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壇裡飛來鴝姬 引攝友圍觀
高先生/供圖
前幾日,一隻身姿豔麗的小鳥忽然飛到天壇公園落腳,一時間吸引大批攝影愛好者扛起「長槍短炮」守候抓拍,成為公園裡的「大明星」。專家介紹,這隻小鳥學名鴝姬鶲 ,不僅具有觀賞價值,還具有一定學術價值。
昨天下午,北京晨報記者來到天壇公園,在公園西北角見到二三十名攝影愛好者架起「大炮」圍成一圈,並不時調整鏡頭位置,等待「明星鳥」的出現。
「這麼漂亮的小鳥在咱北京的大冬天可是少見呢!我剛才就拍到了,可惜它當時沒打開翅膀。」一位攝友興奮地告訴記者。在等待半小時後,一隻形如麻雀大小、腹部金黃的小鳥兒忽然悄無聲息地落在一棵松樹上,停歇片刻後便俯衝到攝友們提前準備好的食物附近,悠閒地享用起美食。
剛才還有說有笑的攝友們急忙回到各自機位,一時間「咔嚓咔嚓」的快門聲此起彼伏。鳥兒拍拍翅膀飛走後,大家立刻意猶未盡地翻看起剛才的作品,一攝友笑言,「這隻鳥兒啊,是『人來瘋』,不怕人,上次還跑到我的鏡頭前來了呢!」
記者將攝友拍到的照片發給北京房山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他表示這隻鳥兒學名叫鴝姬鶲,「照片上這隻鴝姬鶲嘴上沒有斑禿,爪子、羽毛的顏色也很鮮豔,根據經驗,是一隻兩歲到三歲間的雄性鴝姬鶲。」
李理介紹,鴝姬鶲最長可以活到11歲,一年兩次換羽,一般在中國東北部繁殖,冬季會南遷至雲南、東南亞、菲律賓等地。「一部分鴝姬鶲有時會選擇在北京過冬,通常棲息在小樹林或小灌木叢裡。」李理稱,可能天壇公園的食物與水量充足,林子密度大,提供了合適的棲息環境,所以它才會選擇在此落腳。
「這種鳥兒羽毛色澤鮮亮,生性活躍,一般很難捕捉到清晰鏡頭。鴝姬鶲還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可以通過其遷徙路線和物種的連帶關係來判斷全球的氣候變化。」不過李理也呼籲攝友們要文明對待鳥兒,科學合理投喂,以免傷到鳥兒。
鴝姬鶲
(qu ji weng)
別稱白眉赭胸、白眉紫砂來、 郊 、 麥 。體型略小,叫聲輕柔,分布於亞洲北部,冬季南遷至東南亞、菲律賓、蘇拉威西島及大巽他群島。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記者 黃曉宇 實習生 馮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