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顯微鏡技術拍攝飲食:葡萄酒放大300倍(圖)

2020-11-23 搜狐網
玫瑰葡萄酒被放大300倍後的圖片

被放大的迷迭香看起來像只長了白毛的綠色老虎蟲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美味的食品,口味甘甜的玫瑰葡萄酒、酸甜可口的草莓、美味無法抵擋的火龍果等等,這些食品都可稱得上色香味俱全,看上去都想大大的咬上一口。但如果將這些美食在3D顯微鏡下無限放大,又會是怎樣一副「景象」呢?

  近日,來自夏威夷毛伊島的67歲科學家蓋裡—格林伯格(Gary Greenberg)就拍攝了一套十分有趣而美麗的「飲食寫真」,寫真中的圖像並不是美女帥哥攝影模特,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品嘗到的美味飲食。這數張超級放大的「飲食寫真」圖像為人們呈現出了一副別樣的「風景」。據悉,格林伯格通過使用一臺定製的3D顯微鏡,將選取的飲食樣本放大到了原體積的300多倍之大,從而用這些不可思議的「飲食寫真」圖片,為科學和藝術的自然調查揭開了食物飲品日常的偽裝「面具」。

3D顯微鏡下的火龍果

3D顯微鏡下的草莓

  格林伯格先生表示,這架由他自己發明定製的3D顯微鏡,對於科學界和藝術界的開發研究來說,可算得上是一件強大的工具。這些「飲食寫真」是他第一次透過該顯微鏡進行的實物拍攝,因此,每種新食品在顯微鏡下呈現的美妙畫面都令他唏噓不已。很多人都認為大自然的秘密總是隱藏在人們看不見的角落,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大自然的秘密遍布在周圍每一處。而顯微鏡就是揭開這些大自然秘密的最高效方式之一。通過顯微鏡發現新事物的過程中,他總是會收穫到很多不同的驚喜。在這些眾多精美的「飲食寫真」中,黃瓜種子的一張照片是他的最愛,黃瓜種子在照片中顯得十分精緻,且充滿了生命的活力與動力。

  據了解,要想通過顯微鏡拍攝到這些精美圖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鏡頭的質量有著嚴格限制,光、相機、以及顯微鏡的類型都是造成圖片差異的重要因素。由於光顯微鏡有著非常淺的焦點深度,所以要拍攝到三維物體的顯微鏡圖片是十分困難的。也就是說,稍有失誤,照相機就僅能拍攝到物體在焦點下的一處薄剖面,物體所在之處的前景和背景都會處在焦點之外。但格林伯格先生克服了這些限制條件,他通過改變焦點的方式來進行拍攝,從而成功拍攝到了這些聚焦圖片,並在拍攝後期的圖片處理過程中,用計算機系統仔細分析了每張圖片,對聚焦部分進行留取,將焦點外的模糊部分進行割棄。

被放大了125倍後的食糖

  在拍攝了這些精彩的「飲食寫真」後,格林伯格先生收到了全球各地研究人員所送來的樣本和標本,大家都想看看自己的標本和樣本在這架神奇的3D顯微鏡下會呈現何種影像,因此他不僅拍攝過花朵和食品,甚至還拍攝過神經細胞和微電子。而最近,他也正在為美國宇航局研究由阿波羅號宇宙飛船在40年前從月球上收集回的沙子。這種拍攝技術帶來的效果十分驚人,相信在未來將會有更多三維物體以此方式呈現在大家眼前。(尚力)

(責任編輯:羅園)

微博推薦

相關焦點

  • 攝影師拍攝百萬倍放大率的高清3D昆蟲照(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些圖像如同山莓呈現在照相機前,但實際上這是蒼蠅等昆蟲的高清放大照片。來自英國貝德福德市的科學攝影師克蒂夫-格斯徹梅斯涅(Steve Gschmeissner)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對這些昆蟲樣本放大了100萬倍。
  • 國產手機顯微鏡發布!補齊手機鏡頭拍攝短板,1000倍放大細節
    最近幾年,智慧型手機技術越來越成熟,一些廠商開始注重在性能之外,提升部分手機功能的用戶體驗,比如手機鏡頭。為了提升拍攝效果,手機廠商們費盡了心思,有的增加鏡頭數量,有的側重廣角表現,還有的在變焦功能上發力,大大提升了手機鏡頭的可玩性。
  • 英攝影師借顯微鏡拍攝放大150倍後的昆蟲
    核心提示:藉助於掃描電子顯微鏡,英國職業微距攝影師史蒂芬·格斯徹梅斯涅將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昆蟲放大150倍,而後拍攝一系列令人嘆為觀止的照片。在他的鏡頭下,家居昆蟲的相貌猙獰而恐怖,令人毛骨悚然。
  • 電子顯微鏡捕捉家居用品放大百萬倍細節(組圖)
    第1頁:電子顯微鏡捕捉家居用品放大百萬倍細節 第2頁:吉他弦的照片效果 英國顯微鏡技術人員安德魯這是由日本藝術家西永進(Susumu Nishinaga)製作的顯微照片  電子顯微鏡捕捉家居用品放大百萬倍細節
  • 顯微鏡放大一千倍的「生命美圖」
    細胞骨架,看似孔雀羽靈,實則是三層細胞疊加在一起後形成的細胞骨架,藍色的細胞核、紅色的骨架,旨在測量細胞骨架彈性的強弱(顯微鏡放大1600倍)。鍾欣 攝顯微鏡下的神經細胞:黃色為神經元、紅色為神經纖維,綠色為神經膠質細胞、藍色為細胞核,細胞大小約10-30um(顯微鏡放大1000倍)。鍾欣 攝神經元細胞染色。
  • 顯微鏡下的蟲子世界:跳蚤蒼蠅放大百萬倍(圖)
    這些是通過放大鏡放大一百萬倍後,我們看到的潛伏在我們地毯、沙發和廚房柜子裡的蟎蟲、蒼蠅和跳蚤的真實面孔。它們包括粉蟎(破壞成袋的麵食、麵粉的害蟲)和在家具、窗簾及地毯上繁衍生息的塵蟎。這些圖片是由獲獎科學攝影師、61歲的史蒂夫·格斯克梅斯爾利用超級掃描電子顯微鏡拍攝的微觀世界。1.青蠅的蛆
  • 小米推出可攜式顯微鏡,33.5克,60-120倍放大,可以隨身使用
    前段時間,我看到有很多人都在玩紅米K30 Pro上的那枚微距鏡頭,可能因為比其他華為小米等手機拍攝的放大倍數更大,所以好像也有不少人認為微距比長焦好玩,就連我家孩子都在問我,我的手機能不能也拍到那些小蟲葉子啥的,其實這裡我想說的是,想拍更好的微距,不就是一臺顯微鏡就解決了麼,而且就算你用的是百元機,你也可以直接拍出超級微距,比如下面這張圖
  • 用了那麼多年的顯微鏡,卻被一家中國企業顛覆,手機可放大1000倍
    用了那麼多年的顯微鏡,卻被一家中國企業顛覆,手機可放大1000倍我早就想去體驗一把「蟻人」的生活了。一摁按鈕「嗖」地縮小,小指粗細的野草瞬間變成「參天大樹」,而自己就騎乘在飛蟲的後背,放大了無數倍的世界讓我目瞪口呆。麗藻嫩綠色的細胞質在眼前像小溪般流淌。
  • 顯微鏡下的蟲子世界:跳蚤蒼蠅放大百萬倍
    這些是通過放大鏡放大一百萬倍後,我們看到的潛伏在我們地毯、沙發和廚房柜子裡的蟎蟲、蒼蠅和跳蚤的真實面孔。它們包括粉蟎(破壞成袋的麵食、麵粉的害蟲)和在家具、窗簾及地毯上繁衍生息的塵蟎。這些圖片是由獲獎科學攝影師、61歲的史蒂夫·格斯克梅斯爾利用超級掃描電子顯微鏡拍攝的微觀世界。
  • 高倍顯微鏡下的世界,一組放大了的微觀世界照片
    宇宙,人間世,量子世界都有著不同的運行規律;若人類能夠找到三個世界的共同運行規律,人類或可真正主宰這個宇宙……一,顯微鏡下的仙人掌。圖片描述的是在顯微鏡下觀察霧氣中小液滴在仙人掌的簇狀刺與絨毛的凝結行為。
  • 1000倍放大率!指尖上的顯微鏡讓朋友圈畫風大變
    1000倍放大率!,千奇百怪的手機拍攝套件層出不窮,從長焦到超廣角均有配套產品,蘋果和安卓手機也都有自己的手機拍攝配件。最近,在國外的眾籌網站上,腦洞大開的設計者開發出了一款手機超級微距攝像頭套件--DIPLE,能夠實現最高1000倍的放大倍率,甚至已經達到了專業顯微鏡的級別。DIPLE非常緊湊,大約只有一個智慧型手機盒子那麼大,囊括了從顯微鏡頭、玻璃載片、支架等所有觀測所需部件。該顯微鏡套件能夠讓我們通過智慧型手機隨時隨地觀測微生物、細菌、甚至人體血細胞。
  • 手機顯微鏡問世!華中大博士研發13項專利,輕鬆放大1000倍
    ,不過最近驚喜地發現,華中科技大學的8位博士經過刻苦專研,自主研發出具有1000倍放大能力的TipScope CAM可攜式手機顯微鏡相機,打破了國外壟斷!>自主研發13項專利,央視點讚華中科技大的技術實力非常雄厚
  • 手機秒變顯微鏡,能夠放大400倍,子孫後代都能看到
    說到手機的放大倍數, 這些年手機的拍照技術進步很快,硬體的提升加上軟體的調校,從華為的Mate 30 拍照放大30倍,OPPO RENO 放大60倍,vivo X30 Pro放大60倍,再到機皇三星Galxy S20 UItra 能夠放大到100倍,手機都能當高倍的放大鏡了,但是,
  • 用放大多少倍的顯微鏡才能看到亞原子粒子?
    透鏡能夠使光發生折射,繼而讓人看到放大、縮小或扭曲的像。利用透鏡觀察放大的物體可能有上千年的歷史,16世紀末有人發現將兩個凸透鏡放在合適的位置能夠將物體放大很多倍。17世紀時科學家製造出了真正意義的顯微鏡,並被用來觀察細胞、微生物等。光有波動性,遇到比較小的障礙物會發生明顯的衍射。光經過一個很小的障礙物時可能會繞過它,即使被它反射後也容易擴大為一個光斑。
  • 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原子核,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多小的粒子?
    如果放大後相當1釐米大小,大概是可以看出重元素原子核內部情況了吧?我們看一下需要放大多少倍。如果要把原子核放大到1毫米大小,就需要比100億倍再加100倍,要放大到1釐米大小,就需要在100億倍基礎上再增加1000倍,這樣顯微鏡就需要達到10000億~100000億倍。
  • 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原子核,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多小的粒子?
    我們簡單計算一下放大多少倍能夠看到原子核。原子直徑的理論數量級約10^-10m,也就是100億分之一米,放大100億倍,原子看起來就有1米直徑。不要以為放這麼大就可以看清原子內部了,還早著呢。如果放大後相當1釐米大小,大概是可以看出重元素原子核內部情況了吧?我們看一下需要放大多少倍。如果要把原子核放大到1毫米大小,就需要比100億倍再加100倍,要放大到1釐米大小,就需要在100億倍基礎上再增加1000倍,這樣顯微鏡就需要達到10000億~100000億倍。
  • 可攜式手機顯微鏡,400倍放大,鏡頭那邊就是微觀王國
    可以說,顯微鏡就是宏觀與微觀世界的一個橋梁,沒有這個橋梁,宏觀與微觀,就是彼此相融又不相知的兩個世界。所以從16世紀末由兩片透鏡組成的簡易顯微鏡,到今天1600倍放大的光學顯微鏡,人類關於顯微鏡和微觀世界的探索,已經超過400年。
  • 母乳在顯微鏡下被放大1000倍,卻毫無雜質,沒有奶粉比得上
    在顯微鏡下被放大1000倍卻毫無雜質 有科研精神的專家們,早已做過實驗,他們將母乳在顯微鏡下放大1000倍,結果得到了驚人的發現。 先將嬰兒奶粉及母乳進行了外觀上的對比,二者外表上的差別明顯,奶粉純白,而母乳則稍稍發黃,粘稠度上衝泡的奶粉也不如母乳。
  • 顯微鏡下的遠古細胞:放大一百萬倍似外星生命
    圖片中展示的是遠古單細胞,這些細胞被放大了一百萬倍,然後使用電子顯微鏡拍攝,最後再上色,看起來充滿了生命活力這張圖片顯示的是一個瘦長彎曲細胞一個豆莢中的兩顆豌豆:許多的微細胞僅有0.002英寸長,人們認為這些細胞比恐龍還古老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這些看起來就像是外星生命的圖集,但是實際上這些驚人的圖片顯示的是被放大了一百萬倍的遠古細胞
  • 母乳在顯微鏡下放大1000倍,看到「活物」!讓人難以置信!
    孕婦在飲食上不僅需要營養,還需要科學搭配。儘管許多人必須經歷孕吐,但她們仍在努力補充營養,希望孕育健康可愛的嬰兒。畢竟,飲食細節將影響腹部胎兒的健康。嬰兒出生後,孩子和媽媽第一次「分離」,離開母體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但仍然需要媽媽的哺育才可以。許多媽媽會直接選擇奶粉,斷了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