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如麻雀大小、胸脯呈橘紅色的小鳥,最近成為了京城的明星。這隻小鳥兩個月前被發現於圓明園內,隨之被鳥類專家鑑定為中國內地沒有分布,北京首次觀察記錄到的紅胸姬鶲(音翁)。兩個月來,每天都有至少20餘位鳥友和攝影愛好者前往公園觀鳥、拍鳥。
■圓明園紅胸小鳥 引市民關注
「京城有一隻受關注的小小鳥。它在入冬前後遷徙來到北京,引起了廣大鳥友的熱捧。每天到公園探望它的人,少則一二十,多則三五十。這隻小小鳥就是紅胸姬鶲。」網友景欣不久前將拍攝的一隻小鳥的照片發到了博客上。在鳥網等論壇,網友們也熱議著這隻好看的小鳥。
昨天下午,圓明園東門內的湖邊已經聚集了十餘位攝影愛好者,他們手裡端著相機,將鏡頭對準不遠處兩米多高的枝頭,靜靜地等待小鳥的出現。兩分鐘後,一隻麻雀大小,胸部、喉部的羽毛為橘紅色的小鳥飛了過來,停在空中啄食枝頭上的肉蟲,快門聲隨即響起。
「這鳥是去年12月來的,小鳥很好看也少見,我這是第三次來拍了。」
攝影愛好者郝先生說,他從論壇上知道了圓明園裡新來了一隻小鳥,馬上就趕過來了。「每天來看鳥的不下20人,鳥類專家也證實這鳥不是國內的品種。這些日子它一隻在這兒待著,大家怕它冬天找不到食物,專門帶來小蟲餵它。」
攝影愛好者郝先生說,他從論壇上知道了圓明園裡新來了一隻小鳥,馬上就趕過來了。「每天來看鳥的不下20人,鳥類專家也證實這鳥不是國內的品種。這些日子它一隻在這兒待著,大家怕它冬天找不到食物,專門帶來小蟲餵它。」
■兩月前被發現
曾被認為紅喉姬鶲
「這隻小鳥是我們去年進行鳥類調查時發現的。」自然之友觀鳥組成員汪周說,去年12月4日上午10點多,她和幾位同事一起前往圓明園進行鳥類調查,當走到黑天鵝湖岸邊時,一位同事發現了有一隻小鳥站在樹枝上鳴叫,小鳥身上的羽毛十分引人注意。
「因為它的胸部和喉部的羽毛是橘紅色的,大小跟麻雀相當,我們當時就按照北京比較常見的紅喉姬鶲記錄的。」汪周說,紅喉姬鶲為我國東北地區繁殖鳥,在南部沿海、海南越冬,遷徙時會經過北京。
汪周說,紅喉姬鶲在夏季的北京比較常見,一到秋天就飛走了,12月還能在北京看到也很少見。「我們回去以後把照片發到了論壇,馬上引起了鳥友們的關注。」汪周說,隨後的兩周,大家紛紛前往圓明園拍攝這隻小鳥。「12月中旬,鳥類專家通過大家拍攝的照片和實地查看,證實這隻小鳥其實屬於在中國罕見的另一個鳥種紅胸姬鶲。消息不脛而走,更多的市民紛至沓來。」
■內地沒有分布 北京首筆記錄
「我得知消息以後也親自去現場看了,現在能夠確定它就是紅胸姬鶲。」自然之友觀鳥組負責人李強興奮地說,紅胸姬鶲繁殖於歐洲大陸,東至烏拉爾山、高加索山、伊朗北部及喜馬拉雅山西部。該鳥種在中國內地沒有分布,該鳥在圓明園的出現是北京的第一筆記錄,也是中國內地的第四筆記錄。
李強說,這隻小鳥可能是迷鳥,估計是在鳥群向南遷徙過程中和同類走散,迷失了方向。「從這隻鳥的羽毛和狀態來看,體質很好,換羽也比較良好。至於以後的行動,是否會久居北京,還不好說。它可能會在開春以後因為繁殖去尋找同類,或者跟著向北遷徙的鳥群離開。」李強希望,如果市民前往觀鳥,最好不要穿著大紅、明黃等色彩鮮豔的衣服,不要大聲喧譁或驚嚇小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