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清華畢業生多選擇去華為?這就是美國打壓華為的真相

2020-12-04 非知名首席人事官

文|小蝸牛、民企集團首席人事官全文932字、閱讀需要2分鐘

【職場題記】

關於中國大學生就業,這麼多年來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國企和事業單位為主,那是在早期所有中國的國家企業備受大學生的歡迎,當時那個時候還實施分配製,所以大部分大學生都選擇了去國企或事業單位。

第二階段:國家經濟放開及搞活以後,大量的外資進入中國,外資以規範的管理和較高的薪酬吸引了大批畢業生,所以這個階段,大學生特別是知名學校的畢業生,基本上都選擇去了外資。

第三階段:也就是當下,隨著民營企業的崛起,選擇去中國的企業成為一種熱點,特別是選擇去中國的民營企業成為當下的亮點,而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標杆企業的崛起,成為很多大學生的首選。

據就業數據統計,2019年清華大學加盟華為的畢業生接近400名,超過了後面如騰訊及阿里的總和。作為同樣知名的企業,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清華學生選擇去華為呢?

【1】清華是中國理工科的最高學府

清華被稱為中國工程師的搖籃,裡面有一批優秀的中國工科精英,其實這一部分人就是中國高科技主要的接班人。有人提到安徽的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更多的是理科院校,培養的更多畢業生是基礎科學研究領域的。

【2】華為真正管理殺手是人才機制

其實人才很多,中國與全世界滿天飄飛的都是人才,但是這些人才往往懷才不遇,所以對中國也好,對民企也好,最大的問題是缺乏人才機制,而華為卻具備將頂級人才市場化的這一人才管理能力。所以華為能夠讓知識分子最大化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人生的價值,這就是華為吸引清華學生的必然的原因。

【3】華為的薪酬回報體系全球領先華為近20萬人的員工團隊,平均年薪可以突破70萬。這個數據基本上可以在世界上排在前位,只有一些特殊的行業與企業,如四大會計事務所才有可能達到如此高的薪酬,因此華為的薪酬吸引力不僅在中國是領先的,在世界上都是具有吸引力的。在同等的情況下,大學生當然選擇薪酬更高的了。

【人力資源視角】

而華為的人才管理體系,才是美國所懼怕的。因為華為可以將頂級的中國畢業生在短時間內成為優秀的工程師,並且可以通過這樣的工程師團隊,攻破世界上頂級科技難題,包括美國現在所掌握的核心技術,你說美國怕不怕?你說美國美國要不要打擊華為?

相關焦點

  • 為何是華科?清北的天才學子去了哪裡?人大教授:美國矽谷和金融
    因此這也是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華為天才少年張霽在接受採訪中表達自己拒絕了300萬年薪的offer,卻要選擇加入華為的原因之一,張霽希望自己能和華為共渡難關。而在華為四名的天才少年的畢業生中,不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畢業生的身影,因此網友們紛紛質疑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人才培養水平!
  • 華為出售榮耀,或許只是一種應對肆意打壓的障眼法!
    前些日子,華為千億出售榮耀引起激烈轟動,對於華為出售榮耀一事,無非有兩種聲音,一是華為受美國等國家打壓,晶片斷供,已無力支撐;二是壯士斷腕,出售榮耀,是讓榮耀避免打壓,獲得新生!那麼華為出售榮耀到底意欲何為?
  • 補洞、求生存 面對美國打壓升級,華為透露新動向
    使用華為產品和服務的30多億人口的信息通訊也會受到影響。2020年5月18日,華為公司第十七屆全球分析師大會18日在深圳開幕。同日華為發布關於美國商務部針對華為修改直接產品規則的媒體聲明:華為強烈反對美國商務部僅針對華為的直接產品規則修改。
  • 美國制裁清單為何沒有清華北大?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科學無國界
    美國商務部更是採取實際行動,不斷擴充制裁清單的成員名額,這種行為完全是以損人又害己的方式去幹預中國的強大之路。同時很多人看到名單後不免發出疑問:美國制裁清單為何沒有清華北大?浙江大學教授鄭強也給出了答案:科學無國界。
  • 美國舉國之力打壓又如何!華為業績不降反升,有實力就是這麼硬氣
    近期,美國頗為無奈的放棄了對華為的打壓,允許美國供應商恢復跟華為之間的合作,這意味著美國對華為為期一個多月的封鎖告一段落,雖然美國不斷的強調,華為仍在實體清單當中,並且不允許影響美國安全的產品出售給華為,但是這也僅僅是一塊遮羞布罷了。
  • 中國與沙特合作,打壓華為的結果或超出美國掌控
    路透社10月23日的消息報導,沙特的數據部門與中國企業華為,進行了洽談並達成合作,中國與沙特雙方,就之前抵制華為問題進行了溝通。這一新聞的報導,意味著以美為首的國家,抵制華為的計劃已經出現了裂痕。
  • 孟晚舟事件是美國打壓華為的一個下恥的手段,一切的起因是華為的5G...
    2020-12-18 09:27:52 來源: 高琪娛樂站 舉報   孟晚舟事件是美國打壓華為的一個下恥的手段
  • 華為招收「雙一流」畢業生排名,清華第18,北大沒擠進前20
    現在31省市2021年高考的報名環節已經結束了,2021年高考的備戰要正式開啟了,考生在決定報考什麼大學時,肯定都是奔著985、211和雙一流等這類重點院校去的,這類院校在辦學水平、教學質量、學科實力和師資力量等方面都是優於其他高校的。
  • 華為捨棄清華選擇西北工業大學戰略原因是?
    我是大家的好朋友,大堅果張老師,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華為選擇在西工大設立鴻蒙生態箐英班的那些事。最近這兩年中美關係急轉直下,中美貿易戰也是一再升級,美國這個國家更是不顧各種國際準則開始喪心病狂地對中國各大企業和高校實行技術封鎖和制裁,這些都讓中國不得不從戰略上重新審視中美關係。
  • 原來,這才是華為事件的真相!
    如果誣告成功,你知道後果多嚴重嗎...... 對此,華為再也沒有作出新的回應,真相到底如何,看來,還得等子彈再飛一會。要參君覺得,說出這種話的人,不是無知,就是惡意中傷:任正非,一位70歲還在戰場拼殺、從不享受安逸的中國企業家,一位連生死都已看開而不貪執的人,怎麼可能執著於那幾角幾毛? 歷史是今天的最好一面鏡子!多年來,任正非從來就沒有虧待過員工中的奮鬥者!這些年,華為利潤看起來挺多,但任正非選擇的,是把利潤分享給員工。
  • 中國臺灣臺積電為何會斷供華為,倒戈老美?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隨著華為的越來越強大,老美開始害怕了。使出各種陰狠毒辣的怪招打壓著華為。前有禁止華為設備對美國出口,後有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被抓。然而,這一切都不及斷供晶片、禁用ARM架構來的致命。這兩項技術非一朝一夕所能研發出來。
  • 許晨陽、顏寧出走美國的真相是什麼?中國教育沒有人才戰略眼光!
    近年來清華北大等高校的大面積留學生出國不歸引起了中國公眾的不滿。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曾談到,我這屆的清華畢業生有2216人,大約有1600選擇到美國留學,大部分現在還在美國。至今有2萬清北生,25萬華人,在矽谷工作,不願回國。
  • 美國打壓華為事件十問:為什麼我國半導體行業不必悲觀
    對德國、英國等國家,美國隨時可以說不讓你用華為的東西,對於第三國來說,這是不可容忍的。其實美國還是非常慎重,這次威懾大於實際,對川普的選票有好處,另外也會加大華為的客戶的憂慮,可能對華為的訂單砍一砍。這個事情實際上是美國撕毀了商業信譽,籤過的條件都撕毀了,美國想幹這個事情,是要拿著自己的商業信譽去做的。分析美國對華為的制裁,還是要分析下美國的決策模式。
  • 培養百位將領、19位院士,這所大學力壓清華北大成「華為的母校」
    很多人都知道,985工程大學認可度是遠遠高於211工程大學的,也是公認的頂級學校,但有一個例外,作為現在商業巨頭的企業華為公司,就非常青睞一個211工程大學,這所學校還有「華為人的母校」的美譽,看似平平無奇的學校,在這看來還真是令人十分意外。
  • 華為被美國打壓下,國人助攻蘋果拿第一!
    大家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的一個事情就是,現在的手機都在降價,不管是4G手機還是5G手機,大家都在一窩蜂似的降下價格。就連蘋果三星這種比較高高在上的手機也不可避免地降下價格,特別是對於蘋果來說更是如此,而對於國產陣營來說就更是如此了。那麼先不談手機銷量排行,我們現在先來看一下手機的銷售額排行吧,因為不管你賣出多少部手機,最終手機廠商在意的都是手機的銷售額利潤!
  • 專訪清華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美國如對華為再出手,中國怎麼辦?
    專訪清華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美國如對華為再出手,中國怎麼辦?
  • 華為需要哪些專業的畢業生?
    華為東莞松山湖基地我們先來看看華為公司招聘的主要崗位有哪些,下面是華為公司2020年應屆畢業生招聘的主要大類崗位。我們一說到華為,都知道它是一家通信公司,我們很多人以為這類公司需要的就是通信、電子信息、計算機軟體類專業的畢業生。其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任何一家公司要正常經營,就需要各個部門通力協作才行。
  • 清華、交大、南大、上紐大發布畢業生報告,畢業生深造率均超6成!
    按照不成文慣例,歲末年初是各大高校發布《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的集中期。眼下就有包括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紐約大學等多所高校公布了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清華大學
  • 富士康的高級工程師,為什麼最後都選擇了華為?
    在深圳,幾乎沒有人不知道華為與富士康,兩家企業總部都設在深圳龍華,穿過華為的前面的街道,一側就是富士康,兩家企業都在深圳創造著科技神話,而且都是在製造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1988年的時候,富士康在當時中國大陸急需招商引資的背景下,以臺資企業的身份入駐深圳,當時郭臺銘看到深圳龍華這一腹地鄰靠東莞,而且龍華延伸出大海,並指向香港,有著大鵬展翅之勢,然後選擇了龍華為富士康的首選地點,然後用其招牌產品連接器Foxconn的諧音富士康,寓意為像狐狸一樣的智慧。
  • 美國「制裁」華為 為何臺灣應該要緊張?
    去年5月,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今年5月,美國頒布史上最嚴禁令,對華為再度痛下狠手。美國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兩則針對華為的消息:其一,延長華為臨時許可90天。報導稱,華為遭遇美國強力封鎖,尋求支援,聯發科也是市場點名可能受惠華為晶片轉單的對象。但業內人表示,鑑於美國禁令影響和相關人力資源投入,聯發科不敢答應華為的巨額訂單。華為遭受制裁引發島內輿論「去臺化」擔憂。臺灣《遠見》在專文中表示,美國此番再度對華為開鍘,將加速中國大陸「去美化」進程。一旦中國大陸成功扶植自身科技鏈,下一步是否會「去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