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祖國的海洋——五愛教育陣地科普活動

2021-02-26 天津明德社工

       疫情常態化下的社區,愈發顯得平靜安詳。12月中旬,國家海洋博物館應邀來到天塔街道五愛教育陣地,給社區青少年帶來兩場有深度的科普活動。來自天津大學的大學生志願者參與了本次社區服務。

        在海洋垃圾分類科活動中,國家海洋博物館老師,讓小朋友們從認識大海開始,了解海洋生物面臨的危機,了解到垃圾對於海洋生物的危害,更通過一張張高清的圖片,讓小朋友認識到,生活垃圾對於我們的海洋,我們的地球造成多麼嚴重的危害。只有我們在生活中對垃圾進行合理分類,才能減少垃圾對於環境的危害,才能保護海洋生物,保護我們的家園和我們的所生活的地球。

       活動過程中,海洋博物館老師通過垃圾分類教具,讓小朋友們體驗和學習如何進行分類垃圾,認識到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以及其他垃圾。通過本次垃圾分類的科普活動,小朋友和陪同的家長們對於垃圾如何分類有了初步的認識。

       在探秘化石的活動中,國家海洋博物館老師用幽默風趣、深入淺出的語言,圍繞化石的主題,運用大量圖片向小朋友們展示了出土化石、化石類型以及化石發現與挖掘過程。同時,為了讓小朋友們近距離觀察化石,國家海洋博物館老師特意帶來了化石標本讓小朋友親手觸摸,進行區分。國家海洋博物館老師用各種有趣的問題引導孩子們,鼓勵孩子們用科學家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小朋友們也抓住難得的與老師面對面交流的寶貴機會,學生們更是熱情高漲,舉手搶答,問答互動頻頻,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在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專業志願者資源帶來博物館級的豐富專業的課程和活動。社區提供社區活動場地資源,為青少年在家門口享受到「家門口的科技館」,滿足青少年對科學探索的需求。社工機構統籌專業力量和大學生志願者力量,溝通社區需求,與社區兩委共同服務社區青少年,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寒假即將到來,天塔街五愛教育陣地冬令營即將開營,歡迎各界繼續關注。為社區青少年提供更加健康的成長環境!

相關焦點

  • 河西區尖山街純潔裡社區開展「五愛」教育陣地之科普伴成長活動
    為豐富社區青少年課餘生活,培養孩子們動手能力,純潔裡社區於12月份開展五愛教育陣地相關少兒活動,活動圍繞「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社會主義」五個部分開展,主題為「科學伴成長--青少年科技實踐探究活動」。
  • 北京科學中心在兒童節舉辦「我和我的祖國一起起航」活動
    光明網訊 6月1日,「科學時光趴」第二季「我和我的祖國一起起航」特別活動在北京科學中心正式開始。本次活動由海洋重器展和海洋重器科普沙龍兩部分組成,其中,海洋重器展將持續至6月16日,想一睹海洋重器風採的小朋友可以前往北京科學中心「三生」主題館地下一層參觀。
  • 山東省中小學海洋教育觀摩團點讚西海岸新區特色海洋教育
    、多渠道挖掘海洋特色教育資源、創新引領開展特色海洋教育活動表示讚賞。滲透海洋元素 構建海洋文化西海岸新區引導學校加強海洋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將「開放、包容、創新、進取」的海洋精神融入學校文化。建成海洋文化牆、海洋強國夢長廊、海洋科技館、海洋動物標本展室、沙畫教室等海洋教育陣地,突出「海之美」「海之利」「海之威」「海之情」主題文化。
  • 以海洋教育託起祖國的未來
    他們以「草根兒」之純樸、海洋之大氣,憑藉「海洋教育」走出了一條特色辦學之路,使往昔的校園一下子「熱鬧」起來,平凡的教育被賦予了嶄新的時代意義。  學校結合當地海濱物產資源和海洋資源,開發與實施以「海洋的學習」為主題的系列校本課程。海洋貝藝畫、海洋布藝裝飾畫、海底世界創作畫、海洋拼貼畫、海洋文學、海洋影視等深受學生喜愛。
  • 全國青少年航模總決賽選手探秘日照海洋科普館
    全國青少年航模總決賽選手探秘日照海洋科普館 2019-08-16 2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少年海洋教育聯盟在京成立 開啟海洋教育校企合作新篇章
    北京海洋館建館十七周年一直致力於海洋科普、海洋環保活動,北京海洋館與海澱區八裡莊學區管理中心成立聯盟的目的為了整合雙方資源,持續深入的提升青少年的海洋環保意識和海洋強國意識,本次合作開啟了海洋教育推廣的全新模式,也是海洋科普教育校企合作的全新嘗試。
  • 海洋教育,山東先行
    威海市文登區南海實驗學校結合海洋教育,對國家課程進行整合拓展,編寫了《海韻詩情》《海洋探秘》《海戰風雲》《海生物象》《海洋生命》《海洋尋寶》《海洋之聲》等12本教材,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科教學的有效拓展,以教材為載體,以課堂為主陣地,全員參與,在課堂教學中全力滲透海洋文化教育。
  • 日照海洋科普館獲得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經中國海洋學會第八屆六次常務理事會批准,決定新增日照海洋科普館為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這是繼 「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範基地」之後,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獲得的又一國家級殊榮。
  • 青島市人大代表寧愛花:加強海洋教育 讓孩子愛海懂海
    青島是一座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城市,作為海洋科技名城有著得天獨厚的海洋教育優勢和科普資。如何用好青島的海洋資源,打好海洋攻勢,是今年青島「兩會」上人大代表們熱議的話題。青島市人大代表、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市歐美同學會澳新分會會長認為,青島應加強青少年的海洋教育,建設中小學生海洋實踐訓練基地,讓青少年在實踐活動中得到鍛鍊和成長。
  • 科普活動又有新去處!餘杭區新增兩家市級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活動又有新去處!近年來,餘杭區科協圍繞「四大人群」大力實施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全面抓好科普示範陣地建設。堅持創示範、優服務、惠民生,積極推進全區農村科普示範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等科普示範陣地建設工程,推動科普工作社會化、大眾化、經常化,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全民科學素質建設,構建大協作、大聯合、大科普工作格局。
  • 科普巡展活動走進思明區各小學 為孩子們帶來海洋知識盛宴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 記者 郭欽轉 通訊員 許曉煜 )「原來鯊魚睡覺都在遊泳,我等不及要告訴我的朋友們。」在聽完一場有關海洋意識教育的公益講座後,松柏小學三年(2)班的陳彥儒同學意猶未盡。  昨日上午,由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思明區教育局、廈門市市教育基金理事會、廈門帆傳航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帆樂海洋,走進校園」科普活動在松柏小學舉行,為松柏小學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場海洋科普的盛宴。
  • 厚植海洋文化播種蔚藍夢想 廈門海洋意識教育活動風生水起
    各大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就像一把把打開海洋迷宮的鑰匙,吸引著中小學生前往一探究竟;一條條海洋意識宣傳教育研學路線,勾起市民了解海洋、走進海洋的興趣;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科普活動更是潛移默化地傳播海洋文化、播下海洋的種子……在廈門,風生水起的海洋意識教育,讓更多人認識海洋、關注海洋,讓更多人增添探索海洋的興趣。
  • 「我和我的祖國」音教工委公益活動獻聲西部
    隨著一場場慷慨激昂的音樂盛會的順利舉辦,「我和我的祖國」——2019中國音協新興音樂群體百場音樂公益系列活動在祖國西部火熱開展。 「我和我的祖國——2019中國音協新興音樂群體百場音樂公益系列活動」是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發揮中國音協新興音樂教育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音教工委」)在新興音樂教育群體的引領作用,在祖國七十華誕之際,結合社會需求而啟動的包括「音樂名家面對面」、「公益音樂會」、「小手拉小手」等多種形式在內的大型音樂文化公益類活動。
  • 如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小學教育這塊主陣地
    要重視小學教育,從少年兒童的思想意識成長抓起,從而造就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那麼,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教育呢?我個人認為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擺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創新載體、活躍形式、豐富內涵,並貫穿學校各項工作的始終。
  • 【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日照海洋科普館:科技探秘海洋 助力海洋...
    在山東省日照海洋科普館內,「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網絡主題活動媒體採訪團走進海底世界立體球展廳,通過AR技術、互動體驗等方式進一步認識大海,了解海洋知識。   策劃:孫瑞婷 荊宇琦  拍攝、剪輯:荊宇琦  日照市海洋科普館坐落於日照市山海天旅遊度假區,是目前國內最大、展示內容最豐富、展示手段最先進的海洋科普專業展館之一。
  • 構建海洋意識教育綜合平臺,提升青少年海洋意識教育實效
    提升青少年海洋意識教育實效》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為加強全民海洋意識教育,宣傳我省海洋資源優勢及建設海洋強省的目標,向社會傳播海洋科普知識和先進科技,形成認識海洋、愛護海洋、開發海洋的理念,近年來,我省中小學及相關高校已逐步開展海洋意識教育,通過開好地方課程、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開展與海洋有關的研學旅行等,在海洋意識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青島海洋科技館:腦洞大開學科技 海洋科普漲知識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青島海洋科技館十分重視少年兒童海洋生物知識和海洋強國意識的教育工作,利用科普大篷車和海洋教育課堂常年到中小學開展各項青少年海洋宣傳活動。  2015年9月30日,受青島市重慶路第三小學邀請,青島海洋科技館參加該校科技節活動。
  • 【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探索日照海洋科普館裡的奧秘
    魯網7月16日訊(見習記者 王冰姿)15-16日「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日照,採訪團通過實地考察,深入了解,一起探尋日照海洋科普館裡的奧秘。  據悉,日照海洋科普館以「聚焦海洋」為主題,意在展示海洋、科學、人三者之間的關聯,
  • 我和我的祖國:為環保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人物素描 郭耕,一位專門從事自然保護教育的科普工作者。22年前,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系畢業的郭耕毅然放棄所學專業,進入正在籌建的北京瀕危動物中心,專心從事動物保護工作。多年來,他進校園、辦演講,一直致力於宣傳環保、宣傳動物保護、宣傳科普知識,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授予「有突出貢獻科普作家」稱號。
  • 李滄教育,比您聽說的更精彩 : 海洋教育篇
    一條主線:推動課程建設 落實課程實施  李滄教育重視將海洋教育納入學生培養全過程,在1-8年級全面開展《藍色的家園 海洋教育篇》地方課程,實施海洋主題內容與學科滲透相結合;同時,鼓勵各學校積極探索開發海洋教育新課程,有效提升了海洋教育實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