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雪夫:美國的首次載人航天嘗試只是「跳蚤的一躍」,華而不實

2020-11-07 科學史評話吳京平



上文書說到了美國人發射了水星-紅石 2 號火箭,結果出了一系列的故障,結果導致發射角度不對,再入速度過大。在飛船了坐著的那隻猩猩哈姆承受的過載要比原計劃大了不少,好在這個傢伙還真的挺堅強的,居然承受住了,毫髮無傷的回到了地球表面。


儘管猩猩沒出事,但是總設計師布勞恩對這次飛行非常的不滿意,他認為爆出來的問題太多了。必須徹底改進,然後再打一發無人飛船做測試。謝潑德他們這些太空人都不同意,因為他們都很著急。其實布勞恩也著急,美國人開局並不順利,打上去的火箭起碼有一半是出毛病的。但是,欲速則不達,不把 BUG 解決,怎麼能隨便帶人上天呢?


艾倫·謝潑德


所以,布勞恩臨時插了一個水星-紅石 RD 任務。這次倒是非常圓滿,Bug 都解決得差不多了。結果這時候傳來加加林乘坐東方號繞著地球轉了一圈的消息。謝潑德是一拳頭砸在桌上,差點骨折,布勞恩的壓力也上來了。加班加點也要儘快發射美國人的第一枚載人火箭。紅石火箭沒那麼大的力量,無法把人送入太空軌道,但是玩兒個亞軌道飛行還是沒問題的。


布勞恩帶著團隊就開始著急忙慌地進行準備。不僅僅是布勞恩的技術團隊壓力大,美國政界的壓力也很大,特別是總統甘迺迪。甘迺迪剛上任 81 天,就面臨了蘇聯人咄咄逼人的壓力。美國的後院拉美地區也並不平靜。


卡米洛·西恩富戈斯與卡斯楚1959年1月8日進入哈瓦那


古巴的卡斯楚鬧革命,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權,卡斯楚就任古巴總理。以前,拉美地區鬧政變,政府被推翻是常事。美國中情局經常在中美洲地區搞顛覆活動,支持反對派的推翻當地政府。拉美左翼思想比較盛行,這些所謂的革命者通常都喊著左派口號上的臺,但是幹的事兒和被推翻的前任也沒有什麼不同,美國倒是不怎麼擔心。這些革命者通常都是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生活還是不錯的,怎麼會跟那些底層窮人搞在一起呢?這不太可能嘛。但是中情局也有看走眼的時候,這回就栽了個大跟頭。


卡斯楚 1959 年鬧革命成功,很快就訪問美國,當時的總統是艾森豪,根本沒拿這個卡斯楚當回事兒,自己連面兒都沒見,讓副總統尼克森出面把卡斯楚給打發了。卡斯楚和美國之間的關係當然好不了嘛,他又去了加拿大、巴西、烏拉圭、阿根廷轉了一大圈。回到古巴以後,開始要鬧土改,沒收外國人擁有的土地,還要搞糖業公司國有化。美國人嚇了一跳,你怎麼玩兒真的啊?卡斯楚的政策招招都是奔著美國人去的。


1960年,卡斯楚出席聯大


1960 年的聯大開會,就是赫魯雪夫拿皮鞋敲桌子那一次。卡斯楚第一次見到赫魯雪夫,兩個人聊得挺投緣的。古巴開始接近蘇聯集團,但是還沒和美國徹底鬧翻。


美國的中情局開始和一些中美洲國家合作,支援古巴國內的反對派搞遊擊隊。就在東方號飛船發射升空的5天以後,甘迺迪總統下令開始了豬灣登陸行動。中情局訓練的一批古巴流亡者開始雄赳赳氣昂昂,扛起槍打回老家去。坐著美國人的船,試圖反攻古巴,結果被卡斯楚的人迎頭痛擊。這幫人以為自己是先頭部隊,美國的海軍陸戰隊會隨後支援他們。沒想到甘迺迪禁止海軍陸戰隊參與。結果這批古巴流亡者沒有了後援,被卡斯楚的部隊包了餃子。從此卡斯楚一邊倒地倒向了蘇聯。



卡斯楚靠抓到的這些俘虜,和美國人交換了一大批藥品和嬰兒食品,美國灰溜溜的照單全給了。這等於是戰爭賠款啊,甘迺迪當時的面子上根本就下不來。剛就職 90 天,就栽了個大跟頭。大家都認為這是個軟弱的總統,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嘛。


甘迺迪總統當時就任不久,豬灣登陸又辦砸了,所以他比較謹慎。找副總統林登·詹森諮詢了一下,美國的航天實力到底怎麼樣,林登·詹森告訴年輕的總統,美國還沒開始發力呢。美國的綜合國力遠在蘇聯之上,未來的登月計劃不僅可行,也一定能讓美國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上戰勝蘇聯人。


約翰·甘迺迪總統


所以,甘迺迪重新樹立起了信心,他也很需要找回面子,樹立起自己強硬的形象。所以,他對於美國的航天事業就特別的關心。NASA 局長詹姆斯·韋伯找總統撥款啊,研究大型發動機是離不開錢的,洛克達因已經開始研發巨型的 F1 發動機了。這筆錢,甘迺迪倒是批了。但是詹姆斯·韋伯要求把 NASA 的預算提高 30% 的要求,甘迺迪還在猶豫。


NASA 也要做出成績來啊,不能老是被蘇聯人壓著打,所以布勞恩也在加班加點。另外,蘇聯火箭任務都是秘密準備的。美國則比較開放,善於利用媒體造勢,這是美國的優勢。成就上拼不過,聲勢上肯定能壓倒蘇聯人。


布勞恩他們突擊了 3 個禮拜,終於可以發射了。他們告訴媒體,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是謝潑德、約翰·格倫和格裡森三個人之中的一個。至於是誰,發射前才能告訴媒體。其實,早就定好了,謝潑德是第一個,格倫和格裡森是備份。水星計劃培訓了 7 名太空人,他們 4 個不參與這第一次亞軌道飛行,該幹什麼幹什麼去。


銀色太空衣


原定的時間是 1961 年的 5 月 2 日,謝潑德給自己的這艘水星飛船起名字叫「自由 7 號」,後來水星計劃所有的飛船一順邊都叫「XXX 7 號」,名字都是太空人自己起的。謝潑德的太空衣那是銀光閃閃,比蘇聯人的橙黃色太空衣耀眼多了。顯得特別有太空感,這都是高科技啊。結果謝潑德在水星飛船裡躺了 3 個鐘頭,地面告訴他任務取消了。天上雲太多,不利於地面測控。弄得謝潑德很掃興。記者問他坐在裡邊啥感覺。謝潑德說了,這艘飛船上的所有零部件都是選的出價最便宜的廠家做的。你別說,這話還是有道理的,紅石火箭就是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造的。


謝潑德和格倫一起吃早餐


過了 3 天,5 月 5 日,第二次發射準備。頭天夜裡 8 點鐘,倒計時就開始了。謝潑德好好睡覺也是準備工作的組成部分。早上 5 點鐘,謝潑德醒了。然後洗臉刷牙吃早飯,吃的是牛排和雞蛋,喝了點咖啡和橙汁。你注意啊,壞事就壞事在喝得太多了。


5:15 謝潑德鑽進了水星飛船的裡。旁邊人幫著他,他穿著太空衣,不是太方便。然後接上電線和氧氣。太空衣也是接入氧氣的。謝潑德身上還接了電極,用來測量他的生理指標。


本來預定的發射時間是早上 7:20,但是在早上 7:05,天空飄來一大片雲彩,天氣起變化了,只能繼續等著。別忘了謝潑德在飛船裡躺了兩個鐘頭了,在飛船裡邊也是很憋屈的。這艘叫「自由 7 號」,這個版本是沒有窗子的。謝潑德眼前有一個潛望鏡,只有兩個目鏡,必須把眼睛湊上去,才能看到艙外的景象。這東西的好處在於,飛船上不需要開大窗口,只要開兩個小孔就行了。身邊的艙門已經被封閉,再打開要擰下一堆螺絲,麻煩得要死。


水星飛船座艙示意圖


發射系統出了故障,還要搶修,倒計時只有暫停了。戈達德太空中心的計算機還需要重啟。這一連串的麻煩在一分一秒的消耗時間。結果謝潑德出事兒了,他尿憋不住了,要上廁所。可是他封在飛船裡,根本出不來。他實在是憋得不行了,問控制中心能不能就這麼直接排洩出來。太空服可是密封的,尿液要是排出來,到處流,測量生理指標的各種電擊肯定會短路。所以地面控制中心堅決不幹。最後是謝潑德提議,把身體上的生理監測系統關掉,斷電。這不就不會導致短路了嘛。地面控制中心只能同意。


其實這不怪飛船的設計師,因為謝潑德飛行時間只有 16 分鐘,這麼短的時間,不用考慮上廁所的問題。哪知道在發射架上等了好幾個鐘頭啊。謝潑德也是沒轍,就這麼在太空衣裡面排洩了。他的姿勢就像是坐在椅子上,但是椅子整體向後躺了90度,謝潑德這個姿態下,他明顯感覺,尿液匯集到了後背部分。好在太空衣是接著氧氣裝置的,氧氣吹進來,慢慢地把尿液吹乾了,但是你想想太空衣裡面的氣味能好聞嗎?沒辦法,你先忍著吧,誰叫你喝那麼多咖啡和橙汁啊?


所以啊,紙尿褲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哦,這可是不折不扣的航天技術。謝潑德沒用上,太早了。


水星-紅石3號火箭發射


一直到了上午 9:34 分,紅石火箭頂著自由 7 號飛船,從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全美國有 4500 萬人蹲在電視機前看著火箭發射。總統肯迪尼也在辦公看電視,夫人在旁邊陪著,副總統林登·詹森也在後邊盯著電視屏幕,高層對這事兒是非常關心的。



發射以後 2 分 22 秒,速度達到每小時 8262 公裡,謝潑德承受的過載達到了 6.3g。再過 10 秒之後,逃逸塔被拋棄了。3 分鐘的時候,飛船在自動控制系統的控制下,反轉了 180 度,屁股朝前,開始準備再入過程。謝潑德只是搞一次亞軌道飛行,到太空裡點個卯就下來。



謝潑德嘗試操縱飛船的姿態,自由 7 號飛船是可以手動操控的,而且必須由謝潑德手動操控反推火箭,這就和加加林不一樣。謝潑德把飛船的角度調整到 34 度,這是事先計算好的角度。飛船的三個軸的角度都可以精確操控,這和謝潑德在地面模擬器裡面的感覺差不多。


調整好了角度,謝潑德開始觀察地面。從潛望鏡的鏡頭裡面可以清晰地看到雲層和大地。很容易區分地面的地形,哪裡是海岸線,哪裡是湖泊,哪裡是島嶼,看得清清楚楚。但是識別城市有一定的困難。潛望鏡觀察起來顯然不如窗戶來的方便。


自由7號上的照相機拍攝的畫面


大概在發射以後 5 分半鐘的時候,飛船到達了最高點,謝潑德感覺到有輕微的震動,這裡離地面有 187 公裡高。他檢查了一下飛船的角度,發現角度不對了,少了 10 度,他趕快重新調整姿態,然後開啟了反推火箭,開始減速。反推火箭有 3 枚,這 3 枚火箭輪番點火,每一枚火箭開 10 秒,間隔 5 秒鐘,降低飛船的速度。等到燒光了,謝潑德手動拋棄了這些反推火箭。縮回潛望鏡,準備承受大氣的劇烈摩擦。


隨著飛船進入稠密大氣,減速越來越大,謝潑德承受的過載達到了 11.6g,整個人都不能動,他事先切換到自動控制狀態,一切交給自動駕駛儀了。現在他只有按照既定程序降落到海面。在 6.4 公裡的高度上,引導傘打開,到了 3 公裡的高度上,主降落傘打開了。自由 7 號飛船以 60 度的角度落進了海裡,謝潑德感覺就跟艦載機在航母上降落的衝擊力差不多,他是海軍飛行員,他有經驗。旁邊等待多時的救援飛機馬上飛過來了。這次彈道計算很準,就落在了預定的落點附近。這個地方距離巴哈馬群島的阿巴科島 148 公裡,距離卡納維拉爾角 480 公裡。



直升機馬上就找到了自由7號飛船,先扔下繩子把飛船吊起來,謝潑德打開了艙蓋從裡面鑽出來,直升飛機放下另一根繩子,先把謝潑德吊上直升機。然後再帶著飛船飛向遠處的航空母艦。11 分鐘以後,飛船被放在了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尚普蘭湖號上。謝潑德成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



甘迺迪一直在看電視轉播。看到謝潑德被打撈上來,馬上就給謝潑德打了電話。「小夥子,這段旅程很奇妙吧!」,肯迪尼比謝潑德大了 6 歲,其實也不算老,張嘴叫人家小夥子,那是套近乎。美國人認為三十多歲比較成熟,能夠承擔最複雜的任務,所以這批太空人的歲數普遍比蘇聯的第一批要大 10 歲左右,這倒是有道理的。


總統跟謝潑德通電話,旁邊的人一直捂著鼻子,謝潑德身上味兒不對,有股尿騷味。NASA 接受教訓了,找了太空衣的製造商古德裡奇公司,讓他們設計尿液回收系統,謝潑德這次沒用上,後來約翰·格倫是第一個用上這個系統的。



美國也有自己的航天英雄了,甘迺迪總統在白宮為謝潑德頒發了一枚「美國航空航天局傑出服務獎章」。全程電視轉播,這事兒一定要辦得熱熱鬧鬧的。還讓副總統林登·詹森兩口子陪著謝潑德參加了在首都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盛大遊行。但是規模跟蘇聯的遊行相比差遠了,人家蘇聯人是遊行專業戶。


然後,謝潑德開始在美國各大城市巡遊。反正也算是出盡了風頭。但是對手蘇聯人根本看不上這點小把戲,赫魯雪夫就很不以為然,他說這只是「跳蚤的一躍」,亞軌道飛行嘛,你倒是好意思拿出來炫耀啊。這個含金量比加加林差遠了。


自由7號飛船如今在博物館裡


美國人要找第一次的話,也是能找到不少的。比如說這是第一次人工操控飛船返回地球。加加林不算,東方號是自動控制的。這種第一次,你去慢慢找,總能找到很多。比如說,這是第一次帶著排洩物上太空,這也是名符其實的。對吧,不過這就沒啥意思了。


謝潑德的成功堅定了甘迺迪的信心,20 天以後,甘迺迪總統向國會的參眾兩院宣布了他的偉大的計劃,在 1970 年之前,把人類送上月球。要知道當時美國人僅僅完成了亞軌道飛行,在未來的9年裡,NASA 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啊,不是因為這簡單,而是因為這很難。美蘇之間新的一輪競爭又開始了。蘇聯人如何應對呢?下次再說。

相關焦點

  • 銀幣上的航天英雄
    蘇共高層得知,美國人也在準備載人航天。對於當時正在各個領域全方位與美國激烈競爭的蘇聯來說,多等一天意味著失去第一個把本國太空人送入太空機率。1961 年 4 月 12 日,正值初春,荒涼的哈薩克草原依舊涼風刺骨,在這裡看不到一絲初春暖意。1957 年10月4日,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曾在這裡被發射上地球軌道,發射廠一塊碑上寫著:「蘇聯人以其獨創才能在這裡開始了勇敢大膽的宇宙進軍—— 1957年」。
  • 龍飛船首次載人升空 美國9年後如何重啟載人航天?
    這是一次全新的旅程,首次承擔載人任務的火箭與飛船,讓美國重獲載人航天能力。自從2011年太空梭退役,美國失去載人工具,之後9年,航天員均藉助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去往國際空間站。獵鷹九號火箭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載人龍」飛船。圖/NASA9年過去,世界航天格局已經與往日不同。此次任務也預示著多重變化,最重要的是,私營航天企業終於跨入載人航天領域。
  • 美國「龍」飛船首次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新華社華盛頓11月15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15日首次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目標是將4名美國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美國航天局直播畫面顯示,美國東部時間15日19時27分(北京時間16日8時27分),載人「龍」飛船由「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2分40秒後,火箭一二級成功分離。隨後,火箭第一級成功降落在大西洋上。發射大約12分鐘後,飛船與火箭分離,繼續飛向國際空間站。
  • 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來了!
    美國航天局29日早些時候稱,這一時間發射的可能性是50%。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天發射前天氣狀況「良好」。這是自2011年以來美國首次使用國產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此次飛行任務系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
  • 美國宇航局宣布推遲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中新社休斯敦8月14日電 美國宇航局(NASA)14日宣布推遲商業載人航天任務(Crew-1),計劃將不早於10月23日執行發射任務。NASA當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項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原計劃於2020年9月執行。
  • 載人航天裡程碑時刻!SpaceX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成功發射
    這也是首次經批准的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標誌著商業載人航天的重要裡程碑。此次任務官方名稱是 Crew-1——無疑,1 代表著首次,標誌著政府與商業夥伴持續合作前往國際空間站的開始。Crew-1 徽章上,有一個龍頭、載人龍飛船和數字 1 作為主體。邊緣的暗藍色字母 C 上有 5 個小圖標,順著逆時針方向,依次是國際空間站和代表美國載人航天成就的太空梭、阿波羅號、水星號、雙子星座號。
  • 美國終結載人航天的「寄俄籬下」
    本次飛行是載人龍飛船首次正式乘員飛行任務。之前,載人龍飛船先後執行過一次不載人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Demo-1任務和載有2名航天員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Demo-2任務。Demo-2演示任務的最後一環,旨在檢驗飛船系統從發射、停靠國際空間站到濺落的整個過程,而此次執行的Crew-1任務則是首次使用經過認證的載人龍飛船開展的商業載人飛行。
  • 美國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在即 4名太空人抵發射場
    中新網11月9日電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計劃於11月14日執行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當地時間11月8日,4名太空人已抵達甘迺迪航天中心。報導稱,對美國宇航局來說,這標誌著常駐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定期輪換的開始,並且由私人公司提供接送服務。
  • 載人航天裡程碑時刻!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成功發射,馬斯克讓...
    這也是首次經批准的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標誌著商業載人航天的重要裡程碑。    點火2分36秒後,龍飛船與一級火箭分離。  在此之後,美國的載人航天陷入了近10年的空窗期。由於缺乏載人太空飛行器,美國太空人只能搭乘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進入國際空間站。費用昂貴不說,「寄人籬下」使得國際空間站中NASA太空人的數量也受到了限制。  不過,NASA顯然不會任由這種情況持續太久,但這次研發的主角由他們自己轉變為商業公司。在決定退役太空梭的同一年,NASA就宣布了下一代商業載人航天計劃。
  • 美國「龍」飛船首次執行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11月15日,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由一枚「獵鷹9」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當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首次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目標是將4名美國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按計劃,飛船將在發射後27小時32分、即美國東部時間16日約23時(北京時間17日12時)與空間站自動對接。太空人將在空間站停留6個月。
  • 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成功,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為人類歷史上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也是繼美國水星號飛船、雙子座飛船、阿波羅飛船、太空梭後,第5款美國載人航天運輸工具。本次任務是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表示,美國商業載人航天計劃採用官方發包、發射商承包的商業模式,它將為NASA節省大約200億-300億美元。此次任務成功,不僅意味著美國重啟載人航天關鍵一發,也是開啟商業載人航天一個新時代。
  • 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圓滿成功
    正式展開商業運營的載人航天任務,也是一個新的突破,標誌著美國的載人航天向著常規化發射邁出第一步。剛剛發射的、載有4名太空人的龍飛船,不僅意味著美國和NASA再次恢復載人航天能力,也標誌著商業航天走向了新時代。
  • 美國「龍」飛船首次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搭乘4名太空人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15日首次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目標是將4名美國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9」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新華社圖美國航天局直播畫面顯示,美國東部時間15日19時27分(北京時間16日8時27分),載人「龍」飛船由「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2分40秒後,火箭一二級成功分離。隨後,火箭第一級成功降落在大西洋上。發射大約12分鐘後,飛船與火箭分離,繼續飛向國際空間站。這是「龍」飛船繼今年8月順利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之後,正式開始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 首次!SpaceX「龍」飛船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那是一段非常棒的旅程,」升空約一小時後,太空人邁克·霍普金斯(Mike Hopkins)向SpaceX任務控制中心表示,「大家非常開心。」 據美媒報導,在接下來的27個小時裡,「龍」飛船將通過一系列機載推進器點火,逐步提升軌道,從而實現在東部時間16日晚11點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 航天帝國被禁錮的腳步:蘇聯載人登月失敗原因分析
    只是早期的世界不是這樣的,早期格魯什科為N-1設計的RD系列,推力沒有大於170噸的;早期,馮.布勞恩心中的大型火箭也不是現在土星V號的樣子。 1951年10月舉行了一次航天討論會,《科利爾》雜誌編輯瑞安遇到了馮.布勞恩,馮.布勞恩宣稱載人空間站將在1967年上天。
  • 「龍」飛船首次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15日首次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目標是將4名美國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美國航天局直播畫面顯示,美國東部時間15日19時27分(北京時間16日8時27分),載人「龍」飛船由「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2分40秒後,火箭一二級成功分離。隨後,火箭第一級成功降落在大西洋上。發射大約12分鐘後,飛船與火箭分離,繼續飛向國際空間站。這是「龍」飛船繼今年8月順利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之後,正式開始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 潛望|十年磨一劍 美國載人航天事業開啟新篇章
    在這一成功發射的背後,是美國載人航天從過去暗淡的10年中逐漸走出,並試圖重啟的艱難歷程。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船失事,造成7名太空人喪生,該事件令美國載人航天事業陷入最低谷。2011年,美國載人航天項目全面停止,接下來近10年間,美國不得不依賴俄羅斯的火箭,將自己的太空人送上國際空間站。
  •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航天任務發射成功,助力美國重回太空
    當選美國總統發來賀電,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飛行發射成功。龍飛船這款太空計程車,今天正式「開始運營」了。19:27,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航天中心,獵鷹9號火箭發動機轟然響起,SpaceX載人龍飛船宣告發射成功。
  • 龍飛船首次執行 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15日首次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目標是將4名美國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 美國航天局直播畫面顯示,美國東部時間15日19時27分(北京時間16日8時27分),載人「龍」飛船由「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
  • 首次商業載人可回收航天,SpaceX 5月31日發射載人火箭成功
    ,SpaceX,NASA,航天,火箭,發射,空間站,太空人,馬斯克,太空,獵鷹,太空梭,設計,商業,成功,發動機,回收,逃逸,貨運,國際,飛行,公司,2011,聯盟,直播,波音,人類,航天員,項目,俄羅斯,航天服,復用,Space,退役,對接,首次,火星,運載火箭,艙內,著陸,失敗,首飛,能力,逃逸塔,Crew,一級,重複使用,CCP,加壓艙,試驗,軌道,技術,甘迺迪航天中心,阿波羅,爆炸,太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