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樂多背後的千億益生菌市場,玩家正浮出水面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新芽NewSeed

作者 | 付亞章 李春妍 劉妍

來源 | 華映資本

現階段國內益生菌消費仍處於起步階段,頭部企業如湯臣倍健,合生元等通過海外併購或合作,主打海外品牌概念;另一方面,市場的主力人群為母嬰群體,絕大多數消費者仍存在相當的教育空間。

平時嘴上總叨叨養生的年輕人,這次疫情期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

平日裡購買衣物包包鞋子的所有渠道,如今都是為口罩另闢的蹊徑;堅定踐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健身房去不了,健身動作不能少;當然,還有2月1日凌晨被全網搶購一空的雙黃連支配的恐懼。

相比於比雙黃連、板藍根、藿香正氣液這些「心理作用一流」的藥物,更靠譜、對一線防疫更有效的其實是——益生菌。

隨著腸道微生物研究的火熱進行,益生菌商品潮水般湧入市場。益生菌的行業應用不斷繁榮豐富,至今為止,益生菌的應用已經涵蓋發酵食品、膳食補充劑、保健品添加劑、動物飼料添加劑等多個方面。

作為大健康產業中的一員,益生菌產業鏈條上哪一環最搶眼?下一站機遇幾何?

前世今生

益生菌的出圈之路

「你今日飲咗未?」「今日養樂多了嗎?」 提起乳酸菌飲料,腦海裡第一個蹦出的就是「一個紅瓶闖天下」的養樂多。

1935年,養樂多(Yakult)集團創始人代田稔醫學博士研發出世界上第一瓶「活菌型乳酸菌乳飲品」,養樂多由此誕生,現今已成為風靡全球的活菌型乳酸菌乳飲品。每天全球約有3500萬不同膚色的人體驗養樂多所倡導的益生菌健康法。

「益生菌」的英文是「Probiotics」,來源於希臘語的「pro bios」,它的意思就是For life——也就是終生、益生的意思。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定義,益生菌是當攝入足夠數量時,對宿主起有益健康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我們熟悉的養樂多裡面的乳酸菌,是最主要的益生菌種類,而人們常說的益生元,則是益生菌的養料,通過促進益生菌的生長繁殖,來對機體產生有益影響。

1935年,乳酸菌飲料養樂多問世,益生菌開始走向產業化,隨後的數年間,益生菌的行業應用不斷繁榮豐富。

近幾年來,市場上益生菌商品應接不暇地出現,從酸奶到巧克力,從藥品到膳食補充劑,益生菌產品越來越被消費者所接受和認可——企業通過布局益生菌產品這顆棋來向大健康產業進軍,益生菌市場迅速發展起來。

從全球益生菌消費市場規模來看,益生菌消費市場規模保持持續增長。2018年全球益生菌消費市場規模為494億美元,預計於2023年達到692億美元,益生菌產業前景廣闊。

酸奶、牙膏到面膜承包你的吃喝用

酸奶、乳酸菌飲料、膠囊、嬰兒輔食、巧克力、糖果餅乾……各種類型的益生菌功能性食品、膳食補充劑充斥線上線下不同渠道,光是超市貨架上五花八門的酸奶,一眼看過去就讓人眼花繚亂,近些年消費風向圍繞養生健康食品、益生菌功能性飲品已經轉了好幾圈。消費端的偏好反應在產業端,越來越多的益生菌應用品類應勢而生。

從應用角度出發,益生菌產業下遊產品主要可分為三大類:

由益生菌參與發酵的、後期添加活性益生菌的功能性食品。包括酸奶、乳酸菌飲料、益生菌溶豆、軟糖等。這是整個益生菌市場佔比最大的品類;

膳食補充劑。包括整腸產品、促消化藥物等;

動物飼料、果蔬發酵液等原料。

除三大類產品外,日化用品亦分化發展出多種產品形態。如護膚品和漱口水等。功能性食品和日化用品是創投企業涉足較多的產品類別。

益生菌功能性飲品食品:細分、專業、混搭

隨著益生菌相關的科學研究不斷突破,益生菌在其優勢菌株選育以及產業化應用方面的技術創新,促進了益生菌在乳製品、傳統食品以及保健食品中的廣泛應用,區別於傳統飲品食品市場主要關注腸道健康和免疫功能提升,如今益生菌功能性食品發展呈現出兩大趨勢。

一是功效上的專業化:消費者最早消費乳酸菌飲料,後來發展為消費發酵乳等,益生菌功效(濃度)逐漸增強;

二是功能上的細分化:益生菌功能最早為調節腸道,後來發展為調節體重、治療牙周炎、改善花粉症、美容等多種功能。

以明治公司為代表的食品企業在不斷地豐富其產品概念及功能以滿足消費需求。如明治R-1系列酸奶,自發售起一直備受消費者青睞,滿足人們美肌、預防流感及風溼的需求;PA-3益生菌酸奶,添加了具有「和嘌呤鬥爭的乳酸菌」的PA-3,定位於潛在痛風消費群體,可幫助降低尿酸數值,緩解痛風症狀;又如明治的LG21系列酸奶,在抑制幽門螺桿菌,保護胃黏膜,減少癌症患病率方面很有效果。這些在功能上具有特定性的酸奶一經推出,就受到消費者的廣泛追捧。

人們對人體健康的關注度增加,功能性零食也在不斷擴大領域。除了酸奶之外,國際益生菌功能性食品呈現多樣發展,從黑巧、蔬菜片到烘焙類產品無所不包。如Qwrkee泡芙在成分中添加了益生菌,由豌豆蛋白、蠶豆和高粱三種主要成分製成,每100克「泡芙」中含有50億益生菌;Bouchard Belgian的黑巧克力每塊含10億活益生菌,保質期比益生菌酸奶更長,支持免疫系統,富含天然抗氧化劑。

益生菌日化用品:上升中的藍海新寵

近些年來「益生菌護膚」「皮膚微生態」概念興起。據Hexa Research的市場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益生菌化妝品市場規模為2100萬美元,按預期8%的複合增長率發展,2025年將突破2630萬美元。

益生菌可以對皮膚上的各種有害物質形成屏障,對皮膚表面正常生理狀況進行維持,有效促進基底細胞更新,保持肌膚的活力和彈性。1982年雅詩蘭黛推出的小棕瓶精華,第一次採用雙歧桿菌培育出來益生菌作為其主要成分之一;如今,眾多小品牌和國際大牌入局。

全球最大消費品私募基金 L Catterton 在17年領投完成美國益生菌護膚品牌Tula的 A 輪 800 萬美元融資,匈牙利品牌Eminence、韓國品牌荷諾等也將益生菌作為產品賣點,建立了潔面、面膜、面霜、精華、防曬等完整產品線。

除了護膚領域,益生菌同樣被應用在口腔領域,通過益生菌可去除口腔異味菌,有效抑制有害菌滋生,恢復口腔菌群微生態平衡。2018年,雲南白藥牙膏創新性地推出首款益生菌兒童牙膏;AvecMoi、參半、如沐等新國貨品牌也紛紛推出了益生菌牙膏和漱口水等口腔護理產品。

但總體而言,益生菌日化用品市場還處於發展初期,品牌偏新、產品認知度不高,是一片等待開墾的藍海。 益生菌產品形態持續創新、品類不斷豐富,市場多元化發展,從各電商和內容平臺的帶貨情況中也有直接反映。

在抖音平臺上,從品牌屬地來看,國產品牌佔據半壁江山,海外品牌中,美國和澳大利亞最受歡迎;從人群受眾來看,兒童及母嬰用戶佔比最高;從在售產品來看,益生菌補劑佔比最高,包括滴劑、粉劑和膠囊;其次為益生菌食品,尤其是針對嬰幼兒的輔食產品,再次為口腔護理產品,最後為面部護理產品;從價格帶分布來看,百元以內仍為主流價格帶。相較於抖音平臺益生菌推廣產品的多元性,快手平臺的益生菌產品較為單一,以普通的粉劑產品為主,其次為口腔護理和面部護理產品,價格分布以 50 元以內為主。

棋局初開益生菌市場創投機會幾何

我國益生菌行業正處於快速上升階段,在大健康產業中屬於消費群體增長速度較快的行業。益生菌的消費群體從嬰兒、兒童、老年人逐漸向年輕人擴展,消費品類也從飲品向食品日化用品延伸,需求空間仍在擴大。

從全球市場範圍對比來看,我國益生菌消費市場規模保持較快增長,市場規模CAGR高於全球水平,2012年-2016年為17%,預計2020年國內益生菌市場容量將達到879億元。

從產業鏈上看,益生菌產業上遊具備研發能力的原料供應企業毛利與下遊益生菌品牌方毛利最高,其次為中遊加工生產企業,產業鏈條的價值分布遵循微笑曲線的走勢規律,一端向科技化、生物化發展,一端向品牌化、零售化邁進。

從一級市場投融資角度而言,上遊獲投企業多數具備菌株自主培育能力以及整套解決方案輸出能力;下遊獲投企業仍以保健食品與藥品居多,多數擁有自己的產品品牌;時間上18 年至今的獲投企業佔比最多,輪次上天使輪和A 輪獲投企業佔比最多,其次為戰略融資,資本的加持將進一步助推行業發展。

上遊領域:研發為王,寡頭壟斷

全球益生菌原料供應市場保持較快增長,國際益生菌專利申請集中於美、日、俄傳統研發強國,美國杜邦和丹麥科漢森壟斷了國內原料供應市場85%的份額,但依舊湧現出了江蘇微康,科拓恆通等具備自主研發培育能力的國內企業。 對於益生菌研發廠商而言,菌株的鑑定、篩選和分離均為成熟技術。然而其壁壘在於定向菌株的培育以及菌株庫的持續構建。

一隻具備健字號的菌株,其一個功能的申請需要投入上百萬的資金和三年左右的申請周期,藥字號菌株的臨床試驗則更久。因此,能夠持續培育具備特定功能及廣泛用途的明星菌株的上遊企業,將更容易受到資本的青睞。

上遊獲投企業多數具備菌株自主培育能力以及整套解決方案輸出能力。由於益生菌研發技術壁壘高、菌株研發時間長、投入巨大,當前國內原料市場供應主要被美國杜邦和丹麥科漢森兩大巨頭壟斷,國內整個行業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因此相比VC,更適合PE投資及相關上下遊企業進行戰略投資,加強產業資源的協同互補。

下遊領域:品類豐富,市場分散

我國益生菌乳製品消費規模佔益生菌整體市場的78.4%,低溫酸奶和活性乳酸菌飲料是益生菌乳製品領域中最主要的細分市場。在補充劑品類方面,我國益生菌補充劑零售規模持續增長且增速較快,但是行業龍頭優勢不明顯,競爭格局分散。

現階段國內益生菌消費仍處於起步階段,頭部企業如湯臣倍健,合生元等通過海外併購或合作,主打海外品牌概念;另一方面,市場的主力人群為母嬰群體,絕大多數消費者仍存在相當的教育空間。 在益生菌產業鏈下遊領域,具備以下三類特徵的企業將會在國內分散的競爭格局中脫引而出:

能夠將益生菌概念或產品大眾化普適化,藉助已經被大眾熟知的產品形態,如酸奶塊,乳酸菌飲料等,做大眾人群的收割;

能夠從消費者角度定義終端產品,包括功能開發,產品包裝以及使用方式等方面的創新,從而抓住新興消費者人群;

能夠發掘流量窪地,精準連接消費者需求。從站內投放來看,目前益生菌品類沒有太多競價,且CPS不高,具備一定的投放紅利。

在政策、資本以及消費端用腳投票的共同推動下,整個益生菌市場教育和普及率提高都有很大進展,可預見的未來,中國的益生菌產業將會繼續快速增長。

在日新月異的市場中,想要把握住大健康的消費趨勢,形成高附加值的產品競爭力,擺脫食品飲料行業的同質化增長困境,細分垂直的益生菌產業或許是出口之一。隨著大量企業布局,益生菌市場容量將會進一步爆發,大健康產業紅利隨之進一步釋放。

相關焦點

  • 養樂多的DNA:開展學術科研和交流活動 助推益生菌健康理念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30日訊(記者 吳曉薇)從2002年每日銷量6萬瓶,到2018年每日銷量750萬瓶,養樂多在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後表現愈發出色近年來,中國消費者的健康需求推動著益生菌類產品的蓬勃發展達到近千億市場規模。這一盛況離不開益生菌科學研究成果的支撐。  「飲食和健康的關係非常大。在中國的傳統健康飲食文化當中有著醫食同源的養生文化,兩千多年前在中國的古書當中其實已經有記載。現在益生菌的研究也在不斷地發展、進化。研究成果顯示對於人體腹瀉、便秘,以及腸內的細菌感染都有作用。除此之外,大家也開始研究腸與腦的關係。」
  • 走進養樂多,探訪益生菌普及之路的職人匠心
    包括掌上衡陽客戶端在內的全國多家媒體就腸道與人體健康的密切關係、養樂多在益生菌領域的研究探索,以及養樂多近年來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發展與養樂多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據了解,養樂多自2002年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為滿足市場需求持續擴大事業版圖,包括今年成立的養樂多蕪湖、衡陽分公司,現今養樂多集團已在中國大陸地區擁有49家分(子)公司。
  • 攜手「益」心 養樂多堅持深耕普及益生菌事業
    2019年養樂多【與「菌」同行攜手「益」心】媒體座談會現場  滿足市場需求 養樂多持續擴大中國事業版圖  養樂多自2002年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為滿足市場需求持續擴大中國事業版圖。現今已在中國大陸地區擁有46家分(子)公司、6處生產基地,並在廣東、上海、北京、天津、福州、廈門地區開展家庭配送服務。
  • 攜手「益」心 養樂多堅持深耕普及益生菌事業
    圖:2019年養樂多「與『菌』同行·攜手『益』心」媒體交流活動現場滿足市場需求養樂多持續擴大中國事業版圖養樂多自2002年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為滿足市場需求持續擴大中國事業版圖。據統計,2002年養樂多每日銷量約6萬瓶,到2018年已達到每日銷量約750萬瓶。養樂多已逐漸在中國大陸站穩腳跟,愛飲者的隊伍正日漸壯大。今年是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煙臺、武漢、溫州分公司成立十周年。十年以來,不斷深耕,開拓渠道,在各大超市、連鎖賣場、便利店等都能看見養樂多的身影,消費者能夠輕鬆購買到安心、健康、美味的養樂多活菌型乳酸菌乳飲品。
  • 健康消費升級 養樂多持續助力益生菌行業發展
    在健康消費升級的影響下,中國居民在健康方面的需求和投入正以加速度的方式持續噴發。多年來,伴隨著國內外益生菌產業的快速發展,以益生菌功能性研究、益生菌與人體健康以及益生菌產業化新技術開發為主要內容的科研成果層出不窮,並在全球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據歐睿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益生菌產品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60億美元。目前國內消費者對於益生菌的認知已達較高水平,消費者對於益生菌的檢索熱度逐年升高。
  • 養樂多深耕中國17載 堅持與「菌」同行普及益生菌健康理念
    近日,養樂多與來自全國多地的媒體人齊聚無錫工廠,舉行了主題為「與『菌』同行、攜手『益』心」媒體交流活動,就腸道與人體健康的密切關係、養樂多在益生菌領域的研究進展,以及養樂多近年來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發展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
  • 對接健康需求 養樂多助力益生菌行業發展
    資料圖片《益生菌科學共識(2019年版)》發布,養樂多「消費者課堂」面向公眾科普益生菌5月22日-24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支持的「第十四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在杭州召開。今年是養樂多連續第14年支持該研討會。
  • 「益」生同行,養樂多專注益生菌健康普及事業
    近日,由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主辦的「『腸』情相伴,『益』生同行」2020年媒體交流活動在養樂多無錫工廠成功舉行。來自全國多地的媒體、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王剛副教授、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平野晉、養樂多無錫工廠統括工廠長紺野正一等出席,就腸道與人體健康的密切關係、養樂多在益生菌領域的研究探索,以及養樂多近年來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發展進行深入交流。
  •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攜手養樂多共倡益生菌健康理念
    在5月22-24日舉行的「第十四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期間,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支持了與「菌」常相伴,健康「腸」相識"為主題的消費者課堂活動。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益生菌產品的需求大幅增加,益生菌也迎來了井噴式發展。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已形成近幹億元的產業及龐大的市場。
  • 養樂多「100億」引領中國乳酸菌飲料市場(組圖)
    數字本身並非毫無意義,它們折射出養樂多深厚的品牌底蘊和令人矚目的市場成就:75年的發展歷史、風靡世界32個國家和地區、100億個具有特殊活性的乳酸菌、每天銷量達到2500萬瓶。  不僅如此,它們也代表了一種對健康的追求和執著,是深受數千萬消費者青睞和歡迎的健腸養生新理念。
  • 【今天養樂多了沒】益生菌科普大講堂
    益生菌可以提供腸道保護,遠離腸滲漏導致的各種問題。江蘇健康廣播攜手江蘇省營養協會理事徐萍老師,養樂多走進龍王廟社區,關愛社區居民的腸道健康!-《健康總動員進社區》健康關愛送給您!,一組為未添加益生菌的同樣牛奶,兩組兒童攝入同樣的含鐵飲食,實驗組兒童鐵吸收明顯好於對照組。
  • 益生菌行業迎來窗口期,養樂多為「健康」主線保駕護航
    8月19日-21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單位支持的「第十五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在南京成功舉辦。來自國內外多位權威專家、40多所科研院所的專家與學者,以及50多家企業代表近500人共聚一堂,交流行業間的前沿觀點,探尋益生菌發展的未來航向。
  • ISAPP首次在亞洲召開年會 養樂多同全球知名專家探討益生菌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日訊 近年來,益生菌產業發展日新月異。據歐睿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益生菌產品市場規模達到360億美元,我國益生菌行業近3年的增速均達20%。益生菌應用日趨廣泛,其相關臨床及功效性研究也不斷推陳出新。
  • 喝了那麼多養樂多,你知道什麼是益生菌嗎?
    隨著越來越多的益生菌產品充斥市場,五花八門的廣告鋪天蓋地,乳酸菌?益生菌?100億?300億?這些數字到底說明了什麼?
  • 探索益生菌奧秘 養樂多聯合媒體呼籲公眾關注腸道健康
    行程中,媒體團與養樂多本社中央研究所的專家互動交流,了解益生菌的研究進展;參觀養樂多富士裾野工廠,探秘養樂多生產過程;走訪涉谷本町學園和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考察益生菌飲品的應用情況。 在益生菌講座中,養樂多本社國際部參事、藥學博士早川先生介紹了益生菌、腸內菌群、養樂多獨有的乾酪乳桿菌代田株(LcS)的健康作用等知識;順天堂大學竹田準教授聚焦乳酸菌與免疫話題,講述了NK細胞在免疫中的作用,以及乾酪乳桿菌代田株如何活化NK細胞。
  • 達能和養樂多終於"分手"了,有何內情?
    在傳言流傳了6年後,達能終於清倉了在養樂多的全部股權投資。 上周,法國食品巨頭達能宣布以近5億歐元出清所持的全部養樂多股份,從而不再擔任這家日本同行的股東,也為這段長達20年的「資本聯姻」劃上了句號。這意味著,養樂多終於完全「獨立」了。
  • 後疫情時代 養樂多聚焦益生菌研究,助力健康中國發展
    (原標題:後疫情時代 養樂多聚焦益生菌研究,助力健康中國發展)
  • 養樂多呼籲關注腸道健康
    目前已有近萬篇學術論文對益生菌菌株的各項功能進行了研究,其中核心功能正是改善人體胃腸道健康。值得注意的是,現代人的不良生活習慣、抗生素過度使用等問題正不斷影響著腸內菌群的平衡,而益生菌功效的發揮也具有菌株和人群特異性。養樂多此次開展「益菌衡,喚啟腸健康」的主題宣傳活動,希望通過知識科普提升公眾的腸道健康意識。
  • 匠心傳播益生菌健康法 養樂多冬季腸道健康沙龍圓滿舉行
    冬季又是腸道不適的多發季節,為了讓更多人關注自身的腸道健康,認識腸道健康以及冬季補充益生菌的重要性,近日,養樂多分別在上海和武漢針對準媽媽和媒體工作者開展了主題為「慧吃『腸』運動,益『菌』更健康」的冬季腸道健康沙龍活動。
  • 養樂多回應荷蘭乳酸菌死亡事件
    本報訊針對荷蘭由於懷疑24人死亡與服用益生菌酸奶飲料有關,而對益生菌飲料展開的調查,日本乳酸菌飲料巨頭養樂多集團26日發表聲明稱,荷蘭烏得勒支大學進行的益生菌臨床試驗其實與養樂多產品無關。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5日報導,荷蘭烏得勒支大學醫學中心發布消息說,24人在2004年到2007年間服用益生菌酸奶飲料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