尤其是教育一線的相對偏少。不過,在浙江杭州的一所中學,卻招攬了數十位清華北大的畢業生。
  • 清華北大畢業生爭相到浙江當中學老師 學霸教得好學生嗎?
    大家最關注的點莫過於,名單中的35名擬錄用人員,有33人都畢業於清華北大,且不是碩士就是博士。北清畢業生到中學「搶飯碗」 三年前就有苗頭其實在浙江,早已有好幾所中學在試水招聘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作為新教師。海亮教育從今年9月開始連續舉辦多場校園招聘會,截止到11月3日,1793人投遞簡歷,其中清北畢業生114人,本科階段就讀清華、北大的佔47.37%。
  • 清華、交大、南大、上紐大發布畢業生報告,畢業生深造率均超6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清華本科畢業生出國留學的比例相比去年大幅降低了近10個百分點。去年清華2019屆本科生的出國留學深造率為24.6%。 不過清華畢業生依舊深受國外名校青睞,根據報告數據,6成出國留學畢業生都前往泰晤士排名世界前五十的大學就讀,哥倫比亞大學、牛津大學、加州伯克利、CMU、密西根安娜堡、東京大學這幾所世界名校錄取人數超過20人。
  • 政治舞臺上的北大畢業生
    政治觀察人士將之概括為「清華現象」,而在最近的人事調整中,這一現象已不醒目。    按照通常的正部級官員65歲、副部級官員60歲退出「一線領導」崗位的標準,在未來5年內,目前在任的清華教育背景的官員,至少超過一半的人將進入這個序列。    對政治舞臺上北大畢業生增多,李成認為,「這是一個可以關注的現象」。
  • 街道辦招8人清華北大畢業生:理想主義者的陣亡
    餘杭區負責人表示,清華北大畢生來此,並非大材小用,他們需要專業性很強青年才俊。也就是說,北大清華的畢業生,到餘杭區街道辦,屬於專業對口、學識對標,剛剛好。深挖一下東湖街道辦,原來真不是一般的地方。2018年,北大法學院碩士柳雲南來此,一年後就升任街道的團工委書記。餘杭區街道辦,工作穩定,最重要的是晉升渠道暢通,為後續的仕途打下堅實的基礎。通往官場的天堂,原來是這個餘杭。
  • 施一公:清華學生留學後大多都不回國,在美國碌碌無為卻很滿足
    學校越好,學生留學後歸國的越少根據2019年中國留學白皮書,只有28%的中國學生選擇畢業後立即回國就業。學生本科學校越好,學生留學後歸國的越少。以清華大學為例,清華大學2019屆畢業生中,選擇出國深造的本科生699人,碩士137人,博士199人。據網上的數據調查,清華學生選擇回國的比例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