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武漢大學教授獲國家金質獎章

2020-12-06 道大學

近日獲悉,武漢大學藥學院鄧子新教授榮獲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金質獎章,以表彰其在在科學與學術素養方面的突出造詣,在發展和利用生物技術及其發展洲際科技事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貢獻。

金質獎章

俄羅斯國家工程院是俄羅斯三大跨行業科學機構之一,在俄羅斯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截至2012年,共有1500餘名院士,外籍院士100多位,其中中國籍院士有10位,包含中國地質大學校長、北京科技大學院長、中國礦業大學校長、前南昌大學校長、北京郵電大學校長、首都師範大學校長、長安大學院長等。

參考百度百科
鄧子新

鄧子新,微生物分子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微生物科學院Fellow,英國皇家化學學會Fellow,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長期從事微生物代謝的分子生物學研究,主攻放線菌遺傳學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化學生物學。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二等獎、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瑞典國王Baudiouin獎」等。

相繼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霍英東基金會青年教師獎、首屆「中國青年科學家獎」提名獎、首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獎、「中國青年科技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先進工作者、何梁何利獎、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等。

據了解,首都師範大學宮輝力教授、汕頭大學姜虹校長分別於2009年和2019年榮獲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金質獎章。

最後祝賀鄧子新院士獲此榮譽!

相關焦點

  • 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授予李德仁院士布洛克金質獎章
    2020年,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ISPRS)授予李德仁院士布洛克金質獎章,以表彰他在攝影測量、遙感和地球空間信息科學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李德仁成為獲此殊榮的首位中國學者。圖自原文李德仁現任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地球空間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期刊(SCI收錄)主編,是湖北省唯一「兩院院士」。
  • 俄羅斯國家工程院授予上海交通大學鄧子新院士金質獎章
    日前,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院長В.V.Gusеv和秘書長L.A.Ivanov代表俄羅斯國家工程院主席團籤署證書,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鄧子新教授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金質獎章,以表彰鄧子新在科學與學術素養方面的傑出造詣,在發展和利用生物技術及其發展洲際科技事業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重大貢獻。
  • 房縣籍鄧子新院士被俄羅斯國家工程院授予金質獎章
    日前,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院長В.V.Gus e V和秘書長L.A.Ivanov代表俄羅斯國家工程院主席團籤署證書,授予房縣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金質獎章,以表彰鄧子新院士在科學與學術素養方面的傑出造詣,在發展和利用生物技術及其發展洲際科技事業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重大貢獻
  • 盧柯榮獲2019年度Acta Materialia金質獎章
    2019年3月,在美國San Antonio市舉行的美國礦產、金屬及材料學會(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簡稱TMS,是國際材料界歷史最悠久、最有影響的學會之一)第148屆年會上,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
  • 武漢大學教授劉正猷來物理科學學院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5月13日下午,武漢大學教授劉正猷應邀在博逸樓401會議室為物理科學學院師生作了題為《聲子晶體的Dirac態、谷態及谷邊緣態》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盧朝靖教授主持,陳沙鷗教授、雲茂金教授等20餘名師生聆聽了報告。
  • 祝賀!山東大學張澄教授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內科張澄教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是山東省醫學界獲此獎項的第一位學者。張澄教授先後承擔國家863重大課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基金委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課題10餘項,在Nat Med、Cell Metab、Nat Commun、J Am Coll Cardiol、Nat Rev Cardiol、PNAS等國際著名雜誌發表SCI收錄論文130餘篇,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山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 同濟大學三位科學家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同濟大學3位科學家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他們分別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吳志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蔣昌俊,附屬東方醫院災難醫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急診醫學部常務副主任、教授王韜。
  • 祝賀:東南大學3位校友榮獲「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
    在其中7名建築設計大師中,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的三位傑出校友錢方、桂學文、張鵬舉榮列其中,獲「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四川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當代中國百名建築師」、全國註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委員、東南大學兼職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祝賀:北京交通大學何睿斯教授榮獲這項國際大獎,中國第2枚!
    北京交通大學何睿斯教授榮獲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古賀逸策獎章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頒發的古賀逸策獎章是以國際無線電科學領域的先驅、日本學士院古賀逸策院士冠名,專門用於表彰全球無線電科學領域的傑出專家,每三年評選一次,每次僅評選一人。
  • 祝賀!致公黨黨員馮小明獲陳嘉庚科學獎
    《實驗發現五夸克態》《新型優勢雙氮氧配體和高效不對稱催化》等5個項目獲陳嘉庚科學獎,北京大學教授關啟安、陳興等6人獲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馮小明團結君注意到,《新型優勢雙氮氧配體和高效不對稱催化》系陳嘉庚化學科學獎獲獎項目,其主要完成人四川大學教授馮小明是致公黨黨員
  • 喜報:武漢大學健康產業聯盟名譽會長王小凡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年院士增選名單,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徐紅星教授、校長竇賢康教授分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和地學部院士,武漢大學生科院77級校友、武漢大學健康產業聯盟名譽會長王小凡教授當選外籍院士!     武漢大學健康產業聯盟名譽會長陳東升、會長田源、執行會長楊志、監事長於剛等領導代表聯盟對王小凡名譽會長當選中科院外籍院士表示熱烈祝賀!        王小凡教授, 癌症生物學家。新疆烏魯木齊人。
  • 西安交通大學校友鎖志剛教授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學傑出校友、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鎖志剛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美國工程科學領域的最高學術榮譽,當選院士均是在工程科學研究、工程技術實踐和工程教育領域內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78845.htm鎖志剛教授是以他在電子材料系統、制動材料、複合材料的熱力學性能領域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的傑出成就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伊朗裔女數學家獲菲爾茲獎
    原標題:伊朗裔女數學家獲菲爾茲獎 米爾扎哈尼   8月13日,國際數學聯盟在韓國首爾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宣布米爾扎哈尼和另外3名數學家獲得菲爾茲獎。米爾扎哈尼成為該獎的首位女性得主,也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伊朗裔女士。
  • 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舞臺美術研究所王立慶教授作品義賣馳援武漢
    排名不分先後·持續增加中武漢方艙醫院一位護士的詩令所有讚美變得羞恥一線護士弱水吟寫的詩請容我脫下防護服和面罩把我的肉身從鎧甲抽離讓我靠一靠身體讓我平靜呼吸唉……口號是你們的、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曹林:文化學者、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會長、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博導施江誠:全國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中國畫學會會長郭線廬:陝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西安美術學院院長、博導王立慶簡介:2000年評定為國家一級舞美設計,歌舞巜好一朵茉莉花》獲第九屆文華舞臺美術獎;任第六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舞美總設計
  •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德紘獲聘北京交通大學顧問教授
    11月3日,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顧問教授聘任儀式暨學術報告會於北京交通大學舉行。,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唐濤教授、國家重點實驗室吳建軍教授、楊立新教授、徐猛教授,以及北京交通大學的在校師生代表均出席並見證儀式。
  • 東南大學劉攀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近日東南大學劉攀教授東南大學教授劉攀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交通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青項目獲得者。曾獲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排第1),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第2),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排第1),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排第2),公安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排第4)。先後獲霍英東青年教師獎(2015)、江蘇青年五四獎章(2017)等榮譽。
  • 「國家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得主簡迪安米勒獲聘山大特聘教授
    1月8日,在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昆明理工大學、昆明冶金研究院和山西大學共同申報、與山西大學校有多年合作的簡迪安米勒(Jan Dean Miller)教授榮獲國家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該獎項是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五大獎項之一。
  • 段鑲鋒校友獲2013年貝爾比獎章
    近日,我校9212校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被授予2013年貝爾比獎章。  貝爾比獎章(Beilby Medal and Prize)於1930年設立,由英國物質貝爾比獎章極少被授予華人科學家,段鑲鋒也成為該獎83年歷史上第三位華人得主。前兩位華人為郭正曉(2000年,倫敦大學學院教授)、鮑哲南(2009年,史丹福大學)。 段鑲鋒1992年從湖南武岡二中考入中國科大,1997年畢業於應用化學系(9212校友)並獲得郭沫若獎學金。1997-2002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獲哈佛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
  • 祝賀:武漢大學鄧子新院士當選全球工業微生物學會首屆主席!
    近日,武漢大學藥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當選全球工業微生物學會首屆主席。,其中包括來自我國微生物學界的趙國屏院士、鄧子新院士、張立新教授和孫宇輝教授,鄧子新任本屆主席,孫宇輝任秘書長。1982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專業,1988年獲英國東英格蘭大學博士學位。鄧子新主要從事放線菌遺傳學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在鏈黴菌質粒和噬菌體的分子生物學,DNA複製調控、限制和修飾系統,微生物代謝途徑、代謝工程及生物農(醫)藥的創新等方面取得了系統的重要研究成果。
  • 祝賀!天津大學陳焱教授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發布了《關於表彰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的決定》(科協發組字〔2020〕24號),公布了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名單,我校機械工程學院陳焱教授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