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裡飛來鴝姬鶲 引攝友圍觀

2020-11-26 人民網

原標題:天壇裡飛來鴝姬 引攝友圍觀

高先生/供圖

前幾日,一隻身姿豔麗的小鳥忽然飛到天壇公園落腳,一時間吸引大批攝影愛好者扛起「長槍短炮」守候抓拍,成為公園裡的「大明星」。專家介紹,這隻小鳥學名鴝姬鶲 ,不僅具有觀賞價值,還具有一定學術價值。

昨天下午,北京晨報記者來到天壇公園,在公園西北角見到二三十名攝影愛好者架起「大炮」圍成一圈,並不時調整鏡頭位置,等待「明星鳥」的出現。

「這麼漂亮的小鳥在咱北京的大冬天可是少見呢!我剛才就拍到了,可惜它當時沒打開翅膀。」一位攝友興奮地告訴記者。在等待半小時後,一隻形如麻雀大小、腹部金黃的小鳥兒忽然悄無聲息地落在一棵松樹上,停歇片刻後便俯衝到攝友們提前準備好的食物附近,悠閒地享用起美食。

剛才還有說有笑的攝友們急忙回到各自機位,一時間「咔嚓咔嚓」的快門聲此起彼伏。鳥兒拍拍翅膀飛走後,大家立刻意猶未盡地翻看起剛才的作品,一攝友笑言,「這隻鳥兒啊,是『人來瘋』,不怕人,上次還跑到我的鏡頭前來了呢!」

記者將攝友拍到的照片發給北京房山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他表示這隻鳥兒學名叫鴝姬鶲,「照片上這隻鴝姬鶲嘴上沒有斑禿,爪子、羽毛的顏色也很鮮豔,根據經驗,是一隻兩歲到三歲間的雄性鴝姬鶲。」

李理介紹,鴝姬鶲最長可以活到11歲,一年兩次換羽,一般在中國東北部繁殖,冬季會南遷至雲南、東南亞、菲律賓等地。「一部分鴝姬鶲有時會選擇在北京過冬,通常棲息在小樹林或小灌木叢裡。」李理稱,可能天壇公園的食物與水量充足,林子密度大,提供了合適的棲息環境,所以它才會選擇在此落腳。

「這種鳥兒羽毛色澤鮮亮,生性活躍,一般很難捕捉到清晰鏡頭。鴝姬鶲還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可以通過其遷徙路線和物種的連帶關係來判斷全球的氣候變化。」不過李理也呼籲攝友們要文明對待鳥兒,科學合理投喂,以免傷到鳥兒。

鴝姬鶲

(qu ji weng)

別稱白眉赭胸、白眉紫砂來、 郊 、 麥 。體型略小,叫聲輕柔,分布於亞洲北部,冬季南遷至東南亞、菲律賓、蘇拉威西島及大巽他群島。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記者 黃曉宇 實習生 馮嬌嬌)

相關焦點

  • 鴝姬鶲天壇公園上演「冬季戀歌」
    原標題:鴝姬鶲天壇公園上演「冬季戀歌」   停留在天壇公園十餘天的鴝姬鶲,昨日再次亮相實習生 彭子洋 攝   新京報訊 (記者左燕燕)近日,一隻學名為鴝姬鶲的候鳥,成為了天壇公園的明星。   昨天下午1點左右,天壇公園西北角,在兩棵已經枯黃的樹前約兩米的地方,30多位攝影愛好者圍成圈,用三腳架擺好長焦鏡頭,等候「主角」的出現。「天氣好光線也好,它要是停在樹枝上,拍下來一定很漂亮。」一位拍攝者說,已經有人在樹枝上掛上了鳥類愛吃的麵包蟲。   10分鐘後,與麻雀一般大小,翅膀為淺灰色,胸部和腹部黃白相間的小鳥從樹叢中飛出,落到樹枝上吃著為它準備好的食物。
  • 鴝姬鶲小鳥受傷 大學生熱心救助
    10月25日下午,南京藥科大學的鐘同學在校園裡的草地上看到一隻受傷的小鳥鍾同學說,舍友把小鳥的照片發到微博上,得知這隻小傢伙名叫鴝姬鶲[qú jī wēng] ,棲息於山地森林和平原的小樹林。
  • 鷸、鶇、鴝、鶲、鵯、鸛、䴉……這都是啥鳥?
    咳咳,等等 如果要是沒有用拼音標註上面三位鳥大哥的全名 你是不是要去翻一翻字典了 鷸、鶇、鴝、鶲、鵯、鵜鶘、鸛、䴉…… 很多人剛接觸觀鳥時
  • 首次發現紅胸姬鶲 北京觀鳥客絡繹不絕
    這隻小鳥兩個月前被發現於圓明園內,隨之被鳥類專家鑑定為中國內地沒有分布,北京首次觀察記錄到的紅胸姬鶲(音翁)。兩個月來,每天都有至少20餘位鳥友和攝影愛好者前往公園觀鳥、拍鳥。 ■圓明園紅胸小鳥 引市民關注 「京城有一隻受關注的小小鳥。它在入冬前後遷徙來到北京,引起了廣大鳥友的熱捧。每天到公園探望它的人,少則一二十,多則三五十。這隻小小鳥就是紅胸姬鶲。」
  • 校園新鳥種記錄:白眉姬鶲
    2017.04.11攝於華南農業大學二號樓周邊。那天拍了許多張黃眉姬鶲,因為最近也拍黃眉多了,於是收機。
  • 虎頭山成觀鳥打卡地 「紅胸姬鶲」引各地鳥友來廈
    一張紅胸姬鶲的高清照,「轟炸」了整個微信群。三明、福州,乃至江西、廣東汕頭等地的鳥友紛紛趕到廈門虎頭山,只為抓拍一張罕見鳥的「真顏照」。廈門市觀鳥協會秘書長林鴞表示,隨著紅胸姬鶲在廈的高清照「現世」,刷新了廈門市觀鳥協會整理的《廈門鳥類名錄》記錄,成為第389種被記錄在冊的鳥兒。  近期,鳥友們在虎頭山觀測到紅胸姬鶲。
  • 歐洲小鳥紅胸姬鶲光顧圓明園
    紅胸姬鶲首度在北京出現。圖片由攝影愛好者提供  長城網北京2月27日電(記者 曹昕)一隻如麻雀大小、胸脯呈橘紅色的小鳥最近「光顧」了圓明園,引來很多攝影和觀鳥愛好者。這隻小鳥被鳥類專家鑑定為中國內地沒有分布,北京首次觀察記錄到的紅胸姬鶲。
  • 鵐鷸鶇鵯鴝鵒鶲鷚鶺鶬鶊……這些鳥名咋這麼不友好呢
    半島記者 李百明鵐鷸鶇鵯鴝,鶲鷚鶺鶬鶊……它來了它來了,它們一起飛來了。唉呀媽呀腦瓜子疼,怎麼一個也不認識呢,字到用時方知讀書少。記者的青島候鳥傳已暫告一段落,讀過系列文章的讀者一定滿腦子疑惑——這些鳥名咋這麼不友好呢。搬出字典一查,咦,這些字古而有之。
  • 抬頭可見「鷹擊長空」 「新揚州鳥」棕臉鶲鶯現身捺山
    燕隼景曉濱攝    阿穆爾隼蔡月欣攝    樹鷚冬候鳥揚州鳥友  中國江蘇網10月9日訊 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季  另外,鳥友們在捺山還有了新發現——棕臉鶲鶯,一種比麻雀還小但色彩豔麗的鳥兒。  燕隼等多種猛禽現身  據鳥友顧磊、小朱等人觀察,最近一段時間,已經有不少猛禽先後現身揚州,它們分別是日本松雀鷹、阿穆爾隼、燕隼、鳳頭蜂鷹等。  根據記錄,猛禽遷徙季,揚州可見的猛禽有10多種。昨日,小朱等鳥友前往儀徵捺山,在這裡記錄到了燕隼和鳳頭蜂鷹。
  • 揚州首現燕隼澤鷸紅喉姬鶲 鳥家族再增新成員
    候鳥遷徙季,揚州鳥友再次有了很多收穫,先後記錄到3種「新揚州鳥」,它們分別是燕隼、澤鷸和紅喉姬鶲。截至目前,揚州「鳥家族」已有216個成員了。 澤鷸 杭德泉攝【澤鷸】借道揚州南飛 將到澳大利亞等地越冬在城北一處淺水魚塘中,鳥友杭德泉拍攝記錄到了一小群澤鷸
  • 北京的過境旅鳥1:紅脅藍尾鴝
    雀形目>鶲科英文名:Orange-flanked Bluetail學名:Tarsiger cyanurus
  • 北歐白領姬鶲現身紹興
    白領姬鶲正面照 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鳥類飛臨紹興,紹興市正在成為遷徙鳥類「遠方的家」。這不,這幾天一條紹興發現國內鳥類新記錄白領姬鶲的消息在專業圈內不脛而走,引起轟動。10月27日,浙江野鳥會理事「sheen」前往紹興市上虞區開展鳥類調查時,意外在曹娥江旁的林子裡發現了一隻從沒有看見過的鳥,趕緊報告給了浙江野鳥會。經該會專家初步鑑定,這隻鳥疑似為白領姬鶲。第二天,浙江野鳥會專家一行8人前往發現地點進行現場確認,幸運的是那隻陌生的鳥還在,大家成功拍攝了圖片、視頻等影像資料。
  • 2019年拍到的在廣州華南農業大學校園裡棲息過的鳥類
    白腹藍姬鶲,樹木園。斑姬啄木鳥,2019.03.19紅滿堂北側龍眼園。紅喉姬鶲,2019.01.03五號樓北側。綠背姬鶲,2019.04.05三號樓東側。鴝姬鶲,2019.04.05三號樓東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