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小鳥紅胸姬鶲光顧圓明園

2021-01-09 長城原創

紅胸姬鶲首度在北京出現。圖片由攝影愛好者提供

  長城網北京2月27日電(記者 曹昕)一隻如麻雀大小、胸脯呈橘紅色的小鳥最近「光顧」了圓明園,引來很多攝影和觀鳥愛好者。這隻小鳥被鳥類專家鑑定為中國內地沒有分布,北京首次觀察記錄到的紅胸姬鶲。

  據觀鳥愛好者介紹說,這隻小鳥是「自然之友」觀鳥組的一位成員和幾位同事一起前往圓明園進行鳥類調查時發現的。北京觀鳥會會長付建平介紹,紅胸姬鶲繁殖於歐洲大陸,東至烏拉爾山、高加索山、伊朗北部及喜馬拉雅山西部,在中國內地沒有分布,因此在中國大陸很少記錄,這次在圓明園出現是在北京觀察到的第一筆記錄。

  據鳥類專業人士介紹,從這隻鳥的羽毛和狀態來看,體質很好,換羽也比較良好。估計是在鳥群遷徙過程中和同類走散,迷失了方向。可能會在開春以後因為繁殖去尋找同類,或者跟著向北遷徙的鳥群離開。

  對動物的保護或者對鳥類最好的保護就是棲息地的保護,就是讓它有生活的環境。專業人士建議,如果市民前去觀鳥,最好不要穿著大紅、明黃等色彩鮮豔的衣服,不要大聲喧譁或驚嚇小鳥。

相關焦點

  • 首次發現紅胸姬鶲 北京觀鳥客絡繹不絕
    一隻如麻雀大小、胸脯呈橘紅色的小鳥,最近成為了京城的明星。這隻小鳥兩個月前被發現於圓明園內,隨之被鳥類專家鑑定為中國內地沒有分布,北京首次觀察記錄到的紅胸姬鶲(音翁)。兩個月來,每天都有至少20餘位鳥友和攝影愛好者前往公園觀鳥、拍鳥。
  • 虎頭山成觀鳥打卡地 「紅胸姬鶲」引各地鳥友來廈
    一張紅胸姬鶲的高清照,「轟炸」了整個微信群。三明、福州,乃至江西、廣東汕頭等地的鳥友紛紛趕到廈門虎頭山,只為抓拍一張罕見鳥的「真顏照」。廈門市觀鳥協會秘書長林鴞表示,隨著紅胸姬鶲在廈的高清照「現世」,刷新了廈門市觀鳥協會整理的《廈門鳥類名錄》記錄,成為第389種被記錄在冊的鳥兒。  近期,鳥友們在虎頭山觀測到紅胸姬鶲。
  • 鴝姬鶲小鳥受傷 大學生熱心救助
    10月25日下午,南京藥科大學的鐘同學在校園裡的草地上看到一隻受傷的小鳥,她擔心小鳥被貓叼走,就把小鳥帶回了宿舍。鍾同學說,舍友把小鳥的照片發到微博上,得知這隻小傢伙名叫鴝姬鶲[qú jī wēng] ,棲息於山地森林和平原的小樹林。
  • 揚州首現燕隼澤鷸紅喉姬鶲 鳥家族再增新成員
    候鳥遷徙季,揚州鳥友再次有了很多收穫,先後記錄到3種「新揚州鳥」,它們分別是燕隼、澤鷸和紅喉姬鶲。截至目前,揚州「鳥家族」已有216個成員了。 當然,燕隼不僅吃小鳥,也吃蜻蜓、蟋蟀、蝗蟲、天牛、金龜子等昆蟲。景曉濱說,當時拍攝時候有兩隻燕隼在一起,它們在天空來回飛翔,並且不停「點頭」,應該是在捕捉蟲子。
  • 鴝姬鶲天壇公園上演「冬季戀歌」
    原標題:鴝姬鶲天壇公園上演「冬季戀歌」   停留在天壇公園十餘天的鴝姬鶲,昨日再次亮相實習生 彭子洋 攝   新京報訊 (記者左燕燕)近日,一隻學名為鴝姬鶲的候鳥,成為了天壇公園的明星。   10分鐘後,與麻雀一般大小,翅膀為淺灰色,胸部和腹部黃白相間的小鳥從樹叢中飛出,落到樹枝上吃著為它準備好的食物。周圍攝影者快速按動快門,「咔嚓咔嚓」的快門聲此起彼伏。幾分鐘後,小鳥飛回樹叢,攝影者重新在樹枝上放上蟲子。「這隻鳥在這裡呆了十多天,一直沒飛走,這麼近的距離拍照也不害怕。」   「這是只年輕的雄性鴝姬鶲。」
  • 天壇裡飛來鴝姬鶲 引攝友圍觀
    原標題:天壇裡飛來鴝姬 引攝友圍觀 高先生/供圖 前幾日,一隻身姿豔麗的小鳥忽然飛到天壇公園落腳專家介紹,這隻小鳥學名鴝姬鶲 ,不僅具有觀賞價值,還具有一定學術價值。 昨天下午,北京晨報記者來到天壇公園,在公園西北角見到二三十名攝影愛好者架起「大炮」圍成一圈,並不時調整鏡頭位置,等待「明星鳥」的出現。 「這麼漂亮的小鳥在咱北京的大冬天可是少見呢!我剛才就拍到了,可惜它當時沒打開翅膀。」一位攝友興奮地告訴記者。
  • 校園新鳥種記錄:白眉姬鶲
    那天拍了許多張黃眉姬鶲,因為最近也拍黃眉多了,於是收機。第二天在電腦裡一查看,發現這幾張為白眉姬鶲,後悔沒多拍,而且後來再也沒見,可惜了!白眉姬鶲(學名:Ficedula zanthopygia)體長11-14釐米,是小型鳥類。雄鳥上體大部黑色,眉紋白色,在黑色的頭上極為醒目。腰鮮黃色,兩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下體鮮黃色。
  • 鷸、鶇、鴝、鶲、鵯、鸛、䴉……這都是啥鳥?
    ▲仙八色鶇[dōng] qú 鴝 今年1月份 南京綠博園飛來了十幾隻紅脅藍尾鴝
  • 北歐白領姬鶲現身紹興
    白領姬鶲正面照 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鳥類飛臨紹興,紹興市正在成為遷徙鳥類「遠方的家」。這不,這幾天一條紹興發現國內鳥類新記錄白領姬鶲的消息在專業圈內不脛而走,引起轟動。經該會專家初步鑑定,這隻鳥疑似為白領姬鶲。第二天,浙江野鳥會專家一行8人前往發現地點進行現場確認,幸運的是那隻陌生的鳥還在,大家成功拍攝了圖片、視頻等影像資料。據分析,這隻鳥應該是偏離了固定飛行遷徙的路線,錯飛到中國,然後在紹興上虞被發現記錄。讓大家驚喜不已的是,經國內鳥類學家雷進宇等確認,該「來訪者」正是白領姬鶲,屬於北歐鳥類,國內之前從沒有發現過,本次屬首次記錄。
  • 6月9日 白眉姬鶲(wēng)(俗稱「鴨蛋黃」)
    白眉姬鶲雄鳥(攝影:@鷹之舞 ) 白眉姬鶲雌雄羽色差異大。雄鳥上體、兩翼及尾羽大致為黑色,具有醒目的白色眉紋和白色翼斑(即部分翼上覆羽和次級飛羽羽緣白色,構成了此翼斑);腰黃色,與黑色的背部和尾羽形成鮮明對比;喉、胸至腹部亦為鮮豔的檸檬黃色(部分個體喉部沾橙色),尾下覆羽白色。總體羽色鮮亮,在野外非常容易辨識。
  • 【泰山鳥類科普174】紅喉鷚
    繁殖羽頦、喉、上胸和眉紋棕紅色,雌鳥較雄鳥色淺;其餘下體黃褐色,脅部具縱紋。非繁殖羽的紅色區域為近白色,胸前具深色縱紋。眼和腳黑色,嘴黑色,下嘴基部黃色。生活習性 棲息於草地、沼澤、灌叢、次生林、農田等地,偏好開闊的溼地,在地上覓食昆蟲。旅鳥。春季和秋季見於城郊、汶河流域。
  • 青島候鳥傳㉚丨這隻白眉姬鶲你要是見過 算我輸
    雖然它們個小,但仍舊十分引人注目,因其喉、胸、腹的顏色俗稱「鴨蛋黃」,黃眉姬鶲俗稱「雞蛋黃」,兩者生活習性也非常像。白眉姬鶲是中國東部較低海拔夏季比較常見且漂亮的小鳥。這是記者在八大湖拍到的白眉姬鶲,其餘照片均是那隻長「犄角」的白眉姬鶲記者拍到的第一隻白眉姬鶲,竟然是在八大湖居民小區。5月5日,青島上午下雨下午晴,接近中午雨雖停了,但還陰沉著個臉。
  • 北京的過境旅鳥1:紅脅藍尾鴝
    雀形目>鶲科英文名:Orange-flanked Bluetail學名:Tarsiger cyanurus
  • 黃眉姬鶲(學名:Ficedula narcissina)
    黃眉姬鶲(學名:Ficedula narcissina,英文名:Narcissus Flycatcher)是鶲科姬鶲屬的鳥類。黃眉姬鶲(學名:Ficedula narcissina)為雀形目鶲科姬鶲屬的鳥類。 其生活於東北亞,冬季飛至泰國南部、馬來半島、菲律賓及婆羅洲。
  • 抬頭可見「鷹擊長空」 「新揚州鳥」棕臉鶲鶯現身捺山
    另外,鳥友們在捺山還有了新發現——棕臉鶲鶯,一種比麻雀還小但色彩豔麗的鳥兒。  燕隼等多種猛禽現身  據鳥友顧磊、小朱等人觀察,最近一段時間,已經有不少猛禽先後現身揚州,它們分別是日本松雀鷹、阿穆爾隼、燕隼、鳳頭蜂鷹等。  根據記錄,猛禽遷徙季,揚州可見的猛禽有10多種。昨日,小朱等鳥友前往儀徵捺山,在這裡記錄到了燕隼和鳳頭蜂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