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實驗室將繼續全力參與張江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上證報訊(記者 宋薇萍)張江實驗室管理委員會2月14日召開第二次會議,總結過去一年工作,謀劃部署今年工作。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張江實驗室管委會主任白春禮,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江實驗室管委會主任應勇出席並講話。

白春禮指出,過去一年,張江實驗室的集中度和顯示度不斷提升,體現了「上海速度」,進展令人振奮。張江實驗室要繼續全力參與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力爭早日獲批成為國家實驗室。中科院將進一步支持張江實驗室進行體制機制探索,支持張江實驗室儘快建立有效的國家實驗室管理體系、招聘全球頂級科學家加盟、產生有顯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希望張江實驗室繼續探索科研體制機制創新,強化頂層設計,健全完善管理運行機制和政策制度。加強學科領域交叉統籌規劃布局,提升科研創新能力,產出更多科研成果,並注重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深化國際技術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進一步提升在全球創新格局中的影響力。全面加強黨對科技事業的領導,加強理論武裝,為做好科技創新工作築牢思想根基。

應勇指出,張江實驗室依託院市共建機制,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要著力增強創新策源能力,著力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實驗室,更好支撐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更好服務全國改革發展大局。要聚焦科技重大項目和任務攻關,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集中力量,加快突破。要加快大科學設施的工程建設進度,儘快形成重大科研活動支撐能力。既要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任務,也要瞄準產業科技前沿,聚力攻關,力爭取得更多原創性、顛覆性成果。要抓好體制機制創新,核心是賦予實驗室充分的自主權,進一步探索新型管理運行體制。要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希望中科院繼續在上海布局更多國家重點實驗室,大力支持張江實驗室建設,上海將繼續做好配套服務保障工作。

上海市和中科院合作共建張江實驗室,是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重大舉措。2018年,張江實驗室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硬X射線、超強超短雷射、上海光源等光子科學設施建設進展順利,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功能最強的光子大科學設施集聚地初步成型;布局類腦、微電子、生命科學等重大研究方向,並順利組建一批研究機構;一批國內外優秀科技和管理人才加盟張江實驗室;實驗室各項運行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為爭取獲批成為首批國家實驗室奠定堅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張江實驗室成立:2030年躋身世界一流國家實驗室行列
    胡蔚成 攝 張江實驗室昨天在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成立。 中科院院士、張江實驗室主任、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長王曦說,張江實驗室由上海市和中科院共同建設,是將中科院的學科基礎優勢和人才團隊優勢,與上海突出的改革優勢、創新優勢和國際化優勢相結合,使上海成為國家實驗室成長的「沃土」和「家園」的重大舉措。
  • 韓正:張江國家實驗室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
    (原標題:韓正:張江國家實驗室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
  • 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
    打開APP 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 你好張江 發表於 2020-11-17 10:10:49 11月1日,小編從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集體採訪中了解到,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綜合能力最強的光子大科學設施集群將誕生在這裡。
  • 【中國科學報】上海張江實驗室正式成立
    白春禮在講話中回顧了中科院和上海市精誠合作的歷程,介紹了中科院在推進張江實驗室和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面作出的努力。他指出,張江實驗室是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重大決策的切實舉措,是院市雙方站在國家科技創新總體布局的高度,面向全球科技創新發展態勢作出的一項重大部署,必將在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的徵程中發揮重要的示範帶動作用。
  • 張江實驗室:打造充滿活力科創「試驗田」—新聞—科學網
    ,「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和「微電子研究院」順利組建,「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掛牌成立;一批國內外優秀科技和管理人才加盟張江實驗室;各項運行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為爭取獲批成為首批國家實驗室奠定堅實基礎。
  • 探索國家實驗室建設新機制 張江實驗室擼起袖子這麼幹
    上海光源、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超強超短雷射裝置、軟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活細胞成像平臺,以及啟建的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隨著張江實驗室的建設,這些大科學裝置個個都將成為科創的「國之重器」。
  • 張江實驗室今年如何發力突破?這個會議透露重要信息!
    張江實驗室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繼續全力參與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力爭早日獲批成為國家實驗室。中科院將進一步支持張江實驗室進行體制機制探索,支持張江實驗室儘快建立有效的國家實驗室管理體系、招聘全球頂級科學家加盟、產生有顯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
  • 今日張江數字報-張江實驗室正式掛牌
    張江實驗室近日掛牌。
  • 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上海合肥北京,張江國家實驗室方案初定
    ,在上海、北京兩地啟動建設量子與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分部。量子與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分部建設,將為這個科研團隊提供更好的體制機制、財力物力保障。 許多人未必了解的是,位於上海的中科院技術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在量子通信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貢獻。前者研製了我國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的關鍵載荷,後者則是「墨子號」的總裝單位。可以說,上海科研團隊將潘建偉團隊的科學構想變成了工程現實。
  • 張江實驗室正式掛牌成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共同為張江實驗室揭牌,白春禮和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分别致辭。  白春禮在致辭時說,建設張江實驗室,是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重大決策的切實舉措,是院市雙方站在國家科技創新總體布局高度,面向全球科技創新發展態勢作出的一項重大部署。
  • 張江實驗室正式揭牌 建跨學科、綜合性、多功能國家實驗室
    張江實驗室將聚焦具有緊迫戰略需求的重大創新領域和有望引領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以重大科技任務攻關和大型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線,實現重大基礎科學突破和關鍵核心技術發展,建成跨學科、綜合性、多功能的國家實驗室,力爭成為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突破型、引領型、平臺型一體化的大型綜合性研究基地。
  • 人大代表:重視企業研發中心 完善張江國家實驗室籌建方案
    自貿區建設和科創中心建設,既是此次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也是代表們評議的熱點,「下半年,上海應進一步發揮自貿區和科創中心的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營造更加開放的環境」,這成為與會代表的共識。  「張江科學城總的定位是科學特徵明顯、科技要素集聚、環境人文生態的市級城市副中心,要成為世界一流的科學城」,政府工作報告中設定的這一「小目標」,令不少代表直呼,科學的又一個春天來了。
  • 上海市長應勇視察上海交大張江科學園、李政道研究所建設
    配合張江科學城規劃,上海交大張江科學園正在加緊建設,將打造超快科學中心、材料基因組聯合創新科學中心、同步輻射診療和醫學影像科學中心等項目。應勇登高俯瞰科學園建設情況,鼓勵上海交大高起點規劃建設,加快推進實施。
  • 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共建張江實驗室
    新華社上海9月27日電(記者王琳琳)由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共同打造的張江實驗室26日揭牌,將為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增添新的重要支撐。張江實驗室位於張江科學城核心區域,將聚焦具有緊迫戰略需求的重大創新領域和有望引領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以重大科技任務攻關和大型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線,實現重大基礎科學突破和關鍵核心技術發展,建成跨學科、綜合性、多功能的國家實驗室,力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綜合性研究基地。
  • 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張江科學城貫徹落實「網絡化、多中心、組團式、集約型」的發展導向,強化對外銜接,注重與市域、長三角乃至全球的創新要素的網絡協作;強化內部整合,整體考慮水網、綠網、路網、軌交網和慢行網,構築「一心一核、多圈多點、森林繞城」的空間格局。
  • 「越發展,越離不開張江」,38萬張江科技人才已開掛!
    以「科技」命名的這座大學,同樣是建設中的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新藥研發平臺等國家級大科學設施和科研機構融為一體,成為了科學城內科學發現的最「硬核配置」。這在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印傑看來,因為落地在張江,所以讓一切的布局都來得如此順暢。
  • 李政道研究所、張江科學園建設指揮部赴張江科學城展示廳、張江...
    為了深入領會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5月16日下午,李政道研究所建設指揮部、張江科學園建設指揮部成員,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嵇紹嶺、副院長張曉君,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彭宗林,重點建設辦副主任周大喜,資實處副處長張磊,基建處副處長沈燕明,指揮部辦主任趙昕、副主任廖凌等相關院系教授集體前往張江科學城展示廳參觀,重走習總書記考察之路、感受張江科技創新之旅、領會科創中心建設使命。
  • 上海張江實驗室持續發力 看齊國際先進水平
    資料圖 鄭瑩瑩 攝中新網上海2月15日電 (鄭瑩瑩)自2017年9月在滬成立,由上海市和中國科學院合作共建的張江實驗室建設得如火如荼。最新消息顯示,過去一年,張江實驗室的集中度和顯示度不斷提升。上海方面的消息顯示,2018年,張江實驗室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硬X射線、超強超短雷射、上海光源等光子科學設施建設進展順利,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功能最強的光子大科學設施集聚地初步成型;布局類腦、微電子、生命科學等重大研究方向,並順利組建一批研究機構;一批優秀科技和管理人才加盟張江實驗室;實驗室各項運行管理制度不斷完善。
  • 張江實驗室在上海成立 計劃2030年躋身世界前列
    白春禮在致辭時說,建設張江實驗室,是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政府站在國家科技創新總體布局高度,面向全球科技創新發展態勢作出的一項重大部署。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張江實驗室建設,出臺了一批重要創新政策和切實有效的推進措施。
  • 張江實驗室在滬成立
    本報上海9月27日電  (記者姜泓冰)2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院市合作建設的張江實驗室揭牌成立,將在光子科學大科學設施群及相關基礎研究,生命科學、信息技術及其交叉方向類腦智能等方面開展研究。  張江實驗室選址在上海「張江科學城」核心區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