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柯榮獲2019年度Acta Materialia金質獎章

2021-01-14 九三學社之聲

2019年3月,在美國San Antonio市舉行的美國礦產、金屬及材料學會(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簡稱TMS,是國際材料界歷史最悠久、最有影響的學會之一)第148屆年會上,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盧柯院士被授予「2019年度Acta Materialia金質獎章」,以表彰他在納米金屬材料領域做出的開創性研究和在材料研究方面的傑出領導力。

Acta Materialia金質獎章設立於1973年,是國際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終身成就獎。該獎項由Acta Materialia 雜誌與Elsevier出版社共同出資,由ASM International, TMS等國際知名學會及相關合作機構提名,經評審委員會評審後,頒發給在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長期作出傑出貢獻的研究人員。該獎每年在全世界範圍內頒發一枚,享有很高聲譽。歷屆獲獎者Andre Pineau, Robert O. Ritchie,Bill Nix等人均是享有國際盛譽的材料科學家。盧柯是獲此殊榮的首位中國材料科學家。

盧柯院士長期從事金屬材料基礎研究,在納米金屬材料領域做出了系統性的原創性成果。他及其團隊發現了金屬銅中的納米孿晶結構及其獨特的強化效應,獲得超高強度高導電性納米孿晶銅,突破了強度與導電性的倒置關係;提出了提高材料綜合性能的新強化原理—納米孿晶強化,近年來在多種金屬、合金、化合物、半導體、陶瓷和金剛石中得到應用,成為一種普適的材料強化原理。他們發現了金屬的梯度納米結構及其獨特變形機制和力學響應,獲得兼具高強度和高塑性的梯度納米金屬,大幅度提高了工程金屬材料的綜合性能和使役行為。金屬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的發現是近年來國際材料研究領域的最重要的突破之一,在國際材料學界產生了重大的學術影響,引領了國際納米材料領域的發展。這一研究成果被收錄為國際材料領域經典教科書《Physical Metallurgy》(《物理冶金》)。盧柯由於在納米金屬材料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先後當選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美國工程院院士,並榮獲美國TMS Fellow獎、美國MRS Fellow、美國AAAS Fellow、德國洪堡基金會研究獎、英國劍橋大學Kelly講座人等多項國際榮譽和獎勵。

往期推薦:

年度重點調研

第十四屆九三論壇

錘鍊民主黨派領導幹部政治修養

鄧稼先和許鹿希

相關焦點

  • 武漢大學教授獲國家金質獎章
    近日獲悉,武漢大學藥學院鄧子新教授榮獲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金質獎章,以表彰其在在科學與學術素養方面的突出造詣,在發展和利用生物技術及其發展洲際科技事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貢獻。金質獎章俄羅斯國家工程院是俄羅斯三大跨行業科學機構之一,在俄羅斯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2019年度「洛陽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揭曉
    記者昨日從團市委了解到,在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2019年度「洛陽青年五四獎章」等評選結果揭曉。  記者昨日從團市委了解到,在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2019年度「洛陽青年五四獎章」等評選結果揭曉。市青聯授予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大拖公司機一車間加工中心工人張用可、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級工程師王旭、孟津縣第二人民醫院護士楊曉萌、火箭軍駐洛96862部隊士官吳景碩、市委統戰部駐洛寧縣郭村第一書記童紅濤、洛陽彩虹留守兒童助學中心黨支部書記田紀偉、洛陽市老城區第二小學教師孫景梅、河南麥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常鵬飛、洛陽市中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高翔、宜陽縣錦屏大道消防站副站長方珣10名青年2019
  • 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授予李德仁院士布洛克金質獎章
    2020年,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ISPRS)授予李德仁院士布洛克金質獎章,以表彰他在攝影測量、遙感和地球空間信息科學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圖自原文據悉,布洛克金質獎章由美國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
  • 俄羅斯國家工程院授予上海交通大學鄧子新院士金質獎章
    日前,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院長В.V.Gusеv和秘書長L.A.Ivanov代表俄羅斯國家工程院主席團籤署證書,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鄧子新教授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金質獎章,以表彰鄧子新在科學與學術素養方面的傑出造詣,在發展和利用生物技術及其發展洲際科技事業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重大貢獻。
  • 房縣籍鄧子新院士被俄羅斯國家工程院授予金質獎章
    日前,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院長В.V.Gus e V和秘書長L.A.Ivanov代表俄羅斯國家工程院主席團籤署證書,授予房縣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金質獎章,以表彰鄧子新院士在科學與學術素養方面的傑出造詣,在發展和利用生物技術及其發展洲際科技事業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重大貢獻
  • 2019年度求是獎揭曉,浙大青年女科學家獲獎!
    9月21日晚,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主辦的「2019年度求是獎頒獎典禮」舉行。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獲頒「求是終身成就獎」,邵峰、顏寧兩位學者獲「求是傑出科學家獎」,流感等重要病原致病機制防控團隊和12名青年科學家分獲「求是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和「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
  • 施一公等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8月28日,中國科學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授予5個原創科研成果,共5位科學家獲獎,他們是高原寧、馮小明、施一公、朱日祥和雒建斌。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授予6位40歲以下青年科學家,他們是關啟安、陳興、王克劍、唐朝生、肖雲峰和孫明月。
  • 諾貝爾化學獎簡介(附獎章圖)
    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  諾貝爾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一生致力於炸藥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僅從事理論研究,而且進行工業實踐。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遺囑。
  • 金燦燦的諾貝爾獎章,18K金製成估價千萬
    一年一度舉世矚目的諾貝爾獎,作為人類最高的學術榮譽,在給獲獎者頒發近百萬美元獎金和獲獎證書的同時,還要頒發一枚諾貝爾金質獎章。獎章正面是諾貝爾肖像,左邊是諾貝爾的名字,右邊是他的生卒年份,用羅馬數字表示。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公布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於2019年1月1日啟動,經過推薦、有效候選項目評審、國內外同行專家通信評審、正式候選項目評審和理事會終審等幾個階段,最終產生5項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6位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在京揭曉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中國科學院院長、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理事長白春禮,中國銀行副行長鄭國雨,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理事高鴻鈞,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局長、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秘書長王篤金以及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科學家代表等出席發布會。
  • 經NGC和CAG認證,並屬於尼爾·阿姆斯特朗的阿波羅11號金質紀念章成交價超過200萬美元
    經Numismatic Guaranty Corporation(NGC)評級的罕見金質紀念章在拍賣會上以205.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117,850元)的價格成交,該紀念章曾隨阿波羅11號任務登月。拍賣會舉行於阿波羅11號任務50周年之際。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揭曉!施一公、馮小明等人獲獎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圖|中科院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為:數理科學獎——「實驗發現五夸克態」(北京大學高原寧)、化學科學獎——「新型優勢雙氮氧配體和高效不對稱催化」(四川大學馮小明)、生命科學獎——「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
  • 施一公因剪接體研究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獎金一百萬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施一公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生命科學獎,獲獎項目名稱為「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
  • 施一公因剪接體研究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獎金一百萬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施一公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生命科學獎,獲獎項目名稱為「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名單出爐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評選於2019年1月1日啟動,經過推薦、有效候選項目評審、國內外同行專家通信評審、正式候選項目評審和理事會終審等階段,最終產生5項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6位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
  • 2019諾貝爾和平獎揭曉
    據中國日報快訊,衣索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獲得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
  • 「溶解」諾貝爾獎章的新方法
    眼看新一年的諾貝爾獎就要公布了,那閃閃發光的金質獎章幾乎是所有科學家的夢想。不過,有的科學家卻想方設法要讓它「消失」。圖片來源於網絡二戰期間,玻爾教授在丹麥哥本哈根的理論物理研究所一直是德國猶太物理學家的避難所,1914和19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勞厄(Max von Laue)和弗蘭克(James Franck)也將他們的諾貝爾獎章存放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