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學生用「紫花魚燈草」制農藥獲獎!這個草什麼來歷?

2021-02-22 生活中的化學

一種在四川境內廣泛存在,被稱為「斷腸草」的紫色開花植物,粉碎、浸泡、榨汁、再浸泡,反覆數次後提煉出的提取物,可殺死三種常見害蟲,經噴灑的蔬菜水洗後依然人畜無害,可放心食用。

憑藉這一「生物農藥」,三名四川巴中小學生獲得了全國性大獎。8月17日,巴中平昌的小學四年級學生胡丁丹、袁禎陽、王睿的作品《紫花魚燈草粗提取物對三種常見蔬菜害蟲的殺滅性探究》獲得第32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胡丁丹(左)、王睿(中)、袁禎陽(右)三人獲得32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胡丁丹來自平昌縣實驗小學四年級2班。有一次,她回鄉下到外婆家玩時,看到一大片開花的草長得非常好,周圍的草都有蟲咬的痕跡,就這種草沒有被咬。更奇怪的是,牛也不吃這種青綠色的草。

後來聽外婆介紹才得知,這種草本地人管它叫「羊不吃」,也叫斷腸草、紫花魚燈草,是一種有毒的植物。為了防止害蟲叮咬菜葉,山裡人一直將「羊不吃」切碎撒到田裡,作為一種驅蟲劑。

回縣城後,胡丁丹上網搜索發現,全草入藥,能殺蟲,治瘡癬。後來,胡丁丹把紫花魚燈草帶到學校,並打算把這種植物製成「生物農藥」的想法告訴了科技輔導老師吳臻華,老師聽到後肯定了胡丁丹的想法,同時讓她進行科學實驗來證明。

聽說胡丁丹要做實驗,同班同學袁禎陽、王睿也來了興趣,三人組成了一個「科研團隊」。在老師指導下,開始對紫花魚燈草粗提物殺蟲的研究。

在老師們的幫助下,這個小學生「科研團隊」很快制定出方案,對紫花魚燈草能否殺滅當地三種常見蔬菜害蟲——菜青蟲、小菜蛾、蚜蟲和是否對人體有害進行了實驗。

通過實驗發現,紫花魚燈草粗提物對小菜蛾、蚜蟲、菜青蟲有拒食和觸殺作用。

經過兩個月努力,三人完成了全部實驗並整理寫成《紫花魚燈草粗提物對三種常見蔬菜害蟲的殺滅活性探究》科學實驗報告。

紫花魚燈草,學名刻葉紫堇,又名:裂苞紫堇,別名為斷腸草、羊不吃。二年或多年生草本,高可達60釐米。塊根橢圓形,密生鬚根。莖有縱稜。葉片輪廓三角形,長達6.5釐米,2或3回羽狀全裂,1回裂片2~3對,具細柄,2或3回裂片缺刻狀分裂。

春季開花最早的野花之一,含深山黃堇鹼、刻葉紫堇胺等多種生物鹼。全草入藥,具有解毒殺蟲、治瘡癬、蛇咬傷等作用,注意只可外用,不能內服。其解毒抑菌的功能主要來自深山黃堇鹼,《民間常用草藥彙編》中記載內服慎用,宜久煎,用開紅花者,黃、白花忌服

而其殺蟲效果在古籍中確實罕有提到,只在《四川中藥志》中提到:殺蟲,洗瘡毒,搽癩子,治毒蛇咬傷。其具體起到殺蟲的成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寫到最後還是不由得感慨一句,同齡小孩子還在玩」農藥「的時候,這幾個小精英已經開始研製農藥了!

來源:澎湃新聞,生活中的化學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憑「斷腸草」制出生物農藥,英雄出少年!
    什麼果子能吃,什麼草藥能賣錢,哪兒釣魚,哪兒能掏鳥蛋,聰明的農村娃心裡門清,當然,也知道什麼毒物不能捉,什麼草有毒不能碰。 一種在四川境內廣泛存在,被稱為「斷腸草」的紫色開花植物,牲口路過再餓也不會吃,就連蟲子也不會咬上它一口。誰知,這誰見誰躲的「毒草」,讓四川巴中的3個小學生做成了「生物農藥」!
  • 三名小學生創造真正的「王者農藥」!還因此獲獎!
    →  很多人好奇,他們是怎樣想到用「斷腸草」製作「農藥的呢? 兩年前,小學生胡丁丹到鄉下姥姥家玩耍時發現,姥姥家旁邊山坡上有一株開著紫花的草很特別,周圍的草都有被昆蟲侵害的痕跡,唯獨這株草沒有遭蟲吃,並且滿坡吃草的牛也不吃這種草。" 為什麼沒有蟲吃它,牛為什麼也不去吃它呢?"
  • 燈芯草,曾是番禺大石的「寶」!
    在今年的燈草文化節中,依舊設置了《仙姑渡蚌》和《大拱月》兩板「大石夜色」 展示區。據大石燈草文化協會副會長廖景添介紹,「大石夜色」中的《大拱月》,是根據「嫦娥奔月」傳說進行設計,嫦娥(色芯)飄然奔向月球,吳剛(色腳)相陪伴,月亮平緩有序地轉動。
  • 惹不起的小學生,拼不起的爹!小學生研究癌症基因突變獲獎引質疑
    先是6月29日曹雪濤、董晨兩位院士被質疑論文造假,再是7月3日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舉報中科院學者楊輝學術抄襲,最新的瓜則是7月12日,昆明市六年級小學生研究癌症基因突變獲得全國性大獎。消息一出,網友紛紛質疑,這樣的科研水平,遠超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範圍,「背後肯定存在嚴重的學術腐敗,呼籲嚴查。
  • 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
    近日,關於武漢2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的網絡報導引發社會關注。 繼「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事件後,更多關於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研究進入大眾視野,其中包括兩名小學生的「喝茶抗癌」項目,有網友指出該項目同樣超過小學生能力範圍。
  • 研究癌症獲獎小學生實驗記錄 超出小學生認知
    【研究癌症獲獎小學生實驗記錄】近日,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某小學一名研究癌症相關基因獲獎的小學生火了。其研究的「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對此,有網友評論稱,小學生已經達到如此高的研究水平,陳某某應該是位神童。
  • 雲南小學生研究基因獲獎 父親承認「過度參與」
    獲獎學生為本人兒子,其受家庭環境影響,自幼接觸相關科學知識,並形成了濃厚的科研興趣。2.孩子根據自身科研興趣選擇了本課題,並在其學校指導老師、父母及所在課題組研究生的共同指導下,通過觀察學習和親自實驗操作,獲得了該項目主要實驗數據,並基本掌握了該項目涉及的基礎概念和研究方法。3.
  • 小學生研究直腸癌獲獎,究竟尷尬了誰?
    今天,有一個讓人振奮的消息傳遍五湖四海:喜大普奔,六年級小學生攻克直腸癌難題!雲南昆明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靈石,研究的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項目,獲得2019年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一個造假者升天,無數個科學家墜落
    接下來,就讓我們仔細看看這個獲獎項目,深刻體驗一下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感覺。根據組委會官方給出的相關評論顯示,這個實驗的意義重大,「有望為結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生物標誌物和藥物靶點。」 有的專家直接指出: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有些離譜
  • 農藥《生物農藥有哪些?怎麼用?》 《為何有時候除草效果不好》
    近期新登記產品有:中生菌素、寧南黴素、依維菌素(殺線蟲、衛生用)。 天敵生物類農藥品種 赤眼蜂和平腹小蜂產品在我國已登記並商品化,登記產品4種,主要是殺蟲卵卡、殺蟲卵袋。主要天敵產品有:赤眼蜂 、平腹小蜂等。 ● 生物農藥如何使用?
  • 李蓬國: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家長豈止「過度參與編撰」?
    就「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一事,7月15日晚上,涉事小學生的父親——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勇彬在科學網發布道歉信稱,他過度參與了該項目書文本材料的編撰過程,使用了大量生物醫學專業術語,給廣大網友和媒體造成了困惑與誤解,在此鄭重道歉。
  • 武漢小學生姐妹研究「喝茶抗癌」獲獎,院長父親回應
    繼「昆明小學生研究基因治癌症獲獎」後,武漢一對小學生姐妹「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獲獎再度引發熱議。7月16日,這對小姐妹的父親——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先生回復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稱,他沒有參與女兒的實驗研究,該實驗由湖北省人民醫院的實驗技術員王茜全程指導完成,王茜是其愛人的朋友。
  • 小學生的實驗研究獲獎,科學啟蒙並不難,3個步驟激發創造力
    6年級小學生憑藉「基因研究項目」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不料引發輿論爭議。有人認為獲獎項目的立意和實驗設計,都得達到碩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一個小學生怎麼做的出來。3步驟開啟家庭科學啟蒙儘早開始,最早在孩子三歲的時候,父母就可以進行科學啟蒙了。家庭科學啟蒙有3個簡單的步驟:閱讀,做實驗,問問題。
  • 什麼叫有機農藥?有機農藥有哪些?和無機農藥有什麼區別?
    農藥是農民朋友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物資,但是有部分農民朋友弄不清有機農藥的區別,那麼有機農藥的定義是什麼?有機農藥的分類有哪些?什麼叫有機農藥?有機農藥,指利用生物活體或其代謝產物對害蟲、病菌、雜草、線蟲、鼠類等有害生物進行防治的一類農藥製劑,或者是通過仿生合成具有特異作用的農藥製劑。有機生物農藥還要通過有機認證,可以用於相關有機標準的加工、生產的生物農藥。有機農藥有哪些?
  • 馬上就評|認可倆小學生獲獎研究成果,武漢科協聲明未必「科學」
    近日,繼昆明六年級學生研究結直腸癌獲全國獎項,武漢又有兩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據媒體報導,兩人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和五年級的學生,她們主要探索茶多酚主要成分EGCG抗腫瘤效果。什麼是茶多酚?估計很多成年人也就僅限於聽說過。什麼是EGCG?相信大多數人就聞所未聞了。可偏偏兩名小學生「智勇雙全」,通過剝離多隻小白鼠進行實現,並且在實現成功後寫出論文,還獲了獎。
  • 雲南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被撤,父親辯解:只是替孩子撰寫了報告
    而小學生陳某石的父親陳勇彬發文道歉稱,由於自己過度參與項目書文本撰寫,使用了大量專業術語,在這裡向網友們道歉了。 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是好事,但是這樣的生物技術研究對於一個六年級的學生來講好像著實太遙遠了,更別說獲獎了
  • 2名武漢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其父為武大基礎醫學院院長
    繼《11歲「神童」研究癌症獲獎》事件之後,又一小學生的研究被網友質疑。 該項目內容是「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裡面提到用綠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作為受試藥物,研究其在裸鼠肝臟腫瘤疾病模型中的體內藥效。
  • 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 收回獎牌和證書 獲獎小學生父親...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引起譁然!近日,昆明市一名六年級小學生以「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項目獲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引發關注。7月15日,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布通報,通報全文如下:近日,關於質疑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獲獎項目《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網絡報導引發社會關注。我們迅速成立專項調查工作組,對大賽評審工作開展全面調查。
  • 又2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 武漢科協:已介入調查
    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繼「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事件後,更多關於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研究進入大眾視野,其中包括兩名小學生的「喝茶抗癌」項目,有網友指出該項目同樣超過小學生能力範圍。對此,武漢市科協今日(7月16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已獲悉此事,並已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