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時刻都有無數人出生,無數人死去。生活過的人類或許已經多達1100多億,這麼多人死後可以被銘記的非常少,如希特勒般遺臭萬年的殺人魔頭,亦或者是對人類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愛因斯坦。但是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一位黑人女性,她的去世讓無數人不會被殘疾、癱瘓或死亡困擾,雖然她的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使是直接受益於她的許多人也不知道她的存在,但依舊無法影響她是一位改變歷史之人的事實。
這位偉大女性的名字是亨利埃塔·拉克絲,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了解。
沒有人了解拉克絲是何時出生的,她只是一位非洲裔美國菸草種植戶的女兒,家中十分貧窮,而且有五個孩子。所以年輕的她會隨父親在田裡耕作,後來因為丈夫在馬裡蘭州一家鋼鐵公司任職,他們搬到了馬裡蘭州。本來平靜的生活會這樣一直持續下去i,但是1951年1月意外出現了。
這一年拉克絲30歲,她某天突然發現自己腹股溝位置有一個腫塊,同時還有身體疼痛以及出血的現象。這讓她很擔憂,子宮像打結了一樣的疼痛,下身也總是出血的病症在她第5個孩子出生之後依然沒有好轉,於是她來到馬裡蘭州一家少數願意治療非裔美國人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看診。
在和醫生溝通時,她表示這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於是婦科醫生霍華德·瓊斯立刻對她進行檢查,結果發現她長了一個巨大的惡性腫瘤,位置就在子宮頸上。最後這位醫生將近距離放射療法作為治療手段。
具體的方法就是將一個完全密封的放射源放在患者的腫瘤附近,然後對癌細胞進行破壞。這在當時是治療許多癌症的常用手段。但是可惜的是到了10月4日,這位可憐的女人還是因為癌細胞在全身的擴散而去世。
至此,一切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拉克絲的死亡也悄無聲息,但是之後事情有了新的發展。
1970年代初,也就是拉克絲去世後20年後,此時很難有人再提起她的名字,但是她的後代卻收到非常多要求採血的電話。他們感到困惑,1975年得知拉克絲的細胞構建成世界第一個永生細胞系:海拉細胞系。
原來在給拉克絲檢查後霍華德·瓊斯醫生收集細胞後交給了附近實驗室的蓋伊博士,這位博士一直收集著來自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宮頸癌患者的細胞,持續了許多年,他是為了進行科學研究。
當然了這些事情是拉克絲不知情的,因為當時社會大環境下醫生無需向這些患者徵求同意,所以也沒人告訴過拉克絲。
拉克絲不幸去世,但是她的細胞卻一直活著。蓋伊博士研究發現大多細胞極易死去,最久也只能存活幾天時間,但拉克絲的細胞非常頑強,特別活躍,分裂速度很快,在20-24小時內可以在數量上翻一番,而且存活的時間也是別的細胞比不了的。這讓蓋伊博士十分激動,他讓這些細胞不斷分裂,從最開始的樣品變為一個龐大的細胞系,為了紀念拉克絲,就用她名字的縮寫來命名。
這樣一個細胞系對進行實驗有著更加大的作用,為全球許多科學家的研究帶來幫助。癌症、愛滋病等試驗都可以用其驗證結果,為生物醫學研究的發展提供巨大幫助。
隨著科學的發展,這樣優質的細胞有了更多用武之地。許多研究人員找到拉克絲的家人並希望他們可以提供幫助,來對海拉細胞系和其它細胞系進行區分。到了這時家人們才知道早已去世的拉克絲竟然為全世界全人類的發展做出如此多的貢獻。
說到這,大家了解了海拉細胞系的重要作用,或許會有個疑問:為什麼拉克絲的細胞特殊到成為第一個永生細胞系?
其實細胞一般沒有辦法無限增殖,只有遇到自然突發或人為誘導時意外突變,一些細胞才會不再衰老,一直在體外分裂、生長。
而在人體內無法分裂的體細胞失控不受正常周期約束自由增殖後,就會引發癌症。正常細胞分裂次數有限,也就是海佛烈克極限。而拉克絲的體細胞突變,具備無限複製端粒的特性,分裂過程中端粒不再縮短而是完整複製。這樣就使細胞成功具備無限分裂能力也就是永生能力。
後來科技進步後還發現了一些類似的永生細胞,如小鼠胚胎組織的3T3細胞,人類胚胎的HEK293細胞等等,但是無論如何,拉克絲的細胞對科學發展的作用毋庸置疑。
海拉細胞後來甚至發展成為一種標準,都使用標準細胞是不同實驗室進行同樣實驗來控制變量的最好手段,各種數據比對結果也更加準確、有效。
脊髓灰質炎是20世紀初兒童死亡率極高的疾病,1954年喬納斯·索爾克用海拉細胞進行研究開發了疫苗,同時為測試結果,海拉細胞第一次在細胞培養工廠進行大規模生產。
後來病毒學家切斯特·索薩姆還用這些細胞檢查人是否具有產生獲得性免疫反應來對抗癌症。1965年,亨利·哈裡斯和約翰·沃特金斯還用其融合小鼠胚胎,推動基因定位到特定染色體的研究的進步。
如今海拉細胞增長到了5000多萬噸,發展了18000代。與其相關的論文有65000份,五個諾貝爾獎是對海拉細胞進行實驗得到的成果。
看似平凡的拉克絲沒有被大家忘記,很多文學作品是以她為題材的。她的墓志銘上寫道:
深情紀念一位非凡的女性
一位感動許多生命的妻子和母親
這裡埋葬著亨利埃塔·拉克絲
她不朽的細胞將繼續幫助人類,直到永遠
拉克絲生前不是偉人,但是看似平凡的她卻依舊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