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的南匯東灘,你錯過了什麼?
南匯東灘溼地這個地名正逐漸淡出上海的地理坐標,這裡從後圍墾溼地,正轉變為稻田耕地,並不斷向城市化轉變。鳥的數量已無法和以往相提並論,但鳥種隨著越來越多的觀鳥人和攝鳥人的關注而越來越精彩。每月的鳥訊裡,南匯東灘的鳥類記錄讓上海其它地點的鳥情顯得無力。從2006年至2016年,為上海增添了30種鳥類新記錄。2017年南匯東灘再接再厲,又有多少新記錄?大家期待著官方公布。
-
日本樹鶯,失而復得的南匯東灘鳥種記錄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2018年11月28日發布「南匯東灘鳥類名錄2018」第一版中有日本樹鶯,而在2月4日發布的第二版中被刪除了。這是因為,「南匯東灘鳥類名錄2018」依據的「上海鳥類名錄2017」升級為「上海鳥類名錄2018」,將原日本樹鶯Horornis diphone下的canturians亞種重新置還於遠東樹鶯Horornis canturians之下,日本樹鶯Horornis diphone在上海鳥類名錄中只剩下了riukiuensis亞種,這個亞種在南匯東灘沒有明確的記錄,所以將日本樹鶯從「南匯東灘鳥類名錄2018
-
南匯東灘鳥類觀察2020年第5期
66 黃嘴白鷺Chinese EgretEgretta eulophotes4月16日Pheonix拍攝1隻,南匯東灘今春首次記錄。4月20日自然之美記錄4隻。123 小杓鷸Little CurlewNumenius minutus4月24日陳騏拍攝4隻,南匯東灘今春首次記錄。4月26日萬心飛翔拍攝1隻;5月4日蝦滑記錄3隻。
-
萊州驚現金眶鶲鶯 專家稱填補山東鳥種空白(圖)
日前,煙臺萊州觀鳥協會鳥類愛好者在萊州市城港路街道一片沿海防護林裡,拍攝到一隻金眶鶲鶯正在小憩。 金眶鶲鶯鳥又叫大吉黃、灰頂鶲鶯,體型僅有13釐米左右,體色偏黃,具寬闊的綠灰色頂紋和黑色眉紋,眼圈呈黃色。
-
灰冠鶲鶯現身武漢 鳥類分布名錄又添新成員
近日,有市民在武漢解放公園內發現一隻灰冠鶲鶯,刷新了武漢市鳥類品種新紀錄,至此武漢市鳥類分布記錄達到409種。隨後,武漢市觀鳥協會多位會員到現場拍攝了這隻鶲鶯的影像資料。
-
活動| 講座:浙江鳥類辨識——浙江的鶯(柳鶯、鶲鶯)
春季遷徙季,又到鶲鶯過境季,這兩天鳥友們遇見了這些柳鶯。 華南冠紋柳鶯 蔣金福 冕柳鶯 蔣金福 極北柳鶯 蔣金福 看看這些柳鶯的顏色、看看它們的體型、看看它們的大小,是不是要崩潰…… 傻傻分不清!
-
【泰山鳥類科普102】淡尾鶲鶯
形態特徵 小型鶯類,體長11~12釐米,體形似柳鶯。上體橄欖綠色,下體黃色。
-
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鳥類增至236種
近期,鳥類攝影愛好者們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青華海的鳥類照片,通過梳理鑑定,結合近期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的鳥類監測數據,發現14種青華海鳥類新記錄,分別是北椋鳥、矛紋草鶥、灰山椒鳥、澤鷸、比氏鶲鶯、棕胸藍姬鶲、短耳鴞、白琵鷺、豆雁、中杜鵑、鶚、燕雀、斑鶇和綠嘴地鵑。其中,北椋鳥為保山市新記錄。短耳鴞、鶚和白琵鷺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
-
長三角觀鳥大年南匯東灘半年盤點
Cettiidae 棕臉鶲鶯 Rufous-faced Warbler Abroscopus albogularis 日本樹鶯 Japanese Bush Warbler Horornis diphone 遠東樹鶯 Manchurian Bush Warbler Horornis canturians
-
三種灰鶲的簡單鑑別
對於部分新加入觀鳥行列的人來說,鳥類的鑑別是件頭痛的事,比如幾種相似的鷸和鶯等。微信有了「懂鳥」軟體,給大家鑑別鳥類帶來了很大方便。
-
資料:《中國鳥類野外手冊》PDA版
; 鶲科白背磯鶇 藍頭磯鶇 白喉磯鶇 慄腹磯鶇 藍磯鶇 紫嘯鶇 臺灣紫嘯鶇 橙頭地鶇 白眉地鶇 光背地鶇 長尾地鶇 虎斑地鶇 長嘴地鶇 灰背鶇 黑胸鶇 烏灰鶇 白頸鶇 灰翅鶇 烏鶇 島鶇 灰頭鶇 棕背黑頭鶇 褐頭鶇 白眉鶇 槲鶇 白腹鶇 赤胸鶇 赤頸鶇 斑鶇 田鶇 白眉歌鶇 歐歌鶇 寶興歌鶇
-
候鳥遷徙季 東灘溼地成為候鳥棲息天堂
眼下正值一年一度的春季候鳥遷徙季,南匯東灘溼地也熱鬧了起來,時不時可以看到蘆葦叢中飛起大批的野生鳥類。近期正是春季候鳥遷徙高峰。 據了解,整個遷徙季會持續至5月底,這裡正好處在東亞至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的路線上,南匯東灘溼地成為一個天然的候鳥棲息地
-
浙江麗水舉辦首屆鳥類觀察邀請賽,24小時發現鳥類133種
觀鳥達人們趕緊下車張望,很快就找到了華南冠紋柳鶯和慄頭鶲鶯。「在鳳陽山,這是數量最多的兩種鳥。」受邀參賽的麗水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李烜介紹。 進入景區後,6支隊伍開始分散行動,有些前往甌江源,有些則選擇攀登主峰黃茅尖。
-
它叫棕臉鶲鶯,武漢很常見
5月4日,多名專家觀看照片後指出,李維斌所拍的鳥是「棕臉鶲鶯」,是一種在武漢地區很常見的鳥。 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指出,李維斌拍攝的鳥叫「棕臉鶲鶯」,是一種生活在尼泊爾、東南亞北部、中國南方的常見鳥類。在武漢,這種鳥的數量很多。武漢市民稍加留意,就能在市內的龜山、珞珈山、九峰山等地見到這種鳥。
-
自然散步 | 上海南匯,竟然藏了個觀鳥「魔術林」
而位於上海浦東新區南匯海邊的「魔術林」,正是這樣的驛站。每年的春秋遷徙季節,都會有大量路過的鳥兒到林中暫歇。尤其是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可以見到的鳥類尤其多,堪稱「魔術林」之觀鳥「黃金月」。不久後,又有人發現了南匯那幾片防護林的神奇之處,於是稱之為南匯「魔術林」。近些年來,南匯「魔術林」中「好鳥」迭出,很快在國內觀鳥圈中走紅。而今年9月,珍稀而美麗的仙八色鶇的到來,更是讓眾多觀鳥、拍鳥愛好者為之興奮不已。
-
罕見小濱鷸首次來武漢做客!武漢鳥類朋友圈今年已添加4個新夥伴
楚天都市報4月30日訊(記者陳希 通訊員趙琴 王海芳)紅胸黑雁,銅藍鶲,灰冠鶲鶯,小濱鷸……今年才過4個月,就已發現4個鳥類新夥伴做客武漢。今日,武漢市觀鳥協會發布了這一喜人的訊息。1月20日,觀鳥協會人員在府河溼地發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紅胸黑雁,它是來自北極圈的稀客,一般來我國是因迷了路或跟錯了隊;3月3日協會會員在青龍山發現銅藍鶲;4月19日在解放公園又巧遇灰冠鶲鶯。4月20日,鳥類攝影愛好者彭光華在武漢經開區的硃山湖畔抓拍到一隻小濱鷸,這是首次在湖北省記錄到該種鳥類,同時也為武漢市鳥類名錄再添1個新成員,武漢鳥類名錄已達410種。
-
抬頭可見「鷹擊長空」 「新揚州鳥」棕臉鶲鶯現身捺山
另外,鳥友們在捺山還有了新發現——棕臉鶲鶯,一種比麻雀還小但色彩豔麗的鳥兒。 燕隼等多種猛禽現身 據鳥友顧磊、小朱等人觀察,最近一段時間,已經有不少猛禽先後現身揚州,它們分別是日本松雀鷹、阿穆爾隼、燕隼、鳳頭蜂鷹等。 根據記錄,猛禽遷徙季,揚州可見的猛禽有10多種。昨日,小朱等鳥友前往儀徵捺山,在這裡記錄到了燕隼和鳳頭蜂鷹。
-
「小精靈」們又來東灘啦!身上有八種顏色的TA可太仙了
>進入秋季,北方開始轉冷,現在正是北方候鳥大批南遷的旺季,每年這個時候都是東灘觀鳥的好時節,今年東灘的遷徙鳥類飛來情況如何?今天上午,小布去南匯東灘溼地查看了一番,一起來看看吧↓站在南匯東灘的海堤高處向海堤內外眺望,一片片寬闊的蘆葦蕩為遷徙鳥類提供了天然的棲息地,婉轉動聽的鳥鳴聲此起彼伏,不時有幾隻候鳥從水塘或蘆葦叢中展翅飛翔,它們的存在,讓東灘頓時充滿了無限生機,一幅天上野鳥飛翔、地上蘆葦搖曳的和諧畫卷展現眼前。南匯東灘環衛工人王女士說,時不時能看到群鳥飛過。
-
四川短翅鶯列入中國鳥類名錄(組圖)
它的鳴聲被收集起來,它的基因序列被反覆分析,終於,它收穫了自己的名字:四川短翅鶯。這是2008年發現弄崗穗鶥和華西柳鶯之後,在我國境內發現的又一鳥類新物種。為了紀念中國現代鳥類學奠基者之一的鄭作新院士(Cheng Tso- hsin),四川短翅鶯的種加詞(物種名第二部分)被指定為chengi,這也使它成為了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來命名的鳥類。
-
廈門增加鳥類鳥種紀錄 迷路「褐胸鶲」鷺島快閃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陸曉鳳 本組圖/廈門觀鳥協會提供)近日,廈門市觀鳥協會理事「cheers」在萬石植物園發現了福建鳥類新紀錄——褐胸鶲。 隨後,經廈門市觀鳥協會多名會員辨認,確認這隻鳥兒是「褐胸鶲」。廈門市觀鳥協會鳥類數據中心與福州、三明、武夷山等省內其他地區的觀鳥組織核實後,確認這不僅是廈門鳥類新紀錄,也是福建鳥類新紀錄。 據市觀鳥協會的調查顯示,至此,廈門野生鳥類鳥種紀錄由22目74科383種,增加至22目74科384種。其中,雀形目由38科174種,增加至38科175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