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科學城貫徹落實「網絡化、多中心、組團式、集約型」的發展導向,強化對外銜接,注重與市域、長三角乃至全球的創新要素的網絡協作;強化內部整合,整體考慮水網、綠網、路網、軌交網和慢行網,構築「一心一核、多圈多點、森林繞城」的空間格局。
一心:依託川楊河兩岸地區並結合國家實驗室,集聚科創設施,並引入城市高等級公共服務和科技金融等生產性服務,形成以科創為特色的市級城市副中心,聯動南北、輻射周邊;
一核:結合南部國際醫學園區,增加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形成南部城市公共活動核心區;
多圈:依託以軌道交通為主的公共運輸站點,基本實現步行600米(10分鐘)社區生活圈全覆蓋,強調多中心組團式集約緊湊發展;
多點:結合辦公樓、廠房改造設置分散、嵌入式眾創空間;
森林繞城:連接北側張家浜和西側北蔡楔形綠地、東部外環綠帶和生態間隔帶、南側生態保育區形成科學城繞城林帶。
(文字來源:根據《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