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金淼)
一面是專科醫生匱乏,一面是龐大的市場需求,而魚龍混雜的民營醫院又讓男科變得更加複雜。
圖片來源:Pixabay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動脈網的數據估計,在中國7億男性中,有超過3.6億的男性患有男科疾病,其中主要疾病患者數量分別為:前列腺炎4317萬、生殖感染3453萬、性功能障礙1.64億、前列腺增生1.64億、包皮過長/包莖1.98億。
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中國男科患者處於增長趨勢。面對不斷升高的男科發病率,中國的男科醫生數量卻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根據中華醫學會男科學會分會姜輝等人的統計,中國專業男科醫生數量不足三千人。
從歷史原因來看,世界範圍內,男科相較於婦科起步晚,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才開始起步,而婦產科至今已經超過百年歷史。中國男科公認的誕生時間是1995年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的成立,到目前僅有二十餘年的歷史。
男科門診診療範圍通常包括:性功能障礙、男性不育、生殖器整形和性傳播疾病等。由於外生殖器同屬於泌尿外科診療範圍,所以男科常被歸入到泌尿外科中,而部分男性不育患者可能由於醫院未設置男科診室而只能去婦產科。除了以上兩科室外,國內男科診室的診療範圍也多數被分散在內分泌科、皮膚科和性病科。
「國內大型醫院裡專門以男科開診的還是不多,之前男科病人看泌尿外科居多,而泌尿外科,患者看名字是不了解的,內分泌、糖尿病的病人都可能跑我們這裡來。男科的問題,不單單是缺少醫生的問題,而是我們對男科的重視程度,讓男性包皮、生育、性功能障礙,知道到哪兒去找醫生。」復旦大學附屬靜安中心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周任遠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
泌尿外科包含了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在內的疾病。而作為外生殖器一部分的尿道,也屬於男科診療範圍,因此目前不少泌尿科醫生也「兼任」男科醫生,周任遠在採訪時試圖估算在泌尿外科中專業男科醫生的比例,「十分之一?最多不超過五分之一,而男科患者才是泌尿科裡患者數量最多的。」
在泌尿科內,由於男科疾病致死率較腎癌、膀胱癌等危重領域低得多,許多泌尿科醫生會將精力放在後者。「最近大家才意識到不孕不育有可能是男性的問題,而造成男性不育有很多因素,少精症、無精症等一系列因素都能造成,其實非常複雜,需要專業的醫生來做。如果醫生在泌尿外科裡,就意味著每天要做結石、腫瘤,哪有時間做男科?」華中科技大學附屬武漢協和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潘峰說。
除此之外,由於男科起步較晚,國內相關的診療手段和藥物也未能跟上,近些年隨著男性顯微外科的引入,一些醫院才逐步建立起了男性不育顯微外科治療體系。「我們原來對男科疾病的認識不充分,也沒有那麼多的手段去治療。像一個假體手術十萬、二十萬,患者很少有做的;勃起功能障礙,原來我們的認知就是只能吃藥,不知道有心理因素;男性不育這塊兒,原來沒有顯微外科,很多時候就只能給病人推薦試管。總結下來醫生能做的不多,外科醫生都覺得男科這塊兒沒有技術含量,不願意去做。」潘峰表示。
在治療藥物上,男科的藥物市場也並不完善,至今男科用藥還使用一部分婦科用藥,「比如調節性腺軸用藥,男科用的就是婦科的藥,雖然是同樣促進分泌,但是沒有真正的男性用藥。」潘峰說。目前,關於男科藥物市場的數據也僅能查到2010年的前列腺疾病用藥規模,僅為10億3千萬,而前列腺疾病是男科的常見病之一。
一直以來,男科診室同其他診室一樣存在候診不規範的問題,而男科既往患病史和檢查部位又涉及患者諸多隱私,不少男科專家都呼籲在中國男科診室實行「一醫一患」制度。這也被認為是公立醫院相較民營男科醫院差距最大的地方。「很多民營醫院,環境會比較好。但是不論是公立還是民營,我們男科醫生對患者本身的理解、尊重和支持,相較於美國來說是不足的。比如說患者是一個跨性別者,醫生會不會因為自己的認知,讓患者產生懼怕的情緒。在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周任遠補充道。
除上述科室設置、診療手段和隱私問題外,男科疾病中慢性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症、性功能障礙等都屬於慢性病,依從性差的問題時有發生,並且容易增加不必要的診療程序,也有患者受到誇大療效的廣告影響,轉而去網絡上推廣的民營男科醫院就診。
「民營男科醫院是看到我們男科存在的問題了,也看到了市場,他們實際上做了二、三級醫院應該做的事情。」周任遠說。而民營男科醫院在發展過程中過度追求經濟效益,違法發布醫療廣告,誇大療效、過度醫療等一直廣為大眾詬病。「我們覺得如果適當的引導,民營男科醫院會越來越好,越來越正規,但是這是需要被扶植的。」
「我們不是說民營不可以參與男科,但是目前是需要規範。以前列腺炎分型為例,醫生應該是根據指南去操作的,之前是因為這種指南類的文件少,醫生接觸不到,就可能依照自己的經驗開藥。」潘峰接受採訪時說。近些年來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也編寫了《中國男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與專家共識》,用於指導和規範男科臨床過程中的診療。
在民營男科醫院的規範管理上,深圳此前叫停全市二級以下醫療機構暫停開展包括陰莖背神經阻斷術、陰莖深靜脈結紮術等用於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的手術項目。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也曾有過指南,要求背阻術必須在二級以上醫院開展,且只有副高或以上職稱、有顯微外科基礎的醫生才能夠操作。
陰莖背神經阻斷術屬於破壞性手術,用於治療早洩,但由於術後神經可再生,並且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導致性功能的永久喪失,在公立醫院使用範圍並不廣泛。但是阻斷術卻被一些民營男科醫院重新包裝,成為其斂財工具。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為了欺騙消費者,阻斷術甚至被包裝超過30種名稱。
近些年來,除眾所周知的「莆田系」外,也有優質資本試圖進入男科診療領域,「椒男」APP、「春雨港灣」、「優男天使」等都曾主打男科線上問診,試圖收取客單費盈利,同時開展線上藥房服務。「椒男」曾一度想通過線上問診平臺逐步發展線下檢測中心和男性診所,但最終無疾而終。主打微信公眾號問診的優男天使則因多次涉及敏感詞彙,公眾號於2017年上半年被關閉。而「春雨港灣」從2018年起開始試水男科醫生集團,其微信醫生諮詢服務已經不能使用。
與落寞的國內男科線上問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Ro,一家致力於為男科患者提供在線診斷、個性化治療方案、開處方、配送藥物的數字醫療服務公司。去年九月獲得了一筆8800萬美元的融資。
或許,等到政策完善、網售處方藥放開,國內男科也又是一片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