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達:國產裝備擔綱 公司GNSS裝備全程助力珠峰高程測量

2020-12-04 金融界

來源:發布易

北京時間5月27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屋脊。長期深耕北鬥衛星導航產業的上市公司中海達(300177)介紹稱,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公司提供GNSS裝備,全程助力測量工作,彰顯國產裝備之光。

5月26日,珠峰衝頂前夕,東絨交會點,測量隊員在風雪中調試中海達VNet 8

北鬥衛星珠峰「首秀」 國產裝備全面擔綱

據了解,今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開展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從1966年我國第一次對珠峰進行實地測量起,每一次珠峰測量都代表著中國測繪技術和作業方式的新突破。1992年,我國首次將GPS技術用於珠峰高程測量;2005年,測量人員攜帶雙頻GPS登頂進行實測並用冰雪雷達探測儀登頂,首次揭開峰頂神秘的冰雪厚度;現在,中國測量人員又一次向珠峰之巔發起衝鋒。

和之前相比,此次珠峰複測關鍵一是依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展測量工作,二是國產測繪裝備全面擔綱。中海達表示,公司產品北鬥接收機VNet 8有幸入選,成為助力珠峰測量的重要一員。

據悉,為保證測量工作順利進行,中海達啟動一級響應,成立由集團董事長助理、研發第一負責人牽頭的珠峰裝備保障項目小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全力保障配合,從裝備的專業性、穩定度、與高海拔極端環境的適配度等方面層層測試、不斷改進,並配備了專業的技術工程師全程跟進裝備培訓和現場實測。

珠峰大本營,和測量人員一起「整裝待發」的中海達VNet 8

穩定、安全、易用 為珠峰測量定製裝備

據悉,從去年11月份接到自然資源部關於珠峰測量裝備遴選的通知後,中海達根據要求選定了適用於惡劣環境、此前已在高原項目中有穩定出色表現的VNet 8參評。

中海達介紹稱,VNet 8是目前市場上真正支持北鬥高精度的參考站專用接收機,可廣泛應用於國土、自動駕駛、移動通訊、監測、電力等領域。VNet 8此前曾助力川藏高原50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塔杆監測項目,也被應用於廣西、新疆、雲南等地的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建設,同時還是中國移動2019年HAP(高精度衛星定位基準站)裝備集採項目的中標產品,在多次實地作業中表現出色,擁有穩定、精準的性能。

在經過國家光電測距儀檢測中心(簡稱「國檢中心」)組織的嚴格精度及環境適應性測試後,VNet 8成功入選珠峰測量裝備清單,中海達又根據國檢中心的要求,對提供給珠峰測量的裝備進行有針對性的定製開發。

為了滿足珠峰測量需求,中海達為VNet 8配備了足以應付零下40度低溫的電池,同時定製了專業的外接低溫電池,可在高原低溫條件下48小時連續測量。為了讓測量人員能在極端惡劣環境下高效作業,中海達把所有作業流程進行定製化配置,只要按一個按鍵就開始工作,U盤一插就能自動拷貝數據。

此外,安全性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為了滿足珠峰測量的流動性,中海達單獨定製了天線背包,使用低溫環境專用材料,具有高防護性。同時,考慮到高海拔情況下稍有磕碰容易受傷,把裝備上的螺母改成了內沉式,整機完全沒有突出部分。

針對山腰測量和衝頂測量,中海達設計了兩套不同的裝備方案,在數據存儲方面也採用了不同方式:山腰測量的數據同時存儲在主機和U盤;衝頂測量則是在U盤拷貝的同時利用網絡做數據實時回傳,並且為了避免網絡的不穩定,提前進行了斷點情況下依然保證回傳的設計。

據中海達透露,此次珠峰測量,公司所提供8套測量裝備全部免費,所有裝備的研發、測試、運送和相關人員保障等投入費用超過百萬,從一開始,公司的原則就是「不惜一切力量保障珠峰測量」。在4月5日舉行的「2020珠峰高程測量出徵儀式」上,中海達集團董事長助理方兆寶到場,並親手將經過國檢中心檢測合格的測量裝備交到執行本次測量任務的國測一大隊代表手中。

國測一大隊代表接收中海達裝備

專業團隊保障 隨時提供裝備技術支持

中海達表示,公司珠峰裝備保障項目小組在定製開發、裝備測試的各個環節都派出集團最有經驗的人才,並精心選派技術工程師親赴珠峰大本營,全程跟進裝備培訓和測量過程中的技術保障。

派赴珠峰測量的技術工程師是前期全程跟進了裝備定製、測試的專項人員,熟悉並了解裝備,能解決實際測量中遇到的突發問題。同時,考慮到高原環境的特殊性,中海達一開始就選定了曾經多次、長期進行高原測量作業的技術工程師,保證人員的穩定可靠。

中海達技術工程師為珠峰測量進行裝備調試和培訓

從4月初入藏以來,技術工程師與測量人員緊密配合,調試中海達GNSS裝備,並為熟練操作裝備進行了培訓,實現裝備的高效作業。針對測量隊臨時提出的緊急需求,中海達也積極調動人員配合解決。

據中海達介紹,5月6日登山隊員衝頂出發前,公司收到需求——衝頂方案有新調整,要求軟體功能作出相應的改進。如果測量裝備可以不帶下山,就會一直記錄數據,如此一來,數據量將大大增加。原先給出的轉換軟體要求無法支持如此巨大的數據量轉換。為此,中海達緊急安排了算法組兩名工程師及多名測試人員,連夜修改軟體和測試,保證轉換軟體滿足峰頂測量的要求。

中海達表示,珠峰測量是受到世界矚目的國家大事,是彰顯國家科技實力的硬核亮相,此次高程複測更是國產測繪裝備的一次關鍵檢閱。作為一家從創立起就專注於衛星導航技術的企業,公司能參與這樣國家層面的標誌性行動,是機遇,更是挑戰。公司有信心代表國產裝備通過這次考驗,用穩定高質的表現,讓世界看到國產測繪裝備的硬實力和高水平。

相關焦點

  • 中海達GNSS助力珠峰高程測量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張興旺)5月27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中海達(300177)獲悉,今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上珠峰峰頂,將覘標立於世界之巔,中海達提供了GNSS裝備,全程助力珠峰高程測量。
  • 國產設備主擔綱 細數珠峰高程測量中的「黑科技」
    北鬥珠峰「首秀」 國產設備主擔綱——細數珠峰高程測量中的「黑科技」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7日電 題:北鬥珠峰「首秀」 國產設備主擔綱——細數珠峰高程測量中的「黑科技」新華社記者2020珠峰高程測量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多項最新測量技術和設備大顯身手。
  • 北鬥珠峰「首秀」 國產設備主擔綱——細數珠峰高程測量中的「黑...
    2020珠峰高程測量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多項最新測量技術和設備大顯身手。為人量身高,一把尺就夠。為珠峰量「身高」,需要哪些「黑科技」?記者近日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採訪測繪人員和專家,盤點此次測量中的技術亮點。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首次用於珠峰測高此次珠峰測高將綜合運用多種傳統和現代測量技術。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本報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楊舒從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獲悉,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測量登山隊由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組成,目前正在進行登山適應性訓練和高海拔測量技能操練,計劃在5月開展登頂測量。高程測量即海拔測量。
  • 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重啟!長城炮上珠峰,彰顯中國製造新高度
    簡而言之,珠峰峰頂氣流不穩、多大風,測量型無人機尚無法在峰頂飛行。因此,即便是在科技、設備如此發達的2020年,依然需採用人工測量方案。不過幸好,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的裝備陣容十分完善。路況環境複雜,唯長城炮可勝任在測繪方面,有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當測繪任務;在媒體支持方面,一方面有中國移動與華為共建的5G基站,直播登頂全程;另一方面,首款國產全地形越野大皮卡——長城炮越野皮卡,也被特別指定為珠峰高程測量的媒體官方工作用車,為此次丈量中國新高度提供助力。有人問,為何會選定長城炮越野皮卡?
  • 珠峰「身高」怎麼測?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這次珠峰測量用了很多國產儀器設備,反映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科技的發展。珠峰高程測定在地學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價值。研究珠峰及鄰近地區地殼水平和垂直運動速率變化,對地震預報和防災減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精確的峰頂雪深、氣象和風速等數據,將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登頂測量究竟有多難?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人民網日喀則4月30日電(記者谷業凱、袁泉)人民日報記者谷業凱、袁泉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進行現場報導:4月30日下午3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在珠峰大本營召開,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 珠峰新高程是如何算出來的
    12月8日,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公布,為8848.86米。珠峰長高了嗎?怎麼測算出來的?和以往的測量相比,「新」在哪裡?就此,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此次珠峰實地測量和數據處理相關人士。我國先後於1975年和2005年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1975年珠峰高程測量,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矗立於珠峰之巔,並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
  • 為世界之巔高程測量「刷新」珠峰高度!
    5月27日11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上珠峰頂峰,「刷新」珠峰高度!13時22分,歷經兩個小時各項測量工作已經完成!本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重點在以下五方面實現技術創新和突破:一是依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展測量工作;二是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綱本次測量任務;三是應用航空重力技術,提升測量精度;四是利用實景三維技術,直觀展示珠峰自然資源狀況;五是登頂觀測,獲取可靠測量數據。
  • 明月鏡片登頂珠峰,國產品牌揚眉吐氣
    2020年,時隔60年之後,中國人再次登頂珠峰,並對珠峰高程進行了精確測定。在這次登山之旅中,除了由中國登山隊和國測一大隊共同組成的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一支國產品牌——明月鏡片,不僅對此次珠峰高程重測活動提供了全方位的登頂保障,更是全程參與其中。60年來,各國登山隊員熙來攘往,但國產裝備卻未能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 中國測繪丨珠峰高程測量:需要一個長期的科學探索過程
    在珠峰高程數據公布的前夕,位於北京海澱區蓮花池西路28號院測繪大樓的一間辦公室裡,黨亞民欣然接受了記者採訪。記者:珠峰有了新「身高」,意味著2020珠峰高程測量任務圓滿完成,從前期設計、制定技術方案,到隨後的登頂測量技術支撐,您都全程參與,甚至把自己很多時間都交給了珠峰高程測量工程,非常辛苦。
  • 《中國測繪》雜誌丨珠峰高程測量:需要一個長期的科學探索過程
    在珠峰高程數據公布的前夕,位於北京海澱區蓮花池西路28號院測繪大樓的一間辦公室裡,黨亞民欣然接受了記者採訪。記者:珠峰有了新「身高」,意味著2020珠峰高程測量任務圓滿完成,從前期設計、制定技術方案,到隨後的登頂測量技術支撐,您都全程參與,甚至把自己很多時間都交給了珠峰高程測量工程,非常辛苦。
  • 珠峰高程測量氣象工作者如何洞悉「天時」?專家解讀
    珠峰高程測量氣象工作者如何洞悉「天時」 中國科技怎樣夯穩「地利」?專家解讀→  氣象保障洞悉「天時」  2020珠峰高程測量,先後三次衝頂,前兩次都因天氣原因不得不下撤到營地休整,足以說明天氣的重要性。那麼這一次氣象工作者是如何洞悉天時,保障隊員最終登頂呢?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謝瑋)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在珠峰大本營召開,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此次珠峰高程測量是發展兩國友誼的新舉措。今年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開展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 一名測繪隊員眼中的兩次珠峰高程測量
    2002年,鄭林大學畢業後加入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簡稱國測一大隊)精(密)測(量)隊,參與了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這次他主動請纓,參戰2020珠峰高程測量。在珠峰大本營西側的一個小坡上,矗立著2005年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紀念碑。在鄭林心中,這座紀念碑既是對那次珠峰高程測量的深沉禮讚,也是測繪人的精神豐碑。「有點懵!」回憶起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鄭林脫口而出。
  • 珠峰高程測量為啥一定要靠人登頂?測量意義何在?
    測量意義何在?……聚焦2020珠峰高程測量五大焦點 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13日電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魏玉坤、武思宇、王沁鷗 2020珠峰高程測量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這是時隔15年後,我國再次測量世界最高峰高度,備受關注。攀登珠峰有風險,為何一定要靠人力測量?測量將應用哪些高科技成果?為啥要花這麼大力量搞珠峰測量?「新華視點」記者採訪了權威人士。
  • 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公布 珠峰「新身高」由他們測量計算
    12月8日,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公布。無論是攀登珠峰進行外業數據採集,還是對珠峰數據進行內業計算,都凝結著陝西測繪力量。珠峰「新身高」需經7項數據處理步驟用時3個月完成數據處理今年5月27日上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開展一系列測量工作。在此過程中,1954年成立於西安的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國測一大隊)立下汗馬功勞。
  • 三問2020珠峰高程測量:「載入史冊之舉」如何締造?
    近日,2020珠峰(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活動現場總指揮,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簡稱「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在西藏拉薩接受專訪時表示,「這次珠峰高程測量一定也會載入史冊。」2020珠峰高程測量有何新突破?「珠峰高程測量幾乎用到大地測量所有的理論和方法,體現了時代科技發展的最高水平。」
  • 何時公布測量結果?專家詳解珠峰高程測量15問
    第二,是珠峰高程測量的「數據突破」,這次珠峰高程測量擬開展的航空重力測量、峰頂重力測量、峰頂周邊地區重力加密測量,將會全面提升珠峰高程測量「起算面」(大地水準面) 的精度,將獲得歷史最高精度的珠峰高程測量結果,例如航空重力測量數據的引入,將會使區域大地水準面的精度提高 30%左右。而首次將衛星遙感測量引入,能完成珠峰實景三維場景數據產品和珠峰地區山地冰川變化監測。
  • 長沙這所高校為珠峰「身高」測量提供「尺子」
    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記者9日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珠峰高程測量的順利完成,背後有國防科大科研人員的助力,他們提供了一把測量珠峰高程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