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網購大國 中國去年產生快遞垃圾400多萬噸

2021-01-11 中國交通新聞網

隨著電商流行,裝著網購商品的快遞盒一天比一天多。由於缺乏足夠的二次利用渠道和方法,它們往往使用一次後就被隨意丟棄,絕大多數最終去向就是廢品回收站,既不經濟也不環保。如何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給巨量快遞垃圾二次、三次乃至多次生命,從而減輕對環境的汙染,減少製造紙箱對木材的消耗?這是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更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社會課題。請看記者在廣東的調查——

使用:用完即扔造成浪費

扔掉可惜,保存麻煩,大多數人不加區分一股腦兒扔掉

清明節後上班第一天,廣州市天河區駿景花園小區的保潔向阿姨是又喜又憂。喜的是,她在負責清掃的那棟樓上上下下搜羅到一大堆紙盒紙箱,賣廢品淨賺了21元;憂的是,很多紙箱還是全新的,用了一回就被當垃圾扔掉,這在省吃儉用的向阿姨看來,無疑是極大浪費。「太可惜了!」她看著「戰利品」慨嘆道。

這樣的五味雜陳,向阿姨早已不是第一次感受。向阿姨負責的這棟樓5個單元240戶人家,每天掃垃圾時隨手都能撿到百八十斤的紙盒紙箱。

隨著網購的興起和快速擴張,我國快遞業務量激增。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為140億件;2015年達到驚人的206.7億件。按照每個包裝箱0.2公斤估算,200億個包裹會產生包裝垃圾400多萬噸。

這麼多的快遞垃圾往哪裡去?記者在每年快遞業務量超50億件的網購大省廣東走訪發現,對於快遞包裝盒大家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一些比較結實的紙箱,我就用來裝衣服和各類雜物,或者自己寄東西的時候使用;剩下的箱子都堆在門口,攢多了就和塑料瓶等一起賣給收廢品的。」家住廣州荔灣區的駱女士說。

更多人則不加區分地一股腦兒扔掉:「反正也賣不了幾個錢,放著還佔地方。想寄東西時再買新的,一個也就幾塊錢。」廣州市天河區的羅女士表示,住房空間本來就小,免得家裡亂七八糟的。

回收:生意難做網點萎縮

城市回收網點萎縮;農村回收體系近乎空白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廢品回收的價格一路下跌,「收買佬」的生意越來越難做,回收網點也在不斷萎縮。

廣州天河南商圈某寫字樓後的停車場一角,宋阿姨正在清理半天來的收穫——一大堆紙箱,大多來自一街之隔的小區。「好多都是包裝快遞的,我們兩三個人一天能收兩三輛車,差不多1000來斤。」緊接著,她話鋒一轉,「多有什麼用?不值錢啊!」

原來,她們收來的紙盒紙箱,賣出去一斤才兩毛錢,不及1997年、1998年那會兒價格的一半。有時,宋阿姨遇到相熟的業主,對方問怎麼總看不見她,家裡一大堆紙盒不知如何處理,她只能無奈地笑笑,心裡有說不出的苦:「爬樓層,辛辛苦苦扛30斤下來,只能賣個6塊錢。加上城管嚴,廢品攤點不讓亂擺,擺在這座寫字樓底下,還要每月給物業交管理費。」她坦言,現在幹這個只能是餬口……

據資源回收行業內一位企業主介紹,現階段我國廢品回收行業是純市場化運作,依託「廢品回收員—回收站—分揀中心」的體系運行。在資源回收的最前端,基本依靠保潔員、回收員等充當「第一角色」,且回收網點和人員隊伍近年來在持續萎縮,這還僅僅是在城市。在被看做電商下一片「藍海」的農村,回收體系更近乎空白,讓大量本可回收再利用的資源白白成了垃圾。

此外,一些「收買佬」和保潔工反映,由於居民的垃圾分類觀念比較薄弱,很多紙盒常常和餐廚垃圾等溼垃圾混在一起,還有人直接用紙箱當垃圾桶,裝滿了就扔掉,想要回收都很難分離開;甚至分揀廢棄物的成本已超過廢棄物本身的價值,形成「倒掛」,進一步降低了回收率。

處理:再生成本投入偏高

1噸廢紙回爐只能生產0.8噸再生紙,不如循環使用更合算

事實上,無論是被當廢品賣掉,還是直接扔進垃圾桶,快遞包裝垃圾的最後歸宿都是一樣的。大多數紙盒紙箱都被送進造紙廠,搗碎揉爛,成為製造新紙品的原料。正因此,喜好網購的小鐘有點理直氣壯:「直接扔掉也不會浪費,反正有清潔工會拿去賣。」

事實果真如此嗎?據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估算,每1噸廢紙回爐化漿能生產0.8噸的再生好紙。由此設想,1噸可重複利用多次的紙盒紙箱,如果用一次就扔掉,即使能100%回收紙漿,最後也只能得到0.8噸的新紙盒紙箱;剩餘0.2噸的缺口,仍要靠砍樹伐木來解決。此外,生產過程中還會消耗煤、電等能源,對水、大氣等環境也會造成新汙染。更不用說,還有大量塑料膠帶和氣泡膜無法回收利用,往往都是被焚燒或填埋處理,帶來嚴峻的環境汙染問題。

記者諮詢得知,從快遞公司購買一個長寬各一尺、高約半尺的全新紙箱,大概需要5—6元;而這樣的紙箱往往只有三四兩重,賣廢品還不夠一毛錢。這個價差裡面,自然包括再生產過程中巨大的資源成本投入。對於品相和質量較好的紙箱,向阿姨也感到惋惜,「這麼新的,如果經過再加工確實有點浪費資源了。說白了,這就不是廢品,還能繼續用。」

建議:構建循環利用渠道

政府從立法、監管和市場等方面建立循環利用鏈條;企業構建回收機制;個人強化環保意識

誰應為減少浪費和汙染擔起責任?不少市民建議,快遞企業應建立相應的回收機制,以合理利用資源,免除包裝箱「賣不上價扔掉又可惜」的尷尬局面。

記者致電順豐、申通、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員,他們均表示回收紙箱這事都還沒聽說過。一名快遞員坦言,曾有客戶提出可將紙箱送還,以便二次利用,但由於倉庫空間有限,室外儲藏又容易損壞盒子,無法保證紙箱完整性以重複使用,沒有實現回收。另一名快遞員說,工作節奏快,績效工資也是根據送快遞的件數來計算的,將快遞送到顧客手裡就要趕緊去送下一家,一般不願在回收包裝紙箱上浪費時間。

快遞企業該如何作為?記者了解到,目前快遞行業還沒有形成回收紙箱紙盒的「逆向物流」模式。對此,廣東省政協委員、中山大學環境與生態研究院院長楊中藝說,企業回收紙盒,無論是用押金制,還是返還積分、贈送折扣等方式,都是值得推廣的有效途徑。一方面,快遞企業可與商家形成合作,在回收包裝時給予客戶一定的積分,累計換購商品;另一方面,快遞企業要形成聯盟,推動包裝物的標準化。

「但這個難度不小,想打破早已形成的產業鏈和經濟模式也並非易事。」楊中藝認為,政府可出臺激勵政策,給予企業一些補貼,同時從立法、監管和市場等方面建立全環節的責任制,讓包括快遞企業在內的整個產業鏈條都擔負起責任。

「市民也要樹立起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促進位度有效運行。」楊中藝說,應通過更為廣泛的宣傳教育,讓居民在家中做到垃圾分類,並完善配套設施,實現垃圾分類回收和再生資源回收的銜接。

相關焦點

  • 回收率小於20% 網購狂歡後,快遞垃圾怎麼辦?
    回收率小於20% 網購狂歡後,快遞垃圾怎麼辦? 原標題:   「雙十一」的快遞收到沒多久,「雙十二」購物節再度來臨,這些網購狂歡節產生了大量的快遞包裹。
  • 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中國發力「限塑」
    有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對海洋生物、漁業等造成嚴重影響。我國一向高度重視塑料垃圾的環境影響,針對「白色汙染」,我國從2008年6月就開始施行「限塑令」。國家發改委的一項數據顯示,我國塑膠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過20%下降為目前的3%以內,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膠袋使用量年均減少20萬噸。
  • 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原標題:應對「白色汙染」 中國發力「限塑」   塑料是重要的基礎材料,在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中應用廣泛。不規範生產、使用、處置塑料會造成資源能源浪費,帶來生態環境汙染,影響群眾健康安全。聯合國一份報告顯示,全球所有塑料製品中,只有不到1/10會被循環利用,近八成被填埋或散落在環境中。
  • 剁手之後,我們來聊聊快遞包裝的回收
    而一邊的宿舍樓裡,無處放置的快遞包裝被大學生們隨手丟在了樓道裡。網購的發達促進了快遞市場的發展。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13-2017年中國快遞業務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上升。91.9億到400億,短短五年間這個數字竟然翻了四點三倍。而中國各省的快遞網點,也在以飛快的速度增長。
  • 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應對「白色汙染」 中國發力...
    有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對海洋生物、漁業等造成嚴重影響。我國一向高度重視塑料垃圾的環境影響,針對「白色汙染」,我國從2008年6月就開始施行「限塑令」。國家發改委的一項數據顯示,我國塑膠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過20%下降為目前的3%以內,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膠袋使用量年均減少20萬噸。
  • 830億件快遞背後:垃圾處理費達43億,有人靠紙箱成中國女首富
    這堪稱中國速度,200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只有10億件,八年後的2014年突破100億件,六年後超500億件,快遞業一飛沖天背後主要得益於網購的迅猛發展。按照2020年的數據計算,相當於中國14億人人均每月收取約5件快遞。不過,快遞業務量狂飆猛進背後,垃圾汙染問題也日益嚴峻。
  • ...當天全國處理5.35億快件 我們丟掉的快遞垃圾,能繞地球多少圈?
    每個小物件都裹著厚厚的氣泡墊,紙盒子一個套一個……剛經歷過購物狂歡的你,收到「雙11」的第一個快遞了嗎?習慣網購的人都有這種體會,要麼家裡堆滿了快遞包裝,要麼成天往樓下垃圾桶裡運。受訪專家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廢紙分會秘書長 唐豔菊中國合成樹脂供銷協會塑料循環利用分會秘書長 蔣南青丟掉的快遞垃圾去哪了?
  • 快遞員忙得吃不上飯 網購狂歡快遞忙
    「11·11」,一場網購的狂歡,支付寶銷售額創下191億元的新紀錄。  狂歡過後,緊接著的就是發貨潮了。從前天開始,快遞業就進入到了一場接貨送貨連軸轉的「戰役」中。在申通快遞收件點前,王師傅正在賣力地打包快遞包裹:「原來這裡的工作人員只有15個左右,這兩天快件實在太多,人手增加到了20多人,24小時發貨還忙不過來。」  據記者目測,收件點的位置上,還堆放著40多個大的塑膠袋。「這兩天的收件量比平時多出了1倍。」接近5點半時,地下室裡突然湧進來許多準備發快遞的淘寶賣家,手上都拎著準備發送的貨物。
  • 我們丟掉的快遞垃圾,能繞地球多少圈?
    每個小物件都裹著厚厚的氣泡墊,紙盒子一個套一個……剛經歷過購物狂歡的你,收到「雙11」的第一個快遞了嗎?習慣網購的人都有這種體會,要麼家裡堆滿了快遞包裝,要麼成天往樓下垃圾桶裡運。在人們足不出戶買遍全球的同時,快遞過度包裝造成的汙染和資源浪費等問題也日益凸顯。我們丟掉的快遞垃圾最後去哪兒了?專家,告訴你怎樣在買買買的時候,為環保出一份力。丟掉的快遞垃圾去哪了?
  • 830億件快遞的幕後代價:處理垃圾需43億,種7億棵樹才能吸汙
    這堪稱中國速度,200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只有10億件,八年後的2014年突破100億件,六年後超500億件,快遞業一飛沖天背後主要得益於網購的迅猛發展。按照2020年的數據計算,相當於中國14億人人均每月收取約5件快遞。不過,快遞業務量狂飆猛進背後,垃圾汙染問題也日益嚴峻。
  • 地球上最大的垃圾場,面積有10個韓國那麼大,容納了400多噸垃圾
    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會產生垃圾,這也是日常生活中必定會發生的現象。所以在每一座城市當中,我們都能在一些角落當中看到垃圾場,城市當中的垃圾場也是有大有小的,一般來說也只有一間房子的大小。但是大家能想像得到嗎?
  • 中國網購風靡冰島,北極圈人民瘋狂「血拼」,商品重達五噸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我國的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很多國家開始重視中國,紛紛向中國拋來橄欖枝,希望能夠與中國合作,如今的中國在很多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快捷起來。
  • 地球被7000噸垃圾包圍,中國挺身而出清理,厲害了我的國!
    洋垃圾的存在總是防不勝防,一般都是一些發達國家廣泛發展中國家,菲律賓和印度等國家的洋垃圾尤為突出,在近兩天這兩個國家也做出了反思,中國承受著在發達國家沒遇到洋垃圾,這些垃圾不僅僅產生在地球上
  • 中國每年大概有多少噸的塑料垃圾排放到海洋?看完後真是不敢信
    但是很多塑料製品不可降解,被人們丟棄後很多塑料垃圾都被排放到了海洋。那麼中國每年大概有多少噸的塑料垃圾被排放到海洋中呢?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塑料的使用量也就居高不下。塑料垃圾除了掩埋、焚燒處理外,還有少部分可以回收使用。同時有很多塑料垃圾被排放到了海洋裡面。中國每年有132萬噸--353萬噸的塑料垃圾排放到海洋中。
  • 加碼綠色 菜鳥聯合快遞公司發起「全國紙箱回收日」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韻哲)11月20日,菜鳥宣布,聯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以及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百世等快遞公司共同發起「全國紙箱回收日」。除社區外,全國4萬個菜鳥驛站和3.5萬個快遞網點也接收快遞包裝物,分類回收。
  • 菜鳥x 斑鳩|解決垃圾圍城,打造無廢城市
    斑鳩回收您身邊的環保公益平臺在你的生活中,經常會上演這樣的場景:喝完隨手一扔的礦泉水瓶;吃完飯後的剩餘飯菜;自己覺得過時的舊衣服;還有外賣、快遞包裝盒……>全中國,每個人,每一天,都在製造垃圾。更具象來說,如果用載重5噸的大卡車來裝這924.77萬噸垃圾,兩輛一排,可以從雲南西雙版納直接排到哈爾濱。經濟越發達,包圍越嚴重。國內很多城市,基本已被垃圾包圍,只不過是你看不見罷了。城市垃圾如何處理?目前我國城市垃圾處理最主要的方式是填埋與焚燒。
  • 前瞻快遞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雙11全國快遞業務量23.09億件 比去年...
    中國鐵路:雙11期間共發送貨物30129.6噸 同比增長38.6%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表示,在雙11電商黃金周(11月11日至11月20日)運輸期間,鐵路部門共發送貨物30129.6噸,同比增長38.6%,貨物發送量創歷史新高。
  • 我國建造的「吞噬獸」,每天吃掉5000噸垃圾,3天後變成「寶貝」
    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之中處處都是可見垃圾的身影,中國作為一個超級人口大國,同樣也是垃圾製造大國,每年的垃圾產量可達3億噸,一直以來隨著我們國家的發展,很多人都考慮這些垃圾難道就真的一無是處了嗎?能不能將這些有害物品轉變成有利於人類發展的資源呢?
  • 兩位快遞員的雙11首日——他從不網購,卻是網購重要一環
    清晨,快遞員田鵬從宿舍跑到倉庫,大貨車星夜兼程,早已等在倉庫門口。貨箱門打開,傳送帶開始運轉,如山堆積的快遞被化整為零,一件件分揀入筐。整個倉庫裡沒什麼人說話,大家都低頭忙碌著……田鵬在小區門口卸載快遞這是「雙11」首日京城一個快遞站點的畫面。
  • 去年我國快遞使用膠帶能繞地球1200圈「買買買」背後,這些垃圾去哪...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快遞量超600億件,2020年預計達750億件。而據測算,我國平均每件快遞的膠帶使用量是0.8米,2019年中國快遞使用的膠帶長達480億米,可以繞地球赤道將近1200圈。