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的一滴海水被放大25倍後,竟然看到了一個小世界

2021-01-15 歷史教師王漢周

一滴海水被放大25倍後,可以發現海洋裡,有著無數多多小動物植物,通常被統稱為浮遊生物。




01、螃蟹幼體


長不到四分之一英寸,這些脆弱透明的節肢動物離「成熟」還很遠,但是它的各部分節肢已經依稀可辨。


尖利的小爪子以及一對生動的大眼睛已經清晰可見,多面複合晶體也能看得到。




02、矽藻類


無論何時你都不可能計算出世界上活著多少矽藻,那個數字一定是千的五次方。

這些小小的,四四方方的單細胞生物體是一種藻類,四周是美麗的矽質細胞壁。

矽藻死後,小細胞壁沉到海底,可能漸漸形成海底暗礁。



(這種小盒子狀的單細胞有機體是藻類的一種,由一個漂亮的矽質細胞壁包裹著。它們死亡後,這些細胞壁便會沉入海底,擠壓成石頭。)



03、橈足動物


這些蟲子狀的生物是最常見的浮遊動物,可能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動物,因為它們構成了最豐富的蛋白質來源。


它們是蝦狀甲殼類生物,身體呈淚珠狀,長著大觸角。


橈足動物還是精力充沛的「遊泳健將」,神經系統發達,擅長避開敵人追捕。它們構成了各種魚類的基礎食物。


一些科學家相信,如果集合在一起的話,橈足動物就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種群。




04、毛顎類海蟲


這些長而半透明的生物是矢蟲,食肉的海洋動物,它們 是構成浮遊生物的重要部分。


在浮遊生物中,它們體形較大,長八分之一英寸到5英寸。


它們有神經系統,兩隻眼睛,一張嘴,還有牙齒和頭部兩側有兩小脊椎,這是它們用來和敵人(小浮遊生物)格鬥的武器。


有的可給對方注入令其癱瘓的毒液。




05、魚卵


幾乎所有魚都會產卵,但是一些極少的魚類(包括鯊魚)可產出小魚。


少數魚會保護和孕育它們的卵,最明顯的是海馬,雄海馬擔任照顧卵的角色。


但是,大部分魚類在公海裡排出大量受精卵。絕大部分魚卵會被吃掉。




06、海洋蠕蟲


這是一種多節多毛目環節動物,長著大量細小的髮絲狀附肢,這是它們在水中行進的武器。


浮遊植物卻為世界上高級生命形式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重要氧源。而且浮遊植物和浮遊動物支持著整個水生食物鏈。



一滴海水裡竟然有一個微觀世界,真是神奇呀。


有一句話叫細節決定成敗,通過一種行為可以看到未來的走向,比如一葉知秋,有些高人還可以預測時空或者宇宙未來的走向。


如果我們掌握了一些規律,我們也能預測一個人未來的走向。


比如我們知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秧。善惡有報等道理,那麼我們就可以推斷:一個人不做好事的人,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現在講眼見為實,每個人的思想境界不同,那麼他的身體狀況也是不同的,比如樂觀的人比悲觀的人身體要健康。


據研究,當人產生負面情緒時呼出的氣體可以殺死小白鼠,你說身體裡產生這麼毒的氣體,那身體能受的了嗎?產生負面情緒時可以產生有害的氣體,那麼氣體算不算物質,這不都是由我們的心所產生的嗎?




07、顯微鏡下的一滴眼淚


科學上依據眼淚不同的來源,將眼淚分為三種:基本眼淚,為了保持眼睛的溼潤而流出的;應激眼淚,因洋蔥汁液或者眼睛被戳等受到刺激時流出的;情感眼淚,因觸動了某種情緒而流出的。


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不同類型的眼淚其分子構成——蛋白質、抗體和酶有著些許差異。


(應激眼淚1:該淚水是人們在吃過一個迷你紅辣椒後流出的)


(應激眼淚2:這些眼淚是人們在切白洋蔥時流出的)


(應急眼淚3:該眼淚是人們人們盯著風扇看幾分鐘後流出的)


(應激眼淚4:該眼淚是人們受到薄荷油刺激時流出的)


(情感眼淚:該淚水是人們在受到強迫情緒後流出的)


這些圖片告訴我們,在不同的情形下,人們流出的眼淚在微觀上看,分子的排列結構是不同的。


那麼是否說明人們在不同的條件下,會產生不同分子排列結構的眼淚呢?


按照這樣的理論推理,如果我們用精密儀器去觀察人類的微觀粒子(分子、原子等),那麼我們可能會發現,每個人體內的微觀粒子結構是不一樣的。


做一個大膽的假設,有條件的朋友可以去實驗,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觀察微觀粒子來看人的好壞。


假設:道德高尚、看淡物質利益的人(思想境界高的人),他們體內的微觀粒子會規則美麗,反之會不規則且醜陋。


那些修善的人死後可以燒出舍利子,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相關焦點

  • 顯微鏡放大40億倍後,我們會看到什麼?那將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在古人的眼裡,一朵花,一片葉子都有一個世界的存在,很明顯人們認為那是在胡說。一朵小小的花中怎麼可能會有一個世界?可是這種認知在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之後卻成為了真理,當人類發明了顯微鏡之後,將一個小小的事物放大很多倍之後,我們的確初步看到了花中的世界,葉子中的世界。曾經有科學家將一粒小小的沙子放大數百倍之後,發現外表毫不起眼的沙子,內部的世界卻是那麼的炫麗奪目。
  • 一滴水在顯微鏡下放大25倍後,你還敢喝嗎?
    別再說不乾不淨,喝了沒病,一起來看看顯微鏡下的這個「動物園」!看看一滴水放大25倍之後……美國著名攝影師David Littschwager做過這樣的實驗,他將一滴沒有用淨水器過濾的自來水放在顯微鏡底下放大25倍,感覺就像是一個生物圈一樣,是另一番景象。
  • 高倍顯微鏡下的世界,一組放大了的微觀世界照片
    宇宙,人間世,量子世界都有著不同的運行規律;若人類能夠找到三個世界的共同運行規律,人類或可真正主宰這個宇宙……一,顯微鏡下的仙人掌。圖片描述的是在顯微鏡下觀察霧氣中小液滴在仙人掌的簇狀刺與絨毛的凝結行為。
  • 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原子核,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多小的粒子?
    如果看到的這個原子核有1毫米大,理論上應該能夠計算出裡面最簡單原子核裡面的質子和中子了,如氫、氦、鋰、鈹、硼、碳等,裡面的質子只有1~6個,這些元素如果中子與質子相當還可能能夠看出,複雜一點的同位素或重原子核根本無法看清楚。如果放大後相當1釐米大小,大概是可以看出重元素原子核內部情況了吧?我們看一下需要放大多少倍。
  • 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原子核,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多小的粒子?
    如果放大後相當1釐米大小,大概是可以看出重元素原子核內部情況了吧?我們看一下需要放大多少倍。如果要把原子核放大到1毫米大小,就需要比100億倍再加100倍,要放大到1釐米大小,就需要在100億倍基礎上再增加1000倍,這樣顯微鏡就需要達到10000億~100000億倍。
  • 顯微鏡下的蟲子世界:跳蚤蒼蠅放大百萬倍
    這些是通過放大鏡放大一百萬倍後,我們看到的潛伏在我們地毯、沙發和廚房柜子裡的蟎蟲、蒼蠅和跳蚤的真實面孔。它們包括粉蟎(破壞成袋的麵食、麵粉的害蟲)和在家具、窗簾及地毯上繁衍生息的塵蟎。這些圖片是由獲獎科學攝影師、61歲的史蒂夫·格斯克梅斯爾利用超級掃描電子顯微鏡拍攝的微觀世界。
  • 用放大多少倍的顯微鏡才能看到亞原子粒子?
    人能夠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進入了人眼的緣故。透鏡能夠使光發生折射,繼而讓人看到放大、縮小或扭曲的像。利用透鏡觀察放大的物體可能有上千年的歷史,16世紀末有人發現將兩個凸透鏡放在合適的位置能夠將物體放大很多倍。
  • 400倍放大!中國再爆黑科技:手機秒變顯微鏡,竟然可以驗鈔
    你還真別說,為了讓笨重的顯微鏡被平民化,同時拉低探索微觀世界的門檻,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肯維捷斯團隊竟然能讓智慧型手機秒變顯微鏡,這個概念聽起來就非常有震撼。我們知道平民化必須具備三個要素,那就是要解決價格、便攜、實用三個難題。
  • 顯微鏡放大40億倍,能看到什麼?盧瑟福100多年前看到了原子核!
    光學顯微鏡是我們進入微觀世界的必備工具,但它卻不是萬能的,根據它的光學結構與可見光波段的波長範圍,它的的極限放大倍數是有限的!>R≈λ/2R為物體最小可分辨距離,λ為入射光的波長,假如我們肉眼能看到的上限紫光與紫外波長380nm極限計算的話,大約是是190nm,按我們肉眼極限解析度在25mm時的極限解析度0.2mm計算的話,那麼放大倍率為:D=0.2/190×10^6=1050倍左右現代光學顯微鏡的極限解析度大約為1500-2000倍,那是因為顯微鏡的等效視物距離跟肉眼對比的
  • 把20元人民幣放在顯微鏡下,放大100倍後,你知道看到什麼了嗎?
    把20元人民幣放在顯微鏡下,放大100倍後,你知道看到什麼了嗎?在中國的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人民幣,大到買房子,小到日常買菜,都是需要用到人民幣的。雖然現在手機支付流行了起來,但是現金的人民幣還是不能消失。
  • 手機秒變顯微鏡,能夠放大400倍,子孫後代都能看到
    內在不行,可以靠外掛,這個在手機攝像頭也行得通,想要手機放大很多倍,不需要去買好大幾千的手機,只需要一個外掛,就能輕鬆做到,並且能夠放大到400倍,達到一個顯微鏡的放大級別。400倍可能大家沒有多大的概念,大家可以回想下在初中和高中有上過生物課,每周能夠有一兩次到實驗室,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反光鏡,用顯微鏡觀察微觀世界,洋蔥表皮細胞,口腔上層細胞,頓時好奇心爆棚,總想多看幾眼。
  • 一片樹葉放大一億倍之後,會看到什麼?那是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
    在人類沒有發明顯微鏡之前,我們是不知道宏觀的背後還有微觀,直到顯微鏡出現之後,放這個世界的事物放大很多倍之後,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呈現在了我們眼前。利用顯微鏡,科學家發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周圍存在著大量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物質和生命。生命是地球的主角,而人類是這個生命世界的主宰者,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是高級的智慧生命。
  • 母乳在顯微鏡下放大1000倍,看到「活物」!讓人難以置信!
    嬰兒出生後,孩子和媽媽第一次「分離」,離開母體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但仍然需要媽媽的哺育才可以。許多媽媽會直接選擇奶粉,斷了母乳。實際上,儘管如今的配方已經非常完善,但是如果你在顯微鏡下看到母乳放大了1000倍的樣子,可能會增加追奶的動力!
  • 有了它,手機秒變顯微鏡,看看放大400倍後的微觀世界有多美
    小時候大家一定都用過顯微鏡,也看到過微觀世界的神奇,而這份神奇自從畢業後似乎再也沒有見到過了。而今天,在某寶上發現了一款非常好玩的手機鏡頭,Tipscope手機顯微鏡,有了它,手機可以秒變顯微鏡,最多可以將物體放大400倍。真的有這麼神奇嗎?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就知道了。
  • 顯微鏡下的蟲子世界:跳蚤蒼蠅放大百萬倍(圖)
    這些是通過放大鏡放大一百萬倍後,我們看到的潛伏在我們地毯、沙發和廚房柜子裡的蟎蟲、蒼蠅和跳蚤的真實面孔。它們包括粉蟎(破壞成袋的麵食、麵粉的害蟲)和在家具、窗簾及地毯上繁衍生息的塵蟎。這些圖片是由獲獎科學攝影師、61歲的史蒂夫·格斯克梅斯爾利用超級掃描電子顯微鏡拍攝的微觀世界。1.青蠅的蛆
  • 小世界裡別有洞天,將草履蟲放大200倍能看到啥?
    小世界裡別有洞天,將草履蟲放大200倍能看到啥? 尼康公司公布了尼康小世界(Nikon Small World)微觀攝影大賽的獲獎作品,贏得冠軍的作品是一張斑馬魚胚胎照片,科學家利用斑馬魚研究導致唇裂和其他面部異常的基因突變
  • 120倍放大!日本研發黑科技:口袋顯微鏡,能驗鈔還可以看小蝌蚪
    不如換上這款日本顯微鏡,放下手機隨時看微觀世界小時候多想擁有一臺自己的顯微鏡,可惜那時候顯微鏡太笨重而且生活並不富裕,這樣的高門檻往往阻擋了大眾探索的腳步。科技總是不斷發展,顯微鏡有了新的外觀。現在這款可以裝在口袋的日本顯微鏡已經走紅。以後想看看微觀世界,就非常容易了。
  • 把樹葉放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了什麼?科學家:我仿佛看到一個宇宙
    你隨便摘下一片葉子放在顯微鏡下放大一百倍,可以清晰的看到樹葉上面的脈絡。放大一千倍,你就可看到葉子的細胞甚至葉綠體。目前以我們的光學顯微鏡,可以看到的極限是2000倍。目前電子顯微鏡已經可以將物體放大300萬倍。
  • 把樹葉放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了什麼?科學家:我仿佛看到一個宇宙
    俗話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對這個世界了解的越多,就會發現越多的未知。沒人知道宇宙間終極的奧秘,但是我們始終沒有停下探索的步伐。大家相信嗎,在幾十年前我們甚至不知道宇宙是怎麼形成的。宇宙大爆炸的理論也是近些年才形成的,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現在有很多科學家開始對「大爆炸」理論提出了質疑。
  • 日本推口袋顯微鏡,放大120倍看微觀世界
    雖然很能打,但這也只是把遠處的物品放大,並沒有讓我們看到原本肉眼看不到的東西。沒錯了,說的就是顯微鏡——人類觀察微觀世界奧秘的好助手。放大5000倍的蝴蝶翅膀,你們知道是什麼樣的嗎?蝴蝶,以及蝴蝶標本看了不少,但我第一次知道放大5000倍的蝴蝶翅膀長這樣:原本眼中五彩斑斕的翅膀,逐漸呈現出只有黑白兩色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