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在海洋裡一個不為人知的小島上,挖掘出一塊關於風的化石,那是一塊包裹著的透明的巖石,那裡有風的一切秘密。
風怎麼會藏在一塊石頭裡?是的,我們要重新認識風了。這塊化石告訴我們,在很久以前,風是一個特殊的物種,他有著自己的身體、脾氣和深沉的智慧。
雖然,這一切聽起來那麼不可思議,但不得不承認,現在我們生存的這個大自然早已被人類無知地篡改和馴服,其中也包括風。而在很多年前,人類還沒有主宰這顆星球時,風是萬物真正的主人,他的存在比我們更高級、更超前,當然,也更野蠻。
那時候的天空、海水、陸地、氣候、季節,如果非要如實地描述,我們必須要理解一個原則,它所罕見的美麗,恰恰是現有世界萬物所丟失的那部分。我們無從考證幾億年前的太陽和今天有什麼不同,但世界的寒冷超乎想像。雲彩凍結在空中,天空與大地之間混沌如一塊透明的固體,植物的樹幹和天上的飛鳥都被凍結在空氣內部。
其中,也包括風。風正是從這遼闊的冰川世紀之中誕生,當氣候變得越來越適宜生存,冰雪融化,他開始吹拂大地。如果說遠古的風和今天的風的相似之處,那就是他的變化無形。然而,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看見真正的風,而只能看見他附著的物體的樣子。
比如樹、河面、山、石塊。當他吹過一顆石頭,風就是一顆石頭;他吹過浪花,風就是一片浪花。有時候風龐大得像一座山,甚至是整面天空的樣子。而在那個極寒年代,你隨時可以在天空中看見他,即使是透明的,你仍然可以判斷他的存在,一整面呼嘯而過的風,被凍結在空中。
從這塊風的化石來看,那透明的部分,即是風的身體。科學家們從來沒見過這麼撕扯著的風,那片風的邊緣沒有一絲讓人感覺輕柔的彎曲和弧度,不規則的身體扭曲著像是死亡的倒影。而關於這塊化石中風的形狀,可以推斷,這片風當時的形態是偶然的。他嘶吼著從空中經過時,剛好被一陣急速的寒流凍住,然後就這麼伴留在空中。過了很久很久,跌落在地下,被永久封存。
今天,我們說到風,他無形無色,無彩無蹤,這成為我們認識風的一個局限,他的身體、相貌與情感,即使最寫實的工匠畫家也無法描摹出來。
他時而像千萬匹野馬脫韁拂過大地,或者像遷徙的魚群湧起海淡,是風喚醒了沉睡的海洋,讓大海纏綿地呼吸,楦物恰恰是請求風的幫助,才將種子撒向更廣闊的地方,哦,是風養育了地球上這無窮無盡的萬物,他們的美麗與詩意。當人們談起風,真叫人很失望。
他們用風的自由、隨性、放逐、漂泊來比喻人的境界,這當然不是科學研究的方向。回到本質,風,作為一個物種,必然有他的智慧與文明,那是什麼呢?
風的存在正是為了呈現那些我們無法識別的東西,時間、空間和這個客觀世界裡那些微弱的東西。通過他的流動、無形無色和他的死亡。這真是偉大的風。
哦,每當我站在風中,我是說風,你知道嗎?
我跟你說過的話,我都早已忘記了,我在風中僅僅站了那麼一小會兒,就感覺像是過了一生。他輕輕吹著我的臉,吹著花,吹著我們的衣襟,像是含著某種歉意,他告訴我,每一個來到世界上的人,都會變老。可是你還年輕著呢,我想,這正是風在不停提醒著我們,每一刻時間的存在,每一種生命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