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MIT全球MBAer孫月鵬:如果時光重頭,依然會堅定地選擇清華經管...

2020-11-30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想知道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就問問現在的自己,如果回到當時,是否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我的答案是,我會非常堅定地繼續選擇清華MBA的全球項目。

清華-MIT全球MBAer是一個年輕、有活力、昂揚著向上精神的群體。他們懷著各自對未來的期許來到清華園,又滿載著沉甸甸的收穫離開。兩年時光飛逝,他們中有的轉換了職業發展的軌道,有的遠渡重洋開始人生新徵程,不變的,只有直面全新挑戰的勇氣和不畏歸零重來的信心。

這是他們的故事,願給你以啟示。

渴求職業轉型

大家好,我是孫月鵬,2014年至2016年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修讀全球MBA。

在進入清華大學之前,我有三年的工作經驗,分別為中國五礦集團旗下五礦地產和上投摩根基金,考慮到提升學識技能和實現職業目標,希望能夠在金融行業中更為精進,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擴展自己的國際視野,選定申請清華全球MBA。

如果用兩個字來概括我的整個清華經歷,就是「轉型」。進入清華全球MBA項目的初衷是希望轉型,在校期間我也希望能夠找到職業轉型的路徑。求學兩年的時間裡,把握好全日制時間更為充裕的優勢,做好每月每周每日的計劃,完成了多份實習,體會了金融行業中各細分領域的特點,實習覆蓋面包括金融行業裡的股權投資、固定收益、投資銀行和信託等等。豐富的體悟幫助找到了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畢業後我投身到文娛教育行業的一級股權投資,先後在聯想控股旗下君聯資本和俞敏洪老師和盛希泰先生創立的洪泰基金從事股權投資工作。目前擔任洪泰基金投資副總裁,專注於成長期的文娛教育行業投資。今年非常有幸能夠入選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榜單。

孫月鵬

2014級清華-MIT全球MBA

洪泰基金投資副總裁

福布斯2018年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

關於MBA有四問

關於修讀MBA,我認為有四個問題需要解決:

第一個問題是否應該選擇修讀MBA?

第二個問題是應該選擇修讀哪所學校的MBA?

第三個問題是應該如何獲得最終的錄取?

第四個問題是開始就讀之後應該做什麼?

前兩個是動因,後兩個是方法。前兩個問題度量了你在未來努力的方向,後兩個問題決定了能否真正實現最初想法的問題。

對於第一個問題,我希望能夠獲得職業轉型。實現職業轉型,路徑有很多條,可以考研,可以去國外讀MBA,也可以在實際工作中找尋機會,基於當時的情況,我確定的目標是根植於國內發展,以北京為大本營,同時提升自己的國際視野。加之考慮自己之前的工作經驗的保留和未來人脈圈的積累,確定了選擇內地優秀的院校修讀MBA。

選擇清華時,我參加了多次清華的宣講,清華的內在氣質深深的吸引了我,作為MBA教育的翹楚,清華理性、嚴謹、踏實、勤奮的風格更適合我,以實幹來證明自己。同時全球MBA項目也更符合希望轉型的內在需求。

offer與清華校友

報考的時候非常幸運,一路比較順利地就走了過來。在準備MBA錄取時,如果你之前基礎較為紮實,那花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每天做一套題,就有把握順利通過聯考。我當時大概準備了一個月,每天晚上下班回家之後做一套題,持續不間斷並且及時溫習錯題,最終以滿意的成績通過了聯考。

進入清華只是一個門檻,能否實現最初的目標則取決我們能否真正把握好時間,踐行之前的計劃,在清華園學習的時間不斷的努力。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印象最深刻的第一年結束後的暑假,剛剛結束MIT的課程從美國回來之後,我同時承擔了三份實習,基本上每天睡四個小時左右。雖然異常辛苦,但這幾個月的時間為我的職業選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後也都獲得了Return-Offer。

在這裡我要非常感謝清華MBA的校友導師,最初的實習機會是偶然的機會一位在知名金融機構校友的推薦,薪火相傳、知遇互助,正是清華校友之間情誼,也是清華精神的體現。清華MBA在遴選候選人時會從內核到外延,進行高標準的選擇,所以當開始學習時,你會遇到志趣相投的夥伴,進入學習時會安排學習小組,後來我們學習小組裡的七人成為摯友,畢業之後一直相互支持。

豐富的知識資源和校園生活給每一人以實現其目標的機會,只可惜在校的時間是短暫的,但是清華正如心底的烙印,在我畢業之後的時間裡,時時回想、異常留戀。如果時光重頭,我依然會堅定地選擇清華MBA。

相關焦點

  • 第13屆三螺旋國際會議在清華經管召開
    第13屆三螺旋國際會議在清華經管召開來源:新華網 2015-8-31  近日,由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和三螺旋協會聯合主辦的第13屆三螺旋國際會議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舉行。這是該會議首次在中國舉辦。本屆大會主題為「學術-產業-政府三螺旋模型——服務於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國家」。
  • 一切皆有可能|清華-MIT全球MBA畢業生維安妮...
    本文原標題:《一切皆有可能|清華-MIT全球MBA畢業生維安妮(Anne Victor)在清華經管學院2019畢業典禮上的發言》女士們、先生們,同學們、家長們,各位教職員工,院長和主任們:大家下午好。
  • 清華經管EMBA「未來科技·賦能產業升級」主題論壇召開
    論壇現場陳煜波教授與北京北鬥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清華經管EMBA2008級校友李建輝;廣州廣電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未來科技EMBA2020級校友黃敦鵬;福建睿思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未來科技EMBA2020級校友廖興旺;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陳寬,圍繞數位化轉型與全球經濟的走勢,共話數字經濟產業變革。
  • 清華經管深圳研究院花落福田,將培養博碩、高管等人才
    清華經管學院 供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悉,9月26日,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深圳正式籤署共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深圳研究院的合作協議。這意味著清華經管深圳研究院建設進入實質階段。後續,雙方將依該研究院建設清華經管學院深圳院區和清華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創新管理學科。
  • 清華經管學院正式宣布行政換屆:白重恩任院長,接棒錢穎一
    陳旭書記對清華經管學院新一屆的行政班子以及學院工作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始終把人才培養放在學院工作的第一重要位置,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時所說的——「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培養人才根本要靠教育。」 二是要更好地加強學院文化建設,特別是師德、師風、學風、院風的建設,努力提升學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清華經管學院與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展開合作
    近日,清華經管學院與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技術院經營學院聯合開設的「技術經營CEO課程」在清華經管學院開課。參加此次中國課程模塊學習的韓方人士有: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副校長兼技術經營學院院長金英俊、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技術經營學院運營委員金景雄教授、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技術經營學院事務局長金善由。清華經管學院高級管理培訓中心主任薛鐳教授出席了開學儀式並致辭。
  • 清華經管重啟國企高管培訓,錢穎一:不是學位項目
    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驅動力,取決於該國所處的發展階段:發達國家,像美國、日本等處於技術前沿的國家,它們沒有別的選擇,創新是唯一的驅動力,他們只能依靠創新驅動增長;貧窮國家主要靠資源驅動,基本不需要靠創新驅動,可以靠模仿。中國在過去的30多年中大致是這種模式。而中等收入國家介於兩者之間:與發達國家相比,資源驅動仍有空間,但是與貧窮國家相比,則需要更多地靠創新驅動。
  • 我眼中的FMBA | 清華-港中大FMBA招生校友分享會(北京三元橋場)
    內容來源:2020年11月26日,由清華-港中大FMBA舉辦的招生校友分享會。11月26日,清華-港中大FMBA項目第二批招生校友分享會如期而至。本次招生校友分享會走進北京三元橋,不僅有乾貨滿滿的項目招生政策內容,還特意邀請各領域傑出校友共話項目感悟,共譜精彩華章。
  • 喜訊| 清華經管學院4位教授入選愛思唯爾2019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清華經管學院共有4位教授入選此次榜單。清華經管學院弗裡曼講席教授、經濟系教授、院長白重恩和清華經管學院經濟系教授、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錢穎一入選「經濟,經濟計量學和金融」領域榜單;清華經管學院市場營銷系教授、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陳煜波和清華經管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副教授白思迪(Steven White)入選「商業,管理和會計」領域榜單。
  • 陳秉正:大規模傳染病的風險特徵和應對策略 | 清華經管說 · 特輯
    例如根據有關模型的分析,像1957年那樣導致近百萬人死亡的「亞洲流感」大約40年發生一次;像1918年那樣導致全球數千萬人死亡的「西班牙型流感」大約475年發生一次。其次,大規模傳染病一旦發生就可能會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 清華經管:關於「領導力」,你需要知道這些!
    大約20年前,剛剛改革後的清華經管學院MBA項目要求申請人提交三篇短文,其中一篇要求講述一個自己的領導力故事。很多申請者反映這個題目不適合自己,請求換題——原因是自己沒有當過單位的領導,沒法寫有關領導力的故事。當時國內領導力的書籍、課程都極少,很多人對於領導力的概念也比較模糊,今天雖然貌似相關的課程培訓多起來了,但是望文生義的狹隘理解仍然大行其道,需要「祛魅」。
  • 清華迎來3800餘名「後浪」
    另錄取了來自全球49個國家的國際學生300餘人。生物學、信息學兩科競賽保送生約70%選擇保送清華。&nbsp&nbsp&nbsp&nbsp部分手握國外名校錄取通知的學科競賽保送生也最終選擇了清華。比如畢業於福建省福州三中的鐘子謙和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學校的王慧,都於去年12月15日拿到了MIT(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專業的預錄取通知,又雙雙選擇在9月8日赴清華園報到。
  • THIS IS US | 清華-MIT全球MBA:擁抱真正的多元性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開設的清華-MIT全球工商管理碩士(Tsinghua-MIT Global MBA)項目是清華目前在辦的28個全英文授課研究生學位項目之一。現在美國電影業正處於轉型期,所以他決定給自己一個職業休整期,並利用這段時間來清華攻讀碩士學位。對於在清華的學習體驗,曾天指出項目同學的不同專業背景會讓教授面臨眾口難調的挑戰。德國學生Moritz Bartsch在2018年秋季入讀該項目,之前他畢業於牛津大學,在英國倫敦從事軟體開發工作。他非常熱衷於了解中國以及學習中國文化。
  • 校友故事 | 清華全球MBA畢業生從新聞記者到微軟和百度的職業變身
    大多數選修該課程的學生在開課幾周內就選擇放棄,因為如果沒有任何金融背景很難完成這門課。然而,之前做記者的劉拉雅在這門課上拿到了她當時所有課程的最高分。劉拉雅說,這只是她通過攻讀清華大學MBA學位實現職業轉型的一個努力學習新知並迎接挑戰的例子。
  • 清華2013屆研究生畢業 校長箴言:堅守良知!
    清華大學(招生辦)昨天舉行2013屆研究生畢業典禮  清華校長送箴言:堅守良知!  「希望你們多年後重回清華的時候,帶回的不僅是出色的業績,更是堅守良知的故事。」  畢業典禮在清華綜合體育館舉行。由於今年的研究生畢業生比較多,體育館座位有限,所有畢業生的親友都被邀請到清華三教和主樓的大教室裡,觀看電視直播。典禮開始前,記者在體育館門前看到,很多畢業生穿著學位服和父母合影留念。一位父親仔細地為高出自己一個頭的兒子正了正博士帽,母親則在一旁用相機記錄下這珍貴的瞬間。
  • 被清華北大、香港大學錄取!你會如何選擇?
    在最近的QS公布的全球大學就業能力500強中, 美國的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哈佛大學佔據了榜單的前三名。而我國的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排位第10和第23名,可在學術能力在清華和北大之上的香港中文大學只在77名,香港城市大學也在100名以外。
  • THIS IS US | 胡錚禹:清華MBA畢業生如何打開通往人工智慧職場的大門
    最近一項研究表明,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人工智慧的權威力量。今年中國發表的有關人工智慧的研究論文數量首次超過美國並被廣泛引用。胡錚禹希望抓住中國快速發展的機遇,他決定回到祖國並把申請就讀商學院作為重新了解中國商業環境的橋梁,清華全球MBA項目成為他的不二選擇。
  • 白雪寧:清華+普林斯頓+哈佛 新疆學子傳奇之路
    當時會抽出一部分時間開始自學本科的教材,另一方面,跟周圍的同學一起經歷高考,收穫的還有同學間感情的升華。其實在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我有在清華的基礎科學班和北大的元培實驗班之間猶豫過。當時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還不明晰,但有志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想過之後,還是更認可清華基科班的理念——先把基礎夯實,再給你選擇的機會。Q2 :基科班具體是什麼呢?
  • 6名「00後」8對雙胞胎扎堆清華
    今年清華錄取的新生中,尖子生繼續「扎堆兒」,全國理科實考分前10名中超過六成選擇清華,文科錄取的分數線上考生超過八成是各省份的文科實考分前10名。在這批新生中,有6名「00」後、8對雙胞胎。其中,年齡最小的新生生於2001年5月,剛滿14周歲。
  •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經管系怎麼樣?經管學科就業收入前景
    如果說,全國最厲害的學霸們都集中在「清北復交人」的話,那麼「清北復交人」經管學科的學生們可就是學霸中的學霸了!­  清北經管:本科畢業生最高起薪90萬元­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作為處於中國高等教育金字塔尖的兩所大學,經管學科的實力也是最強的,門檻自然也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