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研捷報】雲南發現2個菱蠟蟬新種

2020-11-23 數碼知佳

本月,貴州大學陳祥盛教授研究團隊在國際動物學期刊 ZooKeys 發表了關於中國菱蠟蟬科的研究論文,命名了2個來自雲南的菱蠟蟬新種。

這2個新種都屬於Andixius 屬,分別被命名為 A. longispinus Zhi & Chen, 2018(因為該種陽莖鞭節基部具一個長刺狀突起)和A. trifurcus Zhi & Chen, 2018(因為該種陽莖鞘具3個分叉),都來自雲南。作者在文中提供了它們的雄蟲整體照片、局部特徵和雄外生殖器特徵圖示以及分布圖。

新種 Andixius longispinus Zhi & Chen, 2018(1-2)和 Andixius trifurcus Zhi & Chen, 2018(3-4)(引自原文)

據悉,Andixius 屬隸屬於菱蠟蟬亞科 Cixiinae 安菱蠟蟬族 Andini,是俄羅斯學者 Emeljanov 和日本學者 Hayashi 在2007年建立的屬,此前已知2種,分別來自臺灣和琉球群島。通過前翅脈序和足的結構可以將該屬同其他屬相區別。

Andixius 屬世界種類的分布圖(引自原文)

菱蠟蟬科 Cixiidae 是蠟蟬中較大的類群,全世界已知近200屬2000多種,分布在世界各地,能夠傳播植物病原體而引起黃化病。菱蠟蟬通常身體較小;前翅膜質,翅脈具有毛的顆粒;雄外生殖器結構複雜;雌蟲尾節常具蠟腺域,產卵器長而外伸;卵橢圓形,產在植物表面,覆蓋有蠟質;若蟲腹部具蠟絲。我國目前記載的菱蠟蟬在100種左右。

斑帛菱蠟蟬 Borysthenes maculatus 前翅灰白色,半透明,散布有許多不規則的大型褐斑, 南方較為常見的種類。(張巍巍 攝)

論文還對 Andixius 屬的2個已知種做了簡要記錄,並編制了分種檢索表。

原文信息:Zhi Y, Yang L, Zhang P & Chen X (2018)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Andixius Emeljanov & Hayashi from China (Hemiptera, Fulgoromorpha, Cixiidae). ZooKeys, 739: 55-64.

相關焦點

  • 【蟲研捷報】䗛還是蜢?巴西學者發表䗛蜢科一新屬
    模擬樹枝的螞蚱上一次我們談到了模擬枯葉的蚱,向大家展示了擬態「如秋葉之靜美」的一面【蟲研捷報】梳著莫西幹頭的螞蚱:尖葉蚱屬和葉蚱屬修訂。而在直翅目Orthoptera這個大家庭中,擬態早已是家常便飯,不僅有模擬枯葉的,也有神似綠葉的,還有能混入地衣苔蘚的,更有長得像小土塊的。
  • 【蟲研捷報】無聲的愛,中國奧蟋一新種
    雄蟲(圖片來源:https://image.baidu.com)雌蟲(圖片來源:https://image.baidu.com)但是也有一類蟋蟀由於種種原因,雄蟲喪失了發音能力,前翅也與雌蟲相似,或者無翅,外形上僅僅通過產卵器才能與雌性區分。例如啞蟋、革翅蟋(西雙版納發現一新種蟋蟀)、突蛉蟋、虎甲蛉蟋等。
  • 【蟲研捷報】我國臺灣發現虎天牛2新種
    新種:大漢山綠虎天牛 Chlorophorus dahanshanus Niisato & Chou,  2017,高桑氏綠虎天牛 Chlorophorus takakuwai Niisato & Chou,  2017。
  • 尋蟲記(15)最美蠟蟬伯瑞象
    尋蟲記(15)最美蠟蟬伯瑞象
  • 【蟬花】功效與作用
    《中華本草》:蟬花【藥材名稱】蟬花【拼音】Chán Huā【英文名】Cicada Slough【別名】蟲花、冠蟬、蝘花【出處】出自《本草圖經》;1.《本草圖經》:今蜀中有一種蟬,其蛻殼頭上有一角,如花冠狀,謂之蟬花。西人有GUI至都下者,醫工雲,入藥最奇。  2.《證類本草》:蟬花,所在皆有,七月採。
  • 【蟲研捷報】寮國的大蚊
    大蚊屬Tipula是大蚊科的模式屬,也是該科的大屬之一,全球已知近2500種,其中近半數都分布在古北界,而寮國此前只記載了6種1亞種。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新種,同時提出了一項新異名,重新描述了2個已知種,並編制了寮國大蚊屬的分種檢索表。
  • 【蟲研捷報】一個新的缺翅目分類系統被提出
    從此,缺翅目,和3種分別來自加納、斯裡蘭卡和印度尼西亞的缺翅蟲,就走入了人類的視野。他們用1個核基因片段和2個線粒體基因片段作為分子標記,構建了如上的系統發育關係,顯示出了2個主要的分支(引自 Ko árek et al. 2020) 他們構建的缺翅目系統發育關係中,缺翅目分為2個主要分支,這2個分支又各自分為2個分支。他們給予主要分支以「科」的分類等級,而其下的分支則給予「亞科」的分類等級。
  • 【蟲研捷報】87年後浙江發現石蛉一新種
    中國目前已知5種奧蟋,它們體小扁平,雄性具有發音器,雌性完全無翅。這5種全部由日本學者 Shiraki 及 Matsumura 發表,最新種的發表時間為1930年,其後87年間,中國再無奧蟋新種發現。華東師範大學學者何祝清在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發現一新種,相關論文本月已發表在國際動物學期刊 Zootaxa 上。
  • 【蟲譜大觀】角蟬
    角蟬科 Membracidael 小到中型,體長 2-20mm; l 形狀奇特,一般黑色或褐色
  • 【蟲研捷報】我國地鱉蠊科昆蟲添7新成員
    異板蠊是一類小型地鱉,雄蟲具翅,體長(翅除外)僅5.0-9.7 mm,體光滑不被毛,其體型狹長,很容易被當做姬蠊看待。該屬歷史上曾被歸到地鱉蠊科拉丁蠊亞科(Latindiinae)裡面,但後來被移出,蜚蠊專家L.
  • 雲南發現5個兩棲類新種
    11種,進一步揭示了中國掌突蟾屬的物種多樣性被低估,值得分類學家進一步關注。  記者從中國兩棲類網站獲悉,科研人員在德宏和文山發現無尾兩棲類新種5種,其中4種在德宏盈江發現,另一種在文山發現。  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自然保育主任楊劍煥等人在盈江縣發現的兩棲類新種為:盈江掌突蟾、紫棕掌突蟾、費氏異角蟾和盈江稜鼻樹蛙。  費氏異角蟾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費梁教授命名,以表彰其對中國兩棲動物多樣性研究工作作出的突出貢獻。
  • 【蟲研捷報】我國大陸新記錄一屬牙甲科昆蟲
    這篇論文於2月19日刊登在國際動物學雜誌ZooKeys上。文章首次報導了該屬昆蟲在中國大陸的分布,並描述了該屬在中國的一個新種Chasmogenus parorbus Jia& Tang,2018。
  • 長相古怪的角蟬,看起來就像外星物種一樣
    而估計很多人也想不到,蟬也就是所謂的知了中,也是有保護動物的。比如在我們國家周氏角蟬就隸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的行列。那麼角蟬科是啥稀有的物種嗎?其實也不是,作為蟬亞目下的一個科,角蟬科以下有多達兩千六百多種角蟬,算是種類最多的半翅目昆蟲之一。
  • 【蟲研捷報】香港發現一新種螢火蟲,以捐肝者名字命名
    本月22日,香港昆蟲學會會長饒戈與臺灣昆蟲學者鄭明倫在國際期刊ZooKeys上發表了香港發現的一個新種螢火蟲Oculogryphus
  • 今日識蟲|廣翅蠟蟬不是蟬!
    雖然我叫廣翅蠟蟬,但我不是蟬!長大後我還有點像蛾子哦!不要小看我,一跳可以達到將近一米!
  • 【蟲研捷報】我國學者發表1個刺虎天牛新種
    本新種正模則發現於四川綿陽的小寨子溝自然保護區,並直接以模式產地命名。本文除了描述這個新種外,也比對了灰紋刺虎天牛D.palleolus與等刺虎天牛D.parilis這兩個近似種,通過前胸背板的形狀與觸角長度來區分。同時,新種的模式標本保存在四川大學。
  • 夏天除了蟬叫還有「蟬花」,呼呼開花牆上爬,紅火的樣子真耐看
    夏天除了蟬叫還有「蟬花」,呼呼開花牆上爬,紅火的樣子真耐看夏天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蟬鳴不斷,有人覺得蟬叫很吵,影響別人休息,但也有人覺得蟬叫是夏天的特色,也是動物們生存的方式之一,沒什麼好計較的。其實夏天除了蟬叫,還有蟬花,大家以前見過嗎?這種花枝葉翠綠,花朵火紅,一到夏天就會開滿花苞。而且可以一直開花到秋季,觀賞起來美到不行。這種花名叫「紅蟬花」,它是一種藤本植物,會不斷地攀援生長。如果長在戶外的話,它可以長得非常高大,如果養在花盆裡的話可以用修剪的方式來控制生長,成為精美的盆栽植物。
  • 【蟲研捷報】我國7種側溝天牛族的新種被發表
    上個月中旬,我國臺灣天牛學家周文一博士與日本天牛學家新裡達也博士於Japanese Journal of Systematic Entomology上共同發表了我國7個側溝天牛族Obriini的新種,同時還有一個新亞種以及臺灣的一個新紀錄種。
  • 食物文明史丨雲南人吃蟲很原始很恐怖?這些發達國家吃得更歡
    文|席丹 何必 雲南餐廳的菜單上,往往有一部分讓外省人難以直視——用各種手法加工的各式蟲子,比如包燒蜘蛛、醬拌蟋蟀、油炸竹蟲、油炸螞蚱、油炸蟬、油炸蜂蛹、油炸飛螞蟻……服務員可能還會向你詳細描述每種蟲子的口感和味道。
  • 蟲白蠟
    蟲白蠟(《本草會編》)【異名】蟲蠟(《本草求真》),木蠟(《新本草綱目》),樹蠟(《中國藥學大辭典》),蠟膏(《四川中藥志》)。【來源】為介殼蟲科昆蟲白蠟蟲的雄蟲,群棲於木犀科植物白蠟樹、女貞及女貞屬其他種植物枝幹上所分泌的白色蠟質,精製而成。【動物形態】白蠟蟲雌蟲體橢圓形,長1.2~1.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