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在減肥,不是快過年了嘛!又到了親朋好友相聚的時刻,想以美好的形象示人,所以這幾天沒都敢吃大魚大肉,尤其晚飯更是只喝一碗粥,吃點水果便算一頓了。人吧,越是得不到什麼,也就越渴望什麼,這不昨晚追劇的時候,看到主人公吃魚,炸魚金燦燦的外皮,酥脆的口感,加上女主角精彩的演繹,饞得我是兩眼放光、直咽口水,恨不得立馬吃上一條!
終究還是沒控制住誘惑,今天一早就去早市買了2斤小魚回來,也忘記問老闆這是什麼魚了,我是魚痴,不怎麼會區分品種,只知道這種扁平狀的魚適合炸和煎就買了,8塊錢一斤,二斤老闆要了15塊,還挺新鮮的,你們那裡都叫這什麼魚呀?
炸魚肯定大多人都喜歡吧?小時候我媽媽就會說「炸的東西還有不好吃的嗎?」是啊,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入鍋一炸便會格外香,但要說到怎樣做炸魚更好吃,肯定會有很多人擺手:做不好、不酥脆、容易糊、還很腥……是很多朋友炸魚時都會遇到的問題,今天就由我這個資深吃貨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炸魚小妙招,別看我分不清魚的品種,但是對於「吃」和「做」我卻是認真的哦:
炸魚時,直接下鍋炸就錯了!飯店都這樣做,出鍋又酥又脆還不腥氣!喜歡吃便也就喜歡探聽和研究,這個炸魚的方法還是我跟飯店的一個大廚朋友學的,用了很多次,每次做都很成功。首先,我們把買回來的魚肉去掉內臟,清洗乾淨,不管清洗什麼魚時,肚子裡的那層黑膜一定要處理乾淨了,它是腥味的主要來源。
第二步便是醃製:加入適量的鹽、胡椒粉、料酒、生抽、拍碎的大蔥、大蒜和薑片用手抓拌均勻後醃製20分鐘,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去除魚腥味和增加它的底味,使魚肉緊實沒有腥味還更入味,加入大一點的拍碎的蔥、姜和蒜,是為了一會兒炸的時候容易挑揀出來,否則不小心進入油鍋後很容易炸糊,使魚吃起來有苦味。
第三步也是關鍵的一步~調麵糊,炸魚是否酥脆,關鍵在調糊上,到底用麵粉還是澱粉?以前我還真沒注意,都是很隨便,有什麼用什麼,難怪魚不酥不脆還很腥!大廚教我這樣調糊:兩勺澱粉、兩勺麵粉、一個雞蛋、適量的清水,比例為25%的麵粉、25%的澱粉、15%的雞蛋、35%的水,大廚說這種糊叫全蛋糊,用這個糊烹製出的菜品幹酥香脆、外焦裡嫩、色澤金黃,涼了也不會變軟,調製的時候,還要注意加入的順序,要先用水將麵粉和澱粉調製均勻後,再加入雞蛋繼續攪拌使之溶為一體,如果先加雞蛋調和,就會出現許多小顆粒,並且很難調均勻,直接影響炸魚的外觀和口感。
魚醃製好以後取出,用廚房紙吸一下表面的水分,然後裹上一層幹澱粉,這一步是輔助拍粉,因為魚表面很溼,直接掛糊很容易脫糊,拍完幹澱粉後,再放到調好的全蛋糊中,均勻地裹上一層糊。
鍋中油燒至5成熱時,我們下入掛好糊的魚,油溫不要太高,避免外焦裡生,剛下入鍋時不要翻動,這個時候的魚很嫩,特別容易翻碎,待魚定型變硬後,我們再輕輕將其翻個面,讓它受熱均勻,炸至微黃時控油夾出。再將油溫升高,看到油鍋冒煙時,再次倒入魚復炸一遍,大約30秒後,魚炸至金黃酥脆時控油撈出,復炸可以讓魚肉更酥更脆,而且高油溫可以將魚內的油逼出,吃起來不會很膩。
一道香酥脆的炸魚就做好了,炸魚千萬不要直接下鍋炸,一要醃製去除它的腥味,二要掛糊加復炸,用這個方法炸出的魚想不脆都難,喜歡就收藏吧,過年吃炸魚,可以用這個方法試試哦。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我是曉峰,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