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愈演愈烈!NASA的全球溫度測量的精確度令人難以置信

2020-12-04 仰望星際

研究人員已經將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研究所(GISS)進行的不確定溫度測量提高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精確度。

據《地球物理研究大氣雜誌》報導,近幾十年來收集的數據顯示,GISS地表溫度(GISTEMP)測量的不確定度已經下降到0.05°C(0.09°F),而140年前記錄開始時測量的數據則下降到0.15°C(0.27°F)。

分析再次顯示,從1880年到今天,全球氣溫上升了約1.1°C(2°F)。2016年也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接下來是2017年、2015年和2018年。自1880年以來最熱的10年出現在最近20年。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博士生內森·拉森(Nathan Lenssen)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已經使不確定性的量化更加嚴格,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我們可以對全球溫度序列的準確性有信心,我們不需要再分析的基礎上重申任何結論。」

GISTEMP是利用全球6300個氣象站、研究站、船舶和浮標的地面和海面溫度計算得出的,研究表明,這種方法是正確的。

美國宇航局的全球氣溫記錄顯示,與1951年至1980年的基線平均氣溫相比,地球的長期變暖趨勢可以在這張可視化的全球氣溫記錄中看到,記錄顯示為連續五年的平均值。

最近,這種方法也通過美國宇航局阿卡衛星上的大氣紅外探測器(AIRS)進行了驗證。AIRS在2003年才開始記錄,當時Aqua還在發射,但它卻是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測量溫度的。它記錄了火星表面的紅外輻射。

事實上,他們的方法是不同的和獨立的,他們仍然同意是了不起的。

GISS主任、該研究的合著者加文施密特(Gavin Schmidt)說:「了解不確定性很重要,因為我們知道,在現實世界中,我們並不完全了解所有事情。」

所有的科學都是基於知道你得出的數字的局限性,而這些不確定性可以決定你所看到的是一個轉變,還是一個真正重要的變化。

對目前和即將發生的氣候危機造成的破壞所預測的趨勢是強勁的,超出了不確定性所能解釋的範圍。也就是說,測量上的改進導致了更詳細的模型,這些可能很快就能挽救生命。

相關焦點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編者按】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全球變暖的爭論愈演愈烈,至今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與生態話題。「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
  • 全球變暖愈演愈烈,南極冰川每年融化幾十億噸
    變暖的海水正在從下往上融化這些冰架,導致它們的重量越來越小。這對南極海岸線上分布的數百座冰山來說,無疑是個壞消息。南極冰架從陸地上出發,跨過海岸線,直接延伸到海裡。這些冰架可以保持冰山的穩定,防止它們隨洋流飄走。隨著冰架的融化,它們變得更薄,更脆弱,也更容易損壞。
  • NASA分析顯示,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全球變暖,世界變化追蹤全球溫度趨勢為人類活動(特別是溫室氣體排放)對我們地球的影響提供了一個關鍵指標。自19世紀末以來,地球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超過2華氏度(1.2攝氏度)。氣溫上升正在造成海冰和冰蓋的消失、海平面上升、更長更強烈的熱浪以及動植物棲息地的變化等現象。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黃恩清、田軍: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編者按】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全球變暖的爭論愈演愈烈,至今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與生態話題。「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
  • 水蒸氣是全球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主要影響因素
    科學家使用新的觀測手段,通過實驗驗證:現有的氣候模式是如何影響全球變暖的。研究人員利用美國航天局的AQUA衛星上大氣紅外探測器( AIRS )所捕獲的最新數據,對大氣最低層的10公裡範圍內的溼度進行精確測量,結合全球觀測的溫度變化,從而使研究人員能夠建立一個對水蒸汽、二氧化碳和其它大氣變暖的氣體的排放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獲得全面的更多的了解。
  • 關於全球變暖的十大令人驚訝的後果!
    關於全球變暖的十大令人驚訝的後果!全球變暖加劇你可能聽說過全球變暖的速度和示例:氣溫上升,冰帽融化以及不久的將來海平面上升。但是,地球不斷變化的氣候已經以一些非常奇怪的方式肆虐。因此,你可以看到野蠻的野火,25英裡長的冰山,消失的湖泊,怪異的過敏症以及長期疾病重新出現的威脅等奇怪的影響。
  • 全球變暖,我們會感到溫度越來越舒適嗎?
    全球變暖,人們會感到溫度越來越舒適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先了解下人體的熱舒適度這個概念。為了更準確地測量熱舒適度,科學家探索和建立了諸多用於評估氣候舒適度的模型,較複雜的有以人體熱交換機制為基礎、對冷熱環境都具有較好適用性的機理模型。不過,這些機理模型普遍涉及的個體參數、人體熱傳輸等複雜因素,較難獲取。
  • 全球氣候變暖沒有消失,還需要警惕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是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種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在20世紀全世界平均溫度約攀升0.6攝氏度。北半球春天冰雪解凍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霜凍開始時間卻晚了約10天。
  • 全球變暖使海洋溫度上升,相當於每秒爆炸一顆原子彈!
    全球變暖導致海洋溫度的上升,相當於在過去的 150 年間每秒一顆原子彈爆炸的威力。海洋吸收了超過 90% 人類溫室氣體排放所產生的熱量,相對而言,空氣、地面、冰蓋只吸收了少部分熱量。海洋吸收了極大量的熱量,從而導致海平面上升,颶風、颱風盛行。
  • 2015全球氣溫創下新記錄
    2015年已經打破了2014年「史上最熱年」的記錄,且全球平均氣溫比2014年高出0.23華氏度(0.13攝氏度)。此前唯一一次增幅如此之大發生在1998年。根據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GISS,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的分析,2015年氣溫繼續呈長期變暖趨勢。NOAA的科學家們也得出了一致的結論,2015年是有史以來最熱年。
  • 全球變暖趨勢成定局,體感溫度達40度!
    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顯示,全球變暖已經在開始對我們地球進行改變之中,在北極的部分島嶼地區,也達到了我們有史以來最熱的氣溫,根據數據測量,在朗伊爾城區域,高於常年6.0攝氏度,連續第90個月超過正常溫度,這是地球溫度最不平凡的一種表現。
  • 研究發現:全球海洋溫度創新高 變暖趨勢將持續不減
    參考消息網1月30日報導 英媒稱,科研人員警告說,2017年全球海洋水溫上升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科研人員觀測了過去60年來海洋變暖的歷史以比較數據。成裡京和朱江說,地球上超過90%與全球變暖有關的多餘熱量被海洋吸收,這一記錄「強力表現了全球變暖的信號」,測量海洋變暖是比測量大氣變暖更可靠的指標,因為這可以追蹤「地球健康狀況的關鍵表象」。
  • 在全球範圍的日常天氣觀測中發現全球變暖的特徵
    在全球範圍的日常天氣觀測中發現全球變暖的特徵 今年10月,氣候是我們的長期預期,而天氣是我們的短期預期——由於當地的天氣條件變化無常,儘管全球氣候長期變暖,但在一個地方可能會在短時間內非常寒冷。簡而言之,當地天氣的變化掩蓋了全球氣候的長期趨勢。 然而現在,由ETH教授Reto Knutti領導的研究小組對溫度測量和模型進行了新的分析。科學家們得出結論,「天氣不是氣候」的範式不再適用於這種形式。
  • 氣候變暖加速全球洋流
    同時,這些環流似乎開始加速:近25年來,洋流一直在快速加速,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  據《科學》報導,2月5日發表於《科學進展》的一篇論文提出了這一結論。結合模型的觀測結果,從1990年到2013年,海洋洋流能量每10年增加15%。
  • 全球變暖的原因 全球氣候變暖原因及危害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自然現象。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令人憂心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令人憂心時間:2020-07-21 13:04   來源:淑女志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令人憂心 很受大家喜愛的北極熊如今因為全球變暖的原因,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
  • NASA:太陽活動無法解釋全球變暖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推特上發布消息稱,太陽活動變化無法解釋全球溫度升高的現象。該局在推特中稱,「儘管太陽影響地球氣候,但近幾十年觀察到的變暖太嚴重了,不能用太陽活動的變化來解釋」。
  • 全球變暖或將是未來地球災難的主要原因
    ,是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與工業化前時代相比,今天的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了3.6華氏度(2攝氏度)。2019年,全球陸地和海洋的平均溫度比20世紀的平均溫度高1.75華氏度(0.95攝氏度)。2019年成為有記錄以來第二個最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
  • 寒潮席捲全國,天氣越來越冷,全球變暖是騙局?
    更令人「寒心」的消息是,在本月的10日至12日,還會有一股冷空氣來襲,真的是要被凍成狗的節奏!在寒冷的極大刺激下,有些人就會想,全球不是在變暖嗎,天氣怎麼還越來越冷了?難道全球變暖是唬人的?其實,地球確實在變得越來越熱,而我們所經歷的冬天也確確實實是比之前更冷的,但二者並不矛盾。
  • 海洋溫度變化會改變全球變暖「步調」?
    這是在氣溫升高創紀錄之時,成員國達成的新的創紀錄的全球協議。根據該協定,全球氣溫增幅在2100年將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高2℃以內併力爭控制在1.5℃。  未來,溫室氣體繼續排放將導致氣候系統所有組成部分發生變化。21世紀全球海洋將繼續變暖。熱量將從海表傳向中深層海洋,並影響海洋環流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