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驚現金眶鶲鶯 專家稱填補山東鳥種空白(圖)

2020-11-26 齊魯網

  

       日前,煙臺萊州觀鳥協會鳥類愛好者在萊州市城港路街道一片沿海防護林裡,拍攝到一隻金眶鶲鶯正在小憩。

  金眶鶲鶯鳥又叫大吉黃、灰頂鶲鶯,體型僅有13釐米左右,體色偏黃,具寬闊的綠灰色頂紋和黑色眉紋,眼圈呈黃色。據萊州市觀鳥協會專家介紹,金眶鶲鶯主要分布於我國西南的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等省區。

  據萊州市觀鳥協會專家介紹,萊州是重要的候鳥遷徙途徑地,每年4-6月期間,大批候鳥來到這景觀優美、生態環保的魅力城市逗留。此次,金眶鶲鶯在萊州被發現,填補了我省夏季候鳥鳥種記錄空白,對了解該鳥的分布範圍、探討遷徙規律和分類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

相關焦點

  • 近期南匯東灘連續發現白眶鶲鶯等罕見鳥類新品種
    東方網4月18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近期適逢鳥類遷徙高峰,大量候鳥在上海過境,不少觀鳥愛好者在南匯東灘連續觀測到了白眶鶲鶯、克氏冠紋柳鶯和棕臉鶲鶯等較為罕見的鳥類,刷新了上海鳥類品種新紀錄。  4月11日,觀鳥愛好者楊志棟在南匯東灘發現一隻白眶鶲鶯,僅過了兩天,又有鳥友在相同的地方再次觀測到白眶鶲鶯。
  • 白眉姬鶲萊州「歇腳」
    白眉姬鶲萊州「歇腳」 2010年05月19日11:49     5月16日,在在金城沿海防護林地,一隻眉姬鶲正在
  • 中國罕見野生鳥種嘰咋柳鶯現身萊州[圖]
    山東萊州市野生鳥類攝影協會的會員在該市郭家店鎮吳家村採風時,意外發現攝到一種我國罕見的野生鳥種——嘰咋柳鶯。這一偶然發現,引起有關生物學家的密切關注。  據萊州市野生鳥類保護專家介紹,嘰咋柳鶯是一種體形略小的綠褐色鶯,其眼紋黑,眉紋皮黃,無頂紋且一般無顯著翼斑,翼角淡黃,上體灰色,下體灰白。此鳥偶爾在我國新疆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和天山有發現,在廣東北部和香港有記錄。山東地區以前從來沒有嘰咋柳鶯的記錄,此次在萊州能發現這種野生鳥種實屬罕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
  • 它叫棕臉鶲鶯,武漢很常見
    本報訊(記者陳奇雄)5月3日,市民李維斌在網上發帖稱,他在漢口江灘上拍攝到一隻「從沒見過」的奇特小鳥(上圖)。5月4日,多名專家觀看照片後指出,李維斌所拍的鳥是「棕臉鶲鶯」,是一種在武漢地區很常見的鳥。  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指出,李維斌拍攝的鳥叫「棕臉鶲鶯」,是一種生活在尼泊爾、東南亞北部、中國南方的常見鳥類。在武漢,這種鳥的數量很多。武漢市民稍加留意,就能在市內的龜山、珞珈山、九峰山等地見到這種鳥。
  • 活動| 講座:浙江鳥類辨識——浙江的鶯(柳鶯、鶲鶯)
    春季遷徙季,又到鶲鶯過境季,這兩天鳥友們遇見了這些柳鶯。  華南冠紋柳鶯 蔣金福  冕柳鶯 蔣金福  極北柳鶯 蔣金福  看看這些柳鶯的顏色、看看它們的體型、看看它們的大小,是不是要崩潰……  傻傻分不清!
  • 【泰山鳥類科普102】淡尾鶲鶯
    形態特徵 小型鶯類,體長11~12釐米,體形似柳鶯。上體橄欖綠色,下體黃色。
  • 灰冠鶲鶯現身武漢 鳥類分布名錄又添新成員
    近日,有市民在武漢解放公園內發現一隻灰冠鶲鶯,刷新了武漢市鳥類品種新紀錄,至此武漢市鳥類分布記錄達到409種。隨後,武漢市觀鳥協會多位會員到現場拍攝了這隻鶲鶯的影像資料。
  • 抬頭可見「鷹擊長空」 「新揚州鳥」棕臉鶲鶯現身捺山
    部分夏候鳥依然在揚州「逗留」;過境鳥在揚州「驛站」短暫歇息,或僅在揚州天空「驚鴻一現」;冬候鳥也陸續來揚「旅居」。候鳥遷徙大部隊中,有一群鳥特別驚豔,那就是猛禽,眼下正是猛禽遷飛高峰期,只要選對地方,抬頭望向天空,你就有可能看到「鷹擊長空」的景象。  另外,鳥友們在捺山還有了新發現——棕臉鶲鶯,一種比麻雀還小但色彩豔麗的鳥兒。
  • 廈門增加鳥類鳥種紀錄 迷路「褐胸鶲」鷺島快閃
    至此,廈門野生鳥類鳥種紀錄由22目74科383種,增加至22目74科384種。其中,雀形目由38科174種,增加至38科175種。  現身 羽色獨特與麻雀有幾分相似  挺拔著褐色的身軀,顫動著棕色尾巴,高傲地站在茂密的樹叢中,銳利的眼睛觀察著四周,伺機而動捕捉獵物……這是8日早上,市觀鳥協會理事「cheers」,在萬石植物園捕捉到的畫面。
  • 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鳥類增至236種
    近期,鳥類攝影愛好者們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青華海的鳥類照片,通過梳理鑑定,結合近期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的鳥類監測數據,發現14種青華海鳥類新記錄,分別是北椋鳥、矛紋草鶥、灰山椒鳥、澤鷸、比氏鶲鶯、棕胸藍姬鶲、短耳鴞、白琵鷺、豆雁、中杜鵑、鶚、燕雀、斑鶇和綠嘴地鵑。其中,北椋鳥為保山市新記錄。短耳鴞、鶚和白琵鷺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
  • 樹鶯的家譜
    現存的32種樹鶯被劃分成7個屬,其中19種在中國有分布。拍過的樹鶯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金冠地鶯和寬嘴鶲鶯了。
  • 四川短翅鶯列入中國鳥類名錄(組圖)
    在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後,專家將聲譜進行分析,四川短翅鶯鳴唱頻率在4000赫茲以下,而高山短翅鶯則在6000赫茲左右;在四川地區,高山短翅鶯多見於海拔1850米以上,而四川短翅鶯則幾乎全在海拔1900米以下;據基因序列分析,四川短翅鶯和高山短翅鶯的遺傳距離差距平均約1.0%,經過來自瑞典、中國、美國、英國和越南5國的16位科研人員,花費3年,最終確定了鳥類新種——四川短翅鶯。
  • 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命名鳥類 四川短翅鶯列入名錄
    在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後,專家將聲譜進行分析,四川短翅鶯鳴唱頻率在4000赫茲以下,而高山短翅鶯則在6000赫茲左右;在四川地區,高山短翅鶯多見於海拔1850米以上,而四川短翅鶯則幾乎全在海拔1900米以下;據基因序列分析,四川短翅鶯和高山短翅鶯的遺傳距離差距平均約1.0%,經過來自瑞典、中國、美國、英國和越南5國的16位科研人員,花費3年,最終確定了鳥類新種——四川短翅鶯。
  • 鳥種活頁:淡腳樹鶯(修訂)
    淡腳樹鶯Pale-footed Bush-warbler目
  • 滇西觀鳥拍鳥,鳥人們無法抵禦的誘惑
    特別是對於剛開始觀鳥拍鳥的鳥友而言,由於鳥種太過豐富,要麼是撲面而來的鳥浪,弄得手忙腳亂不分東西,要麼叢林密集不見鳥影一頭霧水。因此有經驗的老鳥人會提醒新人,反正滇西也不會只來一次,可以先觀察常見鳥,下次觀鳥時放過上次已經看好拍好的種類,重點找自己的新種,這樣反而效率比較高更有樂趣。
  • 金鐘山鳥種Checklist
    202.方尾鶲 Culicicapa  ceylonensis                     (41) 扇尾鶲科 Rhipidruidae              203.白喉扇尾鶲 Rhipidura  albicollis                     (42) 王鶲科 Monarchidae
  • 狂野肯亞之行(鳥類篇2:上百張鳥類照片等你來欣賞,文末附鳥種清單)
    紅嘴牛椋鳥(紅嘴全嘴紅,黃嘴喙尖端紅)麻雀也見了好幾種:以上圖1肯亞麻雀、圖2基氏麻雀、圖3慄麻雀,圖4是這裡個頭最大的麻雀——灰頭麻雀。一大群小不點,看了頭暈:褐冠紅翅鵙最後是各種鶲鶯:以上是許老師個人鳥類攝影的收穫,團隊收穫鳥種如下:1. Crowned HornbillTockus alboterminatus冕彎嘴犀鳥2.
  • 浙江麗水舉辦首屆鳥類觀察邀請賽,24小時發現鳥類133種
    觀鳥達人們趕緊下車張望,很快就找到了華南冠紋柳鶯和慄頭鶲鶯。「在鳳陽山,這是數量最多的兩種鳥。」受邀參賽的麗水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李烜介紹。  進入景區後,6支隊伍開始分散行動,有些前往甌江源,有些則選擇攀登主峰黃茅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