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遜研究小組報告稱25%的晶片設計都開始採用RISC-V

2020-12-05 電子工程世界

根據最新的兩年一次的威爾遜研究小組功能驗證研究(Wilson Research Group Functional Verification),如今近四分之一的設計都採用了開源RISC-V技術。


由西門子數字工業軟體(Siemens Digital Industries Software)委託進行的2020年雙盲研究發現,在ASIC和FPGA領域中,有23%的項目至少集成了一個RISC-V處理器。


其中最感興趣的國家是印度。西門子 Mentor 驗證部門的首席科學家Harry Foster表示,這雖然與預期相符,但規模卻著實令人驚訝,這是該研究報告首次包括RISC-V問題。


圖1.區域的RISC-V活力(Wilson Research Group / Siemens)


「我們主要調查的是圍繞CPU,加速器的大多數活動,因此很多細分市場才剛剛開始,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進行持續監控將很有趣,我認為我們將看到更多增長。」Foster說。


該研究的設計目標結果如圖2所示。這表明汽車和宇航軍工是快速增長的下一個候選對象。


圖2.按細分市場劃分的RISC-V活動(Wilson Research Group / Siemens)


RISC-V的採用相對緩慢(至少在設計基礎架構社區的某些人看來),但在過去兩年中取得了飛速發展。構建更多支持該技術的工具是今年DAC會議的主題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在六月/七月期間收集了反饋,因此它引用的許多RISC-V設計仍有待推向市場。因此,可能沒有捕獲到某些活動。


威爾遜聯繫了1,492位設計師,今年晶片設計正在從北美開始向外部迅速轉移,Covid-19疫情在夏季初對地區產生了最嚴重的影響。中國新興市場的高度分散的特徵也使得很難把握那裡的設計趨勢,並且有傳聞表明,中國本土的RISC-V設計活動迅速增長(可能反映了對使用Arm競爭對手技術的擔憂)。

相關焦點

  • risc處理器特點介紹以及舉例評測
    這比Power7的8核32線程以及Nehalem-EX的8核16線程、安騰9300的4核32線程都要多。  緩存設計上,Power7處理器可謂是高速緩存的佼佼者,每個內核都獨佔32kb的一級緩存和256KB的二級緩存,另外多達32MB的三級緩存是八個內核共有的。
  • 深入淺出RISC-V 「V」向量擴展
    為什麼RISC-V設計師會採用與競爭對手x86,ARM,MIPS等完全不同的方法?像往常一樣,我們需要繞道而行,以解釋這些技術究竟是什麼以及它們有何不同。儘管SIMD指令排在最後,但我相信從SIMD開始更容易掌握矢量處理指令。什麼是SIMD(單指令多數據)?無論是基於x86還是基於ARM的大多數微處理器,在其中都提供了我們所謂的SIMD指令。
  • RISC-V產品年底開始大量上市,AIoT晶片市場開啟搶奪戰
    我認為RISC-V在未來三十年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在計算機領域在各種解決方案上都能做到最優化。」林志明同時表示。碎片化和生態不成熟純屬攻擊話術即便擁有靈活性的特性,想要獲得市場,對於晶片來說PPA(Power Perform Area)指標無法繞開。
  • RISC-V其實是反潮流,但是……
    為什麼RISC-V設計師會採用與競爭對手x86,ARM,MIPS等完全不同的方法?像往常一樣,我們需要繞道而行,以解釋這些技術究竟是什麼以及它們有何不同。儘管SIMD指令排在最後,但我相信從SIMD開始更容易掌握矢量處理指令。什麼是SIMD(單指令多數據)?無論是基於x86還是基於ARM的大多數微處理器,在其中都提供了我們所謂的SIMD指令。
  • 完全開源、無專利掣肘,RISC-V會是晶片自主的關鍵解嗎? 年度行業研究
    如今,在晶片設計的核心環節就出現了這樣的機會,即利用完全開源開放,可被自由使用的指令集架構RISC-V來設計處理器。指令集指揮著晶片執行各項計算命令,是晶片的「靈魂」所在。  這一關鍵領域,長期以來都被x86架構(Inter公司)和ARM架構(ARM公司)主導,而RISC-V卻因其在物聯網、AI等新興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被視為ARM的最強競爭對手。
  • RISC-V的微處理器設計的時鐘速度已經達到5 GHz
    但是,在邁向全球晶片標準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正如伯克利所做的努力一樣,RISC-V已經開始在晶片設計方面產生一些技術突破。僅舉一個例子,最近使用RISC-V的微處理器設計的時鐘速度已經達到5 GHz,遠高於最新的運行於3.2 GHz頻率的英特爾頂級至強伺服器晶片E7。然而,新型RISC-V晶片在1.1伏特時僅消耗1瓦功率,還不到英特爾至強所消耗功率的百分之一。
  • ARM與RISC-V架構的區別是什麼?
    關於ARM 1991 年ARM 公司成立於英國劍橋,早期ARM也自主設計和生產晶片,但由於業績平平,最後ARM改變了策略,他們不再生產晶片,轉而以授權的方式,將晶片設計方案轉讓給其他公司。 ARM有三種授權方式:處理器、POP以及架構授權。
  • 全志與平頭哥攜手合作,RISC-V已成晶片設計主流選擇
    相得益彰作為國內老牌晶片廠商,全志每年晶片出貨量在億顆級以上。對於此次擁抱RISC-V,全志科技CTO丁然認為這是理性的選擇。丁然提到,全志有非常明確的戰略主線,即圍繞大視頻的MANS,形成多媒體、模擬、無線、服務這一潛力無限的矩陣布局,無論市場熱點如何切換,全志都能迅速切換補位。選擇RISC-V同樣也是在這一戰略指導下的新思維。
  • 瑞薩電子採用Andes RISC-V 32位CPU內核 開發其首款RISC-V架構ASSP...
    打開APP 瑞薩電子採用Andes RISC-V 32位CPU內核 開發其首款RISC-V架構ASSP產品 瑞薩電子 發表於 2020-10-10 11:20:44
  • 對於RISC-V的相關分析和介紹
    最近幾年的晶片領域,RISC-V是一個絕對繞不過的關鍵詞。 和X86和Arm不一樣,指令集架構RISC-V因為擁有開放性,先進性,模塊化和可擴展等特點,尤其是本身的開源屬性,使得它不會受到任何單一公司的沉浮或者一時興起的決定的影響。在這些多種因素的推動下,這個指令集從2011年開始走熱,過去兩年更吸引了國內晶片創業者的狂熱追捧。
  • RISC-V計劃的自由開源之路還有多遠
    2010 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 EECS 部門要設計一款 CPU,然而他們放眼望去,全球 CPU 主流架構只有英特爾的 X86 和軟銀的 Arm,更讓他們絕望的是,X86 架構的授權卡得很死,除了 AMD 和威盛,幾乎沒有誰還能打動英特爾的心;再看 ARM 的指令集授權非常之貴,貴到他們購買無望,最後他們決心從零開始設計一套全新的指令集,隨後他們 4 個人用 3 個月完成了 RISC-V 指令集的開發
  • 從技術的角度看,RISC-V 對晶片發展、科技自主起到哪些作用?
    RISC-V是一種晶片設計指令集,但是國內很多人對指令集與處理器實現的關係存有誤解,本文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開放指令生態聯盟(RISC-V)秘書長包雲崗的高贊回答。 我們可以基於x86/ARM/ RISC-V指令集,進行處理器微架構設計和實現形成原始碼,並通過流片最終形成晶片產品。其中指令集規範與處理器實現的智慧財產權是獨立的,不能混為一談。
  • 師從圖靈獎得主,自研高端RISC-V晶片,對話睿思芯科創始人
    譚章熹回憶說,當初因為研究遇到瓶頸,而x86、Arm有存在商業授權的問題,他所在的項目組決定創造一個全新的指令集架構,RISC-V由此誕生。如今十年過去了,RISC-V從一個小眾的實驗室項目逐漸走到了產業中,通過各類電子產品開始進入千家萬戶。
  • MIT開發出基於碳納米管FET的RISC-V微處理器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採用碳納米管電晶體(Carbon Nanotube Transistors)成功研製出16位RISC-V微處理器,其設計流程和工藝均遵照行業標準,但能效比矽基微處理器高10倍。
  • 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讓化學傳感晶片和酒精檢測一樣快
    美國布法羅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化學傳感晶片的新進展,這種晶片可以使手持式設備檢測到微量化學物質,包括非法藥物、汙染物等,其速度就像酒精測試器識別酒精一樣快。
  • 威爾遜:社會生物學的誕生
    威爾遜因為他的社會生物學理論,在美國思想界掀起了軒然大波。在威爾遜1994年撰寫的自傳《大自然的獵人》中,他回顧了自己的生物學研究生涯以及社會生物學理論的誕生過程。《大自然的獵人》威爾遜給社會生物學的定義是「有關動物社會行為與複雜社會組成這兩者的生物學基礎的系統研究」。社會生物學的理論基礎是動物行為學、族群動物學和進化理論。
  • 國產RISC-V新突破!全球首款RISC-V AI單板計算機發布
    星光採用了賽昉科技驚鴻7100系列視覺處理晶片,該SoC晶片是賽昉科技於2020年發布的全球首款基於RISC-V的人工智慧視覺處理晶片, 搭載了四核CPU,共享2MB的二級緩存,工作頻率可達1.5GHz,可支持Linux作業系統。
  • ...全球首款可編程碳納米管晶片問世,RISC-V架構,14000+電晶體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晶片的設計和製造採用了行業標準,為超越矽的電子學指明了一個富有前景的發展方向。研究人員們現已開始將這些製造工藝應用在矽晶片製造廠中,該研究由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資助。關於碳納米管晶片的上市時間,Shulaker表示,可能在五年內。
  • 晶片行業110頁深度報告:CPU研究框架
    :國產CPU第一梯隊國產CPU其他標的報告摘要:國產CPU產業鏈—先進位程數字晶片產業鏈CPU是數字晶片,基於製程越小,性能越好的規律,CPU產業鏈是先進位程數字晶片產業鏈。當前國產CPU產業鏈進口替代:設計環節,華為鯤鵬,飛騰等龍頭已經躋身世界一流水平,封測環節,通富承接AMD7nmCPU封測,14nm及以下結點的先進位程,設備、材料、EDA/IP、製造等環節與國外領先 龍頭差距較大,目前仍採用「外循環為主+內循環為輔」的模式。
  • 英國研究報告稱發展核能並不能抑制全球變暖
    不幸的是,英國牛津大學一個研究小組近日給出了否定的答案。而且該小組還提出了更嚴峻的問題:核電站的普及將不可避免地造成核武器擴散。  三周建一座反應堆才能滿足電力需求  據報導,這份由約瑟夫·郎特裡慈善基金機構資助、牛津大學研究小組執筆的研究報告名為《火爆得難以控制?———民用核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