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的蟲子世界:跳蚤蒼蠅放大百萬倍(圖)

2020-11-26 環球網

北京時間8月6日消息,據《每日電訊報》報導,它們看上去像好萊塢大片裡的外星人,事實上這些醜陋的蟲子已經悄悄潛入你家。這些是通過放大鏡放大一百萬倍後,我們看到的潛伏在我們地毯、沙發和廚房柜子裡的蟎蟲、蒼蠅和跳蚤的真實面孔。它們包括粉蟎(破壞成袋的麵食、麵粉的害蟲)和在家具、窗簾及地毯上繁衍生息的塵蟎。這些圖片是由獲獎科學攝影師、61歲的史蒂夫·格斯克梅斯爾利用超級掃描電子顯微鏡拍攝的微觀世界。

1.青蠅的蛆

相關焦點

  • 顯微鏡下的蟲子世界:跳蚤蒼蠅放大百萬倍
    第6頁: 第7頁:  北京時間8月6日消息,據《每日電訊報》報導,它們看上去像好萊塢大片裡的外星人,事實上這些醜陋的蟲子已經悄悄潛入你家這些是通過放大鏡放大一百萬倍後,我們看到的潛伏在我們地毯、沙發和廚房柜子裡的蟎蟲、蒼蠅和跳蚤的真實面孔。它們包括粉蟎(破壞成袋的麵食、麵粉的害蟲)和在家具、窗簾及地毯上繁衍生息的塵蟎。這些圖片是由獲獎科學攝影師、61歲的史蒂夫·格斯克梅斯爾利用超級掃描電子顯微鏡拍攝的微觀世界。
  • 攝影師拍攝百萬倍放大率的高清3D昆蟲照(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些圖像如同山莓呈現在照相機前,但實際上這是蒼蠅等昆蟲的高清放大照片。來自英國貝德福德市的科學攝影師克蒂夫-格斯徹梅斯涅(Steve Gschmeissner)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對這些昆蟲樣本放大了100萬倍。
  • 顯微鏡下的世界
    同學們,上期我們學習了放大鏡,原來放大鏡鏡片是一塊透明,且中間厚,邊緣薄的凸透鏡。而正是因為其凸度的存在,使其擁有了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但是一塊凸透鏡的凸度是固定的,因此它的放大效果有限。上圖是列文虎克通過兩塊精密鏡片的組合,配合螺旋杆調整鏡片的距離,製成了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
  • 電子顯微鏡捕捉家居用品放大百萬倍細節(組圖)
    第1頁:電子顯微鏡捕捉家居用品放大百萬倍細節 這是由日本藝術家西永進(Susumu Nishinaga)製作的顯微照片  電子顯微鏡捕捉家居用品放大百萬倍細節    這些都是各家各戶常見的無害物品,然而,一旦在功能強大的顯微鏡下觀測時,它們的秘密便暴露無遺,有時,看上去甚至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 高倍顯微鏡下的世界,一組放大了的微觀世界照片
    「佛觀一滴水 十萬八千蟲 」及「人身如房屋,內住無數眾生」宇宙是宏觀世界,人世間是經典物理世界,分子屬於微觀世界。宇宙,人間世,量子世界都有著不同的運行規律;若人類能夠找到三個世界的共同運行規律,人類或可真正主宰這個宇宙……一,顯微鏡下的仙人掌。圖片描述的是在顯微鏡下觀察霧氣中小液滴在仙人掌的簇狀刺與絨毛的凝結行為。
  • 齊白石畫一隻蟲子100萬,放大10倍後,專家感嘆:戴放大鏡畫的?
    齊白石畫昆蟲一隻值100萬,放大10倍,專家感嘆:戴著放大鏡畫的?很多朋友都知道齊白石最擅長畫寫意畫,其實齊白石的工筆畫也是造詣非凡,齊白石畫蝦他就是採用工筆和寫意畫技法結合創作的。接下來我們介紹下齊白石畫的一些小動物。齊白石畫的一幅《蒼蠅圖》,在1997年時就賣出了20萬的高價,如果放到今天豈不是要100萬的天價。
  • 顯微鏡下的人體寄生蟲
    圖3:頭蝨的顯微照片。掃描電子顯微鏡下頭蝨放大55倍後的照片(顏色增強)。寄生在人體的蝨子主要有三種:頭蝨、體蝨(主要寄生在人的衣服裡)和陰蝨。體蝨圖6:體蝨的顯微照片。這張拍攝於2006年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顯示了放大152倍的雌體蝨腹部末端細部。
  • 超強手機外掛,帶你探索1000倍顯微鏡下的世界
    一摁按鈕「嗖」地縮小,小指粗細的野草瞬間變成「參天大樹」,而自己就騎乘在飛蟲的後背,放大了無數倍的世界讓我目瞪口呆。昆蟲的幼蟲嗷嗷待哺,憨態可掬。從微觀看世界,這景色怪誕而真實,詭譎而壯麗,美得讓人移不開眼。身體縮小暫時不可能,但至少可以讓眼睛帶你去感受一番。藉助普通臺式光學顯微鏡嗎?這臺機器好笨重!而且最大放大倍數撐死也就40×20,800倍。眼睛不過癮啊!
  • 用了那麼多年的顯微鏡,卻被一家中國企業顛覆,手機可放大1000倍
    用了那麼多年的顯微鏡,卻被一家中國企業顛覆,手機可放大1000倍我早就想去體驗一把「蟻人」的生活了。一摁按鈕「嗖」地縮小,小指粗細的野草瞬間變成「參天大樹」,而自己就騎乘在飛蟲的後背,放大了無數倍的世界讓我目瞪口呆。麗藻嫩綠色的細胞質在眼前像小溪般流淌。
  • 華中科大8位博士嘔心瀝血,打造1000倍顯微鏡,放大硬幣好美
    顯微鏡下的洋蔥細胞就像一個巨大的螞蟻洞穴,一個個細胞膜緊密連接。 即使如此,但內心還是對世界上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感到好奇,它們放大100倍、500倍、甚至1000倍後會是什麼樣子,性價比高、僅重65g體積小,可以放大1000倍。
  • 顯微鏡放大一千倍的「生命美圖」
    細胞骨架,看似孔雀羽靈,實則是三層細胞疊加在一起後形成的細胞骨架,藍色的細胞核、紅色的骨架,旨在測量細胞骨架彈性的強弱(顯微鏡放大1600倍)。鍾欣 攝顯微鏡下的神經細胞:黃色為神經元、紅色為神經纖維,綠色為神經膠質細胞、藍色為細胞核,細胞大小約10-30um(顯微鏡放大1000倍)。鍾欣 攝神經元細胞染色。
  • 一滴水在顯微鏡下放大25倍後,你還敢喝嗎?
    別再說不乾不淨,喝了沒病,一起來看看顯微鏡下的這個「動物園」!看看一滴水放大25倍之後……美國著名攝影師David Littschwager做過這樣的實驗,他將一滴沒有用淨水器過濾的自來水放在顯微鏡底下放大25倍,感覺就像是一個生物圈一樣,是另一番景象。
  • 只有巴掌大的顯微鏡,卻能放大60-120倍!隨時隨地探索世界
    餃子有一個很喜歡的口袋顯微鏡,每次戶外活動都是必帶的,平時出門散個步都不忘揣兜裡,隨時拿出來觀察花草蟲石。以前,小人家還只是單純喜歡蹲在地上看看小螞蟻、小蟲子,現在是拿著顯微鏡,從頭到腳的研究,連螞蟻腿有幾節、蟲子翅膀上的絨毛有幾根都沒放過。。。
  • 22張顯微鏡下的照片,原來微觀世界這麼神奇
    同樣,微觀世界裡也充滿了美麗而而又神秘的景象,下面我們來看一組看顯微鏡下的微觀神奇世界。一個螞蟻嘴裡叼了一塊電子晶片。針線生菜上的大腸桿菌顯微鏡下的鬍鬚:手動剃刀(左)和電動剃鬚刀(右)飛蛾翅膀這張照片顯示了鐵橄欖石與氣態二氧化碳反應生成菱鐵礦
  • 細胞學,顯微鏡下初見端倪的細胞,肉眼看不到的世界原來是這樣的
    他反覆調試兩個鏡片的距離,找出了焦距與放大倍數的關係。長大後,他成了一名物理學家,並且在光學方面很有研究。為了看到更微小的物體,羅伯特·虎克就在鏡片的精度上苦下功夫,他不分晝夜地精心研磨,終於制出了晶瑩透明的小鏡片。他用這些小鏡片反覆調試,組裝成了放大倍數為40~140倍的一架複式顯微鏡,這在當時解析度是最大的。
  • 專家發現世界最早跳蚤化石 是現代跳蚤10倍大
    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黃迪穎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從近10萬塊化石中,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最大的跳蚤化石——它們是現代跳蚤的10多倍大,這些跳蚤的「老祖宗」很有可能是在恐龍背上「撒野」的寄生蟲。這一驚人的研究成果,將於近日登上最近一期的世界頂級期刊英國《Nature》雜誌。
  • 3D顯微鏡技術拍攝飲食:葡萄酒放大300倍(圖)
    但如果將這些美食在3D顯微鏡下無限放大,又會是怎樣一副「景象」呢?  近日,來自夏威夷毛伊島的67歲科學家蓋裡—格林伯格(Gary Greenberg)就拍攝了一套十分有趣而美麗的「飲食寫真」,寫真中的圖像並不是美女帥哥攝影模特,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品嘗到的美味飲食。這數張超級放大的「飲食寫真」圖像為人們呈現出了一副別樣的「風景」。
  • 讓小孩放大120倍看世界,主動放下手機,日本這款兒童顯微鏡火了
    我們身邊的每一樣東西,其實都跟我們看見的不太一樣,尤其是在顯微鏡下放大幾十乃至數百倍的時候,你可能會發出「原來我一點也不了解這個世界」的感嘆,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不信?看看下面這些顯微鏡下的東西,能猜對2個算你牛!
  • 看了一眼顯微鏡,才發現我們從蔬菜中吃了許多看不見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世界屬於微觀世界,但在顯微鏡的放大之下,又成了一個宏觀世界,而微觀與宏觀只是大小的區別,這些微生物就像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一樣,相反這些微生物寄生的物體也相當於他們的「地球」。食物對於我們來講,是維持基本生活不可缺少的能量,但你知道這些食物的表面都有哪些微生物嗎?
  • 顯微鏡下的一滴海水被放大25倍後,竟然看到了一個小世界
    一滴海水被放大25倍後,可以發現海洋裡,有著無數多多小動物植物,通常被統稱為浮遊生物。03、橈足動物這些蟲子狀的生物是最常見的浮遊動物,可能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動物,因為它們構成了最豐富的蛋白質來源。它們是蝦狀甲殼類生物,身體呈淚珠狀,長著大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